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白石先生

【题解】

白石先生,又称白石生、白石子,相传为上古仙人,到彭祖时已经二千多岁了,因为不愿上天为官,所以一直隐居在人间,其事迹主要记载于此篇,后世所引也多源于此。

从此篇可以看出,白石先生本来是个普通的凡人,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得以成仙,并且他淡泊名利,不愿上天为官,只愿常驻人间。此篇把一个有个性的普通凡人的成仙经历描绘得具体而生动。

 

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1]。至彭祖时,已二千有余岁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其所据行者,正以交接之道为主[2],而金液之药为上也[3]。初以居贫,不能得药,乃养羊牧猪,十数年间,约衣节用,置货万金,乃大买药服之,常煮白石为粮[4],因就白石山居[5],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亦食脯饮酒[6],亦食谷食。日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四十许人。性好朝拜事神,好读《幽经》及《太素传》[7]。彭祖问之曰:“何不服升天之药?”答曰:“天上复能乐比人间乎,但莫使老死耳。天上多至尊相奉事,更苦于人间。”故时人呼白石先生为隐遁仙人,以其不汲汲于升天为仙官[8],亦犹不求闻达者也。

 

【注释】

[1]中黄丈人:道家仙人,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轩辕本纪》中说黄帝曾在青城山“礼谒中黄丈人”,可知为黄帝时人,署名唐王松年《仙苑编珠》中引《神仙传》作“中黄大夫”,明曹学佺《蜀中广记》所引,作“中皇丈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录有《中黄丈人经》。

[2]交接之道:即房中养生术。

[3]金液之药:指服用的外丹药物。唐张九垓《张真人金石灵砂论·释金液篇》中说:“若修金液,先炼黄白,黄白得成,乃达金石之理……药金若成,乃作金液,黄赤如水,服之冲天。”黄白即是黄金和白银,因为金液丹药需要用黄金白银去炼制,故而必须要有一定的财力。

[4]常煮白石: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五中说:煮白石自有方也。白石之方,白石生所造也。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六九引《仙经》说:煮石方,东府左卿白石先生造也,皆真人所授,但未见真本,世有两本,以省少者为佳。就是说煮食白石,有一定的方法。白石,中药阳起石异名,有温肾壮阳的功效。

[5]白石山:据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虢州(在今河南三门峡市)朱阳县柏谷,白石先生隐此得仙。故白石山应在此地。

[6]脯(fǔ):肉干。

[7]《幽经》:指《相鹤经》,明周履靖有辑佚本,南朝梁萧统《文选·鲍照〈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李善注:“《相鹤经》者,出自浮丘公,公以经授王子晋。崔文子者,学仙于子晋,得其文,藏于嵩高山石室,及淮南八公采药得之,遂传于世。”北宋林逋《山中寒食》有诗:“有客新尝寒具罢,据梧慵复散《幽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仙经》”。《太素传》:陶弘景《真诰》中称:“《太素传》者,道书也。学此应奉太上老君、上清皇人。”

[8]以其不汲汲于升天为仙官:陶弘景《真诰》卷五中称白石先生,“又名白石子,为东府左仙卿”。这个官职应该是后世所演绎的。

【译文】

白石先生是中黄丈人的弟子。到彭祖的时候,他已经有两千多岁了。他不肯修炼升上天宫的道术,只修炼不死之身而已,这样就不会失去人世间的欢乐。他所依据的修行方法,就是以男女交接之道为主,同时服用上好的金液之药。他最初因为家里贫穷,不能获得药物,于是饲养和放牧猪羊,十几年间,节约衣服日用等,储存了万金的货资,于是大量购买药物服用,经常煮白石做粮食,因为在白石山居住,当时的人称呼他白石先生。

他也吃肉喝酒,也吃稻谷做的食物。一天能走三四百里路,看上去容貌像四十多岁的人。他生性喜欢朝拜和侍奉神仙,喜欢读诵《幽经》及《太素传》。彭祖问他:“为什么不服用升天的药呢?”他回答说:“天上的快乐哪能比得过人间,只要不使自己老死就行了。天上多是身份尊贵的神仙相互共事,比人间更加苦啊。”所以当时的人称呼白石先生为隐遁的仙人,因为他不急着升上天宫做官,也就像不愿被别人知道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