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代前言)

海南岛上的琼中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历经风雨甘苦,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往日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蛮荒”之地,如今正成为海南宝岛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本县自然资源丰富,是一处天然氧吧,被誉为“海南之肺”;由于少数民族居民较多,又被称为琼岛“黎苗之乡”。

一 地理位置及境域变迁境域变迁数据,参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梁定鼎主编)《琼中县志》,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5,第66~67页。

琼中的名称,顾名思义,源于其在海南岛中部偏东的地理位置。本县地处北纬18 °14′~19 °25′,东经109 °31′~110 °09′,就在鼎鼎有名的五指山之北麓。东连琼海、万宁,西接白沙、五指山市和儋州,南与保亭、陵水和五指山市毗邻,北和屯昌、澄迈交界。境内多山地丘陵,海拔最高为五指山1867米,最低为白马岭采伐场旧址25米,平均海拔416米。

从1948年到1995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经历了多次变迁。1948年,县境东西宽42千米,南北长57千米,总面积为1805.6平方千米。其四至(自当时县府驻地中村起):东至乐会县界27千米,以万泉河中流为界;西至白沙县界33千米,以五指山、铁耳岭、奇人岭、托我岭、金屏岭、厚刀岭、横岭、尖岭为界;南至保亭县界9千米,以灯火岭、红面石岭、三角岭、龟岭、白水岭、香蕉岭为界;北至新民县(今屯昌县)界30千米,从坡心(今中建农场)经双顶岭、鸡嘴岭、二青蛇岭、双响炮岭、黎母岭至黎木岭分界。1948年底至1949年初,境域稍有变动。1956年后,本县境域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直到1995年底,琼中县全境东西宽66.7千米,南北长76.75千米,总面积2693.1平方千米,占海南岛总面积的8.33%。

琼中的境域在地理位置上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受到当时海南以及本地区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以及民族因素的影响,也与琼中境域内行政建置的变化息息相关。

二 行政区划

古代的琼中地区,秦朝时为象郡外徼,两汉时属珠崖郡地。三国吴赤乌五年(242年)为朱卢县地,属朱崖郡。晋太康元年(280年)为玳瑁县地,属合浦郡。隋大业三年(607年)为颜卢县地,属珠崖郡。唐贞观元年(627年)为琼山县地,属岭南道,贞观五年(631年)改属琼州,部分境域属万安县(今万宁市);显庆五年(660年)置乐会县,境域析属乐会;咸通五年(864年),琼山西南黎峒置忠州,遂为忠州地,七年后,忠州废,仍循旧属。宋时沿唐制。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阔里吉思率兵讨伐诸黎峒,割琼山南境置定安县,本县境域分属琼山、定安、乐会三县和万安军(明更名万宁县);天历二年(1329年)升定安县为南建州,原属定安境域改为州地。明洪武二年(1369年),南建州废,境属循旧。清循明制。自明至清,琼中地区分属琼山、定安、乐会、万宁四县,实行都图黎峒制。都图上隶乡,下辖峒、村。境内设有1都3图12峒,辖336村,详见表0-1。

表0-1 明清时期本县境域分属各县都图黎峒

资料来源:参照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梁定鼎主编)《琼中县志》(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5)第69页数据而制。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白沙、保亭、乐安(后改为乐东)建县,琼中地区境域改属琼山、定安、白沙、保亭四县,隶属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5年民国政府改琼中地区的都图为区乡,下设保甲,本县境计4个区,21个乡,82个保,571个甲。

琼中地区开始设县,是在1948年二三月间,由中共琼崖特委设置,琼中县隶属琼崖东区民主政府。地委管辖,辖2个区,12个乡,67个保,423个甲,522个村。同年12月30日,本县划归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坡、东鲁、北海、枫木、岭门等5个乡划入定西特区(今屯昌县)。

1949年1月,原属保亭县第三区的南平、南和、西安3个乡和万宁县的乐民乡划归本县。全县辖3个区12个乡,乡下改保甲为里村。1949年3月并入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0年5月1日,海南全岛解放。6月,撤销本县建制,境地分别划入新民(今屯昌县)、万宁、保亭、白沙四县。

