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蓝皮书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19):上海环保四十年:迈向生态之城
- 周冯琦 胡静
- 14672字
- 2020-08-29 06:57:16
B.7 上海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历程回顾及建议
摘要:产业绿色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环境治理等途径,在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将对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的过程。改革开放后,上海通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工业集中区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业节能减排等路径,持续地、分阶段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上海的产业绿色转型既符合全球城市产业发展与产业转型的趋势,又探索出了符合自身市情的转型发展道路。经过40年的调整和治理,上海产业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现了工业污染物排放与工业发展脱钩,产业节能减排的成效助推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绿色转型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应着眼于将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结合国际产业转型的趋势,以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思维统领产业绿色转型;探索提升能源效率的新模式;与国际先进制造模式接轨;促进环境技术创新。
关键词:上海 产业 绿色发展 改革开放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对绿色产业(Green Industry)的定义是着眼于可持续的、经济的未来,产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对资源环境产生损害。本报告借用这一定义,认为产业绿色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环境治理等途径,在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将对资源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的过程。产业绿色转型已经成为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决定因素。上海产业绿色转型的历程由来已久,改革开放后,上海分阶段地持续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 上海产业绿色转型的历程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通过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工业集中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业节能减排等途径,不断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上海产业绿色转型措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经济社会条件及产业资源环境负荷的特征进行动态的调整,走出了一条具有上海特色的产业绿色转型的道路。
(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UNIDO发布报告认为,产业从以低生产率部门为主转向以高生产率部门为主,能够通过形成有利于高生产率部门的活动分布来促进总体生产力绩效,或者说结构变化是生产力增长的源泉。对于上海而言,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产业增长的源泉,也是产业绿色发展的主线。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其占GDP的比重在70%以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开始重视发展第三产业。1985年上海市政府《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中指出要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实行发展第三产业为全国服务的方针。到1990年,第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提升到30.94%,第二产业占 GDP 的比重下降至64.68%。但整体来看,20世纪90年代,上海产业发展仍然保持“二三一”的主基调。
1992年,上海确定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将产业发展战略从“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即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三二一”的方针使产业结构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第二产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转向20世纪90年代三次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及工业内部行业、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业发展从过去主要依靠传统工业转向主要依靠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整个90年代,上海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始终领先于第二产业,环比增长率较第二产业平均高9.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增长率的部门差异以及相对价格水平的重大变化,使第三产业从1999年起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上海GDP中所占份额最大的部门。2000年上海三次产业比重达到1.61∶46.27∶52.12,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进入21世纪后,上海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四个中心”,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四个中心”建设主要侧重于产业功能,并特别强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深化“三二一”战略,上海第三产业占比进入了快速上升期,从2001年的52.38%提高到2017年的68.97%,而第二产业则降至30.7%。2001~2007年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处于胶着状态,“十一五”规划确立了上海市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十二五”规划继续把生产者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第三产业开始进入持续快速上涨阶段,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新兴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见图1)。
图1 1978~2017年上海三次产业占比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光辉的六十载——上海历史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上海统计年鉴》。
