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罗马

第一节 概述

一 社会背景

古罗马政体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马其顿王朝的王政时期(公元前753—前510年),二是共和时期(公元前510—前27年),马其顿王朝的腓力和他的儿子阿历山大就处在这个时期。三是帝政时期(公元前27—公元467年)。虽然君士坦丁堡成为罗马首都才是罗马帝国建立的象征,但整个这一时期,实际上已经在逐步地奠定帝国建立的基础了。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古罗马时期,主要是从亚历山大征服欧亚奠定霸业开始的,这时的罗马,正处在大一统之中。我们从文化角度上所讲的古罗马文学和文论,主要是指共和时期和帝政时期。

罗马原是意大利半岛上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小村落,后来与其他村落联合发展成一个城邦。公元前6世纪以后,经过与雅典类似的一些政治改革,日渐兴旺壮大起来。亚历山大死后,罗马在混战中得势。公元前290年,罗马统一了整个意大利中部;公元前275年,罗马在迦太基的支持下,打败了希腊的伊庇鲁斯,逐一消灭了在南意大利的希腊人城邦,占领了意大利全境。迦太基是非洲北部的奴隶制国家,位于今天的突尼斯东北部,首都迦太基城,部队由雇佣军组成。意大利全境统一后,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霸权,发生了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当时的统治者腓尼基人为“布匿克斯”(拉丁文Punicus),意为背信弃义的、无耻的小人,随之罗马人就称两者之间的战争为“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人打败了强敌迦太基,随之乘胜东进,征服了马其顿、希腊和小亚细亚,取得了对地中海及其沿岸广大地域的统治权。与此同时,罗马内部经过革拉古兄弟(提比略·革拉古:公元前162年—前133年;盖约·革拉古:公元前153年—前121年)的改革,也已为帝国的建立扫清了道路。苏拉、恺撒等独裁者在战争和改革声中相继爬上了政治权力的顶峰,然而为时不久又都跌落了下来。直到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恺撒大帝的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大元帅(即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和“祖国之父”尊号的大帝)时期,罗马才达到了内部与外部的统一,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到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面临危机,奴隶制影响着帝国的进一步发展,后来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即位时虽一度稳定,但好景不长。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则仍以罗马为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方上古奴隶制时代结束。

二 文化背景

罗马的文化是在继承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雅典文化中心的地位在长年的兵荒马乱中日渐衰微,而此时的亚历山大对世界的征服则把雅典文化传播到他所征服的各城邦,后来的四分五裂并没有影响希腊文化的传播。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公元前30年,罗马统帅屋大维攻占亚历山大城,把沿革较久和较强大的古埃及征服为止。从亚历山大十年征战到屋大维征服埃及,历史上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不仅在于希腊文化对其他城邦、其他民族的影响,例如叙利亚、巴比伦仿照希腊政体,成立了元老院,建立了人民议事堂,希腊的语言和文学在埃及和波斯广泛地流行,而且希腊本身也吸取了外来文化。这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博大精深的体系被冷落,东方的自然科学连同占星术、巫术等一起涌进希腊人的精神领地。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同中国的魏晋时代相类似,主要是政治上的混乱,使得专制政权不能控制局面,学术上非常自由,商业上也很自由。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他的两个遗孤,一个尚在襁褓之中,一个尚未出世,不久便被拥戴者抛弃了。庞大帝国被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位于欧洲的希腊—马其顿王国;二是位于非洲的埃及—托勒密王国;三是位于亚洲的叙利亚—塞琉息王国。这正是混战的开始。混战以后文化上的变化主要是:(1)希腊的雅典等古老城市开始衰落,亚历山大理亚、柏加曼、罗德斯等新型都会兴起。这些都会地处欧、亚、非交通要道,有着优良的港湾,商业发达,而且因统治者的大力经营,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城堡、竞技场、图书馆、露天剧场、议事堂等。(2)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解体。不同门类的专业学科兴起。如阿几米德、亚里士达克、欧几里德等,都是近代意义上的专业学者。(3)希腊传统宗教和道德观念的衰微,对个人的追求及对不幸的恐惧是最主要的论题。犹太人、波斯人、印度人的宗教,巴比伦或迦勒底人的占星术、巫术等已经混入罗马人的文化领域。

在哲学上,这时主要有三大流派:一是伊壁鸠鲁派。伊壁鸠鲁是德谟克利特的再传弟子,脑昔芬尼的学生,强调身心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端与归宿,快乐是道德的基础,欲望应该受到节制。他主张物质第一,感觉是推理的基础,要求避世、恬静。伊壁鸠鲁很少谈神,从来不谈来世。二是怀疑派。该派由皮浪创始人,宣扬不可知论,认为对事物最好不下判断,不置可否,这样才可以保持心境的平静与安宁,寂然不动。三是斯多噶派。该派的创始人是芝诺,早期受赫拉克利特影响,有唯物辩证倾向,主张世界源于水,复归于火,火是上帝,是灵魂,是支配世界的法则。他们把人类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德性,而德性是人的自然本性,是快乐的基础,美德之外别无真正的快乐。

