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问题研究
- 朱丽峰
- 2700字
- 2021-03-25 18:18:02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
网络民意的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课题,可供参考的相关研究成果有限。网络民意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话题,相对来说,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多为报刊资料上的文章,多数是对微观问题和具体的新闻事件的关注,缺少从理论上把握的高度和深度。网络民意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诸如传播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网络民意的研究带来了困惑。另外,网络民意复杂性以及紧迫性对学科间的融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网络民意议题广泛,形式多样,网络更新迅速、变化快速,带来了网络民意的复杂性,这为理论分析框架的设计、资料的搜集和甄别等方面带来了驾驭上的困难,也为准确地理解和认识网络民意、完整地预测和管理网络民意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因此,全书对于网络民意的研究既要考虑到网络民意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又要考虑到政府管理的现实因网络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特点、新变化,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探讨;既要进行理论上的规范分析,又要注重对政府回应网络民意的现状作实证考察。全书要坚持关注现实、关注热点、关注焦点、关注实用的价值取向,注意在实证研究和学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地各级政府应对网络民意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和比较分析,从中探寻矫正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消极态度和不当行为,优化网络民意健康发展环境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并要运用行政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借鉴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着重运用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进行规范性的阐述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
全书力求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主要借鉴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人民舆情监测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舆情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的调查报告,并注重选择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做个案分析,借以考察网络民意的形成与发展,深入剖析典型事件中网络民意所起的作用,分析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我国政府与网民沟通的现状,以期对我国网络民意的发展状况进行具体考察,尽可能地掌握关于政府与网络民意沟通和互动的资料,力求全面准确地描述出我国网络民意发展的基本现状,提高本书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本书的研究从互联网的兴起带来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及其对我国公共生活带来的重大调整入手,着眼于分析网络民意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主要形态,并着重分析网络民意的政治功能,阐释网络民意对我国政治生活和政府管理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结合实际检讨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消极观念和不当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政府与网民良性互动机制的总体构想。本书研究的重点是:网络民意的内涵解析、网络民意的兴起及其对公共生活的主动介入对政府管理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政府积极应对网络民意的理性选择等方面。
绪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的背景、特点及意义,同时概述该选题的研究现状,评析相关研究文献中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全书的整体研究思路、结构框架、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做一定的阐述。
第一章对互联网这一工具对我国公共领域结构所带来的结构调整进行理论解读。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公共领域结构的失衡以及网络空间的形成对于中国公共领域所带来的改变。
第二章从网络民意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功能与效应等方面对网络民意进行理论解析,以期对网络民意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第三章在分析网民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趋势的基础上,从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管理效能、管理能力等方面讨论网络民意对政府管理权威性、合法性、公共性的挑战和影响,并解析政府应对网络民意消极态度和不当行为。
第四章探寻政府应对网络民意的理性选择,从政府对网络民意的认知定位、机制设置、行为选择、能力诉求等方面构建政府与网民良性互动机制。
本书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一,采用了公共领域的研究视角,将国家公权力与社会私权利的关系贯穿全文,对网络民意及政府应对进行系统解读。第二,系统地考察和研究网络民意的基本内涵,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网络民意的合理性价值。第三,对网民在现阶段的民意表达中的行为倾向和非常态心理进行了一定的解析。第四,系统地论述了网络民意对政府管理的公共性、权威性、合法性等方面形成的挑战。第五,探寻了政府积极应对网络民意的态度取向、能力诉求和制度机制,致力于推动形成政府管理与网络民意的和谐平衡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http://www.cnnic.net.cn)。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7月(http://www.cnnic.net.cn)。
[3]孝金波、游海滨等:《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网络监督”联合调查结果分析》,2009年2月3日,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120837/8737653.html)。
[4]此处所指社会是狭义上的社会概念,是与政治、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5]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求是》2010年第1期,第6页。
[6]毛寿龙:《“网络政治”带来了什么》,《人民论坛》2007年第14期,第16—17页。
[7]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长白学刊》2002年第2期,第18—21页。
[8]刘晓乾:《试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2页。
[9]安云初:《刍论网络政治参与对执政安全的负面影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19—23页。
[10]周国平:《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冲击及对策》,《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5期,第26—30页。
[11]林喜庆、陆俊:《论网络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威胁和对策》,《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505—508页。
[12]郭小安:《论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32—37页。
[13]陶建钟:《网络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7—10页。
[14]毛寿龙:《“网络政治”带来了什么》,《人民论坛》2007年第14期,第16—17页。
[15]李斌:《论网络政治社会化的机理和特点》,《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27—30页。
[16]Eliza Tanner,“Chilean Conversations:Internet Forum Participants Debate Augusto Pinochet's deten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June 2001,p.383.
[17]Dhavan Shah,Michael Schmierbach,Joshua Hawkins,Rodolfo Espino,and Janet Donavan,“Nonrecursive Models of Internet Use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Question Whether Time Spent Online Erodes Social Capital”,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Vol.79,No.4,Winter 2002,pp.964-987.
[18]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19]陈彤旭、邓理峰:《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25页。
[20]宋豫、唐晖、胡献红:《“西北事件”期间中国人民网〈中日论坛〉和日本雅虎〈日中关系〉BBS论坛的内容比较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第9—18页。
[21]陈红梅:《网络BBS中的“宝马撞人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2期,第28—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