改革开放至今,不仅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产业内部行业结构也呈现出剧烈的差异(见表1)。1978年,上海工业总产值中纺织业的比重达到24.31%,几乎占到1/4。其后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均超过6%。可见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基本上处在工业化中期的阶段,轻工业和资本密集型原材料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近4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及普通机械制造业也具有一定的地位。进入21世纪后,上海已快速呈现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阶段的产业特征,先进制造业的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处在上海工业行业的领先地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器械及器材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以及钢铁和化工为代表的原材料行业构成了上海工业的主体。到2016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为上海工业的两强行业,创造了近40%的工业总产值。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则已经从前六大工业行业中消失。
表1 1978~2016年主要年份上海工业行业总产值前六位行业及其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光辉的六十载——上海历史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上海统计年鉴》。
从1978年到2016年,上海工业行业CR6从53.01%上升至66.65%,工业行业CR3从39.32%上升至47.78%,表明上海工业内部领先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上升。未来代表先进制造业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器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代表战略性新材料制造业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仍将在上海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上海工业结构的不合理不仅是上海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之一,也是工业污染治理的突出矛盾。因而产业结构调整是绿色转型的主线,而绿色转型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目标。
1982年4月,上海经济问题座谈会讨论上海“六五”“七五”期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出建立节能型经济结构是实行目标调整的基本条件,应发展少耗能、少污染的电子工业、石化工业,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1985年由国务院批转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加快“四少两高”(耗能少、用料少、运量少、三废少;技术密集度高和劳动密集度高)工业的发展,促使粗放型工业结构向密集型工业结构转型。
20世纪90年代,根据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要求,1992年中共上海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做出上海进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决定,随后确定了上海将要大力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包括汽车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站成套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钢铁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六个工业门类。上海市主要党政领导分头挂帅,按六大支柱产业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的大项目。六大工业支柱产业成为带动上海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九五”期间,上海继续壮大和发展了这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其产值占上海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4年的38.56%上升到“九五”期间的平均50.46%。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上海原来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在产出规模、增长速度等方面有所减弱。“十五”期间,上海对原六大工业支柱产业进行调整,用现代生物医药业代替竞争优势已不明显的家用电器制造业,用剔除生铁和普通钢材后的精品钢材制造业代替钢铁制造业,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代替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用成套设备制造业代替电站成套设备制造业,从而形成了“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见图2)。经过此次工业支柱产业的调整后,这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一直沿用至今。
图2 上海工业支柱产业的动态调整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上海持续的产业结构调整获得了积极的产业和环境效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累计关停“三高一低”项目6400多项,平均每年800项,铁合金和平板玻璃、皮革鞣制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已在上海的工业目录中消失。据测算,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共计减少能源消费量超过83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上海全市居民一年半的用电量;通过结构调整少排放的CO2、SO2、NOX等,相当于再造100个大型公园;为了保护水源地,上海对水源地所在地区104家重点企业进行处理,每年减少污水排放18.7万吨,大幅降低水源地环境负荷。
(二)工业布局优化
工业在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要实现工业资源消耗、污染排放与资源永续利用、环境自净之间的平衡,保障工业生产的稳定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合理的工业布局是关键。工业布局优化既是上海市城市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产业绿色转型的必然路径。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工业布局的优化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同时展开(见图3)。
