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社交的模式与层次
- 深度社交:如何“深耕”人际关系的交际艺术
- 伍小丁
- 9404字
- 2019-02-25 15:41:30
多数人把社交当成一种人际关系的扩张,而这种盲目的横向扩张导致了很多“无效社交”的产生。有价值的社交,首先要的是深度,其次才是广度。
人际关系的几种模式和层次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交模式,都有不同的交流对象,而且在面对不同社交对象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式,之所以会如此,往往和个人拥有的人际关系层次有关。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和自己非常亲密,为什么有的人会遭到自己的排斥,为什么有的人会让人缺乏安全感,而有的人却使人愿意与之多做交流,其实一切都和自己的关系亲密度有关,亲密度的不同、距离的不同,往往就产生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和社交关系。
社会人际关系学家认为人际关系分为三个基本的层次,最深的一个层次是稳定关系,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人际关系的稳定性、和谐度比较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一般来说,父母、兄弟、姐妹、亲戚之间的具有血缘关系或者宗族关系的群体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就是稳定关系。这一类人际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稳固的,也是个人最看重且影响最大的一种社会关系。
接下来靠外的一层是共同联系,共同联系往往建立在共同经历的基础上,拥有共同联系的人往往有过一起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而这些经历使得他们相互了解,相互依赖,相互帮助,从而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亲密的联系,但是相比于家族内部的稳定关系,共同联系更多的是依靠后天的情感培养,像同学、朋友、同事之间就属于共同联系。
最外面的一层关系是相关联系,相关联系通常是指那些不认识或者不怎么熟悉的人,只不过彼此之间通过媒介或者因为一些偶然的机会产生了交集。这些人并没有稳定的情感和稳定的关系,可是往往具有一些利益上的往来,因此在短时间内会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甚至成为好朋友、好伙伴,但是更多时候随着目标的达成和利益的满足,大家的关系会慢慢疏远和淡化。类似于公司的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导游、汽车教练,都属于相关联系的群体。
以上这些是依据人际关系的距离来划分的,不同的距离往往决定了不同的人际关系,但是一些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则提出了另外一种划分方式,他们认为人际关系拥有三个基本层面,即角色关系、情感关系以及深度链接。
首先是角色关系,角色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交关系中扮演的角色,领导与员工,服务者与客户,销售者和消费者等,这些关系和彼此扮演的角色有关,或者说就是在角色基础上产生的联系。只有当自己的角色满足了其他人的需求,而其他人的角色迎合了自己的需求,双方的关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双方也才会对角色关系有更深的期待。
如果老板不像老板,员工不像员工,彼此之间经常跳出自己的角色,那么整个管理就会乱套,社交关系也就遭到了破坏。不过对于角色关系的过度重视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上的形式主义,而且角色之间往往由于利益冲突而导致整个沟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角色关系难以真实反映出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是否存在冲突,就像领导和下属虽然是名义上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但是双方之间可能并没有太多的生活交流,而且关系可能会很糟糕。
其次是情感关系,情感关系是指以情感作为维系彼此关系的媒介,情感关系在生活中范围很广,父与子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商家与合作者之间的合作感情,情感是人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人与人之间在交流中往往会动用情感的力量。不过情感关系有亲密、疏远、对立之分,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一些普通朋友之间的关系就会相对疏远。有些人和客户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这里就涉及了对立。
情感关系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一般来说,人们可以通过强化情感关系来提升彼此之间的联系,情感也是深入交流的一个利器。
再者就是深度链接,深度链接与角色关系和情感关系不同,它更加侧重于相似性和互补性,所谓相似性实际上就是指社交双方之间存在的一些共同点,比如性格趋同、目标相一致或者生活经历类似,这些相似性会让原本陌生的两个人产生更多的互动,一方会自动地亲近另一方,并获得对方的认同。
互补性则是说双方之间存在性格互补、能力互补、角色互补、工作互补等特点,只有双方结合在一起,只有双方进行合作,才能够将彼此之间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能够有效克服缺点带来的问题。互补性看重的是配合,而这种配合对双方都有利,能够满足双方的需求,因此会对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无论是依照彼此的距离和关系的稳定性进行划分,还是依据打造人际关系的方式进行划分,本质上都是为了对社交活动进行划分和分析。一般人们都会依据划分的层次安排自己的社交活动,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社交策略,但是人们在社交中容易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多即是好”的社交思维,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层次的人际关系,重要的就是要确保认识的人越多越好,而这往往会让社交走入“社交活动越来越多而朋友越来越少”的怪圈之中。
