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惟诚文集(第8卷)
- 徐惟诚
- 3338字
- 2021-03-28 16:26:39
从实际出发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有这么多的同志热心研究改革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看了一部分同志写的论文。这些论文下了功夫,不回避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今天我想就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理想、道德、精神文明当中的思想建设等,都属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们所提倡的、希望在社会上树立的观念,只能是当前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那种观念,而不能按照主观的想象,同客观规律对着干。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才能在历史前进中起到推动作用。
当前我们碰到的实际问题,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到底是什么关系?现在社会上还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社会上出现的腐败观念、腐败现象是改革带来的,因此,加强思想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给改革套上笼头,以限制它的消极作用。这个问题我们在理论指导上如果解决不好,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带来危害。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长期以来有一种错觉,好像就是为了让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好像只有这种做法才叫合乎道德。有的工人对我们的支部书记说,你讲来讲去,不就是两句话吗?一是让我多干活,二是让我少拿钱。如果大家把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看成是让老百姓吃亏,这样的道理讲得再好,也是很难使人接受的。
关于改革为精神文明带来的好处,目前讲得比较好的主要是在这样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人们看到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第二,随着生产的发展,文化建设也比以往繁荣,科学技术大大发展,知识受到重视,这些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人们感到有困难的是在思想方面。如:改革是有利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还是有利于个人主义呢?商品经济是不是必然要使人们一切向钱看?一切向钱看是不是当前的不正之风的根源和原因?大家赞成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不是鼓励人们一切向钱看呢?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下功夫研究。
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许多同志在研究工作中抓住了发展生产力和改革这两个根本环节。贯穿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的根本思想,是要使我们的经济体制适应于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上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从这一点出发,就产生了把企业搞活作为搞活经济的中心环节这样一个论断。应该说,其他许多东西都是和这两条配套的。正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以及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这两条引起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变动。这种变动和不正之风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可以断然地回答说没有。但是,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分析。例如,商品经济的最基本的规律是等价交换,它的前提条件就是各企业要成为互相平等的商品生产者、商品经营者,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等价交换。这是商品存在的必要前提。而我们当前反对的各种不正之风,哪个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呢?我看都不是。当前的不正之风,更大的特点是以权谋私。以权谋私就是不平等的交换,如果不说掠夺的话。它恰恰是妨碍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的。所以,我们说不正之风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没有必然联系。或者可以说,不正之风的猖獗,同商品经济的不发达关系更大一些。如果商品经济很发达,流通渠道是畅通的,东西好买到,以权谋私的特权就会相对削弱。党中央提出,纠正不正之风,是为了保护改革,促进改革。我希望,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在这方面做出贡献,从理论上讲清楚:不正之风的存在是怎样妨碍商品经济的?妨碍一些什么?商品经济的发展本身为什么要求纠正不正之风?纠正不正之风,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保证作用?有什么促进作用?又怎样依靠改革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来增强同不正之风作斗争的力量?
在改革的过程中,新问题层出不穷,大家议论纷纷,是很自然的。许多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许多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例如,一切向钱看当然是错误的观念。它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的现象。客观上存在着许多不能用钱来衡量的东西。这种错误观念是怎样产生的?很需要在理论上的说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商品经济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使得人们有可能夸大这种作用,从商品拜物教发展到金钱的拜物教。但是如果把“一切向钱看”作为产生不正之风的根本原因,恐怕就值得研究。把观念的东西作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是同我们的唯物论有一点矛盾?这不是说观念的东西不重要。我们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都是观念的东西,改革需要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需要做的也是观念的战斗。但是正确的观念要符合客观实际,能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归根到底,要到社会实际中去找各种现象产生的根源。
从我们整个社会看,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商品经济本身的不发达造成了适应商品经济的观念很不够。现在的问题是,从共产主义伦理学的观点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集体主义的观念形成究竟是有利还是不利。在现代社会,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主要是企业,个体劳动者只能占极小的比例。现代生产力只能在企业里才能形成。现代的劳动者,只有集合在企业中,才能同劳动资料相结合,从事现代化的生产。在每个自主经营的企业里,工作人员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历来讲三者利益相结合。但是在实践中,劳动者最低限度的物质利益不能不保障,其他的利益基本上由国家拿走,中间那个企业的利益并没有什么保证。在工人的心目中,他们的利益完全是国家规定的。社会上通行的观念是,工资是国家给的。因此,工厂处分工人顶多是扣奖金,不敢动工资,企业搞得再不像话,工资也得照发。这个观念是这样形成的:30多年来,每次调工资都不是企业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做规定。工人的利益直接和国家挂钩。但是,国家很大,工人又感到个人的努力究竟对国家的发展能起多大作用不容易看出来,这种利益如何返回到自己身上更不容易看清楚,就是说比较渺茫。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下去,使企业的发展缺少内在的动力。企业不能发展,社会生产力能迅速提高吗?所以我们在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把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紧联系起来。突出了这么一个中间环节,三者利益才能真正兼顾。这样做也会更有利于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再一个问题,我们搞活企业,发展商品经济,是和加强宏观控制配套进行的。有的人却认为,加强宏观控制就是“收”,就是对商品经济的限制。其实,我们的宏观控制完全是为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是为了促使人们按照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办法去做事情,而不再沿着过去的旧模式走下去。过去工厂基本上按照指令性计划生产,靠行政权力来指挥,上级给生产任务,也要给原材料。现在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了,计划供应的原材料也不给了或者给得很少了,有的厂长就走后门去弄。加强了宏观控制,后门走不成,他就认为生产进行不下去了。其实,走后门并没能跳出依靠行政权力分配产品这个框子。后门的权力也是行政权力,仍旧不是按照价值规律办事,同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是不符合的。后门堵住了,上哪去弄原材料呢?上市场。这就要相互竞争,优胜劣汰。谁有本事,用比较高的价钱买进原材料,又能做出便宜的产品,或者产品虽然涨点价,但是质量好,花色品种出众,保持畅销,这个企业就能发展起来,这个企业的职工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这样做对国家、对人民也更有利。这样一种变化过程和人们的道德观念也不可能没有关系。
我希望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在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能够更加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一方面,弄清楚我们所进行的改革,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什么样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弄清楚这种思想教育对改革的保证和促进作用。解决好这个问题,是中国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当立的功劳。关于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这几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所做的重要贡献,也是一个大的突破。这个突破需要我们在许多方面配套地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理论工作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本文是作者1986年3月27日在北京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上的讲话摘要,《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