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商业革命的条件

商业虽然在中世纪晚期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然而商业革命的条件还是在16世纪以后才具备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新航路的开辟及市场规模和贸易范围的扩大,新航路的发现,对于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当然,中世纪商业发展导致的制度、组织、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的变化也为商业革命创造了基础性的条件。

中世纪的商业发展

欧洲社会内部存在着发展商业的原动力。西欧农业长期以来水平低下,一方面是由西欧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西欧生产技术水平低下。西欧社会农业生产不发达,不能自给,于是互通有无的商业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方面,若没有商贸,就无法调剂余缺,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所以西欧内部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与外界互通有无的冲动。由于明显的地理方面的原因,欧洲完全做不到自足,它迫切需要香料和其他外国产品。正因为商业在西欧的不可或缺,从而使得西欧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并且形成了商人阶层。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十四五世纪开始,直到十七八世纪,西欧商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到独一无二的程度。“在西欧,商人始终如一地拥有强大的势力和特权,在英国,他们当上了伦敦市长;在荷兰,他们是享受养老金的显贵。”〔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7页。商人地位的提高和商人阶层的崛起,促进了西欧社会的变化,依附于新经济模式的社会价值观由此产生。正如马克思所说:“商人对于以前一切都停滞不变,可以说由于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9页。庄园制度由于商业因素的影响开始瓦解,并出现了商业化的倾向:新农庄建立、农民涌入城市、城市兴起、专业化分工和市场扩大。社会财富不再集中于贵族、教士,财富的计量单位不再是实物,而是货币。商人阶层的形成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君主力量兴起,进而导致民族国家的形成,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交易成本。君主和商人互动,形成了有利于商人经商的环境,整个社会被一种商业精神所鼓舞。商人阶层的形成,从文化上和思想意识形态上打破了教会垄断的局面,出现了精神和文化的世俗化。对商业的鄙视思想一去不复返了,商人成为进步的力量,这对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宗教改革的实现都起了促进作用。

因此,地理大发现既是西欧商业发展的产物,又促进了西欧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西欧社会的商业革命。但是,地理大发现只是一个外生变量,西欧商业化的发展才是商业革命的内生变量,可以说中世纪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是商业革命的本质原因,这么说并不排除地理大发现对于商业革命的刺激作用。

市场和贸易规模:全球化

中世纪晚期,欧洲各个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主要形成了两大区域性的贸易区:地中海和西北欧贸易区,并进而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欧洲大陆的贸易网络。这个贸易网络通过地中海贸易直接或间接地与东方国家连接起来,促进了欧洲商业的发展。欧洲的区域性贸易以及同东方的商业活动,虽然限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发展很有限,但一个包括“旧世界”大部分地区在内的贸易网络在此时已显现出轮廓,可以说是形成了当时已知世界的“世界市场”。新大陆发现后,这个“世界市场”在广阔的空间日趋成熟,并蔓延到全球,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扩大,导致了更大规模的贸易,促进了商业革命,并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在海外贸易中,英国发挥了自己的纺织品优势,为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再生产提供了快速的资本积累。在利益和竞争机制的驱动下,英国形成不断创新的局面。海外市场的新产品丰富了欧洲市场上的产品种类,从而刺激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在市场和贸易全球化的过程中,欧洲人占据了有利的位置。贡德·弗兰克认为是欧洲人爬上了亚洲人的肩膀〔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页。,但是不管怎么说,欧洲此时的经济环境是生机勃勃的,他们创立了一种新的资源配置制度。“欧洲人是世界贸易最早的中间人。他们开辟了新的外洋航线,提供了必需的资本、船舶和专门技术。当然,他们会从奴隶贸易、甘草和烟草种植园以及东方贸易中得益最多。”〔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当然,这种商业革命还建立在欧洲内部所产生的一些因素的基础上,如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商业组织、制度、技术的创新等。总之,商业革命以前出现的制度、组织和技术的进步为商业革命提供了内部条件;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则为商业革命提供了外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