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 陈平主编
- 2421字
- 2020-08-26 14:43:46
“琮王”礼天下
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琮王”具有玉琮的典型特征,选用洁白的玉料,表面经过抛光,明如镜面。它的剖面呈现出外方内圆的造型,立面4个转角有凸起的棱面,上面刻有左右对称的浅浮雕兽面纹。
玉琮俯视图
所谓的方只是趋向于方,四边实际上是弧凸的,内圆外不方的形状,这也是所有玉琮横截面的一个共同特点。
发现于杭州余杭良渚反山12号墓的这件玉琮,整器重约6.5千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因而被人们冠以“琮王”之名。
对于这类玉琮的具体功能和象征意义,目前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玉琮内圆外方的柱形体,正象征着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玉琮是将天地贯穿起来的一种法器,充当着巫与天对话的工具,使人神之间建立起特殊的关系,代表着神权。玉琮中空外实,方圆一体,并且有氏族图腾和四方神灵的形象附着其壁,典型地反映了原始先民天地浑一、万物有灵的思维特征。玉琮上的兽面纹饰则起到辟邪求福的作用,为人们驱邪除恶。凡此种种说法,都因为年代久远,且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因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肯定,难以形成一致的观点。
玉璧
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直径26.3厘米,孔径4.2厘米,厚1.3厘米。璧一般光素无纹,但此玉璧上发现了两种少见的刻符。一面阴刻盾形层台,中间为一只飞鸟的纹饰;另一面符号形如“玉璋”,意象不明,可能与祭祀的法器有关。此器与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玉璧上的刻纹甚为相似,是目前出土的最大的良渚文化刻纹玉璧,弥足珍贵。
关于玉琮的起源,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源于土地经界和定居意识;有人认为是源于对日常用具的模仿和夸张,是织机上的部件;还有人认为是源于烟囱之类的物体,但都没有令人十分信服的依据。尽管如此,大多数学者却都承认这样一个观点:玉琮是和某种神的崇拜有关的礼器,是神权的象征,它往往显示了墓主人特殊的身份和显赫的地位。
这些探索和讨论让玉琮成了良渚玉器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器物。
与玉琮一样被视作礼器的玉器还有玉璧。玉璧是良渚玉器中单位面积最大的器种。专家认为这类玉器是由宽扁形玉环或玉镯沿着外径变大、孔径变小的趋势演变而来的,至良渚文化中期形成成熟的器型。与琮追求高度、忽略细节的演变趋势不同,璧从早期到晚期的嬗变体现出追求圆大和精致并重的趋势,显示出璧在良渚文化中的地位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玉璧的出土数量远比玉琮多,而且墓葬内出土的璧常有精致和粗糙之分。其中,“琮王”的发现地反山出土的玉璧就多达125件,是璧出土数量最大的一宗。
有许多学者根据《周礼·大宗伯》中的“苍璧礼天”和郑玄注“璧圆象天”等史料,主张良渚玉璧是仿照天之圆形而制作的,是先民“天圆地方”等天体信仰、意识的产物,当时是被用作祭祀上天的礼器;也有人说玉璧是先民对太阳神灵观或日环食现象的反映;甚至有人认为璧体所以称作“肉”,其实是指食物中的“肉片”,而“好”字是“孔”字的误写,玉璧实际代表“大肉片”,它是先民“鬼神食玉”宗教观念的体现。
联系古代文献的记载及商周考古发现的资料,基本可以确定,良渚玉璧应该是先民献祭神明的一种礼器。在这种共识前提下,有学者对于玉璧的功能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认为反山之类的大墓中随葬玉璧的现象,结合同时期有的墓葬用玉殓尸的实例,推测玉璧又是一种用来殓尸防腐的法器。此外,个别墓葬中玉璧数量众多,且加工粗糙,结合玉璧外形又正好与先秦时期的圆钱相同等迹象来看,有人提出良渚玉璧还应是财富的象征,可能是一种原始的货币。
《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说的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可以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时,对于玉璧的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我们习惯上把宽边小孔径的圆状器统称作璧,而窄边大孔径的称为环,一般不再用“瑗”这一名称。
《周礼·大宗伯》中“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记载,应该说是无法准确反映出良渚文化时期玉琮和玉璧的功能及使用状况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也是这段记载有所体现的——无论是玉琮还是玉璧,一定是和古代宗教祭祀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礼器,它们身上有着古人的精神寄托。
除了上述两种礼器外,还有另一种在良渚文化中象征权力的玉器——玉钺。就在距离“琮王”出土的地方不远,考古学家发现了这样一件十分罕见的玉钺。这件玉钺在造型上和别的玉钺并无二致,整件器物呈现出“风”字形,弧刃。罕见之处就在于这件玉钺上两刃角的正反两面分别浅浮雕完整的神人兽面纹和鸟纹,这在良渚文化的玉钺当中是绝无仅有的,反映出这件玉钺的不同寻常,因而有“钺王”之称。
玉钺
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通长17.9厘米,柄端宽14.4厘米,刃部宽16.8厘米,最厚0.9厘米,孔径0.55厘米。
玉钺瑁
前端高3.6厘米,后端高4.7厘米,最宽8.4厘米,最厚1.35厘米。
玉钺镦
通高2.8厘米,宽8.3厘米,厚2.3厘米。
良渚文化中的钺有石质和玉质两种,刃部大多不见使用痕迹,说明它们虽然有等级之分,但多数并不是实用器。玉钺在良渚文化时期十分盛行,是由穿孔的石斧发展而来的,正因如此,许多人认为玉钺是军权的象征。一柄豪华的玉钺包括钺、柄、柄上端的瑁和下端的镦。主人手握钺柄,钺身靠在肩上,瑁在上端,彰显着其拥有的军事权威,想来是何等威风的场面。这件“钺王”正是这样一柄难得的豪华之作。出土时,在它安装柄的对应位置的两端就发现了玉质的瑁和镦,只是时间久远,木质的柄早已朽坏。
玉钺完整结构图
良渚文化中,玉钺大多出自级别较高的大墓,一般是一墓一件钺。至于石质的钺,则随葬数目较多,个别墓葬中随葬的石钺竟达百余件。凡出土有玉钺的墓,其随葬品往往较为丰富,看来墓葬主人应是氏族显贵。
在“巫政合一”“王权神授”的良渚文化中,象征着神权的“琮王”与象征着财富的玉璧(玉璧象征财富的这种说法,可能是现在最常被人提起的说法了)和象征着军权的玉钺一同构筑起良渚文化的等级阶梯,折射着5000年前的文明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