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本文发表于《西农科技》1985年第3期。——二论生态农业发展阶段

一 农业发展的演替过程及其有序化

(一)演替过程

一般认为农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3个阶段。下面我们以此为线索考察农业发展与农业生态演化相伴随的情况。

1.原始农业阶段

在原始农业生产中,社会生产以农业为主,农业则以自然循环方式为主,采集、狩猎、初级的耕作和游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在此阶段,人类还没有掌握多少农业技术手段,农业生产力对自然界的改变很小,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的差别也很小,人类本身不过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冲击人类的自然力量同人的有限能力比较,显示了其真正的无限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系统,即取之于农业的生物能量,经过消费后又返还于农业生态环境本身。与原始农业相对应,整个农业生态是平衡的,然而是处于一种低层次的自然平衡状态。

2.传统农业阶段

可以将这一阶段看成继原始农业之后的农业初级发展阶段。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分工的发达、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的面貌日益改观,人类农业活动逐步具有改变自然面貌而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能力,农业生态的景观与自然生态的景观差别逐步扩大。所以,当人类把自身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来后,才产生了它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只有当人类自身的能力提高后,才能扩大其作用范围。植物栽培和畜禽饲养的发展,加快了生物间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速度,农业生态过程与自然生态过程的差别日益明显。农业的发展,城市和非农业人口的出现,使农业不再是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它的一部分物质和能量,随着农产品输出脱离了农业生态系统。这个阶段中,人类基本没有掌握向农业输出矿物能源的手段,因而使农业生态的循环产生失衡现象。农业生态的结构与功能由此变得不稳定,但在此阶段中,农业经济系统的资金靠自身积累,能量靠自身提供,人口数量尚少,农业活动的涉及范围也有限。因此,农业生态的失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范围也限于局部地区。

可见,传统农业总体而言是处于农业生态的不稳定平衡状态。

3.现代农业(所谓能源农业)阶段

这一阶段是农业的急剧发展阶段。农业的急剧发展首先受需求增长额刺激,人口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工业对农业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促使农业生产的规模向深度和广度迅速膨胀。农业机械化及其他农业技术尤其是能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农业迅速发展的可能性。在这个阶段,农业变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一方面,它的产品很大一部分在某种因素上则是绝大部分必须输出农业系统;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农业外部环境,主要是工业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农业自身的循环被打破了,转变为一种开放系统的循环。此时,农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投入—产出中的一个环节,国民经济的产业分支图日益复杂而丰富,但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力量在一定时期是既定的,需要在农业、工业和社会各个产业中分配,于是农业产出较快地增加和农业投入较慢地增加的矛盾运动,便转化为农业生态恶化的结果,由此造成了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和农业生态的一系列危机,以致威胁到农业的生存。

由此,可以认为现代农业目前正处于农业生态的不平衡状态。

4.生态农业阶段

我们认为,继现代“石油农业”后,生态农业的兴起将形成农业生态的人工动态平衡状态,形成农业的稳定发展阶段。这还只能是我们的一种战略设想。在此阶段,突出的一点将表现在农业生态的稳定和农业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显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农业的演替发展过程来看,农业自产生以后,便在人和自然作用下有规律地进行。在前进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的总趋势是由封闭、半封闭到开放,由自给、半自给到商品化,由低生产力到高生产力,由低效率到高效率,由较弱的人工调控到较强的人工调控的梯度发展。

(二)农业发展的有序化

农业系统总是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而发生运转的,其系统发展也正是利用人与自然力的作用及其机理而逐步有序化的。农业发展的有序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时间序列而言,历次农业形式和内容的更替,都是因为市场与消费矛盾激化并由此形成推动力而产生的。每一次更替在缓和了供需矛盾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与生产的矛盾,尤其在“石油农业”之后,农业形式的更替第一次改变了农业的历史行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让位于生产与自然的矛盾而使后者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在农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是在一次又一次激化过后逐步走向缓和,生产与自然的矛盾则是由不明显逐步走向明朗化。进入生态农业阶段后,可望这两对矛盾得到统一而保持生产、消费与自然资源的有效增长和合理利用。

