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要吃肉

这是一个两三百米方圆百亩大小的峡谷,背靠山脉,有积雪瀑布顺流而下,谷口只有二十多米长。

此时许多人正在不断的加高谷口的堤坝,材料就是周边的黄土,再加上一些草木灰,直接填埋再砸瓷实就行。

之所以加入草木灰,主要是防止鳝鱼、老鼠等喜欢打洞的小动物。

里长应该早已经得到了杨文华到来的消息,此时正从远处迎了过来,一张胖脸紧紧的挤在一起,表现的十分开心。

虽然杨文华明确告诉里长,自己不可能庇护他,不过里长回去了两天后,又跑来告诉杨文华,自己依然愿意给杨文华跑跑腿做点事情。

于是杨文华把陷阱区以外,属于山门的地盘全部交给了里长打理,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堤坝,把这个水库给弄出来。

此时山上的积雪虽然已经融尽,不过水库里面也储存了六七米深的水,加上山中的地下水,在干旱来临之前,应该可以储存到十米深。

有这个小水库调节,杨家村与周边地区,以后对水旱灾害的抵御能力也能加强一些。

“老爷,您来了。”

看着笑容可掬的里长,杨文华点了点头,“嗯,事情都怎么样了?”

“都很好的,堤坝再过两天就可以完工了,鱼苗已经出来了,等再大点就可以放进水库了。

红薯、玉米、土豆、黑麦、韭菜、辣椒那些,有些发芽了,有些已经长出来了。

小猪仔已经收购了两百多头,大母猪二十多头,鸡蛋鸭蛋也收购了好几千颗,兔子也收购了许多。

啥都很好的,就是粮食消耗的很快,到现在已经被兑走十来万担粮食了,还好现在春耕结束,支出的粮食才大大的降了下来。”

杨文华骑着马,一边向前走去,边摇了摇头说道:“还不够,猪就算了,今年的饲料不够,有那么些猪做种就行了。

不过鸡蛋鸭蛋加大力度收购,再提些价钱都没事,兔子也可以加点价钱多收一些。”

来到红薯育苗的地方,杨文华看了看红薯的生长情况。

看着这一分大小的红薯育苗地,杨文华忍不住叹了口气,红薯虽好,可搬运红薯种也太浪费时间了,也只能年复一年的慢慢推广了。

等来到种黑麦子的地方,杨文华才松了一口气,黑麦子运送种子的时间与红薯差不多,却能种上好几十亩。

五里方圆的地盘,杨文华打算种植最多的就是辣椒,因为搬运种子方便,而且性价比还高。

其它作物虽然高产,由于种子搬运不方便的原因,杨文华也没打算种多少,主要就是培育个种子,好等来年推广。

杨文华在田间地头转悠了好一会儿,直到碰见一伙送野猪的人过来,想起刚才遇见的那些小孩,于是对里长问道:

“早先我不是说过,让在这里做事的人,可以带着自家小孩过来吃饭,怎么我今天遇见一些杨家村的小孩,他们却没有饭吃呢?”

“不是小的不让那些小孩来,是他们实在有些不像事,开始还好些,有多少大人在这做事,就有多少小孩过来吃饭。

可等过了几天,他们就把全家的小孩都带过来了,又过了几天,更是把他们全村的小孩都带过来了。

最后干脆不认识的小孩也来捡便宜,吃饭的小孩比做事的大人多了好几倍,许多都是外村的人。”

里长感觉很委屈,帮你节约粮食呢,还做的不对了。

杨文华听的有些无语了,果然好人做不得,凡事还是要有规矩才行啊,这些人虽然相对淳朴,可依然有些小精明。

杨三妹在一边目瞪口呆了一会儿,立马就嚷嚷了起来,“那要吃掉咱家多少粮食啊,把他们抓回来,让他们赔钱。”

杨文华听得莞尔一笑。

这一笑却把三妹惹毛了,之后不断的埋怨杨文华,这样做的不好,那样做的不对,不停的唠唠叨叨了起来。

把杨文华给郁闷的不轻,开始反思自己,把平板给三妹自学是不是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我们去看杀猪吧,待会带点排骨回去,我给你做糖醋排骨吃好不好?”

不得已杨文华使出了目标转移大发,看着远处四个人抬着大野猪,对三妹说道。

三妹咬着嘴唇皱眉考虑了一下,“那我还要吃泡椒炒猪舌头,大豆炖猪蹄两种。”

“没问题。”

为了让三妹少唠叨几句,杨文华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由于杨文华这里收购猪肉的价格,与市场上零卖的价格差不多,所以附近的人不管是捕获的野猪,还是自家放养的家猪,都喜欢给杨文华送过来。

毕竟去市场上还不一定能卖完,而杨文华这里可是送过来就一定会收购的。

这时代的人并不很喜欢猪肉,主要与其它的肉相比,猪肉不但肉又老又柴,骚味还特别的重,所以猪肉也被称为贱肉。

其实这时代养猪的人也不多,因为需要占用一个人去放养,没有阉割过的猪,那是无比活跃,你可别想一天到晚把它关着,除非你弄个石头房子,不然你就天天等着补墙壁吧。

这次送来的野猪有两百多斤的样子,算是比较少见了,起码得在野外存活两年时间才能长这么大。

还得这猪机灵,经常能抓到点老鼠、蛇之类的小东西打打牙祭才行。

杨文华等着他们把猪肉分开之后,挑拣了几块排骨,拿了两条前腿和一个猪舌头,装在一个布口袋里面,才带着三妹离开。

剩下的那些肉,除了今天会给在这里做工的人煮一些之外,绝大部分会抹上盐,做成腌肉储存起来。

这也是杨文华早先交代给里长的,毕竟以后等崔哲的海带运来了,得有猪肉一起煮,才好推销出去,总不能就弄一个凉拌海带吧。

离开堤坝,骑在马上,看着一眼无尽黄绿色相间的田野,杨文华心中出现了一股豪气。

新的希望已经种下,只要熬过今年,华夏将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的解决饥馑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