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FTA与农产品贸易变化展望

〔韩〕崔世均崔世均,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一 绪论

东亚区域的经济合作有多种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合作形式有东亚自由贸易区(FTA)、东亚经济共同体、东亚共同体等。这种分类方式表现出一体化的阶段及其水平。因此,如果以区域一体化为最终目标,那么,FTA以及经济共同体将成为一体化的不同环节。

与欧盟(EU)和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扩张相比,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在合作程度以及合作期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东亚各国积极推动FTA的态度来看,如果能够发挥调整区域动态的领导力,东亚FTA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像EU一样合作水平高、多边合作的东亚经济共同体。亚洲地区虽然已经有亚太经合组织(APEC)、“10+3”、东盟论坛、亚欧会议(ASEM)等,但是,它们作为经济合作探讨机构的作用非常有限。日本经济产业部曾发表(2006年4月)东亚FTA推进计划,我国以及其他国家也在“10+3”等会议中提出了东亚FTA建议。因此,对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讨论将更加热烈。

关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讨论,日本处于前沿。日本曾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构想并试图在亚洲地区行使霸权,近几年,又积极进行以东亚共同体为主的相关研究。早稻田大学平野健一郎教授带领120名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5年的东亚共同体研究。

中国和美国也对东亚共同体表现出极大兴趣。中国计划到2020年实现小康社会和“大东亚”的梦想,美国也试图凭着对亚洲地区的军事及外交影响,参与东亚共同体讨论并分享利益。

因此,有必要综合分析东亚经济共同体的相关论坛,并提出相应对策。尤其需要分析在推进FTA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农业部门,并对其进行角色定位。关于东亚区域合作问题,如果中国和日本合作,那么,我国很有可能成为边缘国家。因此,在东亚区域合作问题上我国应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在农业方面也应做好发挥协调作用的准备。

在东亚地区FTA等经济合作中,农业问题是最大的绊脚石之一。韩国和日本的农业属于弱势产业,而两国对农业部门的市场开放也极为被动。另一方面,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为了在农业部门弥补制造业领域的不足,很可能对韩国和日本农产品的市场开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FTA是实现东亚一体化的基础。下面基于FTA,分析区域内农产品贸易类型、各国商品的竞争力等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各国对东亚FTA农业部门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推进FTA进程中的农业课题及对策方案。

二 东北亚农产品贸易

韩中日三个国家中,中国为最大贸易国,也是三个国家中农产品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2007年,中国的农产品进口为483亿美元,高于日本(460亿美元)。同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为273亿美元,是韩国或日本的10倍以上。中国农产品的进口负值高于出口负值,因此,2006年农产品的贸易出现了逆差。从国家贸易总体来看,经济越发达农产品贸易所占比重越低。农产品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日本为0.3%,韩国为0.7%,中国为1.9%。

与出口不同,韩国和日本的农产品进口额所占比重高于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比重最高的国家为日本,2000年年初达到9.5%, 2007年降低至7.4%。韩国农产品进口额所占比重2007年为4.2%,低于2000年年初的5.2%。虽然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增长迅速,但是由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量明显增多,因而农产品所占比重保持在4%左右。

东北亚国家的总体贸易表现为顺差,但是农产品贸易表现为逆差。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收支,2005年为顺差28亿美元,2006年、2007年转变为逆差,分别是158亿美元、210亿美元。2007年韩国与日本的农产品贸易均为逆差,分别是123亿美元和437亿美元。因此,2007年,中日韩三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达到768亿美元。

表1 韩中日农产品贸易比较

资料来源:FAO STAT(http://faostat.fao.org)。

(一)区域内农产品贸易

东北亚国家中区域内农产品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为韩国,2007年,出口的39.2%和进口的18.4%依赖区域内贸易,其次为中国(出口28.2%、进口0.7%),日本的区域内贸易依存度最低(出口15.8%、进口14%)。

