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紹初 許逸民

 

2014年8月15日至18日,由中國文選學研究會主辦,鄭州大學文學院和鄭州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承辦的“文選學與漢唐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文選學會第十一届年會,在鄭州高新開發區光華大酒店順利舉行。

在我們看來,這次會議首先是一次名副其實的“回家”之旅。自江都學派領袖曹憲的弟子李善“講學汴、鄭間”,“文選學”就與鄭州結下了很深的緣分。1995年,藉助鄭州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的研究力量,中國文選學研究會成功舉辦了第三届年會,鄭州大學也成爲中國文選學會的駐會單位。20年後,鄭州大學盛邀來自海内外的160多位老中青三代專家學者,再次舉辦盛況空前的大會,大家在“文選學”之“家”,話“家”常,數“家”珍,回顧“文選學”的歷史發展,深入研討“文選學”的各類議題,展望文學、“文選學”的未來發展,繼往開新,的確爲學者們營造了激活創造性思維的最好場合。這裏,要對鄭州大學和以劉志偉教授爲帶頭人的鄭州大學“文選學”團隊爲大會付出的辛劳,表示深切的謝意!

本届研討會共收到參會論文117篇。短短兩天半时间中,进行了25場研討,可谓主題集中,節奏緊張,氣氛融洽,討論熱烈。會議論文站位高、角度廣、觀點新,研究深入,以“文選學”爲核心,囊括漢唐文化,縱貫整個中國文學史、文化史,採用文學、史學、哲學等人文學科的先進方法和視角,對《文選》編撰理念、時代氛圍、文體分類、版本差異、注文引書及作家作品解讀等問題,進行深入系統研究,在不少論題上取得突破。無論從數量還是质量,在歷届“文選學”會議中都是空前的。

現在經過會後再次的修改定稿,共選收了48篇代表性論文,由中華書局予以結集出版,的確可喜可賀。不過,由於篇幅限制,不少有重要價值的文章没有收入,留下了遺珠之憾。因此,我們願意就大會所收到論文的整體情況,談點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於海内外方家。

在我們看來,本次提交大會的論文突出了以下五個方面的主題:

一是立足前沿,以“文選學”史研究爲核心,不少論題有所突破。“文選學”史是當代“文選學”研究的重心之一。會議論文對“文選學”史的觀照,時間跨越宋代至現當代,地域從國内到海外,如張明華、蹤凡、董宏鈺對宋代“文選學”史的辨析,楊波、王奎光對元代“文選學”史的梳理,魏宏遠、王京洲、高小慧、徐華中對明代“文選學”史的探究,楊宿珍、南江濤對清代“文選學”史的勾勒,王慶元、郭寶軍對現當代“文選學”史某些問題的清理,日本學者芳村弘道有關海外“文選學”史的研究,孫津華關於《歷代文話》對“文選學”的探討等,聯繫起來看,比較系統地梳理了宋以後的“文選學”研究發展歷程。芳村弘道將其個人珍藏的三部朝鮮刻本《選賦抄評注解删補》介紹給與會學者,令人大開眼界。楊宿珍《從<重訂文選集評>論所謂的<孫批胡刻文選>一書》,通過對相關評點文獻的對照研究,得出其中孫批不可信賴的觀點,立論堅實,令人信服。蹤凡《從<文選雙字類要>到<文選類林>》,對一向不被關注的兩本宋代《文選》工具書進行了細緻發掘考辨,令人耳目一新。王慶元關於周貞亮《文選學講義》與駱鴻凱《文選學》的比較研究,張明華對陸游“國初尚《文選》”的駁斥,董宏鈺對王應麟“選學廢矣”的考辨,郭寶軍對“選學妖孽”説産生背景和用意的梳理,王京州對張燮《七十二家集》“文選學”價值的闡釋,或立足文獻,條分縷析,或另闢蹊徑,提出新見,多有斬獲。徐艷關於宫體文的探討,趙厚均關於《文選》賦序的研究,趙保勝關於黄文焕《召魂》研究的“重訪”,陳煒舜對《楚辭文句集釋》的評介與研究,曹世瑞及南江濤關於《文選》文獻的勾稽,都深入細緻。俞紹初對科舉與“文選學”關係、尤袤本來源問題、《文選集注》的成書年代與作者問題,發表了新看法,令與會同仁大受教益。