1952年5月,复置琼中县。7月,琼中县归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10月,自治区更名为自治州)人民政府管辖。1953年,全县有3个区,22个乡,57个里,613个自然村。1953年4月,第三区划出南平乡(不含贝湾里,该里划入长沙乡)、加朝乡、加槽乡、大发乡,第二区划出会林乡,组建第四区,区府驻三更罗。全县变为4个区22个乡。翌年分为52个小乡。

1958年11月撤州,琼中县隶属海南行政区公署。

1961年11月,复置自治州,琼中仍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9月26日,再次撤州,琼中改属海南行政区。

1987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琼中县,设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划归海南行政区管辖,县委、县政府驻地设在营根镇。营根镇,北距海口市136千米,南距三亚市165千米,东离万城镇90千米,西离那大镇84千米,是海南岛陆地交通公路的咽喉。

1988年4月海南省成立,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属海南省直辖。

1989年6月村民委员会改称管理区,村民小组改称村民委员会。1990年辖8个镇5个乡,计100个管理区(黎族92个、苗族7个、汉族1个), 557个自然村(黎族村458个、苗族村36个、汉族村63个)。1996年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辖8个镇5个乡:营根镇、湾岭镇、乌石镇、黎母山镇、和平镇、红毛镇、长征镇、中平镇、吊罗山乡、红岛乡、长安乡、什运乡、松涛乡。共有103个村(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5个国有农、林、茶、牧场。1997年底,辖8个镇、6个乡,104个村(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1998年底,辖8个镇、6个乡(上安乡、红岛乡、松涛乡、什运乡、吊罗山乡、长兴乡),共有104个村(居)委会,61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县城在营根镇。1999年底,辖8个镇、6个乡,104个村(居)委会,61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2000年底,辖8个镇、6个乡,105个村(居)委会,61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4个国有农(林、牧、茶)场。2001年底,辖8个镇、6个乡,105个村(居)委会,623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2002年,红岛乡、营根镇、长征镇的大郎村合并,设立营根镇;松涛乡、黎母山镇合并,设立黎母山镇;乌石镇、湾岭镇合并,设立湾岭镇;和平镇、长兴乡长兴、长沙、新村合并,设立和平镇;吊罗山乡、长兴乡的六十千村、响土村合并,设立吊罗山乡;长征镇的大朗村划出后,行政区划不变。2002年底,辖7个镇、3个乡(营根镇、湾岭镇、红毛镇、黎母山镇、长征镇、中平镇、和平镇、什运乡、上安乡、吊罗山乡), 105个村(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2003年底,辖10个乡镇,105个村(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县政府驻营根镇。2004年底,辖10个乡镇,105个村(居)委会,624个村民小组,境内有11个国有农场。数据来源: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html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梁定鼎主编)《琼中县志》(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5)相关章节。

从以上陈述可见,从古代至当代,琼中地区的行政区划经历了一系列变迁。结合制度史、社会史和文化史,全面考察琼中地区历代的变迁可知,行政制度的变迁才是导致行政区划变迁的深层次原因。纵向梳理琼中地区行政区划的变迁状况,廓清辖区变迁与高层政区变迁的关系,考证所辖制下属政区及其数量,有助于发掘琼中地区行政制度的变迁规律。历史上琼中地区行政区划的多次变动及其得失,对政区改革及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协调具有借鉴意义。

图0-1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图片来源:该书编写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彩页。

行政区是为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建设,对领土进行分级而划分的区域,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行政建置这种有意识的国家行为对区域社会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随政权的变更,行政区划的范围和数量等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行政级别会对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孤悬海外的海南岛自西汉时成为封建集权制国家行政区的组成部分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并具体反映到各州县中。但海南琼中地区在民国立县之前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其行政区划至明朝始有文字记载。而立县之前的琼中地区,其遗物遗存又乏善可陈,因此,本书只能在海南岛大的历史变迁中根据其境域的大致变迁大概地推断其相应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对其之前的历史获得一个粗略了解。当然,琼中地区的发展演变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海南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及特点。

