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论建构的过程

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与抽象,它的最终来源是实践和感性经验。在一些经验研究中,尤其是在遇到新的社会现象或新的问题时,社会科学家常常是从经验观察出发来建立理论。这一过程称为理论建构过程,在图4.1“科学环”中,它是指观察→经验概括→理论这两个阶段。

一、从观察到经验概括

在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之后,研究者可以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以便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作出说明和解释。例如,要研究犯罪行为,研究者可以到监狱中询问、观察,或对犯人和犯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这些经验观察可收集到大量的资料。这时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观察记录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也就是说,收集到的资料是否是研究者想要得到的真实情况。这个问题我们在第六章“测量”中将加以讨论和解决。第二个问题是,这些观察资料是原始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它们需要整理、简化和系统化,以便从中概括出一些研究结论,即由经验资料转化为经验概括。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归纳。

(一)经验归纳

经验资料可分为案例资料和统计资料。前者是对几个或几十个调查案例的记录,后者是对大量样本的统计。案例资料的归纳有两种方式:(1)列举归纳,即通过简单枚举建立经验概括。(2)排除归纳,即在许多命题中,排除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命题,保留未被事实所反驳的命题以建立经验概括。R.B.Braithwaite:《科学的解释》,剑桥大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257页。这两种归纳方式的区别是,“列举归纳”一般是得出一种普遍现象的概括(如,“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语言”等),而不涉及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排除归纳”则试图概括某一现象的普遍原因(如“肺癌通常是由于吸烟引起的”),它以现象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为根据,因此它也称为科学归纳法。下面举例说明这两种方式。

严景耀的“中国犯罪问题研究”的结论中,包含了大量由“列举归纳”得到的经验概括,它们都试图陈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事实,而不涉及这些现象的原因。如:

(1)犯罪者多为经济地位低下的人。

(2)青少年犯罪往往只与家庭有关,但成年犯罪则包含许多社会问题。

(3)在美国,多数成年犯罪是惯犯;在中国,成年犯中大多数是偶犯。

(4)性犯罪及暴行犯罪在夏天比较多,在冬天比较少(详见附录之一案例四)。

“排除归纳”的一个例子是,研究者首先观察了许多人的死亡,然后排除“人都由于疾病而死亡”、“人都由于事故而死亡”、“人都由于战争而死亡”等命题,保留“除意外或偶然情况,人都会由于生理机能的老化而必然死亡”的命题。这种概括是排除偶然因素,找出许多个别案例中的共性或必然的因果联系。不过,由“排除归纳”和“列举归纳”得到的概括是否具有普遍性,还要取决于案例的数量以及他们的代表性或典型性。

(二)统计概括

由统计资料归纳出的命题称为“统计概括”,它也是一种经验概括。统计概括依据概率原则,它说明,只要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那么在样本中发现的现象或变量间关系也可以在总体中观察到。例如,迪尔凯姆的“自杀研究”依据统计资料得出了大量的经验概括,如:(1)天主教徒比新教徒的自杀率高。(2)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的自杀率高。(3)富人比穷人的自杀率高。(4)男人比妇女的自杀率高。

它们分别说明宗教信仰、居住地、社会阶层、性别这些变量与自杀率的相关关系,并说明,这些关系不仅在调查样本中存在,而且在人口总体中也存在。这种具有普遍性的经验概括可称为统计规律。

但是,经验概括和统计规律还不是理论。默顿将经验概括定义为“一个个孤立的命题”,它们“是对被观察到的两个或更多变量间的一致性关系的概括”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纽约自由出版社1957年版,第95—96页。。他还指出,统计规律不同于定律(law),统计规律也是孤立的经验命题,它还没有结合到一个理论体系中,而定律则与许多抽象的理论命题相联系,它能系统地解释现象。

经验概括大多是关于事实的陈述,它一般不包含人们对事实的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它还没有在现象与本质之间建立一种动知关系。尽管如此,它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经验概括的主要作用在于它能为新的理论提供事实根据,能够检验原有理论中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它能使研究者从预料不到的事实中或偶然发现中得到启发与“顿悟”,从而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或想法,以此为线索来建立新的理论。例如,迪尔凯姆的“自杀理论”就是在经验概括的启示下建立的。当然,许多研究都仅仅停留在经验概括阶段,它们将理论建设的任务留给后人或下一步研究来解决。