韩中日三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依存度处于下降趋势。农产品出口方面,韩国对区域的依存度从2000年的54.6%下降至2007年的39.2%。同一时期,中国的依存度从34.9%下降至28.2%。日本农产品的区域内出口依存度大多数年份保持在15%左右,没有太大的变动。相对于出口,农产品进口的区域依存度变化不大,比较稳定。韩国和日本的区域依存度分别保持在17%和14%左右。中国从韩国或日本进口的农产品数量有限,因此,区域依存度在1%左右。

韩国对东北亚地区的出口依存度下降是由于对日本的出口比重有所降低。2007年,韩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额占农产品总出口额比重为27.5%,较2000年(50.2%)下降了接近一半。虽然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有所增加,但在区域内的总出口额有所下降。韩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依存度由2000年的4.4%增长至2007年的11.7%。韩国对东北亚地区的进口比重变化不大。

中国在区域内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34.9%下降至2007年的28.2%。中国在区域内的出口比重下降主要是由于对日本的出口减少。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额占其农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26.1%下降至2007年的19.5%。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出口依存度为28.2%,进口为0.7%,出口与进口有较大的差距是其特点。

日本对东北亚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依存度为14%~15%。2007年,日本的区域内出口比重为15.8%,进口比重为14%,相对于2000年略有增加。韩国与中国在区域内农产品贸易中出口依存度高于进口依存度,而日本则比较平衡。日本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依存度保持在10%左右,对中国的依存度为5%,显然韩国市场的重要性高于中国。然而,日本对中国的农产品进口依存度为12.5%(2007年),高于对韩国的依存度(1.5%)。日本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及进口的依存度在降低,对中国的进口依存度却在提高。日本是第一大农产品净进口国,在区域内农产品贸易中,作为进口市场的作用很大,然而,日本对区域内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却保持不变。其原因之一为,虽然日本对谷物与畜牧产品等农产品的进口需求在增加,但是,区域内国家这些产品的出口潜力并不大。

表2 韩中日三国区域内农产品的贸易比重

资料来源:韩国贸易协会(http://stat.kita.net)。

(二)主要商品别贸易

1.韩国

韩国作为粮食净进口国,出口有限,但进口规模很大。韩国在东北亚地区进口的谷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玉米等,大部分从中国进口。2009年,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大米达到1.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4倍。韩国在WTO谈判中,被要求强制性接受最低市场准入(MMA)数量以替代大米关税化,且这一数量每年都在增加。

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大麦和小麦数量不多。2000年,进口4000美元的小麦,2007年达到2.2亿美元,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动。经历2008年全球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之后,从中国进口小麦的规模大幅缩减。但是,从中国进口的大豆却大幅增加,2008年达到了1.9亿美元。韩国从中国进口规模最大的谷物为玉米,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期,进口的玉米金额最少为3亿美元,最多达到了9亿美元。但是,由于全球粮食短缺,2008年起进口有所减少,2009年的进口规模也仅为48万美元。

水果贸易由于严格的检疫措施而非常有限。韩国向日本出口的水果主要是苹果、梨、葡萄、柑橘、桃等,出口量很少。韩国与中国的水果贸易额几乎为零。

韩国与东北亚地区的蔬菜贸易(辣椒、大蒜、洋葱)主要是对中国的进口贸易。2000~2009年,韩国从中国进口的辣椒、大蒜、洋葱,年均分别约为1700万美元、600万美元、500万美元,而出口几乎为零。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调味蔬菜贸易特点是,从中国进口并向日本小规模出口。

肉类产品也和水果蔬菜一样,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动植物检疫,因此,在东北亚区域内的贸易并不活跃。韩国在区域内的牛肉贸易几乎为零。对中国的牛肉出口在2000~2008年几乎为零,但是2009年达到了441万美元。韩国对日本的猪肉出口规模非常大。鸡肉贸易主要表现为,从中国进口以及出口至日本,但是由于禽流感等疫情的爆发,21世纪第一个10年后半期的贸易量非常少。

表3 韩国在东北亚区域内的主要农产品贸易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韩国贸易协会(http://stat.kita.net)。

