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呈现、生产与文化透析:民国《申报》征婚广告镜像
- 张艳
- 1408字
- 2022-09-02 09:42:31
序
2016年隆冬某日,张艳博士打电话告诉我,说她的博士论文《〈申报〉征婚广告:媒介呈现、生产与文化透析研究(1912—1949)》已被商务印书馆采用(书名定为《媒介呈现、广告生产与文化透析——民国〈申报〉征婚广告镜像》),准备出版了。
听闻此讯,真是不胜欣喜。
张艳是我招收的第二位博士生。当时,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任教,主要带广告学专业“广告理论与广告史方向”的博士生。张艳读博之前,是河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已经发表了不少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有很坚实的学术功底。遇到这样优秀的学生,也是我这个导师的幸运。那段时间,广告史、消费史是我主要的学术兴趣所在。所以,我也鼓励张艳在广告史方向寻找论文选题。
就博士论文选题来说,我主张博士生结合个人的学术积淀与学术兴趣进行选择。没有学术积淀,再好的题目,也不一定能够写出高价值的学术论文;没有学术兴趣,往往就易丧失刻苦钻研的心理动力,更难有苦中作乐的精神状态。在探索真理和增进人类知识的学术道路上,一帆风顺是少有的,更多的是坎坷艰辛的磨砺与披荆斩棘的开拓。张艳在论文选题过程中,是做好了去经受学术艰辛的心理准备的。
对征婚广告的研究长期以来是多面向进行着的。中外学者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方向切入,已经产生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以《申报》征婚广告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一个时代的婚姻观念与文化意识的生产,研究的难度很大。《申报》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创办于1872年4月,1949年5月停刊,历时近80年,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对于《申报》征婚广告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贡献了一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陈湘涵、蔡朝晖,日本学者高岛航等人的论著,都蕴藏着灼见新知。
张艳博士的研究,在之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做了富有创见的学术探索。比如,陈湘涵的研究(《寻觅良伴:近代中国的征婚广告(1912—1949)》)基本上是历史学面向的研究,而张艳博士则融通了广告学、传播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视角。蔡朝晖研究的《申报》征婚广告,是通过等距抽样在1911年至1946年的《申报》上获得的。张艳博士则对1912年至1949年的《申报》上的征婚广告进行了全样本研究,从而具备了更加丰富的研究材料,也具备了更加坚实的论证基础。高岛航的研究选取了1920年至1929年《申报》上476则征婚广告。张艳博士的研究,所选样本来自更长的时间跨度,因而能够更全面地探索征婚广告的发展演变过程。
读者还可以看到,张艳博士在研究过程中,锐意穷搜,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些资料,都是要通过艰辛的学术劳动才能获得的。张艳博士对这些资料爬梳整理,进而犁然有当于心。如今出现在本书中的《申报》征婚广告的影印图片,也是作者废寝辍食,“一锄一镐”地“挖掘”出来的。这些图片,使读者能够对当时的征婚广告有一具象的了解。
通过融通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张艳博士的研究勾连古今、洞烛幽隐,揭示了中国社会在一个巨变时代所表现出来的许多重要特征,揭示了在那个时代男女婚姻观念的重要变化。在那个急遽转型的时代,许多传统的束缚与禁忌被打破,新旧婚姻价值观杂糅并存,出现了家庭的“伪组织现象”,《申报》征婚广告实际上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时代投影。近半个世纪的动荡、焦虑、孤寂、破裂、梦幻和希望,都可以在那些征婚广告中看到影子。
在死的故纸堆中,复活了一个时代的意识与鲜活的生活。这难道不正是这项研究的重大价值吗!
相信张艳博士的这部书,一定会给读者带来很多思考。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