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古希腊罗马美学的一般特征

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形成大体经历了这样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学完全包含在自然哲学之内。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自然界,它所探求的中心问题是美是什么,根源在哪里。它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感性的、直观的方法。

人类最初的兴趣是对环绕自己的自然界的兴趣,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没有自然界便不可能有人类。但是当人还以宗教的眼光看待自然,把自然予以神化的时候,美学对于人还是完全陌生的东西;只有当人以哲学的眼光,对自然进行逻辑的和历史的思索的时候,美学才应运而生。这时候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整个自然界对立着,他们用自己刚刚萌生的真、善、美的观念去理解自然界,同时又以对自然界的认识来认识人本身。在他们看来,大自然不可能不是真的,无论它如何变幻莫测,但本质是不变的,它产生于水、火或其他“无定物质”,又复归于水、火与“无定物质”;自然也不可能不是善的和美的,因为它在空间上是那样的和谐匀整,在时间上又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如果不是出自更高实在的巧妙安排,简直无法设想。真、善、美是统一不可分的,形成了真的原因也必定是形成善与美的原因。人类也是自然的造物,人类的美同样在于他各部分间的有机的和谐。畸形或孱弱的人是不美的,因为他背离了自然,相反,匀称而矫健的人总给人以美的感受(在古希腊文字中,健康、勇敢、财富、美德几个词的词根是相同的,叫“agathos”;懦弱、贫穷、恶行的词根也是相同的,叫“kakos”,这说明在希腊人看来,强健的身体是一切善与美的本源)。这时候还没有发达的艺术,因为自然(包括人的身体)本身就是艺术,就是人们借以寄托审美理想的“材料和器官”,正如黑格尔说的:“希腊‘精神’等于雕塑艺术家,把石头做成了一种艺术作品。”〔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第284页。而这就是体育竞技活动盛行于一时的原因。

既然美与真、善一样是自然本身固有的一种特质,一切符合自然本性的必然是美的,丑只是极其例外的、偶然的现象,那么丑就不是与美相对应的范畴(这里我们可以引述一个曾为莱辛提到的事实:忒拜城有一条法律,就是艺术家不能表现丑,只能表现美,违者要受到处罚〔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2页。),所以这时候人们对美的探索一般采取了感性的直观的方法,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

第二阶段,美学随同哲学转向了人类社会。美学的对象主要是人(当然指奴隶主,而不是奴隶);主要探求的问题是人何以是美的,应该向哪里寻找理想的美;它所采取的方法更多的是比较的方法,即素朴的辩证的方法。

这时候人们终于发现,人不同于自然,人有生命、有感觉、有理性。人的美主要不在形体,而在于心灵和智慧。苏格拉底对当时一位政治家、有名的美男子亚尔西巴德说:“……如果我确实有一种力量能帮助你提高你的修养,你倒还是真不愚笨。若是那样,你就一定发现了我有一种真正伟大的美,远超过你的貌美。若是这个发现使你起了念头要分享我的这种美,要用美换美,你的算盘就打得很好,很占了我一些便宜。因为你拿出来的是外表美,要换得的是实在美,这真是所谓‘以铜换金’。”〔古希腊〕柏拉图《会饮》,见《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85页。这段话集中反映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从这种审美观念出发,人们在考察自然界时,便从外在的和谐转向了内在的和谐,即事物本质的或精神的方面。柏拉图的理式论就是这么产生的。

美一涉及人的内在世界,它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便显露出来了,采取感性的直观的方法远远不够了。于是概念与范畴开始以对应的形式出现在美学之中,比如美与丑、绝对美与相对美、理式美与事物美、悲剧与喜剧等等。美学在方法论方面开始显出了独特的性质。

第三阶段,美学与艺术,特别是与悲剧艺术的结合。艺术与美同时成为美学考察的对象,它所探求的中心问题是艺术何以能打动人的心灵、激起人的美感。它所采取的方法是将艺术当作一个自足的整体,从艺术家与观众、模仿与创造、结构与内容、情节与性格、形象与语言等各方面关系中寻找它的规律。过去那种对美所采取的抽象的思辨方法被搁置了或被冷落了。但是对美的哲学探讨仍在进行着,一个时期之内这两者并没有融成一体。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在他之前,美学虽也涉及了艺术,但只是作为某一理论的例证或从否定方面谈到的,理论上的系统概括很少。美学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把注意力转到艺术方面,一则是艺术本身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从技艺中分化出来了;另则是人对自身的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有了明确的自觉意识。艺术与其他自然物不同,它是人的制品,是人的审美理想的自觉体现,在艺术中,人的美与自然的美,精神的美与物质的美,理想的美与现实的美,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统一。当然,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古希腊罗马美学还没有完全从这种统一中去理解艺术,在他们的观念中,自然美仍然高于艺术美,艺术的美是对自然美的模仿。

第四阶段,美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与政治的合流。美学的重心转向了艺术,但是艺术不再被当作纯粹客观的东西,同时被当作主观的东西;艺术的最高理想不再是美,而是具有更多的社会内容的崇高。这时美学力图告诉人们的是:艺术怎样才能摆脱平庸而达到崇高的境界。在研究方法上则把对艺术家、鉴赏者主观方面的观察提到了重要位置,且进一步体现了历史的进化的思想。

美学与政治的合流,或者说对政治的依附,是合乎规律的历史现象。这不仅是政治斗争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美学本身逐步形成为独立的科学的必然倾向。政治斗争成熟与否表现在它是否自觉地利用哲学、道德、艺术以及美学等的成果,从而形成一个与一定阶级的实在相适应的统一的精神力量;同样,美学要想摆脱早期自然哲学的束缚,真正成为时代和阶级用以观察美与艺术的工具,也必须与政治斗争汇合起来。既然在阶级社会里,美是带有阶级烙印的,那么美学怎么能够脱离阶级的意志和趣味而存在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美学最初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哲学为美学提供了宇宙观与方法论的基础;二、美学曾与伦理学紧密交织在一起,伦理学使美学在揭示人的美方面深化了一步;三、美学逐步从艺术实践中找到了归宿,从而使美学开始显出某种独立的性质;四、美学汇合到范围广大的政治学中,并转变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古希腊罗马美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科学形态,但是从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种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