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教的祭祀仪式复杂而多样。就满族来说,从时间来看,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从内容来看,有为求丰收而祭祀,为保小孩健康还愿和医病而祭祀,还有为学习萨满而祭祀。在更古老的时候,出兵打仗、远行他乡、部落迁移等都要举行不定期的祭祀。从祭祀种类来看不外乎两种:学习当萨满而祭祀时烧的香叫“官香”,其他都叫“太平香”。在这些繁多的祭祀仪式中,《尼山萨满》所呈现的是典型的医病和赴阴求魂的宗教仪式。这一仪式的过程主要有:一是占卜病因,二是请神,萨满进入昏迷状态(前往阴间世界),三是送神,萨满复原。尼山萨满所完成的昏迷术,在信仰萨满教人们看来,是难度很大的赴阴昏迷术。因此,与其相应的各种程序要求也很严格,如尼山萨满在占卜时,洗手焚香,行三次叩拜之礼,站在“渥车库”之前祈祷。尼山萨满对助手的要求尤其严格,如几个助手,因为敲的鼓点跟她合不上节拍,“无法招魂”,被她辞掉,换上她信赖的助手扎哩·费扬古,并要求在她“鼻子上洒二十桶水,脸上洒四十桶水”,这种具体描写,不仅显示了尼山萨满超群出众,还增强了宗教仪式的神秘感。

在祭祀仪式中不可缺少的是祭品。萨满教中的祭品种类繁多,概括起来一种是流血的献牲,一种是不流血的献祭。满族最常见的献牲是猪,也有的用牛、羊、鸡、鸭,个别的用鹿、鱼;不流血的祭品,多为面食,还有布条、毛边纸等物。《尼山萨满》中用的祭品很有特点,献牲祭品是“三年的公鸡”和与员外之子“同生日的狗”,不流血的祭品有陈酱和毛边纸,这都是向神灵祈祷时不可缺少的祭物。萨满教的祭品是按照不同的神灵、不同的祭祀内容而有严格的、固定的要求。当然,用什么样的祭品也是由该民族历史上经济、社会生活所决定的。

祭祀仪式时重要的一环,就是为祈祷神灵相助而诵唱的神歌。仅两万字左右的传说中,就有神歌十二篇,每篇长短不一,有的近百行。传说近三分之二的内容是通过诵唱神歌来完成的。这些唱词,不仅有叙事,而且还有抒情。

萨满教祭祀中的一切仪式都是由萨满来承担的。萨满根据神职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如在《西伯利亚各民族之萨满教》中,记述雅库特人按其法力,可分为“下位”(下痴)、“中位”(中痴)和“有力”(上痴)三种;布里亚特人是因所领精灵善恶之不同,分为白、黑萨满,朱可察人分为“见灵者”“预言者”和“修验者”。

我国东北地区的鄂温克族有氏族萨满和家族萨满,后来还出现了地域性的流浪萨满。赫哲族和达斡尔族萨满分类最为详细:赫哲分为“(一)治病萨满叫‘巴东朗’;(二)治小病的萨满叫‘弗力兰’;(三)专门治瘟病的萨满叫‘德斯库’;(四)送魂的萨满叫‘达克苏特亦’”,达斡尔族的萨满,除氏族的萨满雅达干之外,分化出:“(一)由妇女担任,给小孩治病、占卜的‘斡托西’,这相当于小儿科;(二)主治红伤、疮疥、接骨等症的外科巫医叫‘巴尔西’;(三)专门给人扎针、占卜、治病的男人叫‘东彦奇’;(四)老妇女接产者叫‘巴列沁’,这相当于产科;(五)氏族萨满的助手,替人念咒、送纸等”。[4]这些萨满种类的形成,都是由本民族的萨满教自身发展和社会生活所决定的。

满族在萨满分类方面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它分为大萨满和家萨满两种。这两种萨满除在祭祀仪式和内容方面有很大不同外,主要是在跳神方式上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大萨满跳神时,要表演各种模拟舞蹈动作和进入昏迷状态;而家萨满则只是击鼓而跳,不表演模拟舞蹈动作。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大萨满跳神时戴神帽,而家萨满则不戴。《尼山萨满》中,记述尼山萨满身系神裙和腰铃,头戴九鹊神帽,手击神鼓,乞求神灵附体并进入昏迷状态。这一切都是大萨满所从事的神职任务,所以尼山萨满是一位巫术很高的、能起死回生的大萨满。从事敲鼓助威和一般的除邪、祭祀祖先的是家萨满,是尼山萨满的助手,也叫二神。满族充当神灵附体的大萨满在历史上一个时期中每个氏族只有一个,家萨满可以有两个到三个,甚至十几个,而在更古老的时候,大萨满的助手与氏族成员没有什么区别,很可能是人人都可以做助手并人人都参与跳神活动。

从上述的宗教仪式来看,《尼山萨满》中的萨满教活动,已区别于其他原始宗教祭祀,形成了萨满教所特有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宗教仪式。而这种完整的体系化和规范化的出现和形成,只能在萨满教文化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尼山萨满》正是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萨满文化内容。

总之,《尼山萨满》传说,不仅在研究满族历史、民间文学、民俗及语言等方面有着其他传说不能取代的地位,而且在探讨萨满教的崇拜内容、祭祀仪式及其发展规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研究价值,从一定意义上看,《尼山萨满》是研究萨满教文化的重要文献。

(与魏北旺合撰)

原载《民族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


[1] 神本子:民间用来记述萨满教神歌和神灵的书,多为用汉字注音的满文手抄本。

[2] 吕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0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保存的满文手抄本。

[4] 吕光天:《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