图3 上海工业布局优化历程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产业绿色转型的突出矛盾是工业集聚于中心城区,市区内的工业以工业点、工业街坊和工业区3种形态分布,并沿内环线两侧分布,工厂与民宅犬牙交错。当时的工业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出效率低但污染负荷沉重,并发了环境、交通、居住等一系列问题,对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造成了巨大压力。
20世纪80年代,上海理论界开始反思上海的城市发展模式,1985年国务院转批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成为这一时期上海产业布局调整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20世纪80年代中心城区产业布局调整主要是关停并转“三废”污染严重的制造业企业,协助部分有条件企业进行改造,搬迁到近郊工业区或卫星城镇。20世纪80年代,上海搬迁或治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超过100家,污染治理工程达2500多个,中心城区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中心城区传统制造业过分集聚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上海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指出了上海中心城区产业布局优化的新思路,即“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中。根据不同的土地地租级差对区域内工业企业进行改造,并制定了“三个1/3”的总体产业布局调整目标,即1/3关停并转,1/3由工业转到第三产业,1/3进行保留并发展成为都市工业。还制定了分期分批向郊区疏散工业企业的规划,为第三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即所谓的“腾笼换鸟”。在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战略指导下,全市工业开发进入城郊模式,城郊由原先分散布局、自发开发转向相对集中、连片开发。“九五”期间上海提出了“1+3+9”工业区建设和发展要求,除了其中“1”是指浦东新区,代表一个行政区,“3”和“9”都是工业园区或开发区。此外上海城郊还有大量的区级工业区,工业园区的分散布局没有实质性改变。
2001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明确了郊区要坚持“三个集中”。2003年《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首次提出要把建设的中心从中心城区转向郊区。“三个集中”战略首要的是“工业向园区集中”,2005年“十一五”规划明确全市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在“三个集中”的战略引导下,上海对工业园区进行清理整顿之后,基本形成了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龙头、市级及以上开发区为支撑、各类工业集中区和生产者服务业为补充的空间布局。
近年来,上海面临着严峻的土地、环境等要素瓶颈制约,必须对工业发展和土地规划统筹实行集约化、精细化、绿色化管理,才能保障工业可持续发展。2009年,上海“两规合一”制定了“104区块提升、195区域转型及198区域调整”的产业布局调整措施。简单来说“104区块”是上海的国家级或市级工业区块,重点提升这些区域的能级;“195区域”是指在上海城市集中建设区以内的约195平方公里的现状工业用地,主要用于推进存量工业用地整体向研发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和公共绿地转型;“198区域”是指规划集中建设区外的约198平方公里的现状工业用地,这一区域大力推进现状低效工业用地减量化。这一产业布局举措将有力地推动现有“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低效益”的工业用地转型,或转型成为高产出、低消耗的工业用地,或直接改变为生态用地或耕地。
2016年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提出进一步加强104区块、195区域、198区域的统筹优化联动机制,构建“产业基地-产业城区-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的“31”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体系,对“31”之外的工业用地逐步调整和转型。
经过改革开放40年工业布局优化的实践,上海工业布局调整的目标基本实现(见表2)。中心城区“退二”完成,传统制造业企业向郊区工业园区集中。中心城区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62.8%降至2016年的6.95%,中心城区工业企业职工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71.5%降至2016年的5.16%。
表2 上海中心城区工业相关指标
资料来源:1985~1995年数据来自杨公仆、夏大慰:《上海工业发展报告:五十年历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005~2016年数据来自《上海统计年鉴》。
(三)工业集中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传统制造业密集分布于中心城区,工厂与民宅混合布局,导致当时中心城区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上海从1985年起开始了工业集中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实事。
20世纪80~90年代,上海先后集中开展了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环境整治、和田路和田工业小区综合整治、桃浦工业区污染治理、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1986年开始,历经8年的新华路街道环境整治共完成各类治理项目407项,治理投资4.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新华路区域大气中主要污染因子指标甚至优于上海市区的平均水平。1994年上海市政府宣布新华路地区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和田工业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从1987年开始,历时8年,总投资10.8亿元,迁建污染工厂14家,动迁居民2300多户,和田路地区环境质量大为改善,总体环境质量水平已与市区一致。1995年6月,上海市政府宣布和田地区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桃浦工业区污染治理项目从1987年正式启动,经过土地动迁改造、锅炉改造集中供热、新建污水处理厂、新建变电站、道路改造、河流绿化等举措,前后历经十年,总投资10.7亿元。1997年,上海市政府宣布正式摘除桃浦工业区重污染地区的帽子。但当时桃浦工业区环境整治的效果仍不稳固,1999年,上海编制了桃浦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后三年继续整治计划,加强对区内污染企业的监督管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上海成立了高规格的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以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为组长,时任副市长、时任宝钢集团总经理为副组长,编制完成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明确了分阶段的实施目标。
