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第1辑)
- 吴佩林 蔡东洲主编
- 5614字
- 2020-08-29 08:45:37
一 嘉陵江流域地方文献概说
嘉陵江沿线分布着天水、宝鸡、广元、汉中、阆中、南充、合川、北碚、江北(重庆)等重要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大多历史悠久,人文传统与文化积淀丰厚,尽管历经战乱,但因地处封闭,加之流域不少地方有崇文敬书习俗和历代志士先贤的珍爱护藏,历史文献保存至今者仍然不少,且均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从现存实际情况看,嘉陵江流域地方文献大致可分为地方石刻类,地方档案文书类,明清各府、州、县方志类文献,所占比重较大,而族谱、家谱类虽然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的保存,但相对而言不够彰显。目前历史地理学研究中,流域历史地理研究异军突起,而地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是流域史地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这里主要讨论嘉陵江流域前三种最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意义的地方文献。
1.嘉陵江流域石刻类地方文献
嘉陵江上游地区的宝鸡、汉中地区文明发源悠久,石刻纪事文献出现较早。古代遗存下来的石刻类文献主要有世称“石刻之祖”的陕西宝鸡先秦石鼓文、甘肃成县东汉天井山《西狭颂》石刻、陕西汉中汉台区褒谷口以《石门颂》《石门铭》《重修山河堰落成记》为代表的石门汉魏至宋明清摩崖石刻和陕西略阳徐家坪东汉《郙阁颂》石刻,以《九成宫醴泉铭》为代表的麟游县唐代石刻,四川广元、巴中保存的红四方面军革命宣传石刻标语,嘉陵江中下游北起广元南迄重庆的历代嘉陵江洪水碑刻等及其闻名中外的重庆大足石刻等。尽管嘉陵江流域的石刻在历史的风雨沧桑中已经消失不少,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保存下来。清人武树善《陕西金石志》、毛凤枝《关中石刻文字新编》等收录了一部分珍贵的嘉陵江上游地区的古代碑铭,实物大多已经失传。其中石鼓文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所刻的大篆,郭沫若考证为秦襄公时期文物,内容为以四言诗形式记载秦国王侯贵族畋猎生活;陇南、陕南的《西狭颂》《石门颂》《郙阁颂》是著名的东汉石刻代表性作品,世称“汉三颂”,不仅有重要的政治史、交通史学术价值,在中国书法史上也享有盛誉。红军标语石刻以四川广元苍溪、巴中、南江、通江和陕西南郑一带最为集中,是研究红军时代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而嘉陵江中下游沿线的洪水碑刻则对研究历史时期嘉陵江洪水水文、水灾等殊为珍贵。此外,嘉陵江流域也是我国道教的重要起源地和活动区域,保留下来不少有关道教的石刻碑文,由四川省西华师范大学学者龙显昭、蔡东洲等辑录的《巴蜀道教碑文集成》中即收录了嘉陵江中下游地区不少珍贵的道教石刻碑文,其中如隋大业年间的《仙云观大业造像题记》、唐天宝年间的《龙多山仙台题名》、北宋文同《利州绵谷县羊摸谷仙洞记》、《南充舞凤山衍庆宫碑记》等,对于研究唐宋道教在四川的传播、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
2.嘉陵江流域清代档案类地方文献
嘉陵江流域比较重要的清代地方档案文书类主要是指保存在流域一些县市档案馆(局)的清代以来基层县级衙门档案文书,以巴县档案、南部县档案最为代表。除此之外,其他地方也保存着一批珍贵的清代至民国珍贵的原始档案,虽然不尽齐全,但富于地方特色。甘肃天水市古称秦州,是嘉陵江上游重要支流西汉水的发源地,是秦文化、唐皇室的发祥地,也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从民间征集到了百余件清代文书,对于一个比较偏僻的陇东南山区来说,如此数量巨大、保存完好、内容丰富的官方文书被集中发现和征集,十分罕见。天水清代档案文书字迹较为清晰,保存基本完好。年代最早的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最晚的到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灭亡时为止,涉及了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8个年号,其中道光年间的最多,共有23件。这批档案文书是清代秦州府(今甘肃天水、陇南一带)的官方档案,内容主要以民间司法诉讼为主,另外还有关于当地诸县县令钱粮交接清册、地丁税银征收、荒地开垦申请、粮草市场价格、气象记录等内容,集中反映了清代秦州地区的政风民情,对于研究清代的司法制度、社会经济、民间文化等都是难得的原始资料。此外,天水市档案馆还藏有中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档案84448卷,资料8407册,其保存之完整、价值之珍贵,为嘉陵江上游地区之冠。据《天水市地名资料汇编》,目前收藏在天水市的清代档案,共有32卷,主要是1719~1911年秦州农村土地买卖、修建堡寨的契约和州城钱庄的账目清册。民国档案则共有17个全宗,1个全宗汇集,3955卷,主要是国民党天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都县、文县、康县、岷县、西固县政府及民国时期甘肃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天水电信、盐务、邮政、石油、公路运输、铁路、农业推广、水土保持、防空情报等单位形成的档案。这些档案较广泛地记载了民国时期天水的政治、经济、人事、司法、军事、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工业交通、邮政、盐务、电信等方面的历史状况,是研究中华民国史、天水地方史、社会发展史等的重要史料。
