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线虫病

鸭、鹅线虫病是由线虫纲中的线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线虫的生活史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发育两种,直接发育的线虫不需要中间宿主,雌虫直接将卵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孵育成幼虫并经两次蜕皮变为感染性幼虫,被易感动物摄入后,在其体内发育为成虫。间接发育的线虫则需要软体动物、昆虫作为中间宿主。线虫是对鸭、鹅危害最为严重的蠕虫。感染鸭、鹅的线虫主要包括蛔虫、异刺线虫、四棱线虫、裂口线虫和毛细线虫等。

一、蛔虫病

鸭、鹅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造成雏禽的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

【病原】蛔虫是寄生于鸭、鹅体内最大的线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三个唇片,雄虫尾端向腹部弯曲,有尾翼和尾乳突,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泄殖腔前吸盘,二根交合刺长度相近。虫卵呈深灰色椭圆形,卵壳较厚,新排虫卵内含有一个椭圆形胚细胞。受精后雌虫将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对外界环境和常用消毒药物抵抗力很强,但在干燥、高温和粪便堆肥等情况下很快死亡。虫卵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为感染性虫卵,可存活6个月之久。鸭、鹅由于摄入污染有感染性虫卵的饲料和饮水,虫卵进入小肠内脱壳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由于该病的发生与蛔虫的生活世代周期密切相关,因此,3~4周龄的雏鸭、鹅最为易感和发病,成年鸭、鹅多为带虫源。

【症状】患病雏鸭、鹅多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精神萎靡,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消瘦,腹泻,偶见粪便中掺有黏液性血块,羽毛松乱,贫血,黏膜苍白,最终可因衰竭而亡。严重病例可导致肠道堵塞而死亡。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小肠黏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样化脓灶或结节。严重感染病例可见大量虫体聚集(图3-4、图3-5),相互缠绕如麻绳状,造成肠道堵塞,甚至肠管破裂和腹膜炎。

图3-4 鹅肠道中的蛔虫(刁有祥 摄)

图3-5 鹅肌胃中的线虫(刁有祥 摄)

【诊断】根据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结合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粪便中虫卵或小肠、腺胃和肌胃中虫体于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确诊。

【预防】搞好禽舍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杀死虫卵;对禽群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每年2~3次。

【治疗】一旦发生该病,应及时进行治疗。可采用以下方案:① 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一次服用;② 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一次服用;③ 噻苯唑,每千克体重500毫克,配成20%悬液内服;④ 枸橼酸哌嗪,每千克体重250毫克,一次服用。

二、异刺线虫病

异刺线虫病是由异刺线虫寄生于鸭、鹅的盲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虫也可寄生在鸡、火鸡等其他家禽的盲肠内。此外,其虫卵还可能携带组织滴虫,引起禽类发生盲肠肝炎。

【病原】异刺线虫又称盲肠虫,虫体呈淡黄白色。雄虫长7~13毫米,尾部有两根长短不一的交合刺。雌虫长10~15毫米。虫卵较小,呈椭圆形,灰褐色,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周左右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被鸭、鹅吞食后,虫卵到达小肠孵化为幼虫,后进入盲肠黏膜内,经2~5天发育后返回盲肠肠腔,最后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异刺线虫不仅可以感染鸭、鹅,也可以感染鸡、鸽等家禽。

【症状】患病雏禽表现为食欲减退至废绝,消瘦,生长发育不良,腹泻,逐渐消瘦而亡。产蛋母鹅产蛋下降,甚至停产。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盲肠肿大,肠壁明显发炎、增厚,有时可见溃疡灶,也可见在黏膜或黏膜下层形成结节。盲肠内可见虫体,尤其以盲肠末端虫体最多。

【诊断】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集患禽粪便,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

【防制】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可参考蛔虫病。

三、四棱线虫病

四棱线虫病是由裂刺四棱线虫寄生于鸭、鹅的腺胃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常见于鸭、鹅和野鸡等。

【病原】本病的病原是裂刺四棱线虫,雄虫长3~6毫米,沿中线和测线有四列纵排的小刺,交合刺长短不一。雌虫长1.7~6毫米,虫卵为胎生。

【流行病学】该虫的发育必须有中间宿主,如端足类、蚱蜢、蚯蚓和蟑螂等。寄生于腺胃的性成熟的雌虫周期性排出成熟的卵,经过肠道随粪便排到体外。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被其他鸭、鹅吞食后,一般不发病,但若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经过约10天发育为感染性幼虫,鸭、鹅再食用了该中间宿主,经过18天左右,在鸭、鹅的腺胃中发育成为成虫。

