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腊史:迄至公元前322年
- (英)N.G.L.哈蒙德
- 12218字
- 2021-03-27 16:04:58
导论 希腊地理概况
一、一般特征
地中海地区的气候是温和的,既没有欧洲冬季的严寒,也没有非洲夏日的炎热。它的温和性是由于海洋的影响,这使它在冬季能得到来自大西洋的温和多雨的西风,而在夏季则有干燥凉爽的东北风——古希腊人称之为“厄特西安风”(Etesians)。在受海洋影响最甚的地方,诸如岛屿、半岛、低平的海岸地带等,地中海气候也就表现得最为充分。愈从海岸往内陆深入,气候也就愈益丧失其地中海式的温和性质而愈益接近于欧洲或非洲的大陆性气候。因此,地中海气候的存在与否并不取决于纬度高低。在希腊,像阿提卡这样的半岛在气候方面更近似于卡尔西狄斯和阿尔戈利斯,而和它的内陆近邻彼奥提亚区别较大。同样地,在整个地中海区域内,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希腊的海岸地带在气候方面也更多地接近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昔兰尼加和迦太基等地的沿岸地带,而不同于它们各自邻接的内陆。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图式使得迈锡尼文化的传播以及其后的腓尼基人和希腊人的殖民活动多半导向和局限在地中海沿岸,而不大深入马其顿和叙利亚的内陆。因为,在所有这些沿岸地带都能推行同样的生活方式。在冬季的雨水和阳光之后,干热的夏季带来了为橄榄、葡萄和无花果成熟所需的漫长的萌芽和生长季节,也有利于谷物的种植。充足的阳光、温和的冬日和干暖的夏季,都激励了居民的精力,有利于户外生活。习惯于这些条件的克里特、希腊和腓尼基平原上的居民,当他们被迫外迁寻求新居时,自然会选取那些具有地中海气候特征的地方。
希腊大陆的地表有一大半是多山的丘陵地带。其中较高的部分,一直往南延伸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阿尔卡狄亚高原,都属于大陆性气候带。这些地区人烟稀少,通常覆盖着森林和灌木,或因水土流失而成为石灰岩和大理石的秃山荒岭,但它们在希腊经济中仍有重要作用。最重要的是,在漫长而干热的夏季中,它们提供了低地平原所没有的放牧草地。每年四五月间,大群绵羊从低地来到高地放牧,秋天从高地返回低地。这些山地也牧养了牛、猪和山羊。因此,由山地提供的肉乳产品,加上平原出产的谷物、橄榄、水果、菽粟、蔬菜等,就使希腊人的食品种类极为齐备。山区还提供木材作为燃料和建筑材料,其中如松、柏、杉木可供造船,栎橡可制作染料、猪饲料和鞣皮料(甘宁)。生活在分散的村落和茅舍中的山地居民,保有强韧的体质和坚定的气质,这是他们那些过惯温和气候和安逸生活的平原同胞难以保持的。
平原地区居住着大部分人口,组成市镇和大村庄,以农业、渔业和贸易为生。肥沃的平原为数众多,但大多数面积很小,直到今天希腊的可耕地也只占全部土地面积的18%,在远古时期当然会更少。因此,可耕地始终是被热切需求的,因为它生长着至关重要的粮食。希腊的平原地区较之山区在物产和人口方面都要富庶和众多,并且气候温和,出海方便。当山区居民还处于闭塞落后状态时,平原地区已是人文昌盛了,然而,每当平原居民处于衰败之际,阿尔卡狄亚、亚该亚、埃托利亚和北希腊的山民就会在精力和勇气上显出优越性。
在整个希腊历史上,山地居民始终对平原居民施加压力。山区的过剩人口不停地流向平原以求生计。贫苦的北方人为南方的温暖气候和平原上的丰富农产品所吸引,不断地涌向南方。然而,面积微小的平原地区本身就为人口众多所苦,它的过剩人口因为习惯于地中海的气候和生活条件,纷纷迁居海外具有类似条件的地方。这种迁移运动总是经常地(虽然不是连续地)出现于各个历史时期,今天仍和古代情况一样。