二是以《文選》所收作家作品研究爲主題的研究,立足于文本本身,結合作家生平,勾稽相關史料文獻,或對其作品主題深入探討,或對其作品意義細緻剖析,或對其接受史進行揭示,角度多元,啟人遐思。本次會議關於《文選》作家作品研究的成果頗爲豐富,涉及班婕妤、禰衡、王粲、曹丕、曹植、李蕭遠、阮籍、張華、潘岳、石崇、陸雲、陶淵明、謝靈運、江淹、任昉、蕭統等作家的作品,通過文本細讀進行比較研究的,如蘇瑞隆《李蕭遠<運命論>與劉孝標<辯命論>之比較研究》、黄坤堯《變换的技巧——古詩與擬古詩的創作比較》;傳統而經典的知人論世法者,如宋恪震《應當怎樣看待陶淵明的歸隱》、樊榮《從<爲鄭沖勸晋王箋>看阮籍的心路歷程》、郭永吉《禰衡<鸚鵡賦>中處世之道研析》;新視角得出新觀點者,如許雲和《<别賦>:人間愛别離的深心體悟》、劉玉葉《論任昉甲部闕如》;進行作品闡釋者,如廖一瑾《石崇<王明君辭>、班婕妤<怨歌行>的美學意象及傳遞》、林大志《讀阮籍詩劄記》、張亞軍《張華<勵志詩>題旨發微》、李建松《陸雲賦四題》;關注創作背景者,如衛紹生《陶淵明<擬古詩>一首蠡測》;从文論视角研究者,如高林如《<文心雕龍>論曹丕》、李定廣《情兼雅怨的内涵與曹植的集大成地位》、孫艷慶《王粲詩文之體弱與密的關係考論》、王豐先《南朝人對謝靈運的品評與定位》;进行作品考證者,如王曉東《潘岳僞疑作品考》、于溯《<古今詩苑英華>考》;进行選注研究者,如王書才《<文選>李善注引書數量考述》等。

三是以“文選學”與漢唐文化爲主題的研究,有文學理論層面探討,有文本經典化内容的探討,有关涉政治制度、社會風氣與文學創作關係的探討等。《文選》對中國文學、文化、政治、歷史等都産生了重要影響,這也是學界目前重點關注的課題。從文學理論層面探討《文選》文學理論價值的,如隋少傑《文與道的首次對話》、盧焱《隱忍的詩哲》;對《文選》經典化問題的研究,如孫浩宇《經典化與<文選>輯録想象——以賦文類考察爲中心》、齊清仙《<諫逐客書>的經典化及其意義》、孫少華《文本層次與經典化——<文選>左思<蜀都賦>注引揚雄<蜀都賦>相關問題》,對文本經典化及其造成的文本複雜性問題提出了思考;文體分類與文學史、學術史的研究,如金璐璐《論漢代誡子書及其文學史意義》、劉德傑《論碑文興盛於漢順桓靈之世》、嚴紀華《六朝題寫詩初探——以<文選>選詩爲例的觀察》、宋展雲《<文選>鳥獸賦之寒士心態探微》、邱培超《文章史事,固相終始——自章實齋<文史通義·與甄秀才論文選義例書>談清代文、史知識之分合》、吴中勝《銘文化與<文心雕龍·銘箴篇>的解讀》,對文體産生與流變、文學史與學術史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王建國《清談風尚與東晋南朝文學之演進》、王允亮《從“風角殺人”到黨錮之禍》、王士祥《<文選>對唐代應試詩賦的影響》,從政治制度、歷史文化、社會風氣對文學創作的深入影響切入,給人有益啟示;羅家湘《“天門”與<九歌>二司命的生死交融》、邵傑《<文選·劇秦美新>“帝典”問題考論》對“天門”、“帝典”進行了考證與闡釋;喬俊傑《<昭明文選>平行體修辭衡鑒》、司全勝《綜論漢樂府民歌中的方位名詞》、彭慧《從<讀文選雜誌>看王念孫“形音義互求”的訓詁理念》,運用語言、訓詁材料展開研究。

四是圍繞《文選》編撰及文體研究展開,《文選》的編纂是“新文選學”一個基礎而重要的課題,與會學者或從《文選》編選理念、編選的影響因素入手,或從其成書切入,或以某一類文體的入選爲契機,或以作家排序矛盾現象爲基點,或從其時代氛圍探討,或以其文體命名及歸類方式來深入,或對《文選》文體及次文體進行研究,都得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結論。如胡大雷《文章總集的生成與史學文獻編纂》多方面考察了總集與史籍編撰的關係。陳延嘉《儒學核心價值觀“尊尊親親”與<文選>編撰——再論<文選>之根》、劉志偉《蕭統主編<文選>的編纂理想——兼談對未來“文選學”研究系統的展望》、李永祥《論蕭統<文選>的政治模式》、梁臨川《<文選>編輯與六朝時代氛圍》、韓暉《<文選>選文的文體命名與歸類方式——再論<文選>之根》、孫尚勇《文學在兩難之間——從蕭統<文選序>談起》都從不同方面和角度指出《文選》是一部文化大典,是偉大政治理想的折射,體現了國家意識形態與文化審美的緊密結合。劉寧《文體與形名——從作家排序之“自相矛盾”再探<文選>文體觀》指出《文選》在神髓上接近《文章緣起》,突破了傳統“宗經”文體觀的束縛,並對當時的新文體觀予以規範。鐘濤《<文選>“册”體選<册魏公九錫文>略説》、龍文玲《賦可以言情——<文選>“情賦”略論》、黄燕平《蕭統<文選>賦設“情”、“志”二類的多重意藴》、趙曉輝《<文選>“音樂賦”體式及音樂思想論析》、鄭偉《<文選>詩“臨終”類的分屬争議及學術意義》、劉子立《反虚爲實:略論<聲無哀樂論>的體式——兼論<文選>“論”類文體的選文標準》從不同文體分析指出其定體之功和垂範後世作用。張培陽《論選體》指出古人將“選體”定義爲“五言古詩”或“新體詩”不合適,應該將其分爲沈約、謝朓代表的新體,顔延之、謝靈運代表的元嘉體,曹植、阮籍代表的純粹元嘉體。胡旭《論<文選>對建安七子作品之去取》認爲今人多强調《文選》的總集特徵,而忽略其選本特徵,特别指出選文的類别及典範影響編選者的去取。

