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现代血压测量方法经历百年探索

从英国牧师1733年给马测血压的实践中,人们发现测压的玻璃管内水柱太高,这种方法永远不可能在人体推广运用。因为水的比重太小,如果换成别的比重大的液体,玻璃管的长度可以大大缩短,临床使用起来也会更方便。受到英国牧师海耶斯的启发,数十年后法国医生普赛利(1797—1869)采用装有水银的玻璃管来测量血压,由于水银的密度是水的13.6倍,这样大大减少了所用玻璃管的长度,即使玻璃管内的血压很大,也不至于把管中的水银柱顶得太高。

上面提及的血压测量方法是直接测量血管内的血压,是有创伤并可能危及生命的,因此不可能广泛地用于人体。1896年意大利医生里瓦罗基(Scipione Riva-Rocci,1863—1937)在前人测量血压的试验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制成了一种可以兼顾安全性和准确性的血压计。这种血压计由袖带、压力表和气球三个部分构成。但是它只能测量动脉的收缩压,而且测量出的数值也只是一个推测性的约数,准确性不佳。

里瓦罗基和他制作的血压计

1905年,俄国外科医生尼古拉柯洛科夫(Nikolai Korotkoff,1874—1920)对前述血压计又进行了改进,发明了袖带加压法测血压。在测血压时,加上了听诊器。具体方法是把一个可以充气的橡皮袋绑在手臂上,然后将空气打入橡皮袋,当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压扁肱动脉造成血流停止。然后慢慢放气,当压力小于心脏收缩而产生的动脉压时,血液恢复流动,此时用听诊器听到的脉搏搏动音就是收缩压,当压力继续减少到心脏舒张也不能阻碍血压流动时,此压力即为舒张压。这种脉搏搏动产生的“呯呯呯”的声音就是诊断学中赫赫有名的科氏(Korotkoff)音。这一点改进使血压测量飞跃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到目前为止这种听诊法依然是血压测量的基本方法。

尼古拉柯洛科夫

从以上的介绍得知,今天看来非常简单便捷的血压测量方法是人类经历了100多年的不断研究才找到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黄全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