从生产广度而言,农业的发展是沿着一个发展的“剪刀状”路子而拓展的。最初的农业开始于采集、渔猎,逐步过渡到窄小的农业耕作领域,然后过渡到以粮食为主的比较广义的农业生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规模日益庞大,尤其是与其他经济系统相交织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后,农业的广度才开始了其辐射于人类全部生活的新纪元。

从生产深度来讲,初级农业是依附于自然力而摄取第一性生产的自然成果,农产品基本是自然成果的人工采集。随后发展到利用生物加工效能获取第二性生产品,从单纯利用谷物转变为以谷物为主兼用动物产品的广泛农产品生产。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后,人们又进行了更高层次的经济加工,包括人类可直接利用和非直接利用农产品,生产形式由浅变深,产品日益丰富。农业由满足温饱的“粮食型”生产逐步向满足更高需求的“营养型”生产深化。

从平衡水平看,农业一直是由低有序水平的平衡状态向高有序水平的动态平衡状态演替的,即由自然型平衡状态向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而有序向前演替的。生态农业的战略思想,就是要达到在人口控制下的稳定的动态平衡,达到生态经济活动的高度有序。

从开放程度看,农业是由自然农业的封闭系统向农业的半封闭系统,再向生态农业的高度开放系统而渐进转化的。系统的不同发展层次,有与之相适应的开放形式。但有一点是基本成立的,即高层次的农业水平都具有较高的开放性。

二 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的现实条件

从农业的有序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出,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化,必须遵循农业发展的“两轨制”,即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为了有效地进入生态农业这样的发展阶段,有必要认识我们起步的基础,即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的现实条件。

(一)后天不良与先天不足

1.后天不良

我国的传统农业是举世推崇的,尤其是其中有机农业部分具有深刻的合理性,然后,它的后天发育却不良。后天发育不良的关键,在于农业系统发展的封闭性和对自然高度依附性、经济发展的延缓性以及运转目标的狭隘性。我国农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排斥系统外部冲击,极力维持系统内部的自然平衡,使农业长期处于低平面的垦殖生产水平,农业完全依附土地等自然恩赐,加之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农业技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导致农业生产在低层次水平上停滞不前或缓步爬行。

2.先天不足

受西方农业影响,我国曾一度误入了追求能源农业模式的歧途。正如前面所述,现代农业的先天不足,在于其出发点就是忽视了自然生态问题,片面追求高的劳动生产率,着眼于人本身,着力于对大自然的掠夺,忽视了人与自然的整体特征和自然力作为农业存在的基础特征,片面强调和夸大了人对自然的制约作用。我们过去一个时期就是这样,往往过分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忽视了自然对人工作用的选择和吸收能力,造成了人工控制与生态运转的不协调,产生了抵抗作用。其结果要么生产直线下降,要么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而最终总要以生态经济系统的破坏或崩溃而告终。这就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先天不足。

无论是传统农业的后天不良还是现代农业的先天不足,都使我国农业难以健康发展。同样,农业现代化若是沿着上述任一道路前进是定会遇到障碍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尽管农业经济系统尚未崩溃,但经济的低水平和生态环境遭受的严重破坏,都深刻地说明了问题。

(二)生态农业的优势与有效性

在生态农业理论指导下,近年来,我国一批农业现代化基地以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生态农场、生态乡(村)、生态农户的实验成果,都已显示出生态农业的强大生命力。再观世界农业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发展趋势,其先进部分和合理的内核,也完全与我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相吻合。

生态农业的优势与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实行多样种植养殖、多种经营结合、专业化与综合化结合的多样化生产,使生物物质得到多级利用,实现生物能量转化的高效率和经济价值转化的高效益。

第二,正确处理系统内部控制与外部人工调控的关系,重视自然调节作用,使两者有机结合。

第三,吸取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实行技术集约,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社会措施(如教育、技术培训、法令等)根据生态经济的客观要求有机结合。