2.中国

中国在东北亚区域内的粮食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几乎为零。中国在东北亚区域内的水果贸易很少。中国对日本的苹果进口有所增加,但是最大进口规模也仅为2008年的190万美元。中国的苹果、梨、葡萄、柑橘、橙子、桃等水果在区域内的出口几乎为零。但是,对日本的香蕉出口长期持续,出口量最多达到200万美元。

中国的区域内蔬菜贸易以出口为主。中国对韩国和日本的辣椒、大蒜、洋葱出口呈现增加的趋势。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牛肉及猪肉的贸易非常少。中国的鸡肉出口以日本市场为主。中国对日本的鸡肉出口在2000年达到4亿美元,但由于禽流感疫情的发生,2005年以后的出口几乎为零。

3.日本

日本作为粮食进口国,几乎没有粮食的出口贸易。日本在东北亚地区进口的粮食主要为大米、小麦、大豆、玉米等,大麦和土豆的进口很少。日本与韩国之间几乎没有粮食贸易。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粮食贸易大部分为对中国的进口。日本对中国的大米进口在2009年达到了7800万美元,而大麦、小麦、大豆等其他粮食的进口不多。日本对中国的玉米进口规模在2003年达到了1.5亿美元,但是,到2008年减少至100万美元以下。

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水果贸易很少。2009年,日本对中国的苹果、梨的出口分别只有100万美元、5万美元。日本对中国的香蕉进口规模在进入21世纪的头几年达到了300万~400万美元,2009年却降至80万美元。日本从韩国进口梨和柑橘,但是进口数量很少。

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蔬菜贸易(红辣椒、大蒜、洋葱)主要是对中国的进口贸易。日本在东北亚地区几乎没有蔬菜出口。日本对中国的辣椒进口几乎每年都超过3000万美元。2009年,日本对中国的大蒜、洋葱的进口分别达到2200万美元、7000万美元。

近几年,日本对东北亚地区的牛肉贸易几乎为零。但是,猪肉与鸡肉的区域内贸易,在动物疫情爆发之前还是比较活跃的。日本从韩国进口猪肉,从中国进口鸡肉,但是由于疫情以及卫生问题,贸易并不稳定。

三 主要农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为分析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事后评价方法采用了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市场占有率(MS)等。为分析进口市场的竞争力变化,采用了国家比较优势指数(CAC)。事前评价方法中采用了较容易测定的价格竞争力指数。

中国大米相对于韩国、日本的大米竞争力较强,但是衡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RCA指数低于1,因此可以判断,相对于其他大米出口国家,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价格竞争力、市场占有率、RCA指数、国别比较优势指数(CAC指数)等竞争力评价指标显示,中国的竞争力强于韩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的大米国际竞争力很弱。

中国在大麦和小麦的国际竞争力方面要强于韩国与日本。中国在价格竞争力、市场占有率、CAC指数等方面,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强于日本市场。但是,大麦和小麦的RCA指数分别为0.01和0.1,故国际竞争力很低。很难看出中国的大麦和小麦在日本市场中具有国际竞争力。韩国和日本在大麦和小麦方面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尤其是韩国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于日本较弱。

韩国、中国、日本的大豆、土豆的RCA指数显示,其国际竞争力都很弱。但是中国的大豆从价格竞争力以及市场占有率方面来看,在韩国与日本市场中是非常有竞争力的。中国的玉米在韩国市场中的竞争力高于日本。从中国玉米的RCA指数为0.8来看,中国玉米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韩国与日本的大豆、土豆、玉米等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水果是需要进行植物检疫等的具有非关税壁垒的商品。因此,韩中日三国之间的贸易非常有限。苹果和梨方面,中国相对于韩国和日本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但是没有形成出口,因此,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其竞争力弱于韩国或日本。

