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俗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 黄盼盼
- 1948字
- 2021-03-29 12:43:29
正月十五踩高跷
踩高跷是古代民间一种技艺表演活动,在元宵节那天,人们会踩高跷来庆祝,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那么,是谁发明了高跷呢?
相传,在从前,陕西雨金城的人和东关、西关的人都很要好,他们每年都会联合起来办社火。社火是中国民间为庆祝春节而举办的庆典狂欢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娱乐项目,如跑旱船、舞狮、舞龙、扭秧歌等。西关人喜欢办马上戏,东关人爱办桌芯子,雨金城的人就给他们敲锣打鼓。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雨金城总是特别热闹。
踩在高跷上演戏
有一年年关,城里城外都按照惯例办好了社火,准备大年初一好好热闹一番。谁知城里回来一个在外地做官的人,他得知城里城外联合办社火的消息后,心生一计。因为办社火时,城里人要出城,城外人要进城,都必须经过四大城门。恰好这四大城门外护城河上的板桥是这个人在本地做官时修的。所以他发出命令:凡是过桥的社火队和村民,每个人必须付三钱银子,否则不许过河。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就命人吊起了东西南北四个大门的板桥,并关上南北两处城门。
正月初一早上,社火队来到城下,发现城门关得紧紧的。很纳闷,不知道城里人出了什么情况,正要喊话。这时守吊桥的人发话了:“我们老爷说了,过桥要收钱,每人收三钱银子,不准拖延。”社火头听了,非常生气。但又想到今年社火办得这么好,不进城去太可惜了。于是他们就忍下这口气,回到西关凑齐进城的银子。没想到银子刚拿来,守吊桥的人又提价了,他喊道:“我们老爷说了,中午涨价,每个人要交三两银子。”社火队的人听了,个个气得怒目圆睁,但生气归生气,他们又回到西关凑齐银子。谁知守吊桥的人又说:“我们老爷还要收柴火,每个人要挑三斤来。如果你们想过桥的话,一点都不能欠。”社火头听了气得差点要打人了。他压住怒气对大伙儿说:“这城里做官的,心太黑了。以后社火我们不办了!”
这个社火头有个足智多谋的儿子。他想如果社火不办了,城里城外的人肯定会闹不和的。他一晚上没睡觉,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这时,他的目光落到墙上的一幅画,画上有两只长腿白鹤,一只站在水中,一只立在树枝上。他猛然想到:如果给自己也接上两只长腿,不就可以站在水中跷过河去吗?他马上来到河边,用竹竿探明水位,然后回到家中找了两根又细又轻的柳木,做上脚踏,绑在腿上。于是他踏着这副装备拄着竹竿绕着城走了一圈。过了一会儿天亮了,他就这样走下护城河去。守吊桥的人看到了,连忙告诉那个黑心的贪官。城里的人惊动了,纷纷挤上城墙看热闹。贪官在部下的簇拥下,也上了城楼。突然,后面的人一挤,贪官没站稳,“扑通”一声栽到河里去了。贪官的家人慌了,急忙叫人放下吊桥救人。这样,趁着混乱,东关和西关的社火队顺利地进了城。城里城外的人又联合起来,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社火。
于是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社火队里又添了一个新节目。很多年轻小伙都绑上两只长腿,排成长长的一列。这是什么节目啊?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叫“柳木腿”,因为他们腿上绑的是柳木棍。有人说这叫走“高桥”,因为绑上两只长腿,即使站在桥下也还比桥高。有的人则说,绑上长腿,人升高了,一步就跷得很远,这应该叫“高跷”。大家觉得这个名称很形象,于是“高跷”就这样流传开了。
【博闻馆】
晏子踩高跷
关于踩高跷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晏婴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身材矮小,但为人滑稽幽默。有一次,他出使邻国,邻国的国君和大臣都拿他的身高取笑。于是,晏婴就弄来一双木腿装上,这样他就马上高大起来了。国君被晏婴的增高术弄得啼笑皆非。晏婴觉得不解气,又借题发挥一番,将邻国君臣大大地挖苦了一顿,弄得他们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由此可见,踩高跷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出现了。最早介绍高跷的文献是《列子·说符》。六朝时高跷被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才被称为“高跷”。
一些学者考证,高跷的起源应该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和沿海渔民的捕鱼活动有关:尧舜时代有一个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祀中要踩高跷模仿鹤跳舞。考古学家说,甲骨文中就有类似踩高跷起舞这一形象的文字。
踩高跷的巨人戏班
踩高跷有很多别称,如“缚柴脚”“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在民间很流行的一种技艺表演。踩高跷可不仅是走稳不摔跤那么简单,踩高跷的人还要穿着戏服,画上浓浓的妆,在高跷上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他们往往唱的是戏曲中的折子戏,比如《八仙过海》《水漫金山》《大闹天宫》等。因为一曲戏中每个人的角色不同,所以他们的造型和高跷的长度也都不一样。像《水漫金山》中的法海和尚的高跷是4尺,小沙弥的是2.5尺,而最矮的是那些虾兵蟹将,因为他们要翻跳打滚,所以只装1.5尺高的木腿。
高跷按高度可分为三种:高跷、中跷和跑跷,最高的有一丈多。按表演风格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注重扮相,武跷则注重技巧。不同的地方,踩高跷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民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