在地中海地区内,爱琴海区域是气候最佳、位置最优越的。暖和的夏季在这里持续时间最长,冬季也最温和,海中鱼类品种众多,尤以金枪鱼最为可贵。爱琴海周围都有陆地环绕,只是在南面以一连串岛屿和浩淼的利比亚海相接。在夏天,它的海域对航海者是特别有利的,那时每天早晨有风吹向海中,傍晚又有风吹回海岸,而在海上则经常刮着从东北方吹来的厄特西安风,岛屿星罗棋布,处处总可以看到陆地。白天能见度良好,晚上则群星闪烁;众多的岛屿和港汊提供了躲避风暴的场所,潮汐不大,海流罕见,小船可以在岸边浅滩完全靠岸。因此,夏天的爱琴海变成了原始航海业的天然摇篮。但是,希腊人也正确地把大海看成一个三心二意的女人,因为在一个被大陆环绕的海域,有时会出人意料地猛然刮起狂风,而背风的海岸也可能尽是巉岩绝壁。在冬季则经常有风暴,航行是极危险的。即使是一艘现代快艇,航海设备齐全并能在一般风速中逆风而行,也极少在冬季出航。
在希腊半岛西岸的爱奥尼亚海,也具有一些和爱琴海相似的优点。在大陆上有科林斯湾、安布拉西亚湾和奥里空湾作为避风停泊之所,和海岸平行的一连串岛屿也是富有港湾的。在这里,夏天的向海风和向岸风,同样有利于沿岸航行,一直到亚得里亚海口为止。但是,若深入亚得里亚海,或者从科尔西拉岛和奥里空湾横渡而达意大利半岛的南端,则常常是危险的,因为从东北方来的厄特西安风向狭长的亚得里亚海域刮去,就会形成大浪。然而,古代航海者认为,从科林斯湾直接航达西西里或意大利是更为危险的。至于南面的大海,由于海中没有岛屿,无论遇上风暴或无风都不利于航行。古代海船很少横渡这片海域以达非洲。它们宁可沿着一串岛屿东航亚洲,并沿叙利亚、巴勒斯坦海岸抵达埃及。
一旦航海业发达起来,地中海各地的联系必然主要依靠海运。陆上道路绝大多数都是迂回而艰难的。在原始的航海条件下,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构成了东部地中海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交通要道,因为这些海域中连成一串串的岛屿和曲折的海岸提供了比南地中海的空阔海面更为安全的航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琴海也有不同的航运中心,这多半是由当时贸易的流向所决定,而较少和各地的自然优势有关。当埃及是地中海最富的国家之时,塞浦路斯岛、克里特岛和南希腊的阿尔戈利斯地区就占主要地位。当贸易区扩展到西部地中海和黑海时,科林斯地峡变成了联络东西方的桥梁,周围的城邦如埃伊纳、科林斯、雅典就成了最重要的贸易中心。在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当东方各国的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的时候,亚历山大里亚、塞浦路斯岛和罗得斯就位居前列。在土耳其人统治的黑暗时期,中部爱琴海的岛屿成了主角。由此可见,直到轮船航运发达以前,爱琴海总是欧洲、亚洲和埃及之间货物交易的中心点。
欧洲的陆上交通要道从未经过希腊半岛。甚至当北欧和中欧的物产南运地中海外销时,它们也总是以马赛和威尼斯当作最方便的输出港,或者集运于黑海或普罗彭蒂斯海沿岸。在巴尔干半岛上,通往中欧的要道是经由莫拉瓦河谷和阿克希乌斯河谷的,它在马其顿的特尔马湾抵达爱琴海,也没有经过希腊半岛。从亚得里亚海东岸通往普罗彭蒂斯海的最好的陆路,是在利赫尼都斯湖附近穿越巴尔干山脉,经马其顿沿色雷斯海岸以达拜占庭城。因此,对巴尔干的陆路交通及其主要出海口的控制权掌握在马其顿手中。此地位置的险要是历代马其顿国王和共和时代的罗马人都充分认识到的。既然马其顿扼居希腊陆路交通的咽喉,而另一方面各希腊城邦又从未能充分控制马其顿,因此它们从未成为主宰巴尔干半岛的军事强权,结果就只好转向海外去求繁荣和权势。