第四,循环利用“废物”,变废为宝,减少污染,通过适当的外部投入实现物质循环平衡和增加产品循环利用的高效率。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

第五,立足于可更新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第六,农、工、商结合,产、供、销结合,提高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流转。

第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协同增长,既有高而稳的生产能力,又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系统的各种目标。

三 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的基本原则

(一)两个命题

1.“人口—耕地—粮食”的命题

传统农业生产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生产者凭借落后的手段去获取低级别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庞大的农业人口队伍日夜奋斗仅仅是为了填饱肚皮。人口的增长是以其数量和体力增长为特征的。以人口的数量和体力为主要投入的传统农业活动方式,以及以淀粉食物为主的消费习惯都刺激着人口的大量产生,而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却不会无限增加。概略地说,单一的经济结构只能允许人口同土地播种面积呈线性比例增加。于是,按照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传统,人们便将饥饿的目光注视到了能出粮食的耕地上,这样,农业的垦殖生产就按照“人口—耕地—粮食”的命题,螺旋式地运转开来。为了清楚地说明“人口—耕地—粮食”这三者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过程,我们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对其加以表述(见图1)。

图1 “人口—耕地—粮食”的恶性循环

在这一循环中,耕地作为中介只有不断扩大,才能适合人口对粮食需求的增长。而一旦耕地短缺,人增、地减、粮紧的局面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事实上,我国传统农业的基础正在崩溃,没有足够的可耕地用于休闲轮作,无机肥料以及归还给土壤的营养物质低于取出量的逆差不断累积,土壤肥力正在衰退,水土流失,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了的农业系统正在退化。生态环境正在单一层次的利用中日复一日地受到损伤。

“人口—耕地—粮食”的循环,成了自然经济的发展轨道。这种循环由于强烈的正反馈,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系统已无法凭借自身调节机能来恢复本身的平衡。随着这种状况的持续重复,超过一定的临界值,“人口—耕地—粮食”的运转逻辑就促成了传统农业的恶性循环,系统的生物产量级别自然降低,人的食物链被迫缩短,生态经济效益呈现递减趋势。造成这一恶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过程以及封建的人口观念和思想,这也许是中国农业一直停滞不前之“谜”的谜底。时至今日,这个沉重的历史包袱仍阻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人口—土壤—商品”的命题

封闭的自然经济发展道路,使中国农村经济步入了一个“死胡同”。在面临绝境之时,终于产生了一股冲击封闭的冲击波。严酷的现实,迫使人们觉醒:小农经济之路行不通,“人口—耕地—粮食”的恶性循环要转化,要实行生态农业的“人口—土地—商品”的良性循环(见图2)。

图2 “人口—土壤—商品”的良性循环

实现生态农业的“人口—土地—商品”的良性循环发展,必须来一个观念上的根本转变。要认识到,人多不一定总是好事,“人多好办事”的哲学已经行不通了,要知道人多要吃饭,要衣穿,要水用,要房住等,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这是实现生态农业起飞的前提条件。土地应该是广大的国土资源,耕地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耕地可提供粮食,而草地、水域、山地、森林同样也可提供食物和宝贵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商品经济的思想,开拓一条生态农业致富的新途径,实现“人口—土地—商品”的良性循环。

当人口数量稳定和人口素质提高后,人类才有可能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土地(广义土地)的利用才能日趋合理,于是才有可能构造合理的产业结构,这就为商品生产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而发展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又为技术改造、挖掘技术潜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功能提供了经济基础,更利于土地资源等合理有效利用。这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人口—土地—商品”的生态农业新循环逻辑。

可见,“人口—耕地—粮食”的命题,导致传统农业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损害了生态效益并最终损害生态经济的总体效益。而生态农业的“人口—土地—商品”的良性循环,为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展现了无穷的生机。

(二)四项原则

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化,除定向演替等基本原则以外,还应遵循转化过程的几个基本原则,从而达到生态农业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运转。

