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 陈平主编
- 1397字
- 2020-08-26 14:43:46
空前的陶艺
如果说认识猪的特性并加以利用体现了河姆渡人认识自然的能力,那么烧制猪纹陶钵这样的陶器体现的就是河姆渡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了。河姆渡人不是陶器的始作俑者,但是他们在陶器制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杰出成就。
古代先民要制作陶器,必须先认识到黏土在火中焙烧后会结成硬块这一现象,这在古人使用火的过程中是能体会到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古人根据自身使用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黏土器物放入火中烧烤,使它们变硬来满足实用的需求。进而,古人需要考虑用什么方法能更好、更快地制作出他们需要的器物造型。
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上,许多人认可恩格斯提出的“编篮涂泥”,经火烧过后成形的说法,实际上是有据而合理的推测。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在水乡生活的河姆渡人会在一些编织物上涂抹黏土以防漏水,这样使用起来会更方便。随着经验的积累,由此联想到用黏土直接仿制编织物的形状做出器物来,通过火的烧烤使它变硬成为可以单独使用的器物。
生活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先民们会先将制陶用的陶泥搓成长条状,然后把它们一圈一圈地盘筑起来,做出各种他们需要的形状,当然还会用手抹去陶器内外一棱一棱的泥条痕迹。这样的制作方法叫作“泥条盘筑法”。
我们这只“猪纹陶钵”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制作出来的,这也是河姆渡先民制作陶器的主要方法。想象一下,在这个成形方法中,泥条取代了编织材料,被用来编织篮、钵之类的东西,真可以说是奇思妙想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泥条盘筑法”渐渐被“轮盘拉坯法”取代,但并没有彻底消失。例如在明清时期,许多大型的瓷器在制作成形的工艺阶段还会部分使用“泥条盘筑法”。这也可以充分说明这种制作成形方法的科学性,也更证明了河姆渡人的聪明才智。
陶器制作上还有一项关键技术就是火烧黏土使之变硬成形而不至于龟裂。在这项关键技术上河姆渡人丝毫不落后,他们通过在陶土中加入羼和料的方法来提高陶器烧制的成功率。考古学家发现,在这只“猪纹陶钵”的胎体内夹有大量炭化了的植物茎叶的碎末。因为这样的陶器往往是黑色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类陶器叫作“夹炭黑陶”。河姆渡人在制作这样的夹炭黑陶时,会在黏土中有意识地掺和大量的植物茎叶碎末、谷壳等有机物进行烧制。它们烧成的火候较低,一般在800℃〜850℃,又在缺氧的还原气氛中烧成,使得有机质的羼和料仅仅达到炭化的程度,所以陶色偏黑。也有人认为,植物的茎叶碎末等有机物是事先炭化后再羼入陶土中,而后制作成陶器烧制的。先人之所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制作陶器,主要是为了减少黏土的黏性,以及减少器物因干燥时的收缩和烧制过程中的收缩而引起陶器开裂。很明显,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烧制陶器的成功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所烧制出来的陶器的质量。这在人类原始技术史上,是弓箭发明之后的又一技术创造,这一创造对人类生活史的发展起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泥条盘筑法
7000多年前,当河姆渡先民观察到野猪的习性,发现动物习性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时,表明他们拥有了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的能力;当他们开始驯养野猪用以改善生活时,证明他们已经拥有了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而他们富于创造性地制作这类“夹炭黑陶”时,表明他们已经拥有了原始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正是这些杰出的能力为先民们争取到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可能,成就了灿烂无比的河姆渡文化。今天我们应该在感叹先人伟大的同时,学习并发扬他们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古代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