在希腊半岛内部,陆路交通的最大障碍是巴尔干山主脉向南延伸的各山系。形成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之间分水岭的只是一条山脉,而分开东希腊和西希腊的都是一系列平行山脉组成的宽阔地带,它从品都斯山脉往南,西边达奥雷亚山,东边达帕尔纳苏斯-赫里孔山,自成一套水系。这条地带在科林斯湾以南,由阿尔卡狄亚山脉的高峰(埃利曼都斯山和西伦尼山)构成,最后分为三脉:埃加列奥斯山脉、泰吉图山脉和巴农山脉。穿越这条山脉带是非常困难的,隘口不多,而且很高。从东海岸达西海岸时,行人将遇到的不是一个而是好多个分水岭,因此,从东往西的陆上通道只在地区性的往来和军旅行动方面有其意义。贸易经海路要方便得多。
北希腊和南希腊的陆上交通在科林斯地峡处面临壅塞,因为格拉尼亚山盘踞在那里,使通道变得狭窄不堪。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攸罗塔河谷起程北行,需翻越巴农山至阿尔戈利斯平原,再通过涅米亚附近的低山隘口达科林斯和地峡。过地峡后,北行大道一分为二,其一沿希腊半岛西部北上,这一带的山脉都和海岸平行,可以很容易就从奥尼阿代走到奥里空。在这条路上,还可顺着阿卡奈尼亚诸湖泊形成的长长的沼泽地北达林姆奈亚和安菲罗奇亚的阿尔戈利斯,再翻越安布拉西亚湾上的一条山脊而达伊庇鲁斯的安布拉西亚,从这里,渡过几条和海岸平行的狭长河谷,穿越多东纳和阿提达尼亚,经奥斯河可达阿波罗尼亚,或者往西达奥里空湾。另一条从地峡北上的大道则经半岛东部,但是巴尔干山脉的支系在这里却不和南伸的主脉平行而是成直角相交,这些支脉就把东希腊分隔成一系列州区,使河流向东注入爱琴海,并使从地峡北上马其顿的旅行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障碍。
在这两条道路中,东路是更为艰难的,但是因为它联接了地峡和马其顿这两个战略要地,所以比西路更为重要。无论哪条路都不利于货物的搬运。山路上一般都是岩石,对于古代没有打马掌的马匹说来,行走是极费力的。驴、骡是驮货的牲口,牛则比马更多地用于耕作。甚至在现代,除了在平原地区和有碎石铺筑的道路上,车辆也是很少使用的。在古代,道路只是在各个州区,例如阿尔戈利斯、阿提卡、马其顿内部自成体系,南北要道就是贯穿地峡的那一条。无论什么地方,货物主要依靠牲畜驮运,而任何长途贩运通过海道则是更为快捷和便宜的。
上述有关希腊的一些特点,几乎是希腊大陆的所有州区和多数岛屿都共同具有的。各个州区都可说含有希腊地貌的各个特征:高地、平原、海岸,一应俱全。举例说,拉哥尼亚、阿提卡、阿卡奈尼亚等地,既有肥田沃野和种植橄榄的低地,也有森林覆盖的山地和夏季牧场。有些海岛,例如赛法伦尼亚、克里特、罗得斯等,也是同样情况。在每个州区内和多数岛屿上,通常都有若干小平原,这些小平原又各自有高低山地环绕。每一州区或岛屿,甚至其中更小的地域单位,在基本生活必需品方面都能自给自足。这个特点很有利于众多小国纷立的局面,各邦基本上都能自给。
各个州区却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很有特性、独具风貌的。这种情况部分地是由于气候的因素。温和多雨的西风在形成半岛中脊的大分水岭的西边降下了大部分的雨量,因此安布拉西亚年降雨量达42.6英寸,而帕加塞只有21.6英寸;帕特雷有26.5英寸;而雅典则为16英寸;伊利斯有33.8英寸,而梯林斯则为20英寸。因此西希腊林木更为茂密,牧草更为丰美,但晴爽明丽不如东希腊。由北往南,希腊各平原地区也是愈往南便愈温暖,最后在朝南的美塞尼亚平原和克里特、塞浦路斯达到顶点。此外,海的影响也使希腊大陆的各半岛和海中各岛屿具有较其他州区略为温和的气候。