二、从经验概括到理论

20世纪以前的科学家认为,由经验事实中可以逻辑地推导出理论,这一观念已被现代科学所抛弃。波普指出:不存在任何获得新思想的逻辑方法或逻辑改建过程,任何科学发现都包含非理性因素或“创造性的想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任何逻辑途径可以直接导致定律的发现,只有依靠直觉、依靠研究者的专业酷爱才能得到定律。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纽约科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30—32页。

(一)建立理论解释

由经验概括到理论也就是运用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的抽象。它包括四个步骤:(1)建立解释项的概念,这一抽象概念包含经验概括中的各种变量的共同属性或特征。(2)建立被解释项的概念,它在更抽象、更普遍的层次上表明所研究的具体现象。(3)建立解释项与被解释项相联系的命题,它以原有的经验概括为基础。(4)建立多个命题,它们包含上述的解释项或被解释项,然后将这些命题组织在一个逻辑上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中。由理论可推导出新的可被检验的假设。

下面以迪尔凯姆的研究为例来说明这四个步骤:

1.建立解释项的抽象概念。迪尔凯姆在经验概括中陈述了一些变量(如宗教信仰、居住地、社会阶层、性别)与自杀率的关系,这时他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些变量的共同特征或普遍意义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要以变量中的何种含义来解释自杀率的不同呢?他的创造性发现是:在每一个变量中,自杀率低的类别(新教徒、农村居民、穷人、女人)与其相对应的类别(天主教徒、城市居民、富人、男人)相比较,都是内部比较团结、个人联系比较紧密、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他认为,正是这些共同特征影响了自杀率。他从这些共同特征抽象出解释项的概念:社会整合(或社会一体化Social Integration)程度。

2.建立被解释项的抽象概念。迪尔凯姆接着要探讨的问题是,自杀这一现象是表示何种更普遍的现象呢?经过主观思维的运作,他将自杀归为与犯罪、反叛、抗议等同一类的现象,它们都是不正常的、反常规、反社会或偏离社会规范的现象,由此他建立了被解释项的概念:越轨行为(deviant behavior)。

3.建立理论命题。将解释项与被解释项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理论命题:社会整合程度影响越轨行为。这里的概念之间关系是以经验中的变量关系为依据的;但统计概括只是发现和陈述经验资料中存在的相关关系,而理论命题则可根据因果判断将相关关系表述为因果关系。

4.建立命题体系。社会整合程度是在社会关系的层次(群体层次)上描述社会凝聚力的大小,它的测量维度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但人的行为是直接受人的动机、态度影响的,也就是说,对自杀行为有影响的因素还包括心理层次(个人层次)中的心理整合程度,它的测量维度是心理(精神)反常——心理(精神)正常。心理整合程度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关,但又与后者不完全相同。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对概念的精确定义,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理论命题;它们是包含动知关系的命题,如:

(1)越轨行为的比率与个人主义程度成正比。

(2)越轨行为的比率与集体主义程度成反比。

(3)越轨行为的比率与心理反常程度成正比。

(4)越轨行为的比率与心理正常程度成反比。

将这些抽象命题按其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理论,它的基本形式是:

这一理论可以解释许多具体现象,可以预测在已知某些变量的状态时将会发生何种现象,由这一理论还可推演出一些未被观察到的、但可以被检验的假设。

(二)抽象的策略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理论建构的关键是从具体的经验事实中抽象出社会现象的普遍意义或本质特征。这需要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力。尽管这种想象力似乎是一种捉摸不定的东西,但是从研究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一些策略,它们有助于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

1.列举共同因素。在经验研究中,如果发现许多不同的事物都导致相同的结果,那么就要探询,是什么共同因素使它们的结果相同的?这种策略可帮助我们辨认出经验事实所表示的更普遍的意义。例如在“自杀研究”的例子中,迪尔凯姆要探询的是:天主教徒、城市居民、男人、富人有哪些共同的因素呢?其中哪种共同因素会导致自杀率升高呢?他发现,这些具体的人群属性(如富裕、男性)是更普遍、更抽象的人群属性(社会整合程度低)的标志。这样,就可抽象出新概念,上升到理论层次。

2.利用现有的理论和抽象概念作出解释。并非每一项对大量事实的观察都可以抽象出新概念和新理论。实际上,大多数研究都利用现有理论来概括,只有当观察到新的现象以致现有理论无法概括新的事实时,才需要修正旧理论,发展新理论。这里应当注意,在利用现有理论时,不应当局限于个人所偏好的理论,而应当以观察事实为基础来选取最恰当、最可信的理论解释。