2000年4月8日,上海市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发布《关于加强本市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启动、整体推进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自此,工业集中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都纳入了各轮《上海市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作为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第一轮、第二轮行动计划以桃浦工业区环境整治、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第三轮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推进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第四轮行动计划继续完成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开始推进石化集中区域污染治理工作;第五轮行动计划推进南大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第六轮行动计划要求继续推进高化、桃浦、南大、吴淞区域调整转型,推进金山化工区环境综合整治;第七轮行动计划要求继续推动桃浦、南大、吴泾、吴淞的结构调整,开展新一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启动高化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各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均由上海市政府发布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计划纲要、配套政策意见及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为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制定目标和指导依据。成立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作为上海市政府设在工业区的办事机构。工业区所在区县级政府制定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一般由区级环保局牵头,区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工业区所在乡镇全力配合。环境综合整治主要措施一般包括: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关、停、并、转低效益重污染企业,完善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强化工业区环境管理等(见图4)。
图4 上海历次工业集中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整理。
(四)工业节能减排
如果说工业集中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更多地体现为针对重点区域的工业企业进行的集中治理,那么本部分的工业污染治理则是对全市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历程与措施。
20世纪70年代至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烟尘污染较为严重,市区降尘平均值在25.7吨/月·平方公里,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1981年开始,上海实施了烟囱不冒黑烟的试点工作,在黄浦“两街一场”、静安区、原南市区率先创建“无黑烟区”,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进无黑烟区建设。到1985年12月全市实现基本无黑烟。同时,重点针对电力、冶金、水泥三大行业的污染源进行治理,推广应用机械炉排、抽板顶升、旋风、布袋和静电除尘器等设备。1989年全市除宝山区外,其余各区县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控烟区要求。在工业粉尘方面,20世纪80年代主要针对以冶炼为主的工业窑炉粉尘进行治理,宝钢一期工程工业窑炉广泛采用先进的布袋、静电除尘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业窑炉治理技术装备水平。工艺废气方面,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采用吸附、吸收为主的净化处理方法,工艺废气污染得到改善。此外,从1982年开始,上海通过发放生产许可证的方式,对电镀、热处理、锻造、铸造等行业的工业废气进行专项治理。
1992年是全国全面实施环境保护计划被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第一年。环境质量指标、污染治理指标、城市综合整治指标及自然保护指标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当时的上海市计划委员会把上述指标下达执行,环保部门要求工业部门将上述四类指标进一步分解到工业企业。按照国家新的锅炉排放标准,上海再次全面更新锅炉的除尘设备,广泛采用多管旋风除尘器和湿式水膜除尘器,加强锅炉的运行管理。烟尘控制区二期工程建设中淘汰了冶金行业两个工艺极端落后、污染严重的土烧结,上海烟、粉尘治理的成效显著。
1998年上海开始全面推进“一控双达标”工作,指国家规定的12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工业污染源排放达到国家和上海市地方标准,城市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颁布了《上海市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规定》,针对SO2和COD这两项常规污染物指标,采取了严格控制燃料煤和燃料油的含硫量,以及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到2005年,全市电力行业燃料煤的含硫率控制在0.7%以下(见表3),其他行业基本控制在1%以内。
表3 1990~2005年上海火电厂燃煤硫分和SO2排放情况
资料来源:吕敬友、徐小明:《上海火电厂控制SO2排放的举措》,《电力环境保护》2008年第10期。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措施包括:针对硫化物,主要是安装烟气脱硫装置和继续使用低硫煤;针对氮氧化物,安装脱硝装置和采用低氮燃烧技术。2005年底,宝钢自备电厂2号机组脱硫装置投入运行拉开了烟气脱硫的序幕,此后外高桥热电厂、上海石化热电二站等大型机组脱硫装置相继建成投运。2007年,上海市发布了更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1/387-2007),2007年之后新建的电站锅炉,SO2和NOX的排放限制要达到200毫克/立方米,意味着到2010年,全市所有燃煤电厂机组都要实施烟气脱硫才能达标,而新建设备还要脱硝。
“十二五”期间,上海全面实施电力、钢铁行业的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制定全市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方案,持续推进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污染治理,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推进全市20吨以上燃煤锅炉除尘达标改造或清洁能源替代。同时,开始加强重点工业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控制,在上海石化、高桥石化、上海赛科、华谊四大化工企业试点开展VOCS总量控制。