希腊各地在地质构造方面也是很不一致的。大陆的高山分水岭部分由石灰岩、部分由火山岩(特别是暗绿色的蛇纹石)构成,蛇纹石在一些爱琴岛屿,例如埃伊纳、米洛斯、塞拉和尼西罗斯等,也有分布。西希腊各山支脉由石灰岩组成,这一构造带以半圆形贯穿于爱琴海边缘的从克里特直达罗得斯岛的一串岛屿,并东接于小亚细亚沿岸。东希腊各山支脉则部分为石灰岩,部分为结晶岩,后者包括大理石和多种矿石。这些支脉延伸为中部爱琴海的各岛和对面的小亚细亚海岸。在这些山脉和冲积平原之间,还穿插有浊积岩床(它通指砂岩、泥灰、粘板岩和砾岩)。浊积岩床通常形成丘陵并含有可做肥料的碎屑,在东希腊比西希腊更普遍,并为若干爱琴岛屿提供了肥土带。在下面有关希腊各地区的介绍中,这些因素的作用还要进一步说明。
二、州区和岛屿
伊庇鲁斯内陆的水流入奥斯河和阿拉赫图斯河,这两条河都发源于品都斯山脉中央的拉克蒙山。这片内陆属大陆性气候,民性强悍。较高的海拔和较多的雨量使它富于牧场和林木,但可耕地稀少;在古代它以出产牛、马、绵羊和山羊著名。内陆的中心是多东纳高原,从安布拉西亚通奥里空的大道和从拉克蒙山东往帖撒利的道路在此连接。在品都斯山脉的西边有四条石灰岩的支脉和海岸线平行,从而使内陆和爱奥尼亚海隔绝。只有三个地方可以直接通海:布什罗顿和阿切隆河下游这两块肥沃的平原,以及更小一些的提阿密斯河的平原。这些平原属地中海气候,富于谷物和橄榄;平原居民由于其产品在内陆保有市场,很少从事海外贸易。伊庇鲁斯最富庶的地区是邻近安布拉西亚湾北岸一带,此地雨量丰富,冬季气候温和,富产谷物、橄榄、水果、牧草,也有许多鱼类繁殖的港湾。这里是伊庇鲁斯中部地区产品的天然出口地点,它的几个港口也是西海岸最为活跃的。
安菲罗奇亚位于安布拉西亚湾东岸,有一小片海岸平原和布满林木的砂岩丘陵,后者出产木材及野无花果。由于此地控制着伊庇鲁斯通往南方的要道,军事上有重要意义。阿卡奈尼亚,由于是个半岛,又兼有地中海气候和较大的雨量,有丰美的牧场,在斯特拉图斯和奥尼阿代两地还环绕着肥沃的平原。此地的石灰岩山脉,结构上类似于伊庇鲁斯,因此它的交通向南通往科林斯湾。阿卡奈尼亚人也不擅于航海,他们和伊庇鲁斯人一样,在文化和政治发展上都比较落后。
上马其顿的边境是由高峻的山脉组成的。它的各个辽阔的浊积岩高原由较低的山脉彼此分开,水流或注入湖泊,或汇集成阿克希乌斯河、吕底阿斯河和哈利亚克蒙河,它们都穿过那些围绕下马其顿肥沃平原的山脉而流入特尔马海湾。马其顿的气候是大陆性的,特点是冬有凛冽的北风而夏季又很炎热。无论在气候和地势方面,马其顿都和巴尔干内陆相近,而和希腊半岛不同。它富于木材、牛、马、绵羊、谷物和葡萄,养活希腊各州区中最众多的粗壮的农业人口。众多的商路由内陆交汇于海岸。海湾沿岸的最好港口都位于卡尔西狄斯各海角之间,这里属地中海气候,产橄榄、水果和适于造船的木材。
帖撒利由高入云天的奥林匹斯峰和较低的坎布尼亚山脉与马其顿相隔离,若要从北方进入此地,只能途经满布法国梧桐的坦佩谷,或经奥林匹斯峰西边的山口。群山像围墙似的圈住辽阔的帖撒利平原,其中最低下的山脉使平原和海分隔开,并让水系北流汇于皮涅乌斯河,经坦佩谷入海。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因为奥萨山和皮利翁山阻隔了海的影响,但冬季不如马其顿寒冷。平原沃土深厚、谷物丰盈,有肥美的马群、牛群和绵羊,帖撒利西北的浊积岩山麓和高坡草地上的牧场为牲畜提供了主要的夏季放牧场所。平原依山麓而分为四区,各以拉利萨、特利卡、阿尔涅和底比斯为其中心。马格尼西亚的结晶岩山脉盛产木材、牧草、橄榄、水果及干果。弗提奥蒂斯肥沃的沿海平原在气候和物产方面都属于地中海类型,其地面临封闭的帕加塞湾和优卑亚海峡。虽然帖撒利山区出产造船的木材,但古典时代的帖撒利人却一直以农为本,其出口物产多由外地人用船运走。
