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是我国政府部门大力倡导的农村土地直接金融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够有效地促进集合散落在农户手中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实现规模化经营,进而提高农户与农村集体的收益。本书针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研究目标包含五个方面。一是结合理论与具体案例,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育机理以及发育模式;二是实证分析不同类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社员对加入合作社的绩效评价和依存性及其影响因素;三是通过对比与分析,研究管理者视角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现状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育现状;四是研究非社员农户加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响应意愿以及影响非社员农户决策响应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社员评价对周边非社员入社意愿的影响;五是结合前述分析,归纳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践中存在的难题与障碍,进而提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优化机制。

二 研究内容

本书报告共有十章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结合当下实际情况,详细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是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详细阐述本书的研究目标与具体研究内容。第三部分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详细介绍本书各章节的研究分析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书的技术路线图。第四部分是研究内容的前沿性与创新性、突出特色与主要建树,在厘清本书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述本书研究内容的前沿性与创新性、突出特色与主要建树。第五部分是研究内容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与社会影响,详细阐述本书的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与社会影响。第六部分是综合以上分析本书研究成果尚存在的不足或欠缺以及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界定,主要针对本书的研究对象中相对重要的概念,如对农村土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以及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等进行详细的解释与界定。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对本书分析时所涉及的相关经济学理论进行梳理与归纳。第三部分是文献综述。分别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所归纳的现有学者观点进行评述。

第三章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发育,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历史回顾。分别从农村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三权分置”时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过程。第二部分是1978年以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别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以及社会交通网络的发展变革两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后城乡经济的发展进行梳理,了解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第三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兴起,结合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演进,探析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诞生,分析在上述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并探析原因。第五部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兴起,分析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之一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以及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实践模式及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分析,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股份化以及仍然保留合作制的原因。第二部分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和改革政策梳理与评价,分别从中央与地方两个角度,总结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相关政策的变化与演进。第三部分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改革实践模式,对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践类型进行分类,并进一步以南海、黑龙江、青海以及江苏为例,具体介绍各个地区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践模式。第四部分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前文理论分析基础,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五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运行绩效与依存性分析——社员视角,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总结学者们关于社员视角下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绩效评价研究,并作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理论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评价机制并详细概述本章的实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三部分是社员农户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是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基本统计特征分析,厘清四个样本地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员的基本情况,并对比四个地区间的差异与共性;二是实证分析与估计结果分析,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双栏模型分析社员农户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绩效评价的差异与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社员农户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依存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是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基本统计特征分析,厘清样本地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员的基本情况,并着重分析样本地区社员农户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依存性特征;二是实证分析与估计结果分析,运用有序离散选择模型,分析社员农户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依存性以及影响因素。

第六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运行现状——管理者视角,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总结学者们关于管理者视角下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绩效评价研究,并作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详细介绍本章研究的数据来源与所涉及的描述性统计方法。第三部分是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江苏省与四川省两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发展现状,以总结两省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通过对江苏省与四川省两省在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实践情况对比,总结两省在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决策响应研究——非社员视角,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总结近几年学者们基于非社员视角的相关研究,并作简要评述。第二部分是研究模型与数据来源,详细介绍本章研究涉及的模型与数据来源。第三部分是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四个样本地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非社员的基本情况,并对比区域间差异。第四部分是非社员农户入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涉及未入股社员农户对加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决策响应的实证分析,以未入股社员农户即潜在社员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其入股决策的主要因素,找到其中的关键变量。第五部分是社员农户评价对非社员农户入社意愿的影响分析,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独立分析周边社员农户评价对非社员农户入社的影响,并比较地区间的差异。

第八章现阶段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障碍与存在问题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社员视角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前文关于社员视角下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评价的结果以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分析社员视角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管理者视角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前文关于两个地区管理者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评价的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分析江苏省与四川省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非社员视角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分析,本章分别主要结合前面章节非社员入股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探索非社员视角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九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进一步优化的制度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主要通过阅读文献整理国内外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的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制度设计作参考。第二部分是通过分析国外农业合作模式的经验,总结归纳出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改革的启示。第三部分是分阶段提出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路径。第四部分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制度优化设计,结合研究结论,与国内外各地区实践经验,丰富与完善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优化设计。

第十章全文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结论,在前文理论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前文关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社员评价绩效、非社员入股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及管理者视角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方面的研究结论。第二部分是对策建议,分别从社员视角、管理者视角以及非社员视角出发,提出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深化改革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