2015年开始,上海着眼于全面落实“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要求,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工作。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主要工作包括:落实煤炭消费总量控制,2017年,全市除公用燃煤电厂和钢铁窑炉外,已基本实现无燃煤;发布《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B31/963-2016),2017年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并同步完成石膏雨治理;进一步加强工业源 VOCS治理。2015年,上海发布了一批控制VOCS的地方标准,其中针对工业源的有4项,分别是汽车制造业(涂装)、印刷业、涂料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工业、船舶工业。在“十二五”时期四大化工企业VOCS试点的基础上,宝钢集团纳入实施VOCS综合治理的范围,并在6个化工细分行业的重点企业实施VOCS控制措施。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开展工业企业场址土地环境调查评估,并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2018年发布的上海第七轮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指出,未来三年上海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以实施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核心,实施煤炭和能源总量双控,削减钢铁、石化产业用煤总量,实施燃油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深化治理,全过程深化工业大气污染防治。
二 上海产业绿色转型的效果
经过40年的调整和治理,上海产业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现了工业污染物排放与工业发展脱钩,工业节能减排的成效助推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绿色转型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发展与能源环境脱钩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产业绿色转型的直接效果是实现了工业污染物排放与工业发展脱钩(见图5)。但不同类型的污染物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脱钩历程较早,从1998年开始,工业COD排放量与工业增加值脱钩,此后工业 COD 排放量始终是稳定的单边下降趋势。而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脱钩历程相对曲折,工业SO2排放量在1997年前后和2005年前后出现过短暂的快速增长。2007年,上海部署全市范围大规模烟气脱硫,并发布了严格的锅炉排放地方标准,此后工业SO2排放量出现明确的快速下降趋势。从2008年开始,工业SO2排放量与工业增加值实现稳定脱钩。
图5 1991~2016年上海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污染物排放脱钩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改革开放至今,上海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强度呈现相对脱钩的格局(见图6),但仍未实现能源消费总量的绝对脱钩。从2000年以后,上海单位工业增加值原煤消耗量的下降速度开始快于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终端能耗的下降速度。2015年以后,伴随《上海市煤炭减量替代工作方案(2015~2017年)》《上海市2018~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有望在2020年前后达到峰值,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煤炭消费总量的绝对脱钩。
图6 1991~2015年上海单位工业增加值消耗的终端能耗和原煤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二)产业绿色转型为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产业绿色转型的最大效果是为城市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城市环境质量做出了显著贡献。1991~2016年,工业SO2减排相对于全市SO2减排的贡献度达到66.99%;1996~2016年,工业COD减排相对于全市的贡献度约为84.34%。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16年,上海工业COD排放量占全市COD排放量的比重为11.42%,仅为1996年的1/4;工业 SO2排放量占全市的比重则高达91%,而1991年这一数据为71%,这得益于全市范围内“无燃煤区”“基本无燃煤区”区划的实施。
产业绿色转型不仅为全市节能减排做出了显著贡献,也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直接相关。以工业SO2为例,工业SO2排放量的走势与大气中SO2平均浓度的走势高度一致(见图7),在2007年达到排放高点之后迅速下降,2010年上海 SO2排放量相比2007年下降近40%,同期大气中 SO2浓度下降47.27%。工业SO2排放量和大气SO2浓度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见图8)。
图7 2000年以后上海工业SO2排放量与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图8 2001~2016年上海工业SO2排放量与大气SO2浓度相关关系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SO2排放量与其他大气污染物浓度包括NO2、PM10在趋势上也基本类似(见图7),表明工业污染物减排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另外,大气中NO2浓度是SO2浓度的近3倍,工业氮氧化物排放仍有较大的减排空间,也因此在上海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将油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考察工业空间分布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发现上海工业空间分布格局与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已不存在高度相关性。用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的数据代表工业密集分布程度(见图9),PM2.5、SO2、NO2浓度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浦东新区的工业密集程度是奉贤区的3倍多,而这两个区的PM2.5浓度处在相同水平。松江区的工业密集程度是金山区和青浦区的2倍有余,而这三个区PM2.5浓度也处在相同水平。此外,金山区尽管布局了上海石化、上海化工区等重点能耗企业,但其SO2浓度却是全市最低的。
图9 2017年上海工业空间分布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17》。
(三)产业绿色转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各类生产要素得到更集约的使用,取得更高的效益。从这个角度上看,产业绿色转型促进了各类资源利用更高效,是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同时,我们发现,上海产业绿色转型的结果与表征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指标在趋势上具有一致性(见图10)。以工业SO2排放量为例,2000年以来,上海工业SO2排放量与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走势基本呈正相关,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基本呈负相关,表明上海工业绿色转型对于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尤其是2008年以后,伴随SO2排放量的快速下降,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数量开始进入持续下降通道,而工业利润率则呈始出现缓慢上升。
图10 1999~2016年上海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率及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数量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三 国际产业绿色转型的趋势