为什么认识那么多人,却一无所获?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社交圈,如果按照日常生活的沟通模式,那么个人的社交圈通常可以分为点赞之交、点头之交、酒肉之交、生意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不同的社交方式往往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好坏,也决定了彼此之间的社会关联性。比如生死之交往往有着很深的情感联系,由于彼此之间有了共同的、刻骨铭心的经历,因此双方在一起往往有更多的情感共鸣,即便话不多,但是往往可以进行交心的谈话,可以分享彼此的秘密。生死之交是一种比较强的社交关系,彼此之间的感情维系、沟通话题、社会关系都非常稳定。
比如这里所提到的“点赞之交”源于网络文化,是指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信息之后,其他人对信息点赞。这是一种比较形式化的社交关系,点赞之人也许是信息发布者的朋友,也许彼此之间并不熟识,双方的交流并不深入,那些点赞的人对于发布的信息内容是什么或许都没有弄清楚,也没有了解信息发布者的思想感情和发布信息的动机,只是单纯地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关注了一下,给对方捧捧场,或者旨在证明双方还是有联系的。实际上点赞之交往往是互联网社交软件下对社会关系的一种真实反映,是对社交水平的一种真实呈现,也表明了人们的一些社交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点赞的方式就是问好,有些人无论见到谁都会问声好,都会简单地寒暄几句,他们与对方也许只是简单地打过几个照面,对方也许只是朋友的朋友,或者对方和自己只是同住在一个小区里。这里的问候并没有太多的社交含义,只是单纯的礼貌性展示,虽然它在很多时候是社交的必需品,但是就其本身而言,经常性的问候并不会真正让双方加深了解,或者建立起深厚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一面之缘或者几面之缘的人太多了,人们会礼貌性地问候几句,“最近怎么样”、“今天天气还不错”、“您起得很早啊”。又或者在某次宴会上与那些不怎么联系的人频频碰杯、嘘寒问暖、互留微信。但不妨回忆一下,在打过招呼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有多少人是促膝长谈过的至交,有多少人是真正彼此理解的,也许彼此之间的感情和联系仅限于日常见面时的几句话。
无论是点赞之交,还是日常的问候,都是一种社交或沟通上的形式主义,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渐渐依赖社交软件来进行交流,微信上的点赞功能和一些简单的朋友圈评论就是点赞之交,点赞和评论的一方并没有足够的意识想要和对方进行深入交流,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并不那么紧密,这样的社交关系和社会联系往往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林先生平时交友广泛,认识很多朋友,可是他平时很少和他们联系,有些人偶尔会通过电话或者社交软件进行联系,或者在路上偶然遇见了相互寒暄几句,总的来说更像是一种应付了事的社交模式。在多数情况下,林先生并没有太多的话和朋友们说,而且由于大家平时工作繁忙,真正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很短。
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结果谈话往往是一些非常老套的内容,最近又在股市里挣了多少钱,孩子的奶粉又涨价了,汽车保险到期了,房贷压力越来越大,准备戒烟戒酒,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彼此之间的话题非常窄,每次反反复复就是那么几件事,根本没有太多可聊的,而且大家聊的内容都比较浅,没有人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挖掘。
正因为如此,林先生常常会觉得朋友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形式化了,每个月固定的聚餐,每次聚餐固定的那么几个人,每次几个人聊天都是那么几个固定的话题,每一个话题都是几句话就搞定,完全没有了大学时期那种激烈讨论的劲头,因此他对于这种社交活动的期待值越来越低。
谈到社交,那么就一定会说话,说话是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社交水平和层次的基本因素,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人之间的交流非常和谐顺畅,而且能够针对很多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可以相互帮忙,解决生活和工作的难题,那么就证明彼此之间的社交比较好,双方能够产生更多优质的谈话内容,可以提升社交的层次。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将社交当成了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当成了单纯的“彼此认识一下”,从而忽略了对谈话内容和社交内容的优化、深入。人们可以回想一下或者对自己的谈话内容进行记录,看看自己平时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一般都会聊些什么。
事实上,很多人都有和林先生一样的困惑,而这种困惑体现出了现如今社会上社交的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社交深度不够,彼此之间有接触,但是接触的范围很小,深度也明显不够。很多人的手机通讯录上有几百个号码,可是平时几乎很少联系,仅有的几个人也只是偶尔发个信息联系一下。很多人的微信联系名单上有很多朋友,但是多数人可能没有什么深交,彼此之间也不够了解,有很多人甚至连对方是男是女、姓甚名谁都不清楚。