众所周知,海南岛与我国内陆相比,发展较为缓慢,而琼中地区的历史文化较海南其他地区发展更为迟缓,且缺乏自身演变、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表现出历史文化的渐变明显滞后的特点。琼中地区的黎族作为海岛腹地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除了与周边的汉族或人数不多的海南苗族有交流之外,几乎没有与外来文化接触的机会。秦汉以后,随着中国内陆的汉族及其政治势力进入海南岛,琼中地区的部分黎族社会开始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不断的考验,在大的历史境遇下处于不平衡的发展变化中。到唐宋时期,海南岛除四周沿海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外,岛内大部分区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仍十分落后,还处在农业开发的初级阶段——刀耕火种阶段。甚至到20世纪50年代海南解放初期,琼中的部分地区,即海南岛腹地的五指山、黎母山等一些黎族聚居区,其社会形态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民国时期,随着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出现了开发海南的热潮,琼中地区黎族边缘区社会形态的整体变化也出现在这一全国整体近代化的进程中,主要是吸收汉族文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并渐变为一种自主行为。20世纪30年代陈汉光的“抚黎”,抗战时期的1939年2月国民政府机构及军队内迁五指山等黎族中心区,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纵队进入黎区,建立以五指山为中心的根据地,都加剧了以黎族为主的琼中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改变。尤其是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琼中地区的立县,即琼中地域政治地位的确认,为其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政治基础。琼中县初属琼崖东区民主政府,1948年3月建县,辖2个区,12个乡,67个保,423甲,522村。1949年3月,改属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虽然新中国成立后,也有反复确认,但直到今天,琼中这一地区终于具备了相对连续的发展链条,得以持续开发的潜质,蒸蒸日上。

三 自然资源数据来源: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www. qiongzhong. gov. cn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梁定鼎主编)《琼中县志》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5。

本县境内自然资源,无论气候资源、水产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农作物资源,都十分丰富。

本县境位于热带海洋季风区北缘,温和湿润,有独特的山区气候特征——昼热夜凉,年平均气温22.5℃, 1月份平均气温16℃。年平均日照时间1600~20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85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既是避寒胜地又是避暑胜地。雨水充沛,是全岛降雨量最大的地方,每年5~6月和8~10月为相对集中的降雨期,旱涝明显,常成灾害。

本县水产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乘坡河、大边河、什运河和腰子河,境内还有20多条山涧河溪。本县是海南省三大河流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之源”,支流密如蛛网,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境内土地资源丰富,宜植地(不含农垦)194.7万亩,其中宜农地21万亩,宜林地91.9万亩,宜牧地53万亩,宜热作地28.8万亩。本县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旱粮(玉米、山兰稻、坡稻)、番薯等粮食作物,橡胶、槟榔、南药、椰子等热带作物,绿橙、香蕉、珍珠石榴、波罗蜜、荔枝、龙眼、杨桃、甘蔗和油料作物等经济作物。绿橙是琼中的特色水果,至2008年全县种植4.3万亩,挂果面积超过2.2万亩。本县既有橡胶、水果、林业、南药等传统支柱产业,又有琼中绿橙、桑蚕、琼中灵芝、琼中蜂蜜等新兴特色产业。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五指山林区、鹦哥岭林区、冲向岭林区、崩岭林区、飞水岭林区、加器岭林区、白马岭林区和百花岭林区八大重点区域林区,以及县境内的省管黎母山、吊罗山林业局的林区和一些集体林地等。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2座,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37%,居全省之首,这里负氧离子含量居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作为海南生态核心区、宝岛的“绿钻”、海南首个无毒县,本县素被誉为“海南之肺”。目前已发现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等矿产资源亦丰富。此外,这片土地上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珍贵的有黑冠长臂猿、金黄色小猴、猕猴、穿山甲、黑熊、云豹、红颊猿、水獭、水鹿、箭猪、孔雀雉、斑鸠、金钱豹、金钱龟、山鹿、穿山甲、蟒蛇、毛鸡、原鸡、鹦鹉等。其中金钱龟是食用滋补品,产量为全省之首。鸟类有300多种。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软体动物等不胜枚举。植物3100多种,可入药的就有2000多种,其中粗榧、沉香、灵芝、琥珀、七叶一枝花等均为珍贵药材。

虽然在2012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中,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名字赫然在目(全国592个贫困县),但本县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县的名字会很快在这个名单中消失。

四 人文资源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到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在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政治、经济、历史因素影响下,本县创造了具有自身地域特征的特有的人文、社会文化,可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文化。