1.广义生产原则

政治经济学给生产下的定义是:生产指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通过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物质财富)的过程。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0。显然,这个定义把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机体,仅仅看成一般的生产对象,看成静态的自然资源。从这个意义出发,往往产生“生产的目的只是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润”的概念,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念的支配,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就不是将自然资源看成生态系统的有生命的有机产物的利用,也忘记了表现自然力的自然资源有机组成,而片面追求技术上的直接经济效益,忽视了人与自然合作这个和谐整体中的自然界部分,放弃了直接经济效益以外的间接经济效益,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正是因为以获得物质财富和经济利润为目的,人们在改造自然时,不惜破坏自然力,滥耗资源,乃至破坏整个生态环境。

同样,因为抱着这种着眼于物质财富的生产观念,人们也就忘记了人类健康繁衍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力的更广泛的生产,忽视了保证和促进物质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的生态生产,忘却了自然为人类所提供的必需的精神财富——休养生息的环境生产。

由于这种片面的生产原则,生产出了诸如片面的生产方针、不合理的政策和生产计划、违反生态规律的技术手段,以及单纯提高产量和利润的生产目标等。加之自给自足封闭经济思想的限制,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恶果。

因此,社会生产必须将人类自身生产、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以及社会经济生产,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

生态农业就是要摒弃狭义的生产观,遵循广义的生产原则,即把生产看成人们为了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保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物质基础(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物质财富)的过程。

广义的生产原则告诉我们,生产物质产品是生产,改造自然环境是生产,保护生态平衡也是生产。因此,技术的使用,劳动力的投放,政策和计划的下达,都必须在促进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生态效益的提高,既要注重经济系统的价值增值,也要注重生态系统物、能的有效流转。总之,一切生产都必须是具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全面生产。

2.广义的价值原则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人类劳动量来决定的,也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来决定的。

然而,在社会抽象劳动量中,并非所有部分都是对社会有益的,并非都能实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一目的。如某生产是通过掠夺自然或者是剥夺生产继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损害长远的价值创造而获取一时的丰产,这类价值量就并非高的,因为生产的负效应,没有进行价值量的抵消计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类劳动量的付出,是无效的甚至负效的,可见这类生产的无效劳动量应该从价值量中剔除。各生产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的生产,都存在一定的“有害”劳动。所以,价值量并非总是由全部抽象劳动来决定的。

与之相对应,有利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生存的一切劳动量的付出,都是具有价值增值作用的。

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认为,人工生态环境是具有价值的。人们经常接触的现实的生态环境(如农村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都是经过人的劳动改造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或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环境,不再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环境的质量,必然要受到人类各种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包括有效的正效益和反效的负效益)的影响。当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并不断积累的负值的生态效益(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资源衰减、草原沙漠化等)超过一定数量时,这个生态环境的质量就有害于人的生存,降低或失去了使用价值。为了求得继续发展,人们必须付出一定量的劳动来从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以促使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环境质量起码达到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标准。于是,这种能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生存环境,就产生了使用价值。由于这种使用价值是产生了劳动耗费后才产生的,马克思也说过,价值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于是可以认为人工生态环境有价值。

人工生态环境越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越需要劳动投入,它所具有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在国外,生态农场的农产品价格就通常较一般农场的农产品价格高,这高出的一部分差值,实质上就是环境价值在产品上的转移和体现。

广义价值原则告诉我们,开发利用资源通过付出劳动,可以创造价值,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平衡要付出劳动也可创造价值,而治理环境污染要耗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同样也创造价值。一切能满足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效劳动的付出,都是价值的创造过程。

3.广义交换原则

通常所说的交换,是指在等价基础上的商品交换,其本质是一种物质实在意义上的交换。作为生态农业的广义交换原则,交换应该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劳动产品的过程。这就包括经济意义上的商品交换,社会意义上的智力交换,自然意义上的生态交换,乃至一种以物能为媒介的信息交换。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和转化,智力交换是知识和科技成果的传授和转让,信息交换是信息流的咨询传递,生态交换则是自然生态的特殊交换。