川北重镇广元是嘉陵江中游重要枢纽城市,为秦蜀交通咽喉,自古以来具有重要的交通地理意义,在清代也是川北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城市。据广元档案局官网公布的数据,广元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有335个全宗,94787卷,资料7731册。按不同时期划分为清代地方档案、民国地方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档案,主要为各时期地方政权的各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但目前这批档案基本上深锁柜中,大部分没有整理和公布,利用率甚低。阆中(保宁府)在清代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清军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四川破坏尤甚,清军与张献忠、李自成余部及南明军队、吴三桂反清义军曾经在四川反复争夺,屡遭兵火蹂躏,富庶的川西平原几乎成为废墟。此间阆中及川北地区率先被纳入清朝版图。清廷派驻四川省级官员一度皆驻节保宁府城阆中,阆中权代四川省会约二十年,巡抚(后改为总督)衙门及四川布政司衙门、按察司衙门、提学使(又称学院、学政)衙门均设在阆中。其间,在阆中设贡院举行过四科四川乡试,省府迁归成都后,阆中贡院改作“保宁府试院”,成为保宁府属九州县士子科举应试之地。整个清代,阆中人文荟萃,文化昌盛,硕儒名耆辈出,档案文献保存较为丰富。据阆中档案局清理统计,保存在该局的清代档案最早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最晚为宣统元年(1909年),主要为清代房地契及其他相关约据,计有清代房地契及其相关约据共290件,通过修复整理共形成58卷(其中,清代文件136件,民国文件154件)。近年来该局工作人员编辑了《清代档案全宗汇集》。
南充市(顺庆府)清代地方档案以南部县档案最为知名。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涉及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的56个全宗,一万多卷。在这批档案中,除少数皇朝圣旨、批文和地方文告外,大多是南部县正堂吏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盐房七房的档案。其内容又主要是刑房的狱讼,户房的财政、地亩、粮租、契税、杂税,礼房的教育、礼俗管理,工房的水利、城建、交通工程等,卷帙浩繁,多达18186卷、84010件,在文献、档案、历史、政治、法学、社会、文物以及清代地方邮驿制度、嘉陵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方面均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的价值已经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西华师范大学与南部县档案局正在合作进行南部档案的第五次整理,并且申报的《清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获准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是嘉陵江流域地方档案整理与研究新时代标志性成果。
嘉陵江下游的清代档案也有一定遗存。四川安岳、武胜、广安、渠县,重庆合川、北碚江北等市县及重庆市档案馆、图书馆也保存着一批数量不等的清代档案。据合川政府档案局信息网,合川区档案馆的清代至民国档案主要包括清朝、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三个历史时期的档案共计137599卷。其中,清代档案2卷97件,最早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文约,还有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的文约、契格、合同、告示、册簿、改过书等;民国时间(1911~1949年)的档案26个全宗、21719卷,其中党务社团方面的主要有:国民党合川县党部、三青团、建国促进会、国民月会、县商会以及合川县农、工、商、文化团体等社会组织的成立、结束、章程、活动、人员情况和来信文电、工作计划、报告、调查统计等档案资料。