本县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也颇有蕴藏深厚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文物胜迹,以及独具特色的黎、苗风情。1984年9月,县文化部门组织人员收集文物,至1990年共收藏93件。文物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的石锛(俗称雷公斧)、石凿、砺石(俗称雷公印)等石器;汉代的波纹4耳罐,唐代的青釉碗,明代的绿釉6角壶、黄褐釉扁壶、绿釉圆罐、黄褐釉4耳单柄壶等陶瓷器;民国时期的黎族、苗族生活所用的木犁、木耙、滚耙、竹磨、弓箭、镞、木铃、木铲、木臼、角质捻稻镰、果子汤匙、树皮被、葵叶被、筒裙、头巾、长糖等器具;太平峒苏维埃政府印盒,冯白驹用过的铁床及木椅,王国兴用过的眼镜、子弹、皮带、粉枪、牛角号,白沙起义时用过的尖刀、弓箭、麻被,周恩来赠给王国兴的水烟筒、冯白驹送给王文聪的短刀、琼崖纵队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壳等革命文物。对实物收藏及其文字等资料的记录与保护,能够使人们对名人之所以出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了解得以加深,也为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创造了条件。而对不同类型文物及遗址的发掘、研究与调查,可以揭示琼中地区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状况。

图0-2 汉代波纹四耳陶

图片来源: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梁定鼎主编)《琼中县志》,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5,第663页。

图0-3 周恩来赠给王国兴的水烟筒

图片来源: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梁定鼎主编)《琼中县志》,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5,第664页。

图0-4 冯白驹用过的木椅

图片来源: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梁定鼎主编)《琼中县志》,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5,第663页。

本县几处比较有名的集书法、文学、历史于一体的摩崖石刻、碑刻等,即便年代较晚,依旧珍贵(详见后文)。本县值得一提的胜迹还有黎母山水上市的水会所城遗迹、百花瀑布、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湾岭镇岭门老圩的石蛇路、位于松涛圩的松涛实业开发公司遗址。此外还有距今较近的白沙起义纪念园、琼崖党的“五大”旧址及琼崖纵队“一大”旧址等各处红色旅游景点。

各纪念园、博物馆、民俗馆、各种形式的主题场馆的兴建,既是对物质形态及文化的保护、展示,也是宣扬爱家乡、爱国、爱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由于多民族聚居,尤其黎族、苗族人数较多,因此,黎、苗风情可谓本县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这是由本地自然地理环境和既有的物质文化条件决定的,是本县文化的源流、载体与支撑。

体现黎苗文化的如黎族打柴舞、黎苗婚礼、蜡染、“三月三”节庆等乡土民情风俗,以及黎族织锦、苗族蜡染、绣头巾、雕刻、剪纸等民间工艺,内容丰富,几乎随时随处可见,因此本县素有“黎苗之乡”的美称。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及苗族传统节日,黎族及苗族的男男女女都要盛装打扮,成群结队赶往活动地点,欢庆传统节日,纪念祖先,赞美生活。对年轻的黎族、苗族男女来说,“三月三”则是他们寻找意中人的节日。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黎母诞辰日,黎族同胞和各地民众会自发成群结队来到黎母山上进行黎母祭拜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后代昌盛。2016年4月20~21日,黎母山国家森林公园迎来一年一度的民间传统的黎母诞辰庆典活动,包括祭典、黎苗歌舞表演、武林大会表演赛及河谷雨林徒步探险等内容。

民族艺术家及广大民族群众在劳动和生活中,根据自娱、祈福、达情所需而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色、体现本民族民间风格的各种艺术形式,一直在本族人民群众中直接传承着。比如黎族民歌和苗族民歌即在本县广泛流传,在黎族歌腔和苗族歌腔中又尤以黎族歌腔流传最广。其主要腔调有甜美、流畅的“啰呢调”和“四亲调”,多用于男女间表情达意,可独唱、对唱、联唱、合唱,也可一领众和。本县民间乐器主要有铜锣、钹、鼓、铃、叮咚、击杆、木臼、碗、碟、汤匙、掠皮鼓等打击乐器,鼻箫、洞箫、竹笛、喇咧、口弓、唢呐、树叶等吹奏乐器,秦琴、二胡等弦乐器。为了充分发挥民歌的宣传及娱乐作用,1953年,本县成立了文化馆,重点抓民歌工作。据1959年统计,全县有知名歌手35人,包括什运王妚大,那柏王玉梅,五指山王玉尾、王玉梅、王桂安和苗族歌手梁明贵(烟园村人)等,其中王妚大被誉为黎族“歌仙”, 1984年被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并编唱新歌4000多首。

