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为什么你不是答案,就是问题

不作为偏误:不做可能出错,做了错误更大

你和同伴两个人行走在冰面上,他一不小心掉进了冰窟窿,冰窟窿周围冰面较薄,你救他自己就有可能也掉下去,于是你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你和同伴两个人踩在薄板上经过一片较薄的冰面上,为了减轻质量降低冰面承受的压力,你把同伴推下去,致使他掉进冰窟窿。

这两种行为哪种更严重呢?

理性地看,这两种行为同样应该遭到谴责,无论是放弃不救还是主动谋杀——两者的结果都是死亡。但某种感觉告诉我们,放弃不救不如后者严重。这种思维错误人们称之为不作为偏误。

不作为偏误是指在无论行动还是放弃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情况下,不做任何行动去改变现状的现象。

不作为是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为方式,在行为人看来,一旦做错的后果严重影响自己的声誉或生存,而放弃行动带来的损害更小。

不作为偏误总是出现在无论放弃还是行动都会带来损害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放弃,因为这样引起的损害主观看来更无害。

什么是作为,什么又是不作为,我们很难有标准,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大家庭中,谁都会有偏误,有的是作为的偏误,有的是不作为的偏误,如果不会犯错就会是神仙。但是认识不到和做不到完全是两码事,在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不作为就不会出错,也不应该接受惩罚,而现实中往往也是这样,大多数事实已经证明我们是陷在了不作为偏误中。

在感情里,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主动去伤害对方必然是错误的,于是很多人会采取“冷暴力”态度,认为我不闻不问,你出什么事那就不能算在我头上了。但是感情的事就很难说,有时候即使你不作为,你也一样有责任。

在我们走过河边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人掉进了水里,他不会游泳向你求救。这时你没有管他只是走自己的,然后他淹死了,你觉得在这件事中你有责任吗?从法律上来说,你没有,因为不是你推他入水,不存在故意杀人嫌疑。但是从道德上,你有责任,你会遭受指责。这种情况就叫作不作为偏误。

在恋爱的情况下,对方如果向你请求帮助,而你置之不理,那么你对对方在道德上是有责任的。

小薛和女友恋爱两年,其间女友疑似“出柜”,和一同性密友保持着额外的联系。有一次小薛发现,女友在下班的时候有另一女生前来接她,两人非常亲密,而女友也没有向自己解释。小薛气不打一处来,随手对着旁边的玻璃窗砸下去。结果发生了意外,在小薛砸碎玻璃抽手之时,玻璃碎片划到了小薛的手腕,更巧的是划断了两根肌腱。

小薛立刻被送往医院,在小薛住院期间给女友发信息请她过来看望自己,女友均未回复。最后一次小薛发信息,女友的回复是:“别再发了,我们分手吧,我和她在一起了。我不会去看你,我怕你误会。”看到这条信息之时小薛犹如晴天霹雳,从此一蹶不振。小薛的前女友和她的新女友后来就在谩骂声中消失了,小薛再也没有见到过她们。

在这个故事里,小薛的前女友无疑是要对小薛负责任的。在自己做错事造成了严重后果以后果断抽身,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就算要转移对象,至少在住院期间,前女友应该对小薛负有照顾责任,而非消失不见。在道德上,这种行为要受的谴责异常强烈。

人总是趋利避害的,不采取行动的事情不容易看出来,我们的生活本就隐藏着很多的不作为偏误。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问题的一部分,就是说你不回答问题,就是你有问题,不是这样吗?是的,我们进化的过程就是在这样的逻辑下进行的。

我们时常陷在不作为偏误中,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避开不作为偏误的陷阱呢?一方面要从认知上去弄明白不作为偏误的实质,多去接触、了解和测试,随时纠正自己的思想偏误。一方面要在行动中改进自己的做法,逐渐减少不作为偏误的概率,降低不作为偏误的风险。说白了,作不作为是由思想意识决定的。

别人的不作为,你无法控制。但是你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管好自己,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才是你该走向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