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类症鉴别诊断及防治
- 赵朴 魏刚才 倪俊娟
- 3332字
- 2020-08-26 16:20:36
十八、兔李氏杆菌病
李氏杆菌病(单核白细胞增多症)能侵害多种动物和人。兔感染后以急性败血症死亡为特征,慢性病例以脑膜炎症为特征。有些病例表现为脑脊髓炎和子宫炎。剖检常见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
【病原】李氏杆菌为0.5微米×(1.0~2.0)微米的杆状或球杆状的细菌,无芽孢及荚膜,有周鞭毛,嗜氧型,革兰阳性。单个存底或以“V”字形或并列成对或成小丛。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分离时用含有氨基酸和0.5%~1.0%葡萄糖培养基,可长出丰满的菌落,在鲜血琼脂上呈夕型溶血。粗糙型菌株,形成长丝,有时可断裂成杆状。菌落较大而平坦,边缘如齿状,中间如脐状,脆而不易乳化,在肉汤中呈轻度混浊。光滑型菌株,菌落圆形、平坦而黏稠,透明,呈蓝绿色闪光。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初次分离有困难。人感染了李氏杆菌,能引起脑膜炎、败血症、习惯性流产、心内膜炎、结膜炎等症状。有O抗原和H抗原,不同的O抗原和H抗原可组合为16个血清型。李氏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在土壤内可存活1年,在干草上能活数周至数月,能久经盐腌而不死。在土壤表面于阳光直接照射下存活10~15天,在水中存活5~6天。在室温条件下,1%高锰酸钾30分钟、5%高锰酸钾5分钟可杀死该菌。本菌对新霉素极为敏感。
【流行病学】李氏杆菌在各种条件下能长期存活,许多种动物和人都可以隐性感染,其中鼠类常为本菌在自然界的储藏库。这些带菌动物的粪便和分泌物污染了饲料、用具和水源之后,就可传染给家兔。某些因素如冬季缺乏青饲料、体内寄生虫病以及沙门杆菌病等降低了机体抵抗力之后,也易发生本病。在自然条件下由消化道、鼻腔、眼结膜、伤口以及吸血昆虫而传染。幼兔比成兔更易感。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2~8天或稍长。根据症状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型。
急性型:常见于幼兔。患兔一般表现精神委顿,不吃,消瘦,鼻黏膜发炎,流出浆液性至黏液性分泌物。体温升高至40℃以上, 经几小时或1~2天内死亡。
亚急性型:精神委顿,不吃,呼吸加快,出现中枢神经机能障碍,如嚼肌痉挛,全身震颤,眼球凸出,转圈,头颈偏向一侧,运动失调等。如侵害子宫,则可发生流产或胎儿干化。一般经4~7天死亡。
慢性型:患兔主要表现为孕兔流产、死产、子宫炎等,分娩前2~3天或稍长发生精神委顿,停食,很快消瘦,流产并从阴道内流出红色或棕褐色的分泌物。有些病例还出现头颈歪斜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病兔流产后很快康复,但长期不孕,且可从子宫内分离出李氏杆菌。
【病理变化】急性、亚急性型:肝脏实质有散在或弥漫性针头大的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心肌、肾、脾也有相似的病灶。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或水肿。胸腔、腹腔和心包内有多量清亮的渗出液。皮下水肿。肺出血性梗死和水肿。
慢性型:病变和急性型相似。脾和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显著肿大。子宫内积有化脓性渗出物或暗红色的液体。如母兔死亡,子宫内有变形的胎儿,皮肤出血。或有灰白色凝乳块状物,子宫壁可能有坏死病灶和增厚。有神经症状的病例,脑膜和脑组织充血或水肿。病兔常可见到单核白细胞显著增加,可达白细胞总数的30%~50%之多。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做细菌学检验和动物接种试验。
1.细菌学检验
用含有0.5%~1.0%葡萄糖鲜血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生前应从血、脑脊液和阴道渗出物采样培养;死亡后检验应从血液、肝、脾、淋巴结等内脏器官和脑或胎儿采样检查。本菌长成呈β型溶血的小菌落。
2.动物接种试验
李氏杆菌经腹腔、口腔、皮下或眼结膜滴入感染,引起怀孕母兔严重患病,胎儿变形、流产。有些病例发生死亡。而非妊娠母兔和公免除接种部位(如眼结膜滴注,感染3天后可见发生结膜炎和角膜炎,于8~10天达到高峰,2~3周后消退)以外,不表现病症,但血象检查,单核白细胞显著增加,并可从子宫和阴道内分离到李氏杆菌。这说明妊娠母兔对李氏杆菌更为敏感,因为子宫可能直接为细菌提供更为适宜的生长繁殖条件。静脉注射感染家兔很敏感,常引起败血症死亡。脑内注射感染,发生典型的嗜神经性疾病。小白鼠经静脉、腹腔感染,一般于2~6天内发生败血症死亡,肝、脾有坏死病灶,并可从肝、脾、肾和血液分离出李氏杆菌。
【鉴别诊断】
1.兔李氏杆菌病与巴氏杆菌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点]兔李氏杆菌病与巴氏杆菌病均有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委顿,流黏液性鼻液,停食等临床表现以及败血型病理变化。