在多数时候,这些社交关系并不稳定,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常常局限于互相捧捧场,说些无关痛痒的事,并没太多机会进一步成为朋友或好朋友。当某人陷入困难之中,并渴望从外界获得帮助时,或许会意识到自己厚厚一叠联系人名单中根本找不出几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些号称交友很广泛的人,真正愿意在他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的也并没有几个,因为平时就缺乏深入交流的基础,感情维系非常脆弱。此外,很多好朋友之间也正在慢慢被这些形式化的社交占据,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谈论的话题越来越窄,谈论的内容也越来越浅,关系也越来越淡。
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明明自己认识很多人,却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人际资源;明明自己的通讯录名单很长,可是真正值得分享心事,值得倾诉和探讨的人却寥寥无几,有些人的电话甚至从未拨过。
“深入社交”恐惧与社交娱乐化
通常情况下,社交之所以难以产生价值往往和两种心态有关,第一种是社交过分娱乐化,简单来说就是参与社交活动的人往往会将社交活动当成一种娱乐活动,活动者纯粹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紧密,沟通也缺乏深度。
前面提到的网络中的点赞文化以及酒席宴会中的互相招呼,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社交娱乐的一种表现,参加社交的人可能并没有其他的想法,并没有想过与别人来一次有价值的沟通,他们享受的只是彼此认识的过程。
社交娱乐化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里涉及的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即“我需要认识更多的人”或者“我需要与更多的人聊天”,他们并不在乎彼此之间谈论了什么内容,并不在乎彼此之间谈论了多久,实际上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这些。
张先生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交友广泛,是系里面的知名人物,他自认为认识学校里一半的学生,这样的成绩让他感到自豪。在工作以后,他虽然认识了一些新同事,可是由于沟通环境的变化,他不再像大学期间那么风光,他的新朋友越来越少。这样的落差让他感到压抑,为此他寄希望于网络交友,并期待着自己可以在网络世界中重振雄风。结果数年来,他一直都在试图联系新的朋友,并且沉迷在这样的交友游戏中。
无论是网络社交还是现实社会中的社交,许多人都拥有类似的社交娱乐倾向,他们对于拓展社交成员的规模很有兴趣,对于每天的社交流程也很在意,这些人通常有这些特点: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定期不定期地分享自己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大都很肤浅;喜欢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善于交友,有时候他们就像收集邮票一样收集朋友。这些人似乎和谁都聊得来,但往往和谁都难以进行深入交流,他们从来不会和朋友深入探讨投资的问题,不会讨论投资技巧、投资策略,也不善于分析投资行情,更多时候他们只是在说“最近购买了什么股票”或者“最近赚了还是亏了”。他们只是借助投资这样的话题与他人轻松聊上几句,而不是真的要将这个话题深入下去,或者希望获得一些提示。
还有一种就是“深入社交”恐惧,即人们害怕与他人发生深度交流。一般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往往害怕与人进行交流,害怕面对公众,害怕出现在公共场合,他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人会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而“深入社交”恐惧者也会与其他人进行对话,会礼貌地与人打招呼,会礼貌地问候别人,还会对他人表达自己的关怀,但是他们却排斥那些试图深入交流的人。
深入社交的恐惧者往往并不害怕与人说话,但他们不想过度与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因此他们会对深度交流保持一定的戒备心和抗拒心理,如果没有特别的必要,他们并不会轻易和别人产生过多的联系。
这一类人之所以不喜欢与人深入交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比如涉及自我安全保护的问题,一些年轻的女孩为了寻求自我保护,往往会非常谨慎地面对身边的人,他们会礼貌地应对他人的问候,但是在一些相对私密的信息上会保持谨慎,比如家庭住址、真实姓名、工作地点、家人情况,在一些可能引发深度交流的话题上,她们往往会比较谨慎和排斥。还有一些人身居要职,握有很多关键资源,这个时候他们也会在社交场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一定的戒备心理,避免被人套出重要信息。
有时候也涉及自尊的问题,因为很多人担心自己一旦与人发生深度交流,就可能暴露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为了不让人笑话,为了不让人对自己的行为评头论足,他们会排斥这些试图把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人。
有些人在平时对话中非常积极,喜欢和其他人聊天,与人打招呼也非常活跃,可是当人们谈论正事的时候,往往会缩在角落里,或者当别人征询意见时,他们会借故离开或者用“不知道”搪塞过去。一般情况下,一些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会在深入交谈中怯场,比如一些新入职的职员会刻意避免掺和到一些有关决策的深度交流中。一些在群体中地位很低的人,也容易在社交中陷入类似的困境。
无论是社交娱乐化,还是“深度社交”恐惧,都会影响人们的社交模式和社交态度,会改变人们的一些社交行为,同时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使得人们在社交生活中处于被动的、表面的、形式化的交流状态,这也是人们难以在社交中保持高价值交流状态的原因。
一个人的社交活动有多少价值?