往南的最短路程是翻越奥什雷斯山的高山小道。另一条较长的道路从哈鲁斯起程,沿海岸而南。两者都下达于马利斯的冲积平原,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美。斯柏切攸斯河的狭长河谷则为山区牧民埃尼安尼亚人和奥伊塔人所占,在河源处有一条难行的小道翻越高山地带西达安菲罗奇亚。
中希腊的入口为奥伊塔和克尼密斯山脉所扼。最方便的路程是沿海岸而行,但这里又受制于温泉关的峡谷;经此即进入罗克里,它是一狭长的丘陵地带。临优卑亚海峡沿岸有奥普斯和提洛尼翁等肥沃平原。翻越高峻的奥伊塔山,有路内联多利斯小高原,它是昔菲苏斯河的发源地。从这个多风而寒冷的高原有两条路往南,其一经安菲萨而达科林斯湾,另一条沿昔菲苏斯河谷而抵达弗西斯。在弗西斯,帕尔纳苏斯山是一大名胜,它在西面高踞于安菲萨的狭长河谷之上,在东边则君临昔菲苏斯河的肥沃流域。它的高山坡地满布森林,可作夏季牧场,但山麓则荒芜不毛或长着多刺的灌木。帕尔纳苏斯山的南坡陡落为险峻的悬崖,形成了一条东西向的裂谷,从莱巴得亚至科林斯湾的道路就通过这里。在裂谷北面的山麓间,德尔斐圣域控制着这条路的西口;这条路由此向下通过长满橄榄树的克里萨而达伊特亚。在裂谷和海湾之间,有一片凹凸不平、不适农耕的石灰岩地。弗西斯的最富庶部分是易于灌溉的昔菲苏斯河流域,既有耕地又有牧场,而在帕尔纳苏斯山脚则有若干城镇。
彼奥提亚,除了东南面都被山脉围绕,可从狭窄的昔菲苏斯河谷进入。它的辽阔而肥沃的平原,像帖撒利地区一样,夏季酷热而冬天湿冷。从境外的赫里孔山延伸的一条低矮的支脉把该地分为两大平原,底比斯即位于支脉山脊之上。北边的沃野,以奥科美努斯为中心,包有昔菲苏斯河流注入其中的科巴依湖。在湖底的石灰岩床中藏有透水的孔道,当其未阻塞时湖水便会潜流出去。南边的平原肥土深厚,阿索普斯河横贯其间,并经阿提卡在奥罗普斯附近入海。彼奥提亚在古代以其谷物、马、牛和绵羊著名。虽然它濒临优卑亚海峡和科林斯湾,但一般说来它不是一个航海的城邦。
穿越西萨隆和帕尔涅山脉,便可进入完全属于地中海气候的阿提卡半岛。它的瘠薄而干燥的土壤最适于橄榄生长;其次则为葡萄和无花果,位于雅典四周的中央平原以三个不相连续的山为界:帕尔涅山,有针叶林并在其石灰岩山巅有夏季牧场;彭太利卡斯山,有大理石矿;希米图斯山,它的荒凉的西坡只能种麝香草和其他养蜂的草本植物。从中央平原有大道通往埃琉西斯、马拉松和麦索该亚等较小的平原,埃琉西斯产小麦,其余则产大麦。各山麓和沿岸山地有常绿林,特别是那些矮小的、可以切口采取松脂的地中海松。阿提卡虽缺乏农牧资源,却富有劳利昂的银矿和面向萨隆尼克湾和夕克拉底斯群岛的天然良港。从埃琉西斯沿海岸有路通麦加利斯,麦加拉城筑在贫瘠的石灰山岩之上,其下面有一片沿岸小平原,出产谷物和蔬菜。内陆平原则盛产葡萄与橄榄,山地有稀少的牧场和林木。它在军事上是战略要地,从彼奥提亚通往伯罗奔尼撒的大道经过此地,它在萨隆尼克湾和科林斯湾都有可供小船使用的港口。
我们上面所谈的各地区都有天然屏障为其边界。在东部和西部各地区之间,有以拉克蒙山为其中心的高山地带贯穿南北,其北面的高山主要为蛇纹岩结构,富于水泉并有表土,山毛榉、针叶林、橡树和板栗等处女林覆盖其上,熊类还有残存,狼则很多,这些山脉有广阔的高坡牧场,在夏天可放牧从伊庇鲁斯、马其顿和帖撒利来的数以万计的绵羊。拉克蒙山以南则是一大片石灰岩的以各高山组成的三角形山地,阿基罗斯河、攸努斯河和达夫努斯河流贯其间,河道在岩床上形成一系列通向科林斯湾的峡谷。在这个荒野的林区,稀疏的村落以种植夏播作物(主要是玉米)、饲养牧畜、采集干果和种植菜蔬等为生。高山坡地则为东西方低地地区的绵羊提供了夏季牧场。粗壮的山民经常因人口增长而向平原地区迁移。在古代他们组成部族,有阿塔马尼亚人、多罗皮亚人、攸利塔尼亚人、阿伯安提亚人和阿格里亚人等名称。在南端,这一高山带被科林斯湾所切断,在科林斯湾的海岸边有埃托利亚和奥佐利亚的罗克里两个州区。上述两州区的内陆是牧区而属大陆性气候,但面向海的低地平原在气候和物产方面都属地中海类型。埃托利亚的最肥沃的平原位于德尔蒙河以西,罗克里的最肥沃的平原则位于安菲萨河以南。但这两个州区都为南北向的各山脉切割,因此从西向东的交通是极其困难的。