从衡量国际市场竞争力的RCA指数来看,中国的苹果、梨的竞争力强于韩国和日本。但是,中国的RCA指数仅为0.8,因此不能说它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韩国的梨比苹果更有国际竞争力。韩国梨的RCA指数超过1,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占中国进口梨市场的6.1%,占日本进口梨市场的100%。但是,日本梨在中国进口梨市场的竞争力超过韩国。日本梨在中国进口梨市场的占有率为91.9%。

韩中日三国的葡萄、柑橘、橙子、桃、香蕉等水果的RCA指数显示,它们都不具有国际竞争力。从CAC指数可以判断,韩国的桃在日本市场具有竞争力,中国的香蕉在日本市场也较有竞争力。

中国的辣椒、大蒜、洋葱等调味蔬菜以RCA指数评价的国际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以及以CAC指数评价的特定市场竞争力都比较高。中国的红辣椒在韩国市场相对于日本更有竞争力。中国大蒜在韩国、日本进口市场中的市场占有率接近100%,而中国大蒜的RCA指数高达6.8,因此,不仅是在韩国、日本市场,在国际市场也非常具有竞争力。中国洋葱的竞争力与大蒜相似。中国洋葱不仅在国际上,在韩国、日本市场中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韩中日三国之间的肉类贸易非常少,只能从价格上判断其竞争力。肉类产品价格竞争力最强的国家是中国。但是向韩国、日本出口肉类产品必须满足卫生条件。韩中日三国的牛肉、猪肉、鸡肉等肉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弱。中国肉类产品的RCA指数基本在0.2左右,韩国与日本肉类产品的RCA指数低于0.1。

韩中日三国的鸡肉与猪肉的贸易在发生口蹄疫与禽流感疫情之前比较频繁。韩国曾将猪肉与鸡肉出口到日本,中国也曾把鸡肉出口到韩国与日本。因此,韩国与中国的猪肉和鸡肉在日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方面有潜力。

对于大部分的农产品,中国要比韩国或日本有竞争力。中国对韩国、日本的出口规模比较大,但是,韩国与日本的部分产品也小规模地出口至中国。中国的进口规模不大,但是中国要从韩国、日本集中进口部分产品(如调味蔬菜)。因此,有时韩国与日本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表4 主要农产品的韩中日竞争力比较

续表

注:价格竞争力以批发价格为准,2000~2009年平均价格;2005~2009年平均市场占有率;2003~2007年平均RCA、CAC。

资料来源:韩国贸易协会(http://stat.kita.net)。

四 农产品贸易变化展望及影响

(一)贸易变化展望

中国大米的价格竞争力最强,而且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要强于日本市场。大米贸易不够活跃,是由于各国的贸易壁垒。韩国对大米进口采取了非关税壁垒,日本采取从量税计征方式。日本对大米的从量税如果换算成从价税,估计税率将提高1000%。中国对大米征收的关税也高达65%,大米属于农产品中关税最高的产品。

如果韩中日FTA可以缔结,并因此取消贸易壁垒,预计大米的贸易将大幅增加。其中,主要为中国对韩国、日本的出口增加。同时,韩国对日本的大米出口也将会增加。但是,日本也有可能增加对韩国、中国的大米出口。估计韩国对日本的大米出口量不会太大。中国的大麦、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谷物的出口增加量相对于大米将会少很多。

由于植物检疫的贸易限制,在东亚地区可以进行水果贸易的国家非常有限。中国水果的价格竞争力要强于韩国与日本,但是由于韩国、日本的进口限制,因此,只有潜在竞争力。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温带水果主要是韩国的梨,中国的苹果、梨。从市场占有率以及国别比较优势(CAC)指数来看,各国的苹果竞争力都较弱。但是,韩国的梨在中国或日本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日本也向中国市场出口梨。

即使随着韩中日FTA的缔结,关税被取消,水果类的贸易也会由于植物检疫而受到限制,因此,不会大幅增加。韩中日FTA的缔结,会使中国与韩国的苹果、梨、葡萄的出口增加,但是其规模不会太大。中国的蔬菜在韩国、日本市场有竞争力,而韩国的蔬菜在日本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的大蒜和洋葱在区域内的竞争力最强。因此,中国调味蔬菜(辣椒、大蒜、洋葱)的出口在东北亚区域内的贸易中将形成垄断。