在科学上,杰出的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从公理和公设出发,用演绎法叙述平面几何学,使大部分数学知识系统化。天文学方面,希帕恰斯发明了天文仪器,编制了最早的星座图表。托勒密的天文学著作和“地心说”体系,在当时也有重要影响。另外,在医学上通过解剖学对人体有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阿基米德则是流体静力学的创立者。

古罗马的文学与文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三 文学概貌

罗马文学是在继承了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罗马的第一位诗人安德罗尼库斯是罗马人俘虏来的希腊奴隶。他第一个将荷马史诗《奥德赛》译成拉丁文,并改编了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传世的优秀罗马戏剧主要是喜剧。优秀作家有普劳图斯(约公元前254—前187年),代表作有:《一坛金子》和《孪生兄弟》等,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莫里哀的《悭吝人》即受《一坛金子》的影响,而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则受《孪生兄弟》的影响。泰伦斯(约公元前190—前159年)则主要有《两兄弟》和《婆母》等。这些罗马喜剧在题材上大都改编了希腊新喜剧,针对当时的习俗进行善意的嘲讽,并在形式上作了改良,扬弃了歌队的合唱,为近代戏剧奠定了基础。

罗马时期在诗歌上成就最高。杰出诗人主要有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等。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农事诗》、《伊尼特》。《牧歌》受希腊田园诗人忒奥克里托斯的影响,赞美农村田园情调,同时又流露出感伤的情调。《农事诗》在形式上类似于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农作与日子》,在思想内容上类似于《牧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景色和农事的热爱。维吉尔的代表作是《伊尼特》,临终前未及改完,嘱咐将诗稿烧毁,但屋大维命令保存原样,于公元前17年问世。《伊尼特》又译《埃涅阿斯纪》,是一部史诗,取材于特洛亚王子、爱神维纳斯儿子伊尼亚斯在特洛亚灭亡后到意大利创业建国的罗马神话传说,歌颂了罗马建国的丰功伟绩,塑造了罗马的爱国英雄形象。全诗共12卷,一万二千多行。《伊尼特》很大程度上受荷马史诗的影响。在情节结构上前6卷摹仿《奥德赛》,后6卷摹仿《伊利亚特》。语言则多用荷马式的比喻。与荷马史诗源自民间创作基础上的加工不同,《伊尼特》乃是文人史诗,缺少民间作品清新的活力,而语言则更严谨、凝练。

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8年),是继贺拉斯之后出现的古罗马著名诗人,其主要作品有《恋歌》、《女英雄》、《爱的艺术》、《变形记》等。诗中多情欲和性爱技巧描写,以至于诗人本人在50岁时,因《爱的艺术》被奥古斯都视为伤风败俗而被放逐到边塞,历经磨难,直到61岁病逝。《变形记》是奥维德的代表作,取材于神话故事,借以讽世,讽刺了统治阶层的荒淫无耻和专横残忍的行径,对受到迫害的小人物寄予无限的同情。

屋大维死后,罗马文学开始衰微,进入所谓文学史上的“白银时代”。宫廷文学占主导地位。这时的主要作家有塞内加(约公元4—65年),主要作品讽刺剧《变瓜记》,其悲剧作品大都取材于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另外还有彼特隆纽斯(死于公元65年),他的《萨蒂里卡》是欧洲第一部流浪汉小说,而阿普列尤斯(约124—约175)的《金驴记》则是罗马文学中最完整的一部小说。

总的说来,罗马文学从希腊化时期开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希腊时代,诗人们关心着重大的社会和人生等问题,文学作品中体现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怀,对于严肃的人生问题予以关注。而罗马时代,由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消逝,文学主要描写日常的生活,表现个人的情怀,在反映社会方面,已经不像希腊文学那样积极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而常常流为消极地摹写。在喜剧方面,也由往日的政治喜剧而转为世态喜剧和拟曲等。在诗歌方面,作品中更多地表达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伤情调。他们往往寄情于田园风光,追求乌托邦式的桃花源,或是表现脆弱的恋情和失恋的忧伤,多矫揉造作的作品。因此,牧歌和恋歌在此时占有很大的成分。这从中反映出罗马时代动荡不定的社会生活和城乡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给人们心灵所造成的痛苦。在散文方面,许多作品都忽视内容的深刻性与真实性,片面地追求形式的浮靡奢华。正因如此,罗马文论家们才针对时弊,倡导文质统一和崇高的风格。