阿尔卡狄亚是伯罗奔尼撒的中央高山地带,向西注入大海的阿尔弗斯河流贯其间。此地高峻而远隔于海,属大陆性气候,产牛、绵羊、马、驴、猪而缺少谷物;最好的耕地位于提吉亚、曼丁尼亚、腓尼乌斯、斯提姆法鲁斯等盆地内,它们也富于牧场。埃利曼都斯山和西伦尼山濒临科林湾的陡峭的北坡,属于亚该亚地区。它盛产葡萄、橄榄和水果,但窄小的谷地很少耕田。其高山坡地有茂盛的橡林和针叶林,而在漫长的海岸上则有帕特雷这个天然良港,它位于科林斯湾的狭口以西。在阿尔卡狄亚以南,有三条平行的山脉延伸入海,分别形成阿克里塔斯、达那隆、马列亚三大海角。中央的一条山脉名叫泰吉图山,它和阿尔卡狄亚诸山连成一线,正好把伯罗奔尼撒分为东西两半。西半部和科林斯湾南岸各地的雨量几乎比东半部多一倍;西部地区因此更富有牧场和遍布森林,而科林斯湾沿岸尤有利于无核葡萄的生长。
美塞尼亚,由于雨量充足和地处南方,盛产葡萄、橄榄、无花果和牧草,其西岸以及帕米苏斯河的冲积平原则出产优良的谷物。但它的陆上交通是困难的,南边的港口又由于扼美塞尼亚湾的各个多风暴的海角而难以使用。在它的西岸,派罗斯有一个带沙滩的遮蔽良好的港湾,它是绕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航路上的重要站口。伊利斯在其北,它具有西海岸唯一的向海的大平原,名叫伊利斯的科埃勒。这片平原是低温沼泽地带,有茂密的牧草放养马、牛和绵羊,也出产谷物,山麓边无核小葡萄长得特别欢,而埃利曼都斯山的高原则覆盖着橡树林和针叶林。在伊利斯和美塞尼亚之间有庇萨提斯州区,受阿尔弗斯河下流灌溉,奥林匹亚圣域即位于其境内;位于其境内的还有特利非里亚州区,它除了狭窄的沿岸平原外是一个多山地区。伯罗奔尼撒西部的这些地区都富于常青的丛林(包括桂树、石榴、杨梅、冬青和杜松),使它的山区较之希腊其他地区显得更为清新悦目。它们通往东部的陆上交通是很不方便的。最短的一条穿越高山带的道路是从美塞尼亚越泰吉图山进入斯巴达;它约需步行一天,但驮货的牲口要更慢些。较长的但好走一些的道路是从美塞尼亚和伊利斯经麦加罗波利斯高原,由此再往南到斯巴达或取道提吉亚达阿尔戈斯。
在伯罗奔尼撒东部,科林斯占有地峡隘口及其往南的通道,因此它不仅扼制唯一的进入伯罗奔尼撒的陆路,而且提供了两大海湾之间最短的船舶和货物的拖运道,在古代,此地曾特设滚木运槽以利船舶拖运。科林斯西部的肥沃平原出产小麦、大麦,特别盛产无核小葡萄,但境内多半地区都属于林木稀疏的石灰岩山地。它通过列哈依昂和辛赫列埃两个港口可直达两大海湾,再加上对地峡的控制,使科林斯在海陆贸易方面都占据独一无二的优越地位。在科林斯和亚该亚之间,有西夕温这个小州区,它有肥沃的海岸平原和多林木的山地,它的南部边境又形成了一个小的高原州区菲利亚西亚。
阿尔戈利斯半岛在形状和气候方面都类似于阿提卡。它由阿拉奇奈乌斯山而明显地分为两部分。依庇道鲁、特罗曾和赫尔米翁等地区是出产蔬菜、橄榄和水果的,它们与埃伊纳和阿提卡的贸易要比和阿尔戈斯更为容易。阿尔戈斯的肥沃平原和它的山区是一个更为自给自足的单位。在平原上种植秋播谷物,山麓长着橄榄、葡萄和无花果树,夏季的蔬菜和玉米则在勒尔那和梯林斯周围的低湿而松软的平原上种植,它同时也提供马、牛的牧场。平原的港口瑙普利亚和阿西涅是面向克里特海的。沿海岸往南的道路经过提列阿提斯和昔努里亚的山区达塞拉西亚,在这里和从提吉亚南下的道路相汇合,再往南便抵达拉哥尼亚的中央平原,这就是那处于泰吉图山的暗黑的悬崖和巴农山的秃岭之间的“凹下的拉西第蒙”。这个由泰吉图的溪泉灌溉并有橄榄林环绕的平原,在干热的夏季就显得像沙漠的绿洲一样的肥沃与可爱。它以一条宽阔的石灰岩山脊和攸罗塔河的多沼泽的三角洲分开,这三角洲可供放牧马匹,但缺乏良港。拉哥尼亚的西南部生长优良的橄榄,在东边,除了靠海岸的部分,巴农山的坡地是荒芜不毛的,在海岸地带有地中海松林生长,也有小块耕地种植谷物和无花果。达那隆和马列亚这两个多风暴的海角使进入拉哥尼亚湾很危险,而东部拉哥尼亚的港口又远离于内陆平原,因此,拉哥尼亚像美塞尼亚一样,主要是一个农业地区。
