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修心 自他相换的修心法
生起菩提心不仅仅是许下一个美好无私的愿望,而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依次第逐步修行,而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就是学会“自他相换”。
破除“我爱执”
修菩提心并不是仅仅为了使心平静下来,什么都不想,也不是一味观想佛或净土之类,而是要学会思维,思维轮回之中有情众生彼此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佛陀曾开示说:佛不能以水洗涤、净除众生的业障;佛不能如拔除肉中刺一般,将众生的痛苦拔除;佛不能将证量移转至众生的心中。众生必须倚仗自己的精进修持,方可将自己从轮回之中解脱出来,而众生一切烦恼与业障的根源,皆来自贪爱自身利益的“我爱执”,若能将“我爱执”去除,则烦恼与业障尽除。
什么是“我爱执”?指的是众生认为内心深处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原本佛说“万法皆空”,世间一切没有恒常不变的,但对于这个“内自我”的思量,认为“我”于轮回之中是可以无限延续且没有变更的,令众生对自己有了本能性的贪爱,所以“我爱执”就是由于过于重视自己而产生的烦恼。
“珍惜人身”并非“执著爱己”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行才能跳出轮回、获得解脱,那么重视自己不好吗?”当然不是。佛陀也曾再三强调“人身殊胜”,六道之中,人道众生比其他五道有更多成佛的机会。有一次,佛指着阶前爬过的一只蚂蚁,对阿难尊者说:“我以慧眼观这只蚂蚁的前生,见它从七佛以来一直做蚂蚁。”由此开示弟子要珍惜今世为人的机会,努力修行。
然而佛陀所言之“珍惜人身”并非“执著爱己”,拥有六根具足的人身是修行的资粮与基本条件,而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度化众生,即是要求完全舍弃“我爱执”,将“爱我”转化为“爱他”,所思所行皆以众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丝毫不为自己设想。佛陀以这种伟大的精神,行持广大圆满的利生事业,证得了殊胜圆满的佛果。而人们也因为受到佛陀精神的感召,而发心追随佛陀,依循佛陀所开示的教法修持,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其影响延续至今。因此,“我爱执”不但能去除,且行者若能将“我爱执”转为“他爱执”,更能利益自他一切有情。
最大的敌人:自己
修行之中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源自于我们自身。如果我们不肯放下自我,那么修行之路必然布满荆棘。
水仙花历来被视为极度自恋的象征,传说它是希腊美少年Narcissus所化。由于Narcissus过于骄傲,他不爱别人,反而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于是整日立在水中,看着自己的倒影,最终憔悴而死,死后化成了水仙,仍旧死性不改。
自他相换的修心法
我们在解决矛盾时常常要求应该“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从别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使双方的利益损失达到最小,使矛盾得以最圆满的解决,修心法之中的“自他相换”与之颇为相似。
什么是“自他相换”?《修心八颂》所说的“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便是自他交换。自他相换是修持菩提心的一种胜妙窍诀,于大乘佛教极为重要。寂天菩萨在《入行论·静虑品》中讲:“如果有人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就,救护自己和他人从轮回苦海中解脱,最为胜妙秘密的诀窍,就是修自他相换菩提心。”由此可知,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可以消除今生的病痛、忧苦,并且降伏鬼神、魔障等也没有较此更殊胜的诀窍了,所以我们应当随时随地断除如剧毒般珍爱自己的恶心,精进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
怎样才能做到自他相换呢?就是为众生受苦,为一切众生受一切苦,利用困难生起菩提心,销毁我爱执。困难的好处是给自己机会培养菩提心,变得对其他众生的痛苦感到难以忍受。修持菩提心,自他相换,就是要人舍弃自己,而非舍弃他人,爱他人而非爱自己。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教示道:如果不能自他相换,则无法成证悟,就是在轮回中也不会有快乐。姑且不论来世,就是在这一世也无法成功。除非发展善心,否则不论自己多么渴望安乐,也无法得偿。没有善心,在人生中也绝不会宁静。
销毁自己的敌人
要为一切众生成就正觉,就必须销毁自己的敌人,即我爱执,它是自己及众生成功的最大敌人。如果贪恋自己,就没有生起菩提心的余地,更无法成就正觉且圆满地引领众生。心随私心,只会带来问题、失败及不和谐。私心愈强,贪、嗔、嫉妒及不满足也会愈强。愈自私,就会愈执著及不满足,于是会遭遇到愈多接踵而来的问题。
私心使人想要成为最好的。它要自己拥有最高的名誉和最多的财富,要他人比自己贫困,比自己差。私心未能达成时,嫉妒、嗔怒等恶念及烦恼就会生起,促进众生造下恶业,这不仅得不到暂时的安乐,还是在给来世酿造苦果。
越不肯修持自他相换,私心就会越强,外界的干扰就越多;越是爱惜自己、关心自己的安乐,比如说我有这个问题,也有那个问题。我何时才会安乐?如果这样,就会遭遇到困扰及伤害,也会将这些视为困难。每遇困难时,要立即明白这种衍化若只是归咎于外,毫无安乐可言,实际上所有的困难皆源于私心,由此推动恶性业的妄念生起。
在《修心七要》中,最重要的五力之一为归咎一切问题于我爱执。如此能培养对自喜心的反感,视之为敌,将它与自己隔离,不再与自己沆瀣一气。如此,每日的所有行为,都成为纯净的佛法了。
拔除心中的“自我”
修佛是为了利益他人,而不是福慧自己,因此必须消除对自我的执著。
“无我”的强大
当我们只关注自己时,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因私心而无限扩大;当我们舍弃对自己的关爱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能够克服、忍受一切苦难。
断除我执的方法:自他相换
转化人生的困难
为他人受苦,自他相换,即菩提心的修持。毫无疑问这是在短时间内集聚广大功德的最有效方法及最佳的净业法门,纵使不能做此修行,也要将不如意的事情全还给我爱执,借此来销毁它。
用这种方法来应对人生的困难,则为善业。即使是未皈依佛,这种方法对应人生的困难也是善因。即使是未皈依佛、法、僧,或对业的教法没有信念的人,若能用困难来进一步消除自喜心,也等同在修持纯净的佛法。将所有过失归咎于我爱执,与其思维“这是我的问题”,不如思维“这是我自己贪恋自己的问题”。然后,借着惧怕得到坏名誉及批评来销毁这种执见。
最好的办法是如此思维:“所有这些问题都因我爱执而带给我的”,这样就将这些问题还给我爱执。然后,下定决心为他人承受这些问题——这是所有能做的最勇敢、最有力的修持。我们应该这样想:“我之所以尚未能于这些困难中解脱出来,是因为从无始以来,我珍爱自己,舍弃了其他众生。从现在开始,我将只与菩提心生活在一起。我将爱惜他人,这是所有安乐的根源。”如果能改变自己的态度,由爱惜自己变成爱惜他人,所有的困难都会停止。所有的困扰会因自己的态度改变而停止。这是一种自他相换修持,它可以息止人生的所有困扰及困难。
自我只是个幻象
有人穷其一生,企图持有某种具体的、永恒的自我,然而这一切不过是缘木求鱼,那个所谓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佛陀说,“万法皆空”,所以不仅“自我”如此,世间一切亦是如此。
虽然我们声称能够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和影响,但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自己乃至万事万物都不是恒常不变的,即便真有个“自我”,也会随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而永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