上海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上海未来的产业转型必须对标国际产业绿色发展的前沿趋势,才能不断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绿色转型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而不断降低生产的资源环境强度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一)产业绿色转型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事项
最近的全球趋势让一些观察人士错误地得出结论:工业已不再是经济的关键部门。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工业的重要性一直在下降,与“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恰好吻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工业发展报告》中认为这一说法的实证证据通常基于工业创造的名义增加值占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表面上看,在全球层面以及特定国家中,相对于其他部门,工业产值出现下降,反映出去工业化趋势。然而,这一结论是从生产角度得出的。当需求成为关注的焦点时,重要的不是工业名义增加值占名义GDP的比重,而是创造出性能更好、更廉价的新工业品。UNIDO提供的经验证据强调了工业的重要性,首先,工业能够以相对于经济中的其他部门有所下降的价格提供不断增加的商品品种;其次,工业技术创新和提供“大众化”环保商品是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环境可持续性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最后,工业发展通过提供每个人都负担得起的新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改善消费者福利,进而对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潜在促进作用。因而,联合国承认工业的重要性,将工业部门的发展作为其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清单中的优先事项,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工业化,促进创新,建立有弹性的基础设施。
(二)降低生产的资源环境强度是实现工业可持续目标的关键
UNIDO在2017年发布的《结构转型以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工业发展》报告指出,解决工业化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是可持续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国家的工业部门中,除了低收入经济体之外,其他国家生产的资源环境强度(每单位产出的环境影响)都呈现下降的积极趋势。从1995年开始,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的二氧化碳强度明显呈下降趋势。但是UNIDO也警告说虽然全球工业企业在降低生产的环境影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产出的扩大也增加了全球包括碳排放在内的污染物排放量。因而必须加快努力进一步降低生产的资源环境强度,并尽可能地广泛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多样化的国家经验表明,降低生产的资源环境强度以及在各国之间有效传播的技术创新将是确保实现长期工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在应用环境密集度较低的生产技术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工业内部细分行业的经验多样性凸显了以部门为目标的环境政策在鼓励脱碳和更有效的污染物管理方面的潜在作用。
(三)循环经济再发现成为全球性的前沿论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指出,人类的生活方式超过了地球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纳废物的能力,解决方案是资源生产率的突破性提高。在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生产率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当前重新思考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和经济社会环境价值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前沿论题。包括重新思考如何制造工业产品,并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如何采用新循环经济模式对其进行处理,以期能带来突破性的环境、社会效益。通过循环经济新理念改造引发的制造革命将推动新材料使用量节约80%~99%,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79%~99%。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估计,到2025年,广泛采用循环商业模式可以每年节省1万亿美元的材料成本。
(四)提高工业能源效率是绿色转型最重要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段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8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40年,能源效率的提高可能使世界的能源价值翻倍。但从全球范围来看,能源效率改善的幅度在下降。美国能源效率经济委员会指出,2011年全球能源强度下降了2.5%,但2017年的改善速度放缓至1.7%,而中国没有改善。从全球范围看,工业部门消耗了全部能源的80%,该部门的能效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国家对能源的需求。过去几十年来,工业部门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预计未来全球能源效率将会继续呈现改善趋势。在不久的未来,提高能源效率可能是减少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手段。根据UNIDO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有可能加快采用节能技术和手段的步伐,这些技术和手段可以将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再减少15%~32%。工业部门能源消耗的减少幅度相当于到2025年国家能源消耗减少6%~12%。
四 上海产业绿色转型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转型,将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本部分针对上海目前产业绿色转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国际产业转型的趋势,建议未来上海应以系统思维统领产业绿色转型;探索提升能源效率的新模式;与国际先进制造模式接轨;促进环境技术创新。
(一)以系统思维统领产业绿色转型
产业绿色转型是一项贯穿各领域的工作,涉及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并且这种相互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根深蒂固。上海这40年的产业绿色转型过程实质是纠正了历史形成的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的产业发展问题,更多地体现为产业外部的动力,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和环境集中治理。未来应着眼于应用系统思维,将产业绿色转型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政策上实现更高水平的横向和纵向整合,在产业层面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转型。