[不同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急性型)的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兔剖检可见鼻黏膜充血,鼻腔有许多黏性、脓性分泌物;喉黏膜、气管黏膜、肺充血、出血,气管有多量红色泡沫;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状或条纹状,整个心脏外观发黑。肠道黏膜充血和出血。胸腔和腹腔均有淡黄色积液。而死于李氏杆菌病的家兔,剖检见肾、脾和心肌有散在的针尖大、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灶,胸、腹腔有多量清澈的渗出液。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巴氏杆菌无溶血现象,而李氏杆菌病呈β型溶血,病料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阳性多形态杆菌。
2.兔李氏杆菌病与野兔热的鉴别诊断
[相似点]兔李氏杆菌病与野兔热均有体温升高,精神委顿,食欲不振,鼻腔黏膜发炎,运动失调等临床表现及内脏器官白色坏死灶等病理变化。
[不同点]野兔热的病原是土拉伦斯杆菌,以淋巴结、脾、肝肿大为主;病变集中于淋巴结等实质器官,如颌下、颈下、腋下和腹股沟等体表淋巴结肿大,鼻腔黏膜发炎;脾、肝肿大充血,上有点状白色病灶,肺充血、肝变。李氏杆菌灰白色坏死灶主要位于肝、心、肾,同时有脑炎、流产、单核细胞增多等临诊变化。
3.兔李氏杆菌病与兔沙门菌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点]兔李氏杆菌病与兔沙门菌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食,母兔流产、从阴道内流出分泌物等临床表现以及肝脏有结节状坏死灶等病理变化。
[不同点]兔沙门菌病的病原是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一般以春、秋季发病较多,下痢、粪便呈糊状带泡沫,恶臭、呈灰白色或浅黄色。而兔李氏杆菌病没有季节性,鼻黏膜发炎,流出浆液性至黏液性分泌物,运动失调;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孕兔流产、死产、子宫炎等。兔沙门菌病大多数内脏器官充血和有出血斑点,胸、腹腔内有多量浆液或纤维性渗出物,肝脏、脾脏出现针尖大小的坏死病灶,肠壁表面的淋巴结肿大,有些出现坏死;在圆小囊和蚓突处可见到浆膜下有弥漫性灰白色坏死病灶,其大小由针尖到粟粒大不等。而兔李氏杆菌病淋巴结尤其是肠系膜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或水肿;胸腔、腹腔和心包内有多量清亮的渗出液;皮下水肿;肺出血性梗死和水肿;肝脏实质有散在或弥漫性针头大的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心肌、肾、脾也有相似的病灶。
【防制】
1.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搞好环境卫生。正确处理粪便,消灭鼠类。管好饲草、饲料、水源,防止污染,饮用漂白粉消毒过的水。防止野兔及其他畜禽进入兔场。引进种兔要隔离观察。发现病兔要立即隔离治疗,无治疗效果者坚决淘汰。兔笼、用具及场地进行全面消毒,死亡兔要深埋或烧毁。对有病史的兔场和长期不孕的家兔,可采用血液检查,因为单核白细胞的变动是李氏杆菌病隐性传染的结果。
由于李氏杆菌对人具有感染性,在剖检病兔和可疑病兔时,必须注意防护,工作完毕后双手用药水消毒。
2.发病后措施
本病的早期选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病兔也可用中药治疗。
处方1
青霉素,每千克体重2万~4万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3~4天;或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万~2万国际单位,肌内注射,每日2次,连用3~4天(也可用新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磺胺嘧啶等都能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处方2
金银花藤、栀子根、野菊花、茵陈、钩藤根、车前草各3克。水煎内服,每天2次,每次30毫升,连用2~3天。
处方3
野菊花、白背叶、鸡冠花各12克。水煎灌服,每次15毫升,每天2次(适用于子宫炎)。
处方4
蒲公英、地丁、丹参各15克。水煎灌服,每次10毫升,每天2次(适用于子宫炎)。
处方5
鱼腥草10~20克(干品减半),蒲公英、忍冬藤各10克。水煎灌服,每次30毫升,每天3次(适用于脑脊髓炎)。
处方6
金银花、蒲公英各3克。水煎灌服,每次30毫升,每天3次(适用于脑脊髓炎)。
处方7
金银花藤、栀子根、野菊花、棉茵陈、钩藤根、车前草各3克。水煎灌服,每次30毫升,每天2次(适用于脑脊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