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程回忆·国际卷
- 刘国平主编
- 2643字
- 2021-03-28 18:00:57
十年磨一剑:《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即将问世
《词典》课题组组长 何卫
《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是一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负责编纂的综合性中型双语辞典。
1999年5月,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在率团访问乌克兰科学院时,与乌克兰科学院签署了两院科研交流与合作协议。根据这一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决定将编纂《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的工作作为两院进行科研合作的具体项目之一。经过反复论证并征求多方意见,国际合作局于1999年10月正式委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室承担《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的编纂工作。
乌克兰曾是原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8·19”事件后,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于8月24日宣布乌克兰独立。在1991年12月1日举行的全民公决中乌克兰人民选择了独立之路。独立后的乌克兰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独联体第二大国和欧洲大国,在欧亚大陆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地缘政治影响。
西方和俄罗斯都很重视乌克兰的内外政策。乌克兰既被俄罗斯视为抵御西方军事威胁的安全屏障,也被西方看作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入独联体的跳板,从而达到遏制俄罗斯的战略目标。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认识到乌克兰地缘政治的重要性,迫切希望与乌克兰发展双边关系。实行东扩政策的北约和反对北约东扩的俄罗斯在乌克兰遇到了战略方针和利益的碰撞。乌克兰的外交路线和动向直接牵动着欧洲战略格局乃至世界风云的变幻。
中国和乌克兰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可以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得到过包括乌克兰专家在内的苏联专家的援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承认乌克兰独立并与之建交的国家之一。1992年1月4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2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增强,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两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乌克兰语属斯拉夫语系中的东斯拉夫语支。世界上使用乌克兰语的人数大约有四五千万人。乌克兰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学习乌克兰语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乌克兰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而且还有助于我们从事斯拉夫语言的比较研究和扩大国际交往。
目前在我国涉及乌克兰语的辞书种类极其匮乏,学生及研究人员面临着无书可用的窘境。商务印书馆曾于1999年3月出版过一本由黑龙江大学辞书研究所郑述谱教授主编的《乌克兰语汉语词典》。该词典仅收入乌克兰语词条20000余个,无法满足人们学习与研究乌克兰语的需求,与两国双边交往的现状以及人们日益高涨的了解乌克兰的热情不甚协调。
《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共收词条约80000多条,其中包括乌克兰标准语的常用词、最常用的科技名词、口语、某些古词语及方言。辞典还收入了文艺作品、政论文章、科普读物中最常见的词组。该词典面向一切从事乌克兰语的人员,能够部分满足研究人员、翻译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商业人员以及其他各类专业人员的需要。
我们期待着,不久之后《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的问世,能够弥补当前乌克兰语工具书匮乏的现状,为广大科技人员、翻译工作者、大学乌克兰语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乌克兰语时提供帮助,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乌克兰问题研究。
本课题在立项过程中得到了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时任党委书记的张森研究员和所长李静杰研究员不仅具体指导课题的组织工作,对本课题的论证和词典的编写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设想和建议,而且还亲自为课题组推荐专家。此外,所领导还尽可能创造条件,为课题组成员赴乌克兰收集相关资料创造条件。
本课题于2000年5月正式启动后,我们在全院范围内邀请了10多名精通乌克兰语、俄语和研究乌克兰问题的学者参加词典的编纂工作,其中包括黄日炤、张达楠、王器、宣淼、宋竹英、马福聚、赵国琪、刘仲亨、章若男、宋锦海、李兴汉等老师。
本词典主编是黄日炤译审。他为辞典的编纂付出了艰辛而富有成效的努力。黄日炤同志是我国乌克兰研究学界的老前辈。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决定成立乌克兰研究室,黄日炤同志就任乌克兰研究室首任主任,成为乌克兰研究室的奠基人。当课题组聘请其担任词典的主编时,黄日炤老师已近古稀之年。课题正式启动后,黄日炤老师退而不休,全力以赴地投身到编纂词典这件费时费力的工作中来。数年来,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自发稿前至付型阶段反复校核了全稿,以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为这本词典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副主编张达楠译审是俄语翻译界的前辈。他以其学识广博的特有威望吸引了所内外众多专家参加词典的编纂工作,从而为课题组搭建权威性的词典编纂和审定班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课题还得到辞书界、俄语翻译界和乌克兰问题研究学界一些知名学者的热情指点和帮助。他们的参与使词典的质量有了可靠保障。在我们的邀请下,黑龙江大学辞书研究所所长郑述谱教授、《大俄汉详解词典》的两位主编和若干位国内知名语言学家和辞书专家参加了词典的编纂和审定工作,从而保证了词典的质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大学潘国民教授对本辞典技术上的指点使我们在编纂过程中受益匪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赵国琦研究员也为辞典的出版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领导和欧洲处杨建国同志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立项和运作,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保证了该课题的正常运转。
乌克兰科学院和乌克兰驻华使馆同样对《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的编纂深表关注。当课题组成员在乌克兰收集资料时,乌克兰科学院外事局的两位官员就曾表示,乌克兰科学院在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传播乌克兰文化所作的努力深表感谢的同时,衷心希望该辞书能够尽早面世。乌克兰科学院乌克兰语研究所的专家不仅为该词典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且还为我们推荐了一批新出版的乌克兰语辞书。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决定更换蓝本,从而确保词典更具权威性。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商务印书馆的领导和本辞典的责任编辑王立新女士。该词典的出版离不开商务印书馆领导的关心,而外语编辑室俄语组的王立新女士在编纂《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时,校读并修订了词典的原稿卡片和校样,为课题组成员统一了校样的体例,为词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编乌克兰语汉语词典》这一成果即将面世。如前所述,在本辞典的编纂过程中我们曾得到过众多学者专家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向大家深表谢意。
(何卫,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