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译本序
-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 (美)塔米姆·安萨利
- 1676字
- 2019-03-06 09:28:11
2012年,塔米姆·安萨利先生的《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一书在美国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并颇受好评,已被视为了解阿富汗的必读书籍之一。
安萨利是阿富汗裔美国人、美国知名作家,尽管兴趣广泛,从事过多种工作,但他长期关注阿富汗问题,对阿富汗有着特殊的情结,出版的多部著作大多与阿富汗相关,因此对塔米姆·安萨利来说,写作《无规则游戏》,更像是在娓娓讲述阿富汗故事。
本书对1747年到最近几年的阿富汗历史进行了梳理,尽管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而更像是带有个人体验和历史记忆色彩的国家画像,充满了“传闻”“秘闻”,但安萨利强大的叙事能力和卓越的文字功底,以及对大量一手素材的掌握,使得本书不仅免于野史之嫌,而且完全可以和正史著作相媲美,同时又比正史著作更加生动精彩,有很强的可读性。
安萨利敏锐地洞察到了阿富汗国家和社会的两面性,通过他活泼的语言,读者可以轻松掌握阿富汗的全貌。安萨利认为,阿富汗得以维持统一的原因之一是:外部的干涉和入侵,激发并一再刺激了阿富汗的国家认同。同样,关于阿富汗中央政府为何一直相对无能,部落、宗教势力为何如此强大、顽固的原因,也可以在书中得到答案。安萨利对德奥班德派的描述也非常生动、详细,这对研究教派和极端主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于阿曼努拉的改革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如何与当时的阿富汗格格不入,阿曼努拉又是如何一步步陷入泥潭的论述详细且生动,这足以弥补之前类似著作在这段历史叙述方面相对模糊或生硬的不足。
通过《无规则游戏》,我们还可以依稀想象当年苏军在阿富汗的窘境,也可以想象出戈尔巴乔夫负责任的撤军方式,和奥巴马、特朗普想要的撤军方式并无分毫差别。安萨利通过“布兹卡谢”游戏来说明阿富汗的悲哀处境,但他在文末也指出,“无规则”背后也有“规则”。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个有意思的观点:一是他直截了当地在序言中指出,阿富汗不是“帝国坟场”,因为历史上曾有多个国家或势力征服了这里;二是他认为塔利班事实上从未真正想制止罂粟的种植,只是因为大量种植导致价格下跌,才在个别年份控制了罂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虽然这些观点不占据主流,但无疑是正确的。
以上问题,都非常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阿富汗复杂的历史、当下的乱象,以及看起来仍遥不可及的平静未来。
《无规则游戏》中的近代阿富汗还可能会让中国读者产生些许错觉,尤其是会有近代阿富汗与近代中国有几分相似的联想。事实上,近代的东方国家确实面临过相似的内外困境,如阿曼努拉夫妇1927年欧洲之行在阿富汗国内遭遇的非议,与半个世纪前郭嵩焘的遭遇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阿曼努拉下台逾30年后,竟然还有边远村民向其问好……塔拉基和阿明的关系,也会让中国读者唏嘘不已。
通过本书可以发现,阿富汗历史的主题其实不是阿富汗反抗外来侵略者的历史,而是阿富汗改革力量与保守力量对决的历史,其结果往往以改革发起者和推动者的流血失败而告终,这最终造就了今天的阿富汗。
当然,书中也有个别观点值得商榷,如关于苏联人埋设地雷的说法,可能是因为作者更多地受到了当时西方的反苏宣传的影响。事实上,阿富汗遗留至今的地雷主要出自“圣战士”之手,内战期间,阿富汗人自己埋下的地雷更是难以计数。由此可见,冷战时期的各种片面宣传造成的影响有多深远。
在阿富汗的前景问题上,本人可谓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者,作为阿富汗裔美国人,安萨利先生在悲观的同时,比我要乐观许多,他仍对阿富汗充满希望,甚至对矿业救国抱有很大期许。
正如塔米姆·安萨利所说,“阿富汗的历史屡被中断,也在不断重新开始,这个国家还在整合,未来如何,谁也无法下定论。”相信看过本书的读者,会对阿富汗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有相对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我为本书作中译本序的主要原因之一。
阿富汗是中国的20个邻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国人对阿富汗知之甚少,也没有太多兴趣对其进行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出版本书是需要勇气的,也是具有远见的。浙江人民出版社策划“好望角”书系,并关注阿富汗,选择出版《无规则游戏》,令我个人非常钦佩,因此斗胆为本书作中译本序。
朱永彪
2018年10月
于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