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造城民:旧城改造与都市运动中的国家与个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 施芸卿
- 1453字
- 2020-08-29 08:14:59
序一
据统计,中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究竟是什么呢?美国学者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的序言中说:
城市,象征地看,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从许多实际内容来看,已变为一座城市。
在《城市文化》中他还说过:
城市——如人们从历史上所观察到的那样——就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聚体。在城市这种地方,人类社会生活散射出来的一条条互不相同的光束,以及它所焕发出的光彩,都会在这里汇集聚焦,最终形成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
人类创造出聚集在一起生活的方式,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城市这个舞台上,上演人类的政治、文化的精彩剧目,创造了灿烂的城市文明。可是,城市化是一个怎样的进程?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这个“化”字背后的现实过程是怎样的?这个“化”字改变了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施芸卿是我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她从小生活在大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自己的体察。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她将都市运动中的拆迁维权事件作为理解社会的切入点,通过将自己“浸泡”在各种收集到的资料中,把这些资料烂熟于心,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了解释的头绪。她尝试把这个“化”字背后的某些故事讲出来,讲清楚。这部分故事,如果不在当事人那里,可能就被遮蔽或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的句子一风吹掉了。而施芸卿执着地将这部分故事锻造成打开“化”字大门的一把钥匙,从接触案例到写成专著,差不多历经了十年。
施芸卿的学术训练主要是社会学,她比较习惯观察社会结构、社会权力关系,我则是拥有社会心理学和华人本土心理学的训练背景。因此,我们就城市拆迁中的抗争事件的讨论有了“把人放入结构和关系之中”来考察的问题意识。“既见结构又见人”,这是费孝通先生意识到自己一生即将“谢幕”后特别提醒社会学家注意的视角(费孝通,1994: 18)。有了人,结构就有了被理解、被诠释的内容,就变得鲜活多样起来。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施芸卿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特别将所接触到的案例按照“事件—过程”暗含的多条逻辑线索进行梳理,从国家、市场、社会和个人四者间的互动与互构的角度给读者解读一幕一幕称得上惊心动魄,又经常令人熟视无睹的、即将被一风吹走的城市化之“化”的过程。
这个“化”的过程,不仅是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拉扯,也不仅是行动者在情理法上的分寸拿捏,它还让我们看到一些基本的理念在现实中的“运动演化”过程。例如公平,在感受到公平的天平失衡、公平正义的信念被践踏后,现实中的人们如何反应,这些反应如何可能,这些可能如何呈现,这些呈现如何坚持,这些坚持如何产生后果,这些后果如何回调人和制度/结构,从而让我们看到人在制度/结构中,与制度/结构在人的观念、意义感、决策、情绪中的种种真实的样貌和演变印记。
这本书是施芸卿的处女作,读者可以看到她驾驭资料的能力和扎实的理论训练。更为可贵的是,书中体现出一位学者的现实关怀和学术勇气。我相信读者可以在很多地方与她产生共鸣,或者透过她的文字了解到中国城市化具体过程的一些侧面。
为施芸卿的专著写序,是我第一次为专著写序,也特别体会到学生可以带领老师走入新的境界这样一件事。
杨宜音
二〇一五年元月十日
文献来源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美〕唐纳德·L.米勒编《刘易斯芒福德著作精萃》,宋俊岭、宋一然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思考》,《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春季卷,1994,第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