嘉陵江下游历史档案中最为重要的无疑首推清代巴县档案,巴县档案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地方历史档案,为清代巴县、川东道的官方档案,共11.4万卷,内容涉及巴县、重庆府、川东道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民事等内容,是清代重庆地区内政、外事、经济、文化、军事状况的直接反映。巴县档案主要是有关清代巴县官府、中华民国时期巴县公署以及民国前期四川东川道积累的档案。上自康熙九年(1670年)下迄民国三十年(1941年),共约11.4万卷,是中国地方政权历史档案中保存较完整的一部档案。这批档案早先存于巴县档案库,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空袭将其运至长江南岸一破庙中。1953年发现,由西南博物院运回收藏,西南博物院解散后移交四川省博物馆管理。1955年由四川大学历史系整理使用,1963年3月由四川省档案馆接收。档案内容主要有:清代与民国时期巴县的官吏任免,重庆近代企业开办章程、呈请立案免税,农户耕牛权纠纷,川江运送滇铜、黔铅进京过境;民国初期巴县的税捐征收;清代募集营兵、筹备军饷、整肃军纪、应付战争、抚恤伤亡,川军抗击倭寇,太平军和李兰起义军入川;清代和民国时期官府派兵护卫外国领事、教士、商人以及司法律例、章程、条规和民、刑诉讼案件等。其中,东川道的档案有川东宣慰使署、川东观察使署、东川道官吏任免、奖惩、选举、议事、税收、征派、军饷筹措等内容以及辛亥革命、反袁护法运动和军阀混战的史料。近年来,以巴县档案为核心资料研究清代地方政治、经济、司法、社会为题的论著日益增多,反映了该档案为中外学者所重视的状况。
3.嘉陵江流域清代方志类地方文献及其特点
嘉陵江流域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4个一级政区,包括其支流白龙流域、涪江流域、渠江流域总计100余县,虽然地处西部偏僻之地,但清代以来大部分地区的府(州)、县、厅志程度不同地得以保存至今,其中不乏珍贵厚重的地方志书。嘉陵江上游西汉水流域的天水市地控秦、蜀,自古人文昌盛,宋代《遂初堂书目》即著录了记载嘉陵江上游地区地理类的《秦州图经》《兴州图经》和《兴元志》等,当是唐宋志书。明清两代,嘉陵江流域各地修志不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曾从日本通过国际友人引回久已失传的顺治《秦州志》(现收藏天水市地方志办公室),在国内方志界传为佳话。顺治《秦州志》,据陈桥驿介绍此书是清顺治甲午(顺治十一年,1654年)刻本,以《嘉靖志》为底本,国内已佚,现藏日本。清顺治甲午《秦州志》13卷分为4函,卷首为修者、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宋琬所作序,是一部“体例严谨、内容丰富的志书”,“其所记叙的山川如陇山、渭水等,内容详悉而条理井然;其所总结的秦地风景如八胜、八观、八咏等,对当今旅游业的开发,也甚有裨益”。除此之外,秦州在清代还先后编纂了康熙《秦州志》、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光绪《秦州直隶新志》,在民国年间还编修了《秦州直隶新志续编》。清初顺治年间,川陕地区尚未完全统一,此间所修地方志书稀少,这些地方志为研究清代嘉陵江上游地区特别是西汉水流域历史、社会、地理等提供了诸多一手资料。
地处嘉陵江上游南部的汉中地区较之天水人文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曾经几度辉煌,为楚汉时刘邦封国,三国重镇,宋金、宋蒙主战场,清代为陕南中心城市。宋代著名学者阎苍舒主持修有《兴元志》,惜毁于宋蒙兵火。清代名宦严如熤(湖南溆浦人,字乐园)嘉庆时任汉中知府期间主持编纂的《续修汉南郡志》(即《重刻汉中府志》)体例严整、内容详备、门类齐全。该志内容丰富、卷帙浩繁、体例规范,在当时影响颇大,为有清一代地方志典范,曾深为清代著名学者林则徐、秦瀛和现代学者黎锦熙、来新夏等推重,被赞为良志。此外,严如熤镇守汉中期间编纂的另外一部著作《三省边防备览》是清代一部特色鲜明、应用性甚高的川、陕、鄂三省交界区域志文献,详载秦巴山地风土物产、关隘险要、水陆交通、城池村镇等,图文并茂,内容详赡,虽当时为防备、镇压白莲教与苗民起义而修,但在今天却成为研究清代川、陕、鄂、渝交界秦巴山地军事、社会及其生态环境变迁的不可多得的地方志书文献。
明清嘉陵江中游地方志以嘉靖《保宁府志》、康熙《顺庆府志》和乾隆《广元县志》最为知名和重要。明朝保宁府属川北分巡道,治所驻阆中,辖剑州、巴州、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江油、梓潼、通江、南江11州县。嘉靖《保宁府志》为时任四川巡检司佥事的杨瞻主持,实际编修者为安岳县教谕杨思震。全书以地理、人物、艺文三大类为主,卷一、卷二为舆地纪;卷三为建置纪上,包括城池、迁藩、公署、庙学、官秩;卷四为建置纪下,记神祀、街坊、桥渡、驿传、武备;卷五为食货纪,记民数、物产、田赋、水利;卷六为名胜纪,记公室、古迹、丘墓、寺观、景致等。此书甫成,即被天一阁和顷一堂所收藏,后又传入北京禁内,《内阁书目》有题录。抗日战争前后先后流落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图书馆,近年国家图书馆收藏着缩印胶卷,西华师范大学赵炳清教授等前些年已经对此书开始点校,此项工作目前仍然在进行之中。康熙《顺庆府志》编纂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涉及南充县、西充县、蓬州、营山县、仪陇县、广安州、岳池县、渠县、邻水县共计9州县的历史沿革、地理物产、人物、艺文、名胜古迹、土地田赋、城池寨堡等,于嘉庆年间重刻,目前国内刻本罕见,国家图书馆收藏着微缩胶片。广元在清初由于反复遭受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军及吴三桂与清军的战争,此后仍然战乱不断,故而经济凋零、城市萧条、志书编纂不昌,但乾隆《广元县志》却值得重视。乾隆《广元县志》不以体例取胜,而以内容真实详赡、记载清代前期川北许多重大历史社会事件而著称,如明末清初清军在川北地区与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军及吴三桂军的战争过程,广元境内川陕古代栈道及其沿途名胜古迹、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土著与客民的分布、变迁以及冲突、融合等,皆有重要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