不同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社交模式,也拥有不同的社交态度,他们社交活动的价值往往也不相同。比如有的人频繁地见客户,频繁地出席各种宴会,频繁地与各阶层的社会人士进行交流,然后每天都为自己和公司赚取大量的利润;有的人频繁地和朋友聚餐,频繁地与网友进行互动,频繁地参加社会活动,但是除了多认识几个人、多浪费一点儿时间之外,对自己的生活根本没有任何改变。
无论是创造利益,还是挥霍时间,都是社交活动价值的体现。人们或许会认为成功者往往更加善于把握社交价值,会认为成功者本身就具备光环,但不妨反过来想一下,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社交价值,才会变成成功人士。像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等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就借助了强大的人际关系,他们的能力很强大,但社交价值同样不小。
而多数人可能根本没有考虑过社交活动价值问题,也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社交价值究竟有多大,尽管很多人都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想过更深的问题:认识的人是否有足够的价值,自己是否专注于借助他人的价值。
胡先生每周都会和同事们一起出去聚餐,每周还会和老朋友们一起打球,平时还要经常出去应酬,出席一些客户举办的宴会,总体上来说,他在社交活动方面还是比较活跃的。但是这些社交活动并没有带来什么特别的帮助,他在这份工作上干了8年,职位上调了一级,也就只是一个基层管理者,薪水也只是从最初上涨了20%,多年来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波澜不惊。而且他也没有换工作的打算,一方面没有什么更好的工作可以选择,也没有什么好的渠道;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担心盲目换工作可能会陷入困境,毕竟房贷、车贷、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以及日常的家庭开销都很大。
显而易见,胡先生多年来的社交活动价值并不大,或者说他的社交活动大都停留在无效价值的阶段,而许多人可能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人们可以看看自己的朋友圈,看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社交活动,然后了解一下这些社交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帮助。
由于人际关系的交往并不一定具有即时性的效果,一些社交活动的价值需要等到几年以后才能显示出来,一些潜力股可能需要在多年之后才会发挥出价值,一些人则需要实现能力的积累。人们可以对自己这些年的社交活动以及社交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看看自己有多少朋友,看看自己认识了多少人,看看自己社交活动的频率,然后进行总结,看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否因为这些社交活动而发生了改变。
虽然这个测试的方法并不完善,但是多数人都可以以此进行自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式,就像是春天播种秋天收割一样,社交活动的参与和付出就是为了能够在人际资源上有所收获。
比如生病了,可以托朋友找一家最好的医院;平时遇到了什么技术难题,可以找工程师朋友帮忙解决;律师朋友可以帮忙打官司;懂装修的朋友可以负责家庭装修;有背景有资源的朋友可以帮忙解决工作;金融行业的朋友可以帮忙制订投资策略。人际资源的获得就是社交活动应该有的价值,就是参加社交活动应该起到的效果。
此外,社交活动的价值还包括了交际能力的提升——销售人员是否在社交中掌握了沟通和销售的技巧;演说者是否能够从容不迫地当众发表精彩演讲;管理者是否具备了组织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谈判者是否掌握了更加巧妙的谈判法门……
交际能力在各行各业中都是通用的,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景中也是通用的。能够懂得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能够与不同的人进行深入交流,能够对交往的法则深刻理解和运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技巧和技能,而这种技能的掌握恰恰代表了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因为相比于每一次社交带来的价值和利益,掌握社交技能有助于人们应对各种社交情况,有助于人们解决各种社交问题,并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将社交活动的价值分析更深入一些,那么就可以延伸到内心层面,内心的感悟和体验,内心所展示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这些同样很重要。比如和一些内心豁达、自信乐观的人交往,内心往往会变得自信和豁达,而这种状态往往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关注;如果和一个内心感到知足和快乐的人交流,内心也会变得更加知足和快乐,并且会在社交中影响他人;经常与一些善于沟通和理解的人在一起,也能确保自己走出抑郁和困惑。好的社交活动可以给自己的内心层面带来更为积极的影响,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为强大,而这些特质反过来会给自己的社交铺平道路。
每一个人的社交活动的价值都是不一样的,人们在实现人际积累、技能提升、内心完善的过程中,所达到的水平也不一样,而在盲目追求社交范围扩大化的趋势中,多数人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无效社交。而这些无效社交在很多时候会产生压力、恐慌和羞耻感,人们反而更加崇尚互联网中的虚拟社交。
