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已远,再无西游

其实你想都不用想,就能猜出《大话西游3》是一部烂片。关于什么是烂片,个人有个人的标准。

我只结合自己的观影感受,标准有三:其一,看的过程中会大面积走神;其二,看完后一回想,完全记不住讲了什么事儿;其三,关于片子本身,你不会有任何表达的欲望,甚至一句想说的话都没有——就像今年那什么晚会,连吐槽的念头都彻底消失,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刘镇伟的大部分片子,其实都符合这个标准。《大话西游》前两部是不是烂片我们不讨论,记性不好的人我可以提醒一下,当年上映时也是票房惨淡,彼时网络刚兴起,水军没那么发达,票房还不能伪造,电影也许是真正的口碑营销。《大话西游》爆火是后来的事情,具体原因稍后分析,反正和刘镇伟这个导演兼编剧无必然关系。

关于《大话西游》影片本身,我其实没太多要说,因为它是历史上被“过度阐释”最多的电影,有太多文青、理工男长篇累牍地解释。《大话西游》已和《西游记》无关,就像关于它的评论也早与电影剥离,成为每个人的个人表达。我只简单分析一下《大话西游》当年为什么火。

虽然在影院里折戟沉沙,但是《大话西游》有幸碰上了一个BBS兴起的时代,这部电影原本就是个商业速成品,情节处处生硬,叙事漏洞百出,后来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经典、青年人的成长寓言”完全是个意外。

其一,反英雄反崇高乃彼时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尤其是对于刚刚步入校园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整个1990年代,泥沙俱下的社会变化和教科书里宣扬的道德理想形成鲜明对比,这自然波及了校园,而周星驰式的解构和自嘲正应其时,投合了年轻人的社会心理。

其二,港台消费主义文化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在借助流行歌、录像厅和盗版碟达到影响力巅峰的同时,香港的电影工业也因为经济兴旺进入黄金时期。所以《大话西游》编剧和导演虽烂,但是拥有周星驰、朱茵、莫文蔚、蔡少芬等一线演员,有卢冠廷的歌言情达意,甚至还有吴孟达、罗家英这样伟大的戏骨来充当龙套。这么整齐的阵容,后世难以想象。

其三,我那时也在大学校园里,感受到的实际情况是除了北京大学等高校的资料馆可以直接看到国内外的电影,其实普通大学生能看到的好电影非常有限。电影院里刚刚开始引进大片,录像厅里还是港台劣质片居多,社会的基本审美观尚未建立起来,《大话西游》的突然流行与贫瘠的电影环境不无关系。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镇伟不等于周星驰。那个时代,周星驰已经和发哥、成龙、四大天王一样拥有了诸多的粉丝,只是如我般的千千万万粉丝进不起电影院,只能在电脑上观看。这部从编剧到导演都糟糕的影片,因为契合了年轻人的心理,因为拥有极具戏剧张力的好演员,因为能够提供诸多碎片化的段子,因为有“至尊宝”和“紫霞”的粉丝团,所以成为第一代被互联网文化所塑造的产品。

结合我前面所说的“烂片”标准。其一,在观看《大话西游》前两部的时候,其实也经常会走神,但是这部碎片化的片子记不住情节也能看下去;其二,逻辑混乱的故事不重要,演员极富张力的个人表演和有趣的段子还是给观众留下印象;其三,关于表达欲的问题,电影里的台词后来被大家反复模仿,已经成为“吐槽”本身,甚至影响到我们那代人的吐槽方式。《大话西游》的胜利根本还是演员与表演的胜利,至于每个人能从电影里看到自己,那是时代思潮的自然投射,也可以说是情节设计的歪打正着。

但这部电影,我起码还愿意翻来覆去地拿来说事儿,而《大话西游3》真是让人想说话的欲望都没有了,因为我居然听说,刘镇伟导演竟准备讲一个逻辑完备、皆大欢喜的故事了?!

六耳猕猴替代了孙悟空西天取经就是逻辑?紫霞和至尊宝最终结合就是圆满?最离谱的是,秦祥林和青霞的儿子就是唐僧?好吧,逻辑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原本就不是导演擅长,我觉得不能苛求;但是演员的遴选和所有人的表演,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场灾难。《大话西游》前两部,连一个小妖的表演都能让你记住,到所谓的“3”,唯一让人印象深点的演技就是那条水龙的腰身和香香吃人时的表情了。

歌还是卢冠廷的老歌,台词仿照以前的台词,导演估计是给我们这一代人玩怀旧,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进电影院里看韩庚和唐嫣,虽然今天的我们已经能买得起电影票了。我不能揣测年轻一代是否会对导演所贩卖的“情怀”感冒,如果这样的电影也能热卖,或许只能说明国产电影整体上烂到了什么程度,已经没得选。

最后,让我诚挚地祝贺星爷、茵姐、达叔、罗叔、芬姐,还有人类历史上唯一融牛魔王和关云长于一体的陆树铭大叔,你们是如此的幸运,因为可以永远活在光芒四射的黄金时代里了。若干年后,你们与儿孙把酒饮茶的时候,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大话西游3》那部电影啊……和我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