3.探询背景联系。在从经验现象中发现普遍意义时应注意具体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人的行为、态度等属性进行抽象时更要注意。例如,“富人比穷人自杀率高”,这一现象在工业化社会和农业社会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是由于激烈的商业竞争所致,后者可能是由于疾病、精神忧郁等原因。又如,“月收入300元以上的人比其他收入组的人犯罪率高”,在解释这一事实时,应对月收入300元的人做具体分析,因为这种收入在内地和在沿海城市是表示不同类型的人,此外在不同年龄、不同家庭它也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4.询问。在许多情况下,询问人们为什么要采取某种行为或态度可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它能提供行为动机的线索,并有助于发现某种行为或态度对于某一类型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当然,采取询问方法并不是要无条件地接受人们自己的解释,而是通过对回答的分析来辨识真正的、普遍的意义。

5.内省。当研究者对某种具体情景比较熟悉时,他可以尝试使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上,以他人的观点来理解其行为的意义。这也是韦伯所讲的投入理解法。例如,不受重视或晋升慢的人易发牢骚。如果研究者本人也有过类似经历,他就比较容易理解这一现象的内在含义。内省理解取决于研究者对情景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力。

(三)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由经验资料建立的理论称为扎根理论,它的建构程序是:(1)未经研究假设而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2)从观察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3)由经验概括上升到理论。扎根理论得到了可靠的经验证据的支持,但它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它的经验性,而在于它从经验事实抽象出了新概念和新思想。

图4.3 扎根理论

由图4.3可以看出,“社会整合”与“越轨行为”这两个新概念并非从经验变量中逻辑地推导来的,而是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或抽象由经验资料中“跳跃”上来的,这一“跳跃”是理论建构的关键一步,唯此才能对自杀现象(乃至更多的现象)做出理论解释。

但是,扎根理论是一种“事后解释”,即它是在收集到事实之后所做出的主观解释,尽管这种解释与观察到的事实相一致,但它不是唯一的,从同一事实或同一个经验概括中可以“跳跃”出不同的理论解释。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第93页。

例如,在许多国家进行的调查研究都发现:“妇女比男人的宗教信仰程度要高。”对这一经验概括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解释,它们都与客观事实相符。如:(1)角色理论认为,由于妇女的主要职责是抚育子女,而教堂较注重家庭和道德教育,因此妇女更多地参加宗教活动。(2)社会化理论认为,女孩在社会化过程被教导要温柔、顺从,富于情感、被动和谦恭。由于宗教鼓励这些品质,因此妇女比男人更容易被宗教所吸引。(3)社会剥夺理论认为,在社会中,妇女比男人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夺。由于宗教具有安慰作用,所以它对被剥夺者的吸引力更大。(4)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都有对异性的崇拜和恋父(母)情结。由于上帝的化身是男性和父亲的形象,因此妇女更受宗教的吸引。这一理论还可解释下述事实,在天主教徒中,男人与妇女的信仰程度是相等的,这是由于天主教供奉的是圣父、圣子和圣母玛丽亚。(5)罪感理论认为,妇女的罪感比男人要强。由于宗教具有减轻罪感的功能,因此妇女的信仰程度更高。引自D.A.迪沃斯:《社会研究中的统计调查》,伦敦,1985年版。

上述理论解释哪一种更可信呢?仅靠理论建构研究是无法解答的,需要运用检验程序和新的事实来判别。这一例子是说明,扎根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无法在多种可能的理论解释中判断或检验哪一种更真实可信,这也是由经验观察出发的社会研究的共同缺陷。

扎根理论的另一缺陷是,这种理论缺乏必然的可信性,因为它所依据的经验证据是由不完全归纳提供的。在科学中,由这种归纳不可能得出普遍的命题,这是由于,不管人们已经观察了多少案例,如果在今后的观察中发现了一则反例,那么全部理论都会被推翻。例如,人们只要发现一只黑天鹅,那么“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概括就不成立,由这一概括建立的所有理论解释也都无意义了。

波普正是根据扎根理论(乃至所有理论)的这种无法克服的缺陷来反对归纳逻辑,他认为,研究的目的不是从经验观察中建立或证实理论,而是通过观察寻找反例来反驳和推翻原有的理论,以此来促进理论的发展。

确实,由经验得到的理论(更不用说其他理论)也必须不断地在实践中加以严格检验,这样才能增加它的可信度和解释力。但是研究并不局限于检验理论,默顿写道:“经验研究远远超出检验理论的被动功能,它不仅仅是证实或反驳假设。研究在发展和形成理论方面至少发挥着四种主要的积极功能,即创造、改进、反思和澄清理论。”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第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