在政策整合方面,与产业绿色转型相关的政策涉及多个部门,在政府机构内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部门整合。最明显的是发展战略和政策框架的整合,这些战略和政策框架得到机构间工作组、调查委员会、工作组等协调机制的支持。通过在组织结构内建立联席会议,例如生态环境部门,经信委、发改委等经济发展部门,城市规划、供水、市容绿化等城市管理部门也可以实现政策整合。当前上海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尚未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框架。政府可以通过创造适当的需求条件来影响企业的行为,包括取消对环境有害的补贴,提供融资方案,促进全球伙伴关系的建立和贸易的发展,投资资源节约型基础设施,支持当地行动等。再者,将“产业绿色转型”政策的各个方面纳入相关政府资金资助项目的主流。另外,相关部门应对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生产制定联合战略和政策框架。
在产业层面,应着眼于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转型,核心思想以“末端处理”“预防”“管理”“拓展”“重塑”“协同”为序层层推进,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见表4)。此外,上海应该大力推动环境商品和服务产业发展,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多样化的产业,涵盖所有类型的服务和技术,旨在减少负面环境影响或解决各种形式污染的后果。包括传统的材料回收、废物管理和处理公司,废物运输公司,专门从事废水处理、空气污染控制和废物处理设备生产的工程公司;还包括环境和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制造和安装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公司,开发和生产清洁技术的公司,等等。
表4 全生命周期的产业绿色转型视角
资料来源:OECD, 2011。
(二)探索提升能源效率的新模式
前文所述,上海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耗尚未绝对脱钩。上海工业企业就单位能效而言在全国也并不领先,在2018年国家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入选企业名单”中,上海本地工业企业未能入选。此外,上海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指出,上海工业项目能效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的动力不足,节能改造成本上升较快,因而提升上海工业企业的能源效率是一项长期任务。从国际上看,国际能源署(IEA)指出创新融资机制对于提高能源效率投资至关重要。本报告认为上海市提升能源效率可以借鉴美国联邦及各州能效计划的经验。美国地方能源行动网络(SEE)的报告显示,与大多数针对其他部门的计划相比,工业能效计划可以以低成本为社会和公用事业系统节省大量能源。在国家层面,工业部门比其他客户类别节省更多的能源。通过工业计划获取能源节约是保持所有客户能源价格低的最佳方式之一。工业项目节省的电量直接取代了投资更昂贵的发电厂或输配电(T&D)系统升级的需求。如果这些资产没有建成,则不需要以客户费率收回成本,保持低电费并为社区中的所有客户节省资金。为了实现这些好处,许多州、公用事业和计划管理人员都在针对消耗大量能源的客户开展旨在为其制造流程和工厂运营提供动力的计划。这些计划可以促进一系列技术的使用和管理方式的实践,以减少制造部门的能源消耗(见表5)。
表5 美国能效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资料来源:http://www.iipnetwork.org/Effective%20State%20IEE%20for%20Industry.pdf2.
(三)与国际先进制造模式接轨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中指出未来上海发展的目标是要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产业绿色发展的标准、绿色制造的模式等都应积极与国际接轨,确保所有行业都能不断改善其环境绩效。包括通过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逐步淘汰有毒物质,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增加生产者责任和降低总体风险,致力于推进旨在减少产品及生产工艺对环境影响的行动。鉴于石油化工行业本身存在的高排放特征,同时也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之一,建议参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耶鲁大学、德国联邦环境基金会等联合发布的“全球绿色化工倡议”(Global Green Chemistry Initiative),提高上海化工产业部署绿色化工方法和技术的意识(见表6)。许多国家政府已制定法律并建立体制结构,以减少化学品的使用量。领先的化学工业企业已开始采用健全的化学品管理计划,以减少整个工业生命周期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全球绿色化工倡议项目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旨在弥合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中基于科学的创新与绿色化工的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采取全面、广泛的行动,通过化学品和污染物排放的预防性设计和管理来应对危险化学品带来的挑战。
表6 绿色化工设计十二原则
资料来源: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四)促进环境技术创新
科学和技术在鼓励工业使用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通过调整和采用已有技术来实现技术进步,政府援助方案应促进新技术的吸收和传播。通过提供信息、示范项目、技术援助计划、劳动力培训计划和技术机构(例如清洁生产中心,卓越中心)的支持,可以实现能力开发和技术转让。政府可以通过科学园区、集群、孵化器、全球网络等基础设施促进知识转移和环境技术的传播。研究与开发(R&D)拨款、减税和风险投资基金资助等支持方案对于推动环境技术的开发和广泛使用非常重要。政府应支持与工业相关的战略研发计划,作为提供科学平台以利用新环境技术的手段。此外,需要一个综合的科学规划来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其中包括环境政策和创新政策之间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干春晖等:《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 卷六·产业升级》,格致出版社,2018。
蒋以任:《上海工业结构调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上海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保护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
杨公朴:《上海工业发展报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杨公朴、夏大慰:《上海工业发展报告:五十年历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周振华、熊月之、张广生、朱金海、周国平:《上海:城市嬗变及展望·中卷——中国城市的上海(1979~2009)》,格致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