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及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为了从资源生态效益的角度更好地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对生态经济学理论及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必要的介绍,同时也为后面系统地研究生态效益和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一 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归功于生态学向经济社会问题领域的拓展。其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效应产生的一系列资源耗竭、生态退化、环境污染问题的反思,提出经济发展应当根据自然生态原则转变现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其能够以最低限度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从而为深入理解和认识产业系统、结构系统、环境系统、产品系统的生态特征与规律提供全新的认识途径和方法,也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解决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理论和分析策略。生态经济学将人类经济系统视为更大的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其研究范围是经济部门与生态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效应及效益。其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效应及规模、利益的公平分配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生态经济学以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发展规律和机理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理论和分配理论,生态学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互关系;从应用研究方面,生态经济学主要研究国家尺度、区域尺度、流域尺度、企业尺度和整个地球尺度在遇到种种问题时涉及的各种政策的设计与执行、国家政策与立法、国际组织与协议的制定等。

二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一般系统论又称普通系统论。自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 von. Bertalanffy)创始以来,其发展和运用极为迅速,不仅在应用领域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同时在管理领域(包括环境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流域管理)也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性质、运动规律、系统方法及其应用的学科,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革命之一。它的产生和运用弥补了人们由于认识能力有限从而把复杂系统割裂为若干子系统(甚至最基本要素)开展研究而对科学发展所起的阻碍作用,进一步认清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效应、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互制约、生态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互平衡。系统科学的产生和运用,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使对事物进行整体研究成为可能,使经济社会系统相互制约成为现实。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就是一般系统论在生态系统的体现和分析运用。生态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是环境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行为的集合。该定义规定了组成生态系统的三个条件:一是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它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生态系统不断演化和变迁的重要机制。二是各生态要素之间必须具有关联性,生态环境系统或低碳经济系统中不存在与其他要素无关的孤立要素,它反映了生态环境或低碳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激励、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内在相关性,也是生态系统不断演化的重要机制。三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行为必须不是生态系统各单个要素所具有的,而是由各生态要素通过相互作用而涌现出来的。

由此可见,对于资源生态效益的综合研究,必须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基于资源生态效益的视野,从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方法论角度来进行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