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陈婷是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课程期间形成了做有关马克思主义制度设想的论文,我觉得这个题目虽然不能算很新颖,但常话常新,至今仍然很有现实感,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尖锐,有挑战性,因此还是鼓励她去做。经过她的持续努力和几番调整,学位论文顺利通过了,这部书稿就是在这篇论文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的。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具体历史时期的制度形态,包括各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规约。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一定的制度方式来规范的,制度一方面对人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弄不好,也会有阻碍作用,这就是要研究马克思主义视野的制度问题与人的发展的“契机”。

毫无疑问,制度的优化和完善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社会而言,制度维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整体目标的实现;对于个人而言,制度又界定了个人行动的范围、限度和方式。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带来的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转变,人们的思维也愈加多元化,社会交往由比较封闭、狭隘和有限变得日益开放、流动和广泛,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大大增强了。问题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如何将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保持在正当的界限内,不因追求自利而侵犯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市场经济肯定了人的价值、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进而引发各种利益的分化和冲突,其中制度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日益凸显,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了,但还是要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陈婷的这部书稿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的发展理论为指导,梳理了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国家理论和人的解放学说,并能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制度的起源、制度与人的活动的关系,制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优化制度、促进人的发展的建设性想法。该书稿还指出,制度从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中产生,是稳定的社会交往关系及其结构,对人们的活动具有整合和规范的功能。交往是一种群体性、社会性的活动,在交往中,人的个体活动转化为社会活动,形成了社会的各种关系形态,制度就是对这种社会关系进行的规范。现实生活中,制度与人性假设的关系以及与社会环境形成的内在联系,逐步形成了生活世界和人的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到社会道德状况。制度的主体是人,制度的变迁动力也在于人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人的发展对制度变革的要求。归根结底,制度建设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制度文明促进良法善治。

这部书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着眼于人的发展,探讨制度的起源、功能及其绩效,对制度的异化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认真的批判,特别是注意到,由于长期中国政治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影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以经验消解理性、以人情冲淡法治和契约等情况,这就使得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确立制度文化的重要性,制度的缺失和滞后已经并仍然在拖人和社会发展的后腿。而且我们在承认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现代化进程所出现的负面效应,包括见物不见人、社会不平等、环境破坏、政治贪腐,等等,因此,很有必要重温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对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推崇,这事关制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进一步有利于拓展制度研究的空间。好的制度设计不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是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陈婷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的宏观分析,对包括制度设计、实施及其评价的具体讨论似乎显得比较笼统,还有比较大的改进余地和进一步发掘的制度细节问题研究。但无论如何,作为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在这个领域算是开辟了一方可以继续耕耘的天地,而且目前所呈现的是一个还不错的成果,我个人希望她不忘初心,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把力气更聚集于中观层次,把制度问题的研究与中国现实问题的具体案例联系起来,为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论添砖加瓦。

是为序。

肖巍

2017年10月初于复旦光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