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民营经济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是最活跃、最积极、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成分,并且正在发展成为涵盖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涉及各行各业的庞大经济体系。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促进了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成为启动民间投资和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和指导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与民营经济发展创新的进程相适应,学术界同样面临如何提升民营经济理论研究水平、构建民营经济理论体系的任务。因此,需要不断有新的理论诞生,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加以科学的研究,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特有的现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寻求民营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构建民营经济理论体系的目标是:在对原有经济理论传承与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的发展理论,为民营企业的成长注入蓬勃的生机,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把理论创新转化成为巨大的生产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丰厚的效益。

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中国民营经济的新一轮发展需要正确的理论导航,有了强大的理论做指引,民营经济的实践才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编纂《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丛书》,正是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重大战略步骤之一。这套丛书体系完整、兼容并蓄,首次对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成长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系列原创性的观点。丛书总结了民营经济整个发展历程的成功实践经验,系统地对有关的思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提炼。丛书收录了在民营经济发展史上有重大学术意义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民营经济领域的最新思想与当代民营经济的发展潮流,以使读者了解学术思想前沿的最新进展与重要论题。

崛起中的民营企业,以其旺盛的成长活力和创新动力,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引人注目的新焦点。关于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成为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探讨的热点。必须承认,民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与一定的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状况、社会文化特征密切相关,只有根据其发展阶段的独特性采用相应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其生命力不断延伸。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民营企业采用的管理理论主要还是源自于西方,其主要理论框架都是基于西方企业的实践形成的。由于西方管理理论的社会环境、人文背景、社会发展阶段等都与中国目前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理论的应用价值大大降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进行的系列研究,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有的管理理论,向民营企业管理实践的科学化、西方管理理论的本土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丛书对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制度与环境建设、产业整合、金融支持、行业协会、信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对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竞争力培育、家族制治理模式演变、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选择一批成功民营企业作为典型案例,从企业自主创新战略、品牌战略等诸多层面进行了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展示了中国优秀民营企业的发展思路、成长轨迹,为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作用。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新奥集团为丛书的调研和写作工作提供了大力的协助,对他们的热心支持我表示衷心感谢。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民营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立足于国际视野来发展中国民营经济,必须要树立适应经济全球化、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新理念,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获得新的内涵、新的形态和新的动力。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以“研究民营经济发展和促进民营企业腾飞”为己任,始终关注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前沿动态,秉承“独立的视角、前沿的理念、创新的思维”的宗旨,努力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思想和新智慧。我们相信,理论创新与民营经济的实践创新不断地融合,民营经济的发展必将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厉以宁

200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