四 文论综述

古罗马文论继续了晚期希腊的一些学术观点。在雄辩术方面,伊索克拉提和忒奥夫拉斯特等人继承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传统,使修辞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诗学方面,研究者多为语法修辞学者,更多地侧重于作品的技巧和体裁问题的研究。与古希腊不同的是,古希腊主要是哲学家讨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和文学的社会功能等宏观问题。而古罗马则更多的是雄辩家和诗人讨论文学问题,更侧重于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诸如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天才与技巧的关系,风格问题,寓教于乐问题等。由于古罗马的文学批评推崇古希腊文学,最终使得古典主义文论得以确立。

在这个时期,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被埋于地窖中,尚未发生重大影响。这当然不代表产生亚里士多德《诗学》土壤的希腊没有产生过类似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作品,并且对罗马也产生了影响。但是,古罗马的文论确实与古希腊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就是更注重文学的自身规律。这一点,从斯多噶派哲学家尼奥托勒密的《诗学》中可以见出。

尼奥托勒密的《诗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诗意论。主要讨论诗的内容等方面的原理。他认为诗应该写现实的真事和历史的史实,其中既要有独特的见解,又要有现实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以教益。他认为诗的任务是教与乐兼备。教是通过“所刻画的事物”进行的。乐则通过诗的语言和韵律进行。

2.诗法论。主要讨论诗的体裁和技巧的。

3.诗人论。他把诗人分为两种,一种是靠技巧取胜的诗人,有很高的造诣;一种是靠天赋才情取胜的诗人。他认为理想的诗人是既有天才又有修养。

这种三分法及其内容,对贺拉斯的《诗艺》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马末期著名的散文家、演说家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也曾在一些著作,特别是《论演说家》和演说辞《为阿尔基阿斯辩护》等著作中阐明了自己的文学思想。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上,他认为文学有三个功能,一是弘扬英雄业绩。在《为阿尔基阿斯辩护》中,他认为“文学的称颂是对美德的最高奖赏”。二是给人们提供观照自我的范例。在《为罗斯基乌斯辩护》中,他认为:“诗人塑造形象正是为着让我们能以他人为例,看到我们自己的习性和日常生活的鲜明画面。”这是后人以文学为“镜子”的先声。三是让人愉悦。在《论法律》的专著中,他认为“历史要求一切真实,而诗歌则主要在于给人以快感”。在文学的本质上,他继承柏拉图的摹仿说,认为理式具有高度抽象的典型意义,是美的最高体现,艺术家可以通过想象、凭借心智领悟和表现理式的美。西塞罗进而推崇灵感的作用。另外,西塞罗还强调了作品的“合适”的原则、尺度和分寸,并且重视作品的语言韵律结构,这些看法在后来贺拉斯的思想中得到了发挥。这种现象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杰出文论家,常常是那个时代文论思想的代表,他所重视的问题和理论贡献,在他那个时代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关注着。

罗马的许多演说家、修辞学家对文艺问题发表了许多自己的看法。昆体良(Quintilian,约35—100年)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演说术原理》中,曾就演说谈及才能与技艺的关系。与贺拉斯强调技艺不同,昆体良更强调天性。他认为“如果把天性与教育分开,有天性没有教育,也能做好许多事;如果有教育而没有天性,则做不好任何事”。所以他认为天性更重要,学习则是使天性更完善。他把有天性的人比作良田,而没有天性的人则比作瘠地。他认为良田即使不耕作也能丰产,而瘠地即使最杰出的农夫也无能为力。这种比方是不太恰当的,因为没有才干固然不行,有才干而不学习同样不行。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昆体良更强调内容。他认为“哪里炫耀技巧,哪里便会缺乏真实”。他关于演说中创构幻觉的思想对文学问题也有启发。他说“谁能很好地构成这些形象,映象,谁便能产生最强有力的效果。谁能够最好地为自己想象出与真实相对应的物体、声音和行为,谁便被认为是最善于构成幻觉的人”。

在古罗马晚期在文论方面作出贡献的还有琉善(Loucianos,约129—180年),他是叙利亚的萨莫萨特人,幼年学雕塑,后又学法律,从事辩护律师和教师职业,有深邃的艺术修养,曾漫游希腊。琉善从40岁开始攻哲学,流传至今的有80篇文章,其中许多涉及文艺问题。作为罗马向中世纪过渡的人物,琉善被恩格斯称为“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伏尔泰”,是一位唯理论学者。在《画像辩》中,琉善强调肉体美与精神美的统一,艺术作品的美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在《华堂颂》中,他强调自然环境对心灵的感发和对精神的影响,认为它有着无穷的魅力。他对当时罗马盛行的浮靡绮丽的艺术趣尚进行了抨击,反对滥用修饰,而将质朴的作品比作天生丽质的佳人。在歌颂华堂时,他提出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要求“金碧的点缀恰到好处,雅致而无虚饰”,仿佛“美人淡妆素裹”。《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

古罗马最重要的文论著作,是贺拉斯的《诗艺》和朗吉诺斯的《论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