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
怎样才能产生世俗菩提心呢?在修愿菩提心以前,需要先修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是佛教的四种广大的利他之心:慈、悲、喜、舍。“无量”意为没有边际,也没有人我之分。当我们修习这四无量心时,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甚至整个国家,而是一切有情众生,希望他们出离苦乐,得到无量的福报。
舍无量心:平等舍
舍无量心又称为平等舍,“舍”是舍弃执著,平等地看待众生。修平等舍有观想和观察两个阶段。
观想
在这里,我们要观想的不是佛像或本尊,而是世俗中的人。我们可以先观想自己的左右两边有两队人,右边的是现世或前世伤害我的仇人,左边的则是我现世的亲人、朋友等对我有恩的人。然后,我们就对右边的人发起嗔恨之心,对左边的人发起爱心。嗔心和贪心虽然是烦恼,但这时却需要让它们发出来,以便我们继续观察。
观察
当我们发起贪、嗔两种心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对右边的仇人生起了嗔恨心,对左边的亲友生起了爱心,这是很正常的。这时我们应该好好地思维: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他们又将是谁?右边的仇人在过去或将来很可能是我们的亲友,而左边的亲友在过去或未来则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仇敌。这样思维以后,我们对左边亲人的片面爱心会慢慢减退,对右面的人仇恨之心也开始消退。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在轮回当中,我们找不到一个绝对的亲人和一个绝对的仇人,我们的目光原来如此短浅,只看眼前的几十年而已,而自己爱和恨,就是来自于如此狭小的范围。如此观想,有助于我们放下偏见与执著,摆脱私心和嗔恚的困扰,安住于舍无量心之中。
平等舍:生命在宽容之中延续
我们一辈子难免要遇到一些坎坷的事,也难免要和与自己不友好、甚至有仇怨的人共事。对此我们不妨平等地看待他们,将其视为自己的亲人一样,从而平息自己的负面情绪。
平等心的作用
平等心是无党无偏的,唯有带着平等心的慈悲,才是大爱的基础,而修佛既然讲大爱,就不能有分别。
慈悲:无量的功德
慈是愿他人得以快乐,悲则是愿为他人拔除痛苦,我们常常将二者合称为慈悲。
慈悲是宇宙性的利他主义观念,把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温暖、柔软,把我们融汇到一个整体性里,一个没有私欲的整体性里。由于慈悲,萨波达王才会割肉伺鹰,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一只微不足道的鸽子。
慈悲是世间最动人的爱心。据载唐时有个大官慕名拜会某位高僧,见僧室里空荡荡的,就问:“大师没有人服侍吗?”老僧回答:“有大空和小空。”说完将其唤出来,居然是两只老虎,在老僧面前比猫儿还温驯。官员十分诧异:“大师究竟做了多少善事,居然能感动老虎也甘愿服侍您?”老僧合十道:“常敬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象征,老僧此言便是指自己以观音菩萨为榜样,慈悲为怀,常行菩萨道,乃至能感化恶虎,实在令人佩服。试问若人人都怀着一颗慈悲之心,世上又怎会有奸佞邪恶呢?也许就像歌曲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随喜:回应他人的快乐
喜就是欢喜,喜无量心就是当我们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即生起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尤其是自己敌视的人遇到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且有一部分的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到快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遇到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
这个要求看上去似乎极难达到,但我们了悟平等舍、慈悲与爱之心以后,便会觉得这一点也不难:以平等之心看众生,以慈悲之心爱众生,当他们欢喜快乐时,我们也自然而然地感到欢欣愉悦了。
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佛祖所言的恶世,众生生亦苦、死亦苦,可以说在苦难之中度过一生。因此,感知并回应他们的快乐就尤为重要,这不仅表示我们克服自私自利之心,也表示我们正在用心与他们互相交流。
佛经里曾记载一个著名的故事:佛陀在灵山讲法,忽然拈花示众,众弟子不明所以,只有迦叶尊者会心地笑了。是的,那象征空幻的灵花,正是我们忙碌经营的人生,迦叶由此看到众生于苦难中短暂的欢乐,所以才会报以微笑。
四无量心是渐进的修行
修四无量心的对象是一切有情众生,应该遵循由近到远、由亲到疏,有“有量”到“无量”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先从自己的亲戚、朋友开始,然后再到那些友善的陌生人,最后到自己的仇人。
修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