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红利与缺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交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交模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更为频繁的交流,而且克服了地域限制。网络交友通常会借助一些虚拟的形式,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获得友谊。除了这些,互联网社交相对而言给人一种安全、隐秘的感觉,能够有效使人在拥挤、无法保障隐私的现代生活中获得更好的自我保护空间。而事实上,交谈双方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可能微乎其微,而网络中身份的可信度较低,又使得网友们自我暴露的风险降低,从而导致了对于虚拟环境安全感的提升。
当然,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拓展了社交广度,有些行为学家认为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们透过各种信息传输工具和社交工具,几乎能够保证社交广度的无限延伸。这种延伸包含了两种形式,一种是规模上的延伸,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大规模地结交新朋友,相比于现实生活中,网络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社交对象。比如借助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件,人们极大程度地扩宽了自己的社交广度,有很多人拥有多个微信群,并且每个微信群中都可以吸收多达几百个朋友,这样就使得很多人都拥有多达几千人的朋友规模。
小雨2015年开始做微商,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发展了两千多位网络朋友,而据她所说,一些早期从事微商工作的人,借助微信这个软件,曾发展出几千朋友的规模。这样的交友规模在现实生活的交友活动中简直无法想象,但互联网却可以轻易做到,这也是微商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
还有一种是界限的突破,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在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类型、界限会被模糊化,不同类型的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学历和知识水平的人之间往往可以进行交流。而且社交变得更加随意,且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只要人们想要找朋友,几乎立即就可以做到。一些社交软件具有搜寻朋友的功能设置,这些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联系到一些和自己相隔很远且根本没有任何交集的新朋友,而且几乎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添加新朋友。这样便利和强大的功能足以让人们轻轻松松给自己的朋友名单上添加很多新名字。
不仅如此,通过社交软件,人们可以像开会一样同时与很多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与日常对话没有太大的差异,而且在速度和效率上有一定的保证。这些特征都可以当成一种社交红利。
但缺陷也非常明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通过对话以及见面来了解自己的沟通对象是什么人,但在网络环境中则很难办到,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于社交对象的基本信息一无所知,或者说社交对象总是习惯隐藏自己的基本信息,哪里人,家庭住址,叫什么名字,实际的年龄和性别,甚至于长相,这些都可能是虚拟的,在很多时候,网友之间的沟通会跳过基本的了解阶段,而直接进行情感联系——分享彼此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展示各自的才能——虽然这些也有可能是不真实的,但是网络群体中往往会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和心理认同感。
在网络世界中,彼此之间很难建立起稳定而真实的感情,尽管彼此之间会有很多话说,双方之间的感情看起来非常好,可是却缺乏真诚交流的勇气,双方之间也难以真心实意地深入交流下去。有人戏言: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甚至没有办法回答问题,没有人会给你一个精确的答案,因为没有人愿意与你深交,也没有多少人会真正愿意在你陷入困境后伸出援手。
比如人们在微信中可能有几千好友,但人们不会和其中的多数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他们没有这样的精力和欲望,实际上每天只会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内发布一些公告式的内容,而这些就是一种形式主义,而非实质的交流。
许多沉迷在网络世界中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找到了很多朋友而开心,他们也愿意和这些朋友聊天,可是到最后人们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朋友本身就是虚拟环境下的产物,他们并不能像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一样关心自己,不会像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一样给予自己很多帮助。
总的来说,互联网为社交打开了一扇大门,很多人都将网络社交当成社交的一部分,但是在网络世界中,这些社交关系非常肤浅和脆弱,根本无法带来实质的影响,人们也无法在网络社交中挖掘出多少真正有价值的社交内容,更多时候网络社交只是一种社交狂欢,而当狂欢之后,更多的是落寞和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