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资源生态效益的视角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一个能动的因素,而且是最活跃的因素。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和人类社会及其生态发展而言,具有本质的约束性;另一方面,对于自然界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言,人类出于生产劳动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现实的改造,势必对其产生良性或恶性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协调,才能实现发展。

一 资源生态效益的物质决定性

1.人本身是一种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科学地论证了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一起发展的协同关系,从而确立了人的存在及其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依赖于物质自然界的唯物论基础。所以,自然的发展创造了人,自然界哺育了人类,作为社会产物的人,归根结底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与人的“血缘”关系并没有因为现代人类自身力量的空前强大而断裂,人类的生存与一切实践活动永远离不开自然界的养育,因此自然界永远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人离不开自然界,离开了外部自然界,就不会有人的发生,不会有人的存在。人不是外在于自然界的异物,而是自然界大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因此,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作为生物的、活的有机体存在物,永远不能摆脱对外部自然界的依赖关系。资源生态效益研究的正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变化规律,其目的在于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自然界是人的自身与身外自然的统一体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明自然界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时,提出了“人靠自然界生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61页。的科学命题,并把生态自然界称为“感性的外部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58页。,这种理论认为自然界给人提供了生存的生活资料和进行劳动的生活资料。人只有深深地扎根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在这里,马克思强调自然界和生态条件对人的生存的极端重要性以及人的生态本原性和生态的链条性,阐明人类与生态自然界之间存在需要与被需要的价值关系,把自然界看成与人的自身的身体具有同样意义和价值的东西,把自然界看成与人类有着内在的、本质关系的生态系统。这样,自然界就应该既是指“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自然,又是指“人本身的有机体”,即人的自身的自然,是人自身的自然与人身外的自然的统一体。

3.自然界优先地位的集中表现

自然对人的本原性和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既体现为自然界与自然规律对人类一切实践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的限制与约束,又体现为人对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服从与遵循,我们称之为“自然的约束性”。就有理性、有目的的人而言,其虽然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生产实践改变外部世界,改变自然环境,使之满足人的需要,能动地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一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实践,要以人必须承认生存环境及其物质自然界固有规律为前提。

人类对自然界的变革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自然为我们服务,最多也只能改变自然规律借以表现的具体条件和形式,而绝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本身,只能遵循自然规律。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这种依赖性总是存在的,无视它本身就是违反自然。人不能脱离外部自然界及生态环境而生存,但是人绝对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能够认识、掌握和遵循自然规律,从而利用、控制、调节、改变外部世界,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目的。

二 资源生态效益源于生态环境的优化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基础,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以往的历史发展中,工业革命在创建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极大地破坏了它的自然生态基础,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由此受到自然生态的无情惩罚,迫使人类进行低碳和生态深刻反思,才认识到自然生态不仅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更是现代生态新文明发展和资源生态效益的基础。因此,生态经济学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是现代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经济实践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的优化与恶化对资源生态效益提供两种不同的环境基础,并带来两种不同的后果。当自然环境优化时,带来的是一种优质的资源生态效益,当自然环境恶化时,带来的是一种资源生态效益的负效益,这种负效益同时又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这是资源生态效益的辩证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当人们向往和追求优美的自然环境的时候,也就具有了创造优美自然环境的思维动机,也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发展规律,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实现自然环境生态价值与经济发展的经济价值的统一。

三 资源生态效益的主要特征

1.资源生态效益是一种节约资源的经济观

节约资源是资源生态效益的本质要求,节约资源体现在生产环节的节约和生活环节的节约的连续性。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提升资源生态效益的重要举措,是循环利用资源、提升资源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涵养持续能力,在合理增加资源和有效供给的同时,努力营造节约各类资源、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紧张的政策环境。

2.资源生态效益是一种循环的经济观

从系统论来看,人类社会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需要以自然为基础,更加需要优雅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条件,需要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原材料和吸纳废弃物,以保障人类社会系统生态发展及经济的正常运行,以保证生态价值的实现。同样,循环经济系统是循环型社会的子系统,循环经济系统与循环社会系统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是矛盾运动发展的统一。循环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适当的物资和能量支撑,需要通过循环增强物质的正能量,通过循环实现正能量的转换,通过循环实现技术的有效转换,推进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资源生态效益。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以循环经济的经济观指导社会经济实践,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当中,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各项政策,以及行为方式等各个层次中,这是资源生态效益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3.资源生态效益是一种绿色经济观

绿色经济表现为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以绿色技术为核心,以绿色产品开拓市场,以绿色消费构建生活模式,以形成绿色财富效应。绿色经济可以使已有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绿色经济有助于创造新的资源,制造新材料,这些新资源创造出来,环境就能得到更好的保护;绿色经济促使人力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经济促使人类对物质资源的需要减少。一旦绿色经济观成为指导人们生产、消费的重要观念,就将焕发出巨大的物质能量。这些都是资源生态效益的内在要求。

4.资源生态效益是一种低碳经济观

低碳经济在本质上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低碳生产,另一个是低碳消费。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互相影响,低碳生产决定低碳消费,低碳产品提供了低碳消费市场,低碳消费市场又反作用低碳生产。人们的低碳消费和生态消费观念的变化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资源生态效益建立在低碳经济基础之上,是一种低碳经济的生态效益表现,资源生态效益的实现和提升有赖于低碳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