爱奥尼亚群岛是和希腊西海岸平行的、延伸到海底的那些石灰岩山脉的峰顶部分。它们有地中海类型的温和气候和丰富的雨量。由于有较大陆优良的港口,各岛屿皆发展了海运而成为大陆贸易的中介。控制着希腊海域入口要道的科尔西拉岛,拥有全希腊最大的雨量和最稠密的农业人口,它的肥沃土壤盛产橄榄、葡萄和水果,自给有余,大量出口,多林木的山地则提供羊群以夏季牧场。为养活大量人口,它进口一些谷物和牲畜的冬季饲料。岛东面的科尔西拉港,控制着海峡通道,吸引了伊庇鲁斯的贸易。帕克索斯和前帕克索斯岛虽缺少水源但盛产橄榄,是从科尔西拉至琉卡斯岛航程中的中间站。琉卡斯岛仅以一狭小的海峡和阿卡奈尼亚相隔,有时会淤浅而断绝船只航行。当风急浪大时,航船常利用这一海峡通道以避开琉卡提海角的险峻白崖。琉卡斯岛谷物可以自给,出口橄榄、酒、鱼和盐。
伊达卡岛,由两个高峰和其间的低峡组成,耕地牧场均缺,但有橄榄可供出口。居民主要以航海为生,它的港口位于东海岸,以其处于群岛内侧的优越位置,能控制科林斯湾的入口。赛法伦尼亚岛,在伊达卡的外侧,以农业为主,出产葡萄、谷物、橄榄、水果,以及山羊、绵羊和猪。主要出口物品是酒和葡萄干。被称为“赛法伦尼亚松”的松林现在已很少留存,而往昔曾遍布全岛的灌木林也残存不多了。在南边,扎西恩多斯岛岩石重叠但水源众多,它的港口西向伊利斯,这两地在地形和物产方面都很相似,即产小麦、酒、绵羊和山羊。同样地,这里也还保存有辽阔的森林。
在爱琴海各岛中,埃伊纳和优卑亚两岛以其位置优越最能获取相邻大陆的贸易。埃伊纳岛位于萨隆尼克湾中心并控制其航道,在它的西岸有一个小避风港。其出产物为猪、橄榄和谷物。和它相反,多岩石的萨拉密斯岛则太靠近麦加利斯和阿提卡的港口,人口稀少并从属于大陆。优卑亚岛有茂密的松林和栗树,富于牧场,产谷物(小麦为主)、葡萄和橄榄。列兰丁平原是其最肥沃地区,它面临狭长的攸利普斯海峡,沿海航船多通行其中以避开该岛东边的多岩的海岸。在海岬南部有大理石、铅和锌等矿藏。
在优卑亚以北,马格尼西亚海角延伸入海而形成北斯波拉德斯群岛,它属于裸露的石灰岩层,肥土很少,产少量橄榄;有航海的传统,其中的斯夕亚多斯岛、皮帕雷多斯岛和斯夕洛斯岛有良港。在它们和赫勒斯滂海航道之间有列姆诺斯、英布罗斯和特内多斯三岛。列姆诺斯和英布罗斯主要由肥沃的浊积岩床构成,前者产谷物和酒,后者产木材和牲畜(牛)。特内多斯出口酒并产少量谷物。这一组岛屿中最优良的港口位于列姆诺斯岛上。塔索斯岛和萨摩色雷斯岛则靠近色雷斯海岸,塔索斯是个有温和气候和相当雨量的富岛,出产酒、水果、橄榄、绵羊、蜂蜜和木材,并有银矿。它的位置和天然港口都利于发展和色雷斯的贸易。萨摩色雷斯有花岗岩的山岭和陡峭的海岸,森林茂密,出产木材、乳酪和水果。
夕克拉底斯群岛,东南端以阿那菲和阿摩尔戈斯两岛为界,由阿提卡和优卑亚的诸山脉延伸入海而成,在从希腊到萨摩斯岛和小亚细亚的短程航道上提供了各个停泊港。从安德鲁斯到那克索斯的一组岛屿有大理石矿,南面的一些岛屿则和埃伊纳岛南部一样属于火山岩。在古代,西弗诺斯岛曾开采金、银。所有夕克拉底斯群岛都是多山的,气候近似阿提卡,在出产橄榄和酒但缺少谷物方面也和阿提卡相似。只有那克索斯和米洛斯具有足够的牧场以出口乳酪,在群岛中央是提洛岛和叙罗斯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作为交易中心。在南部,米洛斯岛和塞拉岛是从伯罗奔尼撒通往东南爱琴海的重要站口。在外沿的爱琴诸岛是西希腊石灰岩山脉的一个延伸,它以一个半圆形达于小亚细亚的卡利亚海岸。
