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言

“忽如一夜春风来”,在这“春光”明媚的时刻,我与道兄曹杜荣先生编著的《梅州历代名联辑注·续集》脱稿,即将由老字号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

这几年来,因为这个“消闲末技”,我不但赔了不少钞票和精力,而且安眠药也不断增加。但看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天”到了,却心绪盎然!

在这部《梅州历代名联辑注·续集》脱稿付梓前,我又看到报纸报道:今年全国的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小学生先识汉字再学拼音。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还把“云对雨,雪对风”等《声律启蒙》中的内容也编入小学教材。小学一至六年级12个学期共入选古诗文130余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以上,占整个课文的30%左右,比原来增加80%!

这是何等振奋人心的消息!笔者认为:这是中国人对祖国五千年文化最大的自信。

为传承祖国优秀民族文化,心痛于祖国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濒危流失,秉承学会挖掘、搜集整理楹联文献的宗旨,梅州市楹联学会自2009年冬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从2010年至今,六年先后出版了包括本书在内的六部客家楹联文献:

《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中国客家对联大典》(上下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梅州历代名联辑注》(中华书局)

《中国客家姓氏祠堂楹联》(上下卷)(商务印书馆)

《中国客家对联大典》(第三卷)(中华书局)

因这几本楹联文献的《序》或《前言》都是由我执笔,原来觉得该说的都说了,该写的都写了,这次是不打算再写什么的。但看到这则报道,简直“欣喜若狂”!我虽一介布衣,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不是唱高调,而是怀着欣喜心情,搜肠刮肚也要为这本《梅州历代名联辑注·续集》“再说几句”!

楹联这一文体,形成于宋,兴盛于明清,清初至解放前是楹联的鼎盛时期。五代,对联就有了雏形,文人把前人的“韵文”,如诗经、楚辞、汉赋、骈文、乐府等有优美韵律的句子,“合成”为对仗句。这些“韵文”在形式结构、句子格式、音律节奏上,都有其独特之处,这是中华文化能在世界文化史上芬芳永驻的原因。对联不但是名副其实的“国粹”、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千百年来畅行于文坛,应用于社会。它不因为改朝换代而湮没,也不因为时代前进而被淘汰,反而在历史进程中显示出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成为我国文苑艺圃中流行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体。

但楹联从萌芽到开花结果,都比其他文体时间长,主要原因是楹联在明代之前,和戏剧一样一直被文人墨客视为“消闲末技”。这种看法一直延续至今天的中国学术界,以致楹联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和语言学卷中都找不到“楹联”这个词条!著名学者白化文先生不无讽刺地说:中国的学术界把楹联当成“蝙蝠”,“鸟类”与“兽类”都忘记收留它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

而我认为,虽然这种错误认识一直存在,但是从古至今,却没有几个文人墨客不懂楹联的。连最底层的“文化人”,如乡村私塾先生,也都是从“对对子”教起的!例如鲁迅少年时曾用“比目鱼”对先生出句“独角兽”,颇受赞扬。还有,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系入学考试,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之一陈寅恪应邀为当年入学考试出题,其中有一题是“对对子”,他出的上联是:孙行者。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交了白卷。事后有人说陈寅恪食古不化,出“怪题”刁难学生。陈寅恪却不以为然,撰文回应说:对联是各种文学形式中字数最少但却是最富中国文学特色的文体。不但可以考查学生读书之多少和语言之贫富,还可考核学生的思想条理,最容易测验学生对中文的理解。陈寅恪这副对联虽寥寥数语,却包含了词性、平仄虚实的运用。上联“孙行者”,下联对句为“胡适之”应是最恰当的,乃化用了苏东坡《赠虔州术士谢(晋臣)君》七律诗句:“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为动词,“者”与“之”是虚词。苏轼此诗中之对联可称为中国对仗文学之典范。陈题上下联的孙(狲)、胡(猢)是名词,而“行”与“适”都是动词,“者”与“之”皆为虚词,词性、平仄、音韵皆对仗工整,怎谓怪题?

而现在,很多“文化人”对楹联这种传统文化置若罔闻。早几年曾多次看过报纸报道,讽刺一些“文化人”,连什么是“对偶、对仗”都不知道,题撰的对联比“顺口溜”还差,念都念不下去。甚至有的“书法家”,春节前写春联做好事时,把青楼妓院的春联写了送给人家,闹了大笑话。

编辑这本《梅州历代名联辑注·续集》,正是因为清代之前很多优秀的楹联,尤其是很多客家祠堂楹联,都没有留下作者姓名,前次出版《梅州历代名联辑注》时没有把他们编辑进去,很是遗憾。为了使这些优秀楹联不致流失,我们这次只得以“佚名”形式记录下来。另外,《梅州历代名联辑注》编辑出版时,收录的历代联稿是宋代至1965年前逝世的梅州人的作品。该书出版后,又陆续发现一些历史上优秀的楹联作品,同时还考虑到这种文体的连续性,把1965年后已故的联家的作品、当代本市联家较为优秀的楹联,一并入编《梅州历代名联辑注·续集》,比较完整地交给后人。当然,肯定还会有遗珠的,但这是后话了。

梅州作为客家人的聚居地、著名的“文化之乡”,是全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被誉为“世界客都”,更应该为全世界客家人做点文化贡献,这是我们仅能做到的一点点了。

另外,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古诗词和楹联,这次还将车万育的《校正声律启蒙》作为附录,方便读者撰联时查阅。

前面已经说过,我已把该说的说了,该写的也写了,现在只能“再说几句”,作为弁言,置于卷首。

祈盼方家、读者批评指正。

陈平

丁酉仲夏于三白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