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特点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如下特点。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新中国成立至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崎岖不平,高等教育事业起起伏伏。作为高等教育制度的一部分,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无不与我国经济、文化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发展紧密相联,每一个历程无不反映着社会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巩固新生政权,特别强调政治。“文化大革命”期间,停课闹革命,出现“泛政治化”倾向。20世纪80年代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出现弱化政治的倾向。20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生活的多样化导致了思想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到了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发展。与这些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相对应,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内涵不断发展和丰富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辅导员工作体现为以政治为本,主要服务于政治需要。20世纪80年代,辅导员工作更多以专业业务和技能为本,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伴随德育学科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辅导员工作开始转变为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辅导员队伍工作基本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充分服务于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提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辅导员没有明确的身份,也没有明确的福利和待遇。80年代初期,开始明确辅导员的身份:“既是党的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又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担任教学的辅导员可以评聘教师职务,享受同等级别教师和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并首次规定“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岗位津贴”。80年代后期,再次明确“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直接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90年代又有新的发展,“在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计算工作量和发放奖酬金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21世纪,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更加科学和合理,如辅导员职务评聘强调要占到“适当比例”,对岗位津贴要“确保辅导员的实际收入与本校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