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国工业垄断(1914~1917):媒体记录的历史(俄国史译丛·历史与文化)
- (俄)戈里科夫·安德烈·格奥尔吉耶维奇
- 2867字
- 2021-03-30 18:49:00
总序
我们之所以组织翻译这套“俄国史译丛”,一是由于我们长期从事俄国史研究,深感国内俄国史方面的研究严重滞后,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学界的需要,而且国内学者翻译俄罗斯史学家的相关著述过少,不利于我们了解、吸纳和借鉴俄罗斯学者有代表性的成果。有选择地翻译数十册俄国史方面的著作,既是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俄国史的过程,还是鞭策我们不断进取的过程,培养人才和锻炼队伍的过程,也是为国内俄国史研究添砖加瓦的过程。
二是由于吉林大学俄国史研究团队(以下简称我们团队)与俄罗斯史学家的交往十分密切,团队成员都有赴俄进修或攻读学位的机会,每年都有多人次赴俄参加学术会议,每年请2~3位俄罗斯史学家来校讲学。我们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史研究所、世界史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历史所、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历史与考古所等单位学术联系频繁,有能力、有机会与俄学者交流译书之事,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俄同行的理解和支持。以前我们翻译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米罗诺夫的著作时就得到了其真诚帮助,此次又得到了莫大历史系的大力支持,而这是我们顺利无偿取得系列书的外文版权的重要条件。舍此,“俄国史译丛”工作无从谈起。
三是由于我们团队得到了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党委书记杨振斌、学校职能部门和东北亚研究院的鼎力支持和帮助。2015年5月5日李元元校长访问莫大期间,与莫大校长萨多夫尼奇(В. А.Садовничий)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莫大历史系主任卡尔波夫教授,莫大历史系副主任鲍罗德金教授等就加强两校学术合作与交流达成重要共识,李元元校长明确表示吉林大学将大力扶植俄国史研究,为我方翻译莫大学者的著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萨多夫尼奇校长非常欣赏吉林大学的举措,责成莫大历史系全力配合我方的相关工作。吉林大学主管文科科研的副校长吴振武教授,社科处霍志刚处长非常重视我们团队与莫大历史系的合作,2015年尽管经费很紧张,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科研经费。2016年又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经费。这一经费支持将持续若干年。
我们团队所在的东北亚研究院建院伊始,就尽一切可能扶持我们团队的发展。现任院长于潇教授上任以来3年时间里,一直关怀、鼓励和帮助我们团队,一直鼓励我们不仅立足国内,而且要不断与俄罗斯同行开展各种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我们团队在国内外的影响。在2015年我们团队与莫大历史系新一轮合作中,于潇院长积极帮助我们协调校内有关职能部门,与我们一起起草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合作方案(2015~2020年),获得了学校的支持。2015年11月16日,于潇院长与来访的莫大历史系主任卡尔波夫院士签署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合作方案(2015~2020年)》,两校学术合作与交流进入了新阶段,其中,我们团队拟4年内翻译莫大学者30种左右学术著作的工作正式启动。学校职能部门和东北亚研究院的大力支持是我们团队翻译出版“俄国史译丛”的根本保障。于潇院长为我们团队补充人员和提供一定的经费使我们更有信心完成上述任务。
2016年7月5日,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教授率团参加在莫斯科大学举办的中俄大学校长峰会,于潇院长和张广翔等随团参加,会议期间,杨振斌书记与莫大校长萨多夫尼奇院士签署了吉林大学与莫大共建历史学中心的协议。会后莫大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卡尔波夫院士,莫大历史系主任杜奇科夫(И. И. Тучков)教授(2015年11月底任莫大历史系主任),莫大历史系副主任鲍罗德金教授陪同杨振斌书记一行拜访了莫大校长萨多夫尼奇院士,双方围绕共建历史学中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力地助推了我们团队翻译莫大历史系学者学术著作一事。
四是由于我们团队同莫大历史系长期的学术联系。我们团队与莫大历史系交往渊源很深,李春隆教授、崔志宏副教授于莫大历史系攻读了副博士学位,张广翔教授、雷丽平教授和杨翠红教授在莫大历史系进修,其中张广翔教授三度在该系进修。与该系鲍维金教授、费多罗夫教授、卡尔波夫院士、米洛夫院士、库库什金院士、鲍罗德金教授、谢伦斯卡雅教授、伊兹梅斯杰耶娃教授、戈里科夫教授、科什曼教授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莫大历史系为我们团队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卡尔波夫院士、米洛夫院士、鲍罗德金教授、谢伦斯卡雅教授、伊兹梅斯杰耶娃教授、科什曼教授和戈尔斯科娃副教授前来我校讲授俄国史专题,开拓了我们团队及俄国史方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视野。卡尔波夫院士、米洛夫院士和鲍罗德金教授被我校聘为名誉教授,他们经常为我们团队的发展献计献策。莫大历史系的学者还经常向我们馈赠俄国史方面的著作。正是由于双方有这样的合作基础,在选择翻译的书目方面,很容易沟通。尤其是双方商定拟翻译的30种左右的莫大历史系学者著作,需要无偿转让版权,在这方面,莫大历史系从系主任到所涉及的作者,克服一切困难帮助我们解决关键问题。
五是由于我们团队有一支年富力强的队伍,既懂俄语,又有俄国史方面的基础,进取心强,甘于坐冷板凳。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一直重视俄国史研究团队的建设,一直注意及时吸纳新生力量,使我们团队人员年龄结构合理,后备有人,有效避免了俄国史研究队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问题。我们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颇有心得,严格要求俄国史方向硕士生和博士生,以阅读和翻译俄国史专业书籍为必修课,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必须以使用俄文文献为主,研究生从一入学就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效果很好:培养了一批俄语非常好,专业基础扎实,后劲足,崭露头角的好苗子。我们在组织力量翻译米罗诺夫所著的《俄国社会史》《帝俄时代生活史》方面,以及在中文刊物上发表的70多篇俄罗斯学者论文的译文,都为我们承担“俄国史译丛”的翻译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锻炼了队伍。
译者队伍长期共事,彼此熟悉,容易合作,便于商量和沟通。我们深知高质量地翻译这些著作绝非易事,需要认真再认真,反复斟酌,不得有半点的马虎和粗心大意。我们翻译的这些俄国史著作,既有俄国经济史、社会史、城市史、政治史,还有文化史和史学理论,以专题研究为主,覆盖的问题方方面面,有很多我们不懂的问题,需要潜心翻译。我们的翻译团队将定期碰头,利用群体的智慧解决共同面对的问题,单个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及人名、地名、术语统一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译者将分别与相关作者直接联系,经常就各自遇到的问题用电子邮件向作者请教,我们还将根据翻译进度,有计划地邀请部分作者来我校共商译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尽可能地减少遗憾。
我们翻译的“俄国史译丛”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吉林大学校领导、社科处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东北亚研究院领导的坚定支持和可靠后援;莫大历史系上下共襄此举,化解了很多合作路上的难题,将此举视为我们共同的事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恽薇、高雁等相关人员将此举视为我们共同的任务,尽可能地替我们着想,我们之间的合作将更为愉快、更有成效。我们唯有竭尽全力将“俄国史译丛”视为学术生命,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它、珍惜它,这项工作才有可能做好,才无愧于各方的信任和期待,才能为中国的俄国史研究的进步添砖加瓦。
上述所言与诸位译者共勉。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张广翔
2016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