【症状】患禽表现出精神萎靡,消化机能障碍,食欲下降,生长发育受阻,消瘦,严重者衰弱而死亡。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患禽腺胃黏膜发炎,在腺胃深处可见暗红色的成熟雌虫。腺胃黏膜受到虫体刺激变化明显,可见腺胃乳头组织变性、水肿。

【诊断】可以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集患禽粪便,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或者低倍镜观察腺胃中成虫。

【防制】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可参考蛔虫病。

四、裂口线虫病

鸭、鹅裂口线虫病是由裂口线虫寄生于肌胃角质膜下引起的一种消化道寄生虫病。

【病原】鸭、鹅裂口线虫虫体细长,表面有横纹,呈粉红色,尖端无叶冠,有宽的口囊,呈杯状,底部有三个尖齿。雄虫长10~17毫米,末端有交合伞,其中有三片大的侧叶和一片小的中间叶。交合刺较细,长度均一。雌虫长12~24毫米,尾部呈刀状,阴门呈横裂,位于虫体的偏后方。虫卵呈椭圆形。该虫直接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受精后的雌虫每天在胃里排出大量虫卵,随粪便排到环境中,但不能直接感染。在适宜条件下,经24~48小时可发育成有活性的幼虫,再经5~6天,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第三期幼虫,幼虫可蠕动到青草或地面。鸭、鹅通过摄入含有第三期幼虫的草而感染发病,该幼虫在腺胃中停留5天,最后进入肌胃或钻入肌胃角质膜下,经7~22天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鸭、鹅均可感染发病,而其他禽类尚无该病的报道,雏禽更为易感,具有明显的宿主特异性。病原可经口传播,也可以通过皮肤感染。部分地区的鹅群感染率甚至高达90%以上。

【症状】雏鸭、鹅感染后食欲减退,消化机能障碍,精神萎靡,生长发育不良,体质较弱,贫血、下痢,随着虫体数量增多,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批量死亡。若虫体较少,禽只年龄较大,则不表现出症状,多成为带虫的传染源。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肌胃角质层易剥离,多呈碎屑状,坏死,呈棕色。剥离后可见溃疡和虫体。

【诊断及防制】该病的诊断和防制措施可参考蛔虫病。

五、毛细线虫病

毛细线虫病是主要是由鸭、鹅毛细线虫及其他毛细线虫寄生于小肠、盲肠或食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严重感染病例可见死亡。

【病原】鹅毛细线虫寄生于鹅的小肠和盲肠,雄虫长为10~13.5毫米,中部有一根圆柱形的交合刺,雌虫长13.5~23毫米。鸭毛细线虫可寄生于鸭、鹅等禽类的盲肠或小肠,虫体较小,呈毛发状,前部细,后部粗。虫卵呈棕黄色,腰鼓形,卵壳较厚,两端有卵塞,内含一个椭圆形胚细胞。

【流行病学】鹅毛细线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患鹅体内,一般来说,夏季虫体数量较多,冬季较少。未发育的虫卵抵抗力较强,在外界可以长期保持活力。干燥的环境不利于鹅毛细线虫卵的发育和生存。

鸭毛细线虫为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成熟雌虫在寄生部位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到环境中。在体外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鸭、鹅摄入后,幼虫迅速进入寄生部位黏膜下,经一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

【症状】鹅毛细线虫病在1~3月龄雏鹅中发病率较高,轻度感染患禽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严重感染病例食欲减退至废绝,饮欲增加,精神不振,两翅下垂,常离群独处。消化机能紊乱,发病初期呈间歇性下痢,随着病程的发展表现为稳定性下痢,后期下痢严重。在排泄物中出现黏液,患鹅生长发育受阻,消瘦,贫血。虫体较多时常形成机械性堵塞,分泌的毒素造成患禽慢性中毒,最终衰竭而亡。鸭毛细线虫病患禽与鹅毛细线虫病临床症状相似。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小肠前段或十二指肠有毛发状虫体,严重感染病例可见大量虫体堵塞肠道。虫体寄生部位,黏膜肿胀、充血、出血,严重者甚至呈脓样坏死、脱落。由于营养不良,可见肝、肾发育不良。

【诊断】可在寄生部位如小肠、盲肠或食道中检查虫体或粪便中观察虫卵进行诊断。

【防制】本病的防制措施可参考蛔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