基德拉和前基德拉岛沿拉哥尼亚一线南连克里特岛,后者是希腊最大岛屿。克里特全岛由一高峻的山脉横贯,在古代它是满布松、柏、杉林和橡树的。岛的北岸有较佳的港口,因此克里特面向爱琴诸岛交通比面向辽阔的利比亚海的交通较易。它在土地和物产上都比较丰富,可以自给自足,直到今天它仍然保持着有利的贸易平衡,主要出口物产是小葡萄、酒、橄榄、水果、干果、皮革和木材。最富饶的耕地位于哥尔亭和菲斯托斯的温暖平原上,在平原的北面有一山口连接赫拉克林港以及克诺索斯所在的丘陵。陆路交通是困难的,无论是通往出产乳酪和谷物的高原还是西部的基东尼亚平原或东部的锡底亚平原。由克里特岛往东,有卡索斯岛和卡尔帕卓斯岛和罗得斯岛,这一组岛屿有优良的气候,长夏的炎热因西风而得到缓和。卡索斯缺乏水源,靠渔业为生,卡尔帕卓斯则出口橄榄、酒和水果,但进口谷物。罗得斯岛生产相当多的谷物并出口橄榄、酒、水果、蔬菜和蜂蜜。岛上的阿塔比利斯山,历来被航海者作为显著的标志,以前曾有可供造船的松柏林木。它位于东海岸的港口不仅扼爱琴海的入口,而且还是从希腊半岛和各希腊群岛来的航路与从腓尼基和东南面来的以及从赫勒斯滂和小亚沿岸来的航路的交叉点。
这最后一条航路是顺着围绕小亚细亚海岸的一连串岛屿行进的。其中以列斯堡岛和奇奥斯岛为最富裕,前者盛产橄榄、酒、无花果和木材,后者则盛产酒、无花果和玛脂,两岛皆出产相当数量的谷物,山地则有牧场和林木。萨摩斯岛出产酒、橄榄和水果,伊卡路斯岛出产蜂蜜和牲畜。围绕科斯岛的一群小岛则主要靠海为生。在东南面,塞浦路斯岛已位于爱琴海域以外,它的各个小港口是从埃及到爱琴海航路上的重要站口,并控制着通向西里西亚和腓尼基沿岸的航路。它的中介性质也反映于人口的混合来源上,希腊和小亚邻近各口岸的人种都杂于其间。该岛自然资源丰富,经常吸引移民。它盛产铜和适于造船的木材(特别是松、柏、杉木),有足够的谷物以供出口,它的无花果和水果在古代是很著名的。岛上内陆的萨拉密斯平原,和克里特的菲斯托斯平原相似,夏季炎热几乎和非洲的利比亚海岸差不多。
三、古今变迁
现代旅客往往把希腊想象为一个荒凉贫瘠的国家。在古代,它显然始终保有较现在远为繁茂的森林。那时的雨量,由于有林被和人耕种丘陵地技术的局限,一直都能保持。迈锡尼时代的人吃肉甚多,在其后的时期,甚至在伯罗奔尼撒都还有丰富的野物可供猎获。当猎物渐趋稀少时,北希腊仍放牧着大群的马匹和牛羊。橄榄和葡萄的种植是极其普遍的。从公元前5世纪起,当集约农业在平原发达起来之时,水利灌溉可能比今天还要精到,而其人口,例如彼奥提亚一地,当要比今天多得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开始于罗马帝国后期,在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最厉害,当时随意砍伐森林,山羊啮毁幼树,耕作方法也日趋粗放。水土流失愈演愈烈。面临多雨的西风的西希腊地区受害最甚,表土被冲走,光秃的石灰岩裸露无遗。举例说,像西伊庇鲁斯和麦加利斯西部等地,往昔曾是繁庶之乡,于今几乎人烟断绝。在东希腊也可见到类似的后果,例如南部优卑亚和希米图斯山。
剧烈的水蚀作用也改变了部分海岸线。湍急的河流把三角洲往海口推移,结果是特尔马海湾和马列亚海湾都被淤塞了。从山上流下的泥土也使温泉关和皮加依的狭窄的海岸展宽。一度可以通航的河流已充满砾石,因此像马其顿的培拉和伊庇鲁斯的安布拉西亚等地已不能坐船抵达了。从公元前5世纪以来,陆上流失的泥土在大多数情况下已使海平面增高达五英尺之多(或者也由于陆沉所致),使希腊的兴隆受到最大变动的则是远东及“新世界”航线的开辟和轮船的发明,从此以后,地中海不再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甚至在地中海内部,由亚历山大里亚通向直布罗陀(古人称之为“赫拉克勒斯之柱”)的海运大道也不经希腊而在半岛以南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