-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第2辑·2012)
- 程恩富主编
- 1784字
- 2021-03-25 18:20:54
四 自然力与剩余价值的秘密
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对他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并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是从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流通、从商品生产的矛盾开始的,进而剖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力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抽象劳动则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创造使用价值的物质源泉是自然力,是对劳动力创造价值所花费的劳动时间的相对延长和绝对延长。因此,可以说劳动的二重性是发现剩余价值秘密的关键,对自然力的科学论述,则是催化劳动力二重性理论形成与发现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重要前提。马克思在分析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时曾说:“假定劳动力按其价值支付,那么,我们就会面临这样的抉择:如果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的正常强度已定,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才能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工作日的界限已定,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即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相对量的变化才能提高,而这种变化在工资不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的情况下,又以劳动生产率或劳动强度的变化为前提。”[31]而“作为资本关系的基础和起点的现有的劳动生产率,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几十万年历史的恩赐”[32]这一结论实际上已经清楚地回答了剩余价值的秘密,但是,马克思同时又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形态的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33]这又清楚地告诉人们剩余价值的秘密与自然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联系是什么呢?首先,自然力不仅是人类生存自始至终必须依赖的最基本自然基础,而且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基础。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最活跃的首要生产力,始终是和可利用的自然力条件结合在一起的。所有自然力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它们只进入生产过程,而不进入价值形成过程。它们使劳动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但不增加商品的价值,相反却减少单个商品的价值。其次,自然力因为节约了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提供了剩余劳动时间,进而为创造剩余价值提供了可能性。马克思以土壤自然肥力为例分析指出:“绝对必需满足的自然需要的数量越少,土壤自然肥力越大,气候越好,维持和再生产生产者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因而,生产者在为自己从事的劳动之外来为别人提供的剩余劳动就可以越多。”[34]关于自然力节约劳动时间的观点,李嘉图也有过类似的看法,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的观点时曾引用李嘉图的观点,“我们使生产越来越方便,因而以前生产的某些商品的价值就不断降低,虽然我们用这种方法不仅增加国民财富,而且还扩大将来的生产能力……一旦我们利用机器或自然科学知识使自然力从事以前人做的工作,这种工作的交换价值也就随着降低。如果推动一个面粉磨要用十个人的劳动,后来发现可以利用风力或水力节省下这十个人的劳动,那时磨子生产的面粉的价值就会随节省的劳动量成比例地下降;而社会将因获得这十个人的劳动生产物的价值而更为富裕,因为维持他们生活的基金丝毫不会减少”[35]。李嘉图看到了自然力进入生产过程后节省活劳动的作用,即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但是李嘉图从来没有看到剩余价值的起源,他把剩余价值视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的特性,他看不到劳动的二重性,因而发现不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再次,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剩余价值也有一个自然基础,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良好的自然条件始终只是提供剩余劳动的可能性,从而只提供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可能性,而绝不能提供它的现实性。”[36]最后,自然力决定的是提供剩余劳动的起点而不是直接提供剩余价值,这个起点在不同的自然力条件下和在不同的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是不断变化的。“劳动的不同的自然条件使同一劳动量在不同的国家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使得必要劳动时间各不相同,这些自然条件只作为自然界限对剩余劳动发生影响,就是说,它们只确定开始为别人劳动的起点。产业越进步,这一自然界限就越退缩。”[37]说到底,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自然力本身不是劳动的产物,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的自然基础,而不参与价值创造,但自然力的应用可以节约必要劳动时间,改变提供剩余劳动的自然界限,因而自然力虽然不直接提供剩余价值,但却是剩余价值产生的自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