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分清同义语和语目的变式

词有同义词和反义词,语也有同义语和反义语。在语典中常常可以看到将同义语误作语目变式的例子。《中国俗语大辞典》(新一版)“螳臂当车——不知自量”(歇),副条有“蚍蜉撼树——不自量力”,这两条的后语文字接近,两语语义相同,却各有出处,主条出于《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副条出于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它们是同义歇后语,此处误为主副条。该书同类错误还有:主条“踩小板凳儿糊险道神——差着一帽头子”(歇),副条“戴笠帽亲嘴——好远哩”“舌头舔鼻尖——差一大截”“小外孙见老娘舅——差了一大截”“竹篙戳月亮——差得远”;主条“吃了磨刀水的——锈(秀)气在内”(歇),副条“狗熊吃花线——内绣(秀)”;主条“打着鸭子上架——难哪”(歇),副条“大海捞针——难”;主条“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歇),副条“叫花子吃新鲜饭——头一次”“驴驹儿上磨——头一遭”;主条“单方一味,气煞名医”(谚),副条“偏方治大病”;主条“刘备借荆州——有去无还”(歇),副条“野猫借公鸡——有借无还”等。有时一个语目句子有扩大,意义也变化了,就成不了主副条。如主条“时势造英雄”(谚),副条“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两条语的意思不一样,主条只强调了时代风云把普通人造就成英雄人物,副条除了这一方面以外,还强调了英雄人物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推动历史发展,它们不能作为主副条。以上例子都是将同义语或近义语立成了主副条。某语要将另一语作为副条,意义要完全相同,而且它们的关键词也必须相同,在歇后语中,不仅后语的意义要相同,而且前语中喻体也需相同而不是相类,同一事物的异称可以替换,如“耗子”和“老鼠”,但不同的事物不能替换,如“刘备”和“野猫”,“荆州”和“公鸡”。

参考文献:

[1] 李如龙.语汇学三论[A].温端政,吴建生主编.汉语语汇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容易,沈夷齐.浅谈“中国俗语大全”的语目确立[A].温端政.俗语研究与探索[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 2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