总体而言,进行交换的产品,是社会生产力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的商品交换,既是经济价值交换,又是生态价值交换;既是经济的商品流转,又是生态的物能转移。广义的交换原则使得交换具有双重性质,即产品交换既是商品交换,又是生态交换。产品首先是作为自然物,然后才是经济物,因此,没有生态交换就没有物能运转,也就没有作为价值载体的商品转移,所以生态交换是经济交换的基础。

不同生态系统相互间的作用、冲击也包含复杂的生态交换。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工业为农业提供产品,农村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城市向农村输入有机能等,在经济交换的同时,又具有生态交换意义。

4.广义消费原则

通常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个人消费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耗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可见,这种消费观念着重于有形物质(如食物、原料、劳动力等)和精神产品(如文化、教育等)的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生活和生产资料的生存消费观。

生态农业的广义消费原则,要求我们除了认识到生活和生产资料的生存消费外,还应注意有益于人类健康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美享受消费即生态消费,包括满足物质资料生产的自然资源消费、自然景观的消费、维持生态和促进新陈代谢的消费。因此,生态农业的建立与发展,不仅要为人们提供质优量多的农副产品,而且还要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全面需求。

四 良性循环是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的核心

所谓良性循环,是指在进行物能生产的农业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信息流等流量大、流速快地系统运转,也就是农业系统的总体优化。

(一)良性循环的农业系统的特征

良性循环的农业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高效的系统功能

具有合理的结构,结构与环境因素相互促进、协调平衡,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生物能的利用率、农村废弃物的回收率以及经济产出率。

2.稳定的运转效益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稳定提高,并达到优化的统一。

3.合理的人工调控

人与自然有效合作,并通过人工控制使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有效结合,建立合理的生态经济调控技术体系。

4.良性的生态环境

提高生态环境的抗逆力和对经济运转功能的促协力。

所以,实行良性循环而达到使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全面转化,就是使物流、能流、价值流、信息流等从静态的角度看具有较高的流量和较快的流速,从动态的角度看是流量持续稳定提高,流速持续加快。

只有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系统,才能有效地进入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阶段,为此我们提出良性循环是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的核心。

(二)实现良性循环的条件

建设良性循环的农业系统,实质上也就是要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这就包括农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良性循环的经济系统,首先必须建立在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之上。

1.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

①系统结构组成的多样性。多样性遭到破坏,就会削弱以至失去各种生物的相互作用,并导致退化。②生物分布的差异性和非均匀性。无差异的均匀化结构是一种退化的热力学平衡。③系统的输出不能大于输入,森林采伐量不能大于生产量,鱼类捕捞不能大于再生产能力。④系统要素按一定的量比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合理配置。⑤支配系统行为的支配参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

只要具备上述条件,生态环境就会具有很强的新陈代谢能力,并不断与环境交换,使子系统各层次、各能级实现正向演替,使生态系统生产力不断增长。否则,就会逆向递减,循环衰退,走向恶性循环。

2.实现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

①经济系统要建立在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基础上。②控制经济系统的智力系统(教育、科技、管理)必须是先进的、科学的,并通过各种人才,制定指导经济发展的具有科学性的整体规划。③信息系统、决策系统、指挥系统、反馈系统、调节系统都必须健全,并相互作用。④经济系统的结构合理,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资源特点设计,并保证恰当的比例。⑤要控制经济的主要指标,使劳动生产率大于工资增长率,商品总量大于货币总量,市场供应量大于需求量,资金来源和物流大于基本建设投资需要,积累率要在保证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⑥不断增加外贸出口,并进口必需的商品,以增加系统内部的再生能力。⑦不断更新生产要素,特别是提高人员素质,使系统新陈代谢能力增强,具有一种发展机制。

只有具备上述两个方面的条件,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化,才能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总之,遵循农业生态经济规律,把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起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化,达到农业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以获取最大功能、最佳效果,这是当代农业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