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弈思维:逻辑使你决策致胜
- 潘天群
- 2846字
- 2020-07-09 17:35:40
3.什么是博弈思维?
我们时刻与他人处于互动之中,即与他人处于博弈之中,我们在进行策略选择时要考虑他人的行为。
博弈思维是指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当我们与他人处于博弈之中时,为了实现我们人生各个阶段的目标,我们主动地运用策略实现我们的目标。具体地说,由于我们的目标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策略选择并且取决于他人的策略选择,我们要使用我们的理性分析力,分析我们各种可能的备选策略以及他人备选的策略,分析这些策略组合下的各种可能后果以及实现这些后果的可能性(概率),从而选择使我们收益最大或者说最能够实现我们目标的策略。作出合理的策略选择是博弈思维的结果。
博弈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它体现了人的理性精神。博弈思维认为,我们的任何结果均是决策和行动的产物。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的“种”,行动也,“瓜”、“豆”,结果也。而要得到理想的行动结果,我们除了依靠我们的理性思维,别无他法。
在行动上人们有许多种思维方式。宿命论的看法是,人的命运皆由天定,人的努力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因此,持宿命论的人往往听从命运的安排,而不会主动地决策与行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它所反映的不是博弈思维,而是辩证思维。
博弈思维与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一致。博弈思维的出发点是“谋事在人”,尽管有些时候“成事在天”。持博弈思维的人既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同时也不忘乎所以。持悲观的或颓废的人生态度的人,不会通过积极的策略使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悲观的或颓废的人往往是没有人生目标的,没有目标何谈选择实现目标的策略?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人往往不断地给自己设立奋斗的目标,并努力地进行策略选取达到自己的目标。在他们看来,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天上掉馅饼,在博弈思维者看来,如果人们不运用策略,也不会捡到馅饼的。
在实际中,人们的博弈思维时刻在起作用。在战争、政治、商场等竞争性的领域里,人们的策略选择与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在这些领域里,人们的博弈思维几乎发挥到极致。培养博弈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在竞争的领域里获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每个人都是策略使用者。我们时刻都面临着不同的行动选择,时刻都在计算着应当采取何种行动。这种选择不仅体现在选择上哪所大学、学哪门专业、从事何种工作等等这样的大事上,而且体现在买什么菜、穿什么衣服这样的小事上。我们的智力时刻在起作用。然而,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策略使用者,但为什么有的人功成名就,而有的人一辈子默默无闻?我们要表明的是,人们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策略的正确使用。问题不在于,你是不是策略使用者,而在于你是蹩脚的策略使用者还是优秀的策略使用者。优秀的策略使用者——我们称之为策略家,他们自觉和不自觉地进行博弈思维,博弈思维贯穿于他们各种竞争性的活动之中,他们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取得成功;而蹩脚的策略使用者往往缺乏博弈思维,他们的策略选择往往是不合理的,他们在人生中常常失意。当然,我们这里不是在宣扬某种价值观。事实上,成功与否与幸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默默无闻的人可能是一辈子幸福的人,而功成名就的人可能是不幸福的。我们只是要表明,“如果”你希望成功,那么你就要进行博弈思维,成为优秀的策略家。
历史上不乏运用博弈思维的策略高手。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战争年代造就了大批策略家,他们或者以谋士的面孔或者以军队统帅的面孔出现,如苏秦、张仪、孙子、孙膑等。他们以成功的策略行为案例留存于史,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著作,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东汉末年的军阀混争,使诸葛亮及其他谋士脱颖而出,在国人看来,诸葛亮的智慧几近于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般被认为是小说,但更可看成是一本描写各路人马运用计策或策略的兵书。毛泽东同样是成功运用策略的伟大人物,红军在长征时只有区区几万人,被蒋介石围追堵截,在夹缝中求生存;然而,在他的领导下,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共产党的军队由弱转强,打败了蒋介石,解放了全中国。
我们在下面力图做的是,分析人们在实际中应当如何运用好策略,即如何进行博弈思维,以取得各方面的成功。我们的论述涉及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既有政治、经济方面,也有外交、战争方面;我们的论述内容也不限于政治、外交、战争等领域里的所谓“大事”,我们也关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如赌博、摸彩等这样的“小事”。
正如知识可以学习一样,策略同样可以学习。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有学问,使我们对世界了解得更多,也使我们更为聪明;而策略的学习可以训练我们的博弈思维,同样能使我们更聪明,并且通过学习如何使用策略,我们可以成为策略家,在人与人的竞争、合作的关系中我们更能取得成功。
在下面,我们有时用“对手”来指与我们进行博弈的“对方”。我们所用“对手”一词,其意义不是专指那种与我们处于对抗性关系的人,而是泛指与我们的利益相关的人。即指与我们玩“游戏”的其他参与人(player)。“对手”有时可以是“朋友”、“合作伙伴”,有时可以是“敌人”。
我们如何在与对手的博弈实践中成为“赢家”?总的来说,实现我们目标的途径无非有两类:第一类,选出我们的最佳策略,或者至少不要做出错误的策略选择;第二类,让与我们处于博弈中的对手做出有利于我们目标的策略选择,如果对方是与我们处于如战争这样的竞争性博弈之中,让对方做出错误的策略选择,从而对我们有利。因此,具体地说,博弈思维大体上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第一,增强自己的分析力,以做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博弈思维是理性思维。直觉思维在策略选择时尽管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最多是作为理性思维的补充。在任何策略选择时,详尽的理性分析是必须的,拍脑袋的做法不是我们提倡的。当然,理性思维不是优柔寡断,在某些场合下,当断则断,否则会贻误时机,但果断拍板绝不是随意的拍脑袋。
第二,如果我们的对手是敌人,那么,要弱化对手的“理性判断力”。在博弈论中我们假定了人是理性的,但在实际博弈中,人在决策时具有非理性因素。在某些博弈比如战争中,通过某种策略使得对方的理性能力降低,往往是有利于策略家目标实现的有效方法。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是典型的弱化敌人理性能力的方法。
第三,进行信息战。信息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策略家要做出正确的策略选择,“知彼”是必须的。同时,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信息。通过发出正确的信息或虚假的信息将会使对手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目标实现的策略选择。在某些时候,让对方知道自己方正确的信息,对自己有利;而在另外的时候,让对方“知道”错误的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有利于策略家的目标的实现。如在战争博弈中(战争至多是“零和博弈”),策略家往往隐藏自己的实际策略,使敌人相信一个虚假的策略。具体的策略有多种,如三十六计中的下列计策:声东击西、空城计、偷梁换柱、苦肉计、假痴不癫、无中生有、暗渡陈仓、反间计、连环计、指桑骂槐等。
第四,避免做出错误的策略决策。当自己无法与敌人抗衡,或者与敌人战争时,没有把握获得胜利时,保存实力是最好的策略,即采用“走为上”策略。避免做出错误的策略与做出正确的策略选择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