五是關於《文選》版本及注本的研究,或從書法學角度切入探討,或從避諱學角度入手研究,或討論某版本的特色,或研究李善注引書的特點,提出了一些新見解。《文選》版本及注釋研究是“文選學”最重要内容,影響所及,當今關於《文選》各種注本及版本的研究長盛不衰。與會學者主要圍繞《文選》李善注的底本、李善注本、五臣注本及《文選集注》展開。胡耀震《李善注<文選>的底本》、劉九偉《明州本<文選>與尤刻本之關係》、趙蕾《宋刻五臣注<文選>孟氏本與陳八郎本關係考》、鄒德文《陳八郎本<昭明文選>音注特點及其版本價值》對李善注底本及各版本之間的關係或價值進行研究。張典友《<文選>書法學芻議——以<文選>諸版本之書刻探原爲中心》、游志誠《<文選>書法學——論今存傳世最早的<文選>版本史岑<出師頌>》從書法學角度切入探討版本問題。范志新《從避諱學的角度論選學中的三個問題》從避諱學角度入手探討版本流變。劉風華《<文選>李善注與清華簡所見“伊尹”資料比對二則》、王保國《<文選>李善注徵引<尚書>文獻輯校》、趙建成《李善<文選注>引<詩>類文獻考述——兼論李善<詩>學》、洪文婷《李善<文選>注引<毛詩序>析論》從李善注入手,討論其注引《尚書》、《詩經》等文獻特點。静永健《<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影印舊鈔本>出版始末小考》探究了日本影印《文選集注》的始末,指出其仍優於後出本之處。劉鋒《抄本時代<文選>校讎探微》分析了唐寫本等的校讎特色。馬鐵浩《<三都賦>與魏晋博物學——以<文選集注>劉逵注引書爲中心的考察》、栗山雅央《從左思<三都賦>的文本内容論西晋的時代性與武帝司馬炎的影響》分别從具體篇目分析當時的社會風尚。錢振宇《<唐鈔文選集注彙存>中陸善經注若干問題新論》、魏曉帥《古鈔<文選集注>編輯原則及學術水準芻議》、王翠紅《古鈔<文選集注>匯録<鈔>之撰者考》都從《文選集注》入手具體探討了某一問題,並提出新的見解。許逸民提出在“文選學”研究,尤其是版本、注釋研究方面,應該求真求是,還其原貌,探究其因,慎下結論,切忌妄論前賢是非,特别是青年學者。

以上概述了本次會議論文的整體情況,難免有挂一漏萬、理解謬誤之處,要敬請各位專家學者和讀者諒解。

作爲從創會至今的參與者和學會一路走來蓬勃發展的見證者,我們欣喜地看到,這次會議上一批“文選學”研究新鋭已經嶄露頭角,他們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受到良好的學術訓練,善於思考、勇於創新,以非常出色的表現,爲大會增光添彩。他們的成長,是學會未來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祝福他們能够通過扎實讀書、沉潛努力,走向學術大成!也祝願以本次會議論文的出版爲契機,老中青學者攜手努力,推動“文選學”向更高境界邁進,祝願作爲駐會單位的鄭州大學的“文選學”研究繼往開新,有更大的發展。

在本次大會後,本學會顧問、復旦大學王運熙教授不幸去世,王運熙先生長期關懷“文選學”研究和學會工作,貢獻良多。論文集即將出版前,6月5日,鄭州大學文學院、古籍整理所宋恪震教授不幸去世。宋教授長期致力於“文選學”研究,熱心襄助學會工作,退休後還精研“文選學”,筆耕不輟,本次會議提交了《應當怎樣看待陶淵明的歸隱》的論文。今年也是學會創會會長曹道衡先生去世14周年,我們也謹以本論文集,深切悼念爲中國“文選學”研究做出貢獻的各位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