男女间故事、人物故事、山水传说、地方掌故、动植物神话等民间故事一直在本县广泛流传。1962年,县文化馆开始组织人员下乡搜集整理。至1965年,共收集整理了《孤寒仔》《五指山与七指岭》《千世不闷》《桔姑娘》等17篇油印成册,但“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故事被诬为封建糟粕,全部遭到焚毁。1980~1990年,县文化部门又派员搜集整理了25篇油印成小册子,使资源损毁与遗失的态势得到遏制。利用本县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对相关文化典籍、遗存进行的搜集、整理、保护、展示以及对濒危文化的抢救等工作的开展,对传承发展地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为便于从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文学、宗教等角度探讨琼中地域文化的起源、发展、完善等过程,还需要从本县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发掘、整理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并发挥文化特有的教化作用。比如,从语言学看本县多样的语言现象,本县居民日常使用的语言主要有海南话、黎话、苗话、普通话四种。全县大约有10万人操海南话,其使用者主要分布在各城镇及其附近村庄;大约有6万人使用黎语,其使用者主要分布在离城镇较远的黎族村庄里,如什运乡的便文、伯保、什太阶、冲公保、什盖保、南流、什统黑、什贡、方板等村,上安乡的行干、什台、什况、什袋、什味、什礼、什联、招咱、什暗、什坡、南托等村,湾岭镇的大墩上村、大墩下村、高湾、高田、搭择、深水、架水、南片、荔枝头等村,红毛镇的番响、毛西、罗虾、什招、上托、什卓、什麻、什冲、罗担、罗坎、什响、罗眉等村;全县约有1.5万人使用苗话,其使用者主要分布在苗族村寨里,如长征镇的烟园村,黎母山镇的荔枝头、新村、尚总湾、大朗等村,中平镇的新安、新民、南茂、路平、加福、双万田、丁加坡等村,和平镇的新兴、长兴等村,湾岭镇的山诗头、绿南、枫树坪、南毛等村;而使用普通话的人约有8万,主要分布在城镇及各个国营农场内。

又如,从宗教的角度看,本县多样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基督教、拜“盘皇”、道教等。其中基督教信众以苗族群众居多。拜“盘皇”的范围小,信仰人数少,仅有新安村部分苗民参加。道教信众以普遍村民为主,本县道士约300多人,散居乡下,为信民设坛“查鬼”“作醮”。本县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境内宗教贯彻自传、自治、自养的“三自”方针。

总之,史前文化及有文字记载的文化,都是一种历史现象,本部分对琼中地域文化的描述主要是对其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主要特征的概述以及对其地方文学、方志、民间艺术等地域文化现象的了解而已。而对本县各个时期文化现象的逐一考察,尚有待于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的考古发现的出现。但本县仍堪称人文资源丰富,人文内涵深厚,是海南文化中极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当然,对本县所有的传统民族文化遗产都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发扬民族特色的同时,发挥民族创新意识,发掘其移民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碰撞后的包容性和兼容性等文化特征,使其获得新的建构与生机。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既要看其经济指标,也要看其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动力与发展目标。加速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是本县发展之路,因为地域文化与经济文化的结合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目前的文化经济时代,地域文化的经济功能凸显,经济生产与消费逐步由物质形态向文化观念形态转变,使用价值逐步由实用化向艺术化、审美化方向发展,文化的附加值逐步成为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大力开发利用本县文化资源,为经济社会文明发展服务。如琼中黎、苗风情旅游,就是包含浓郁地域文化气息的经济品牌。通过卓有成效的媒体宣传,使本地区内鲜为人知的历史名胜、地方风物、重大事件遗址、名人活动场所等成为观光与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本县以文化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且其应成为本县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

由于海南琼中地区直到民国时期才有建制,历史研究工作开展相对较晚,资料较为薄弱,缺失较多,因此,进行琼中历史的文化格局、历史编年体系等历史研究还缺乏系统性,本书对史料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描述现象阶段。诸多错漏,敬请方家指正。

愿本书所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自然、文化、历史与现状,能为各级领导机关探索琼中地区的形成及发展规律、制定发展本县的科学决策,提供资料、借鉴与依据。

最后,祝愿本县各族人民幸福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