韩中日肉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各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都低于0.3。牛肉的区域内贸易几乎为零,因此只能通过价格竞争力指数来判断其竞争力。在区域内,中国牛肉的价格竞争力最强。韩国和中国的猪肉在日本市场具有竞争力,韩国的猪肉在日本市场竞争力较强。中国虽然在价格竞争力方面强于韩国2倍以上,但是必须满足肉类贸易中的卫生条件要求。韩国牛肉价格接近日本的牛肉价格,因此,其价格竞争力较弱。

韩中日FTA若缔结,韩国对日本的花卉出口增加的可能性较低。日本对花卉产品的平均关税率为0.4%,韩国主要出口产品切花类的关税率为零。切花类产品出口中国的平均关税率相对较高,达到12%,导致韩国切花类产品的价格在中国没有竞争力。因此,韩国对中国以及日本的花卉出口将不会增多。相反,中国对韩国的花卉出口有望大幅增长。

(二)农产品贸易变化的影响分析

这里引用笔者之前分析的ASEAN四国(或是区域)模型的研究结果(《基于东亚FTA的农业部门研究》,崔世均等,2008)。ASEAN与韩中日三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不大,因此,即使包含ASEAN,对于研究结果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尤其是,韩国、日本与ASEAN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不大(对ASEAN农产品贸易比重,韩国为6%~7%,日本不足1%)。

1.预测模型

能够预测东亚FTA影响的模型有很多种。典型的模型有一般均衡模型与剂量经济模型。本研究采用了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到分析对象国与产品种类繁多的因素,一般均衡模型采用了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 GTAP)。GTAP模型便于分析,并已经过研究人员的长期使用与验证。

2.政策实验结果

为了进行政策实验,将87个国家的原始数据分为5个国家或区域(韩国、中国、日本、ASEAN、其他)。ASEAN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越南与其他东南亚国家。

考虑到地区的多样性、市场开放政策实验对象国间的农产品现有贸易限界(几乎没有贸易往来或贸易为零的项目较多)、政策实验的目的在于检讨市场开放的经济波及效果的方向性与贸易类型的变化等,对商品分类进行了简化。将原始数据中的57个部门,归为以农业为中心的9个部门。农产品分为水稻、牲畜、其他谷物、蔬菜水果、其他农产品等5个部门。除此之外,为包括整个经济领域,在模型中还包含林业、水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等。

随着东亚FTA的缔结,区域内国家间的关税将被取消,由此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将转为正值,并对区域内的国家带来积极效果。韩国、日本、中国、ASEAN等国家或地区的GDP的变化率分别为2.67%、1.41%、0.46%、0.76%。东亚FTA对韩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最积极的影响。由于贸易转移效应,东亚FTA会对区域外国家的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表5 东亚FTA产生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韩国贸易协会(http://stat.kita.net)。

在推进FTA过程中,农业部门将是区域内国家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的典型领域。农业竞争力较弱的韩国和日本担心FTA会对农业部门产生负面影响,而中国与ASEAN试图在农业部门弥补非农业部门竞争力的不足。利用GTAP模型分析东亚FTA的影响,结果与预期相符。

由于东亚FTA的缔结,产量下降最明显的国家是日本,预计在大米、畜牧、蔬菜水果等农业领域,生产都会有所减少,尤其是水稻的产量将大幅减少9.8%(约41亿美元)。其他各部门的产量分别减少:畜牧1.5%(约9亿美元),其他谷物1.9%(约3亿美元),蔬菜水果1.4%(3亿美元),其他农产品0.5%(约12亿美元)等。预计农业产量将减少68亿美元。估计对林业和渔业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由于加工食品等其他农产品产量的增加,韩国农业部门会出现积极的变化。除了其他农产品领域,畜牧业生产会增加3.8%(约6亿美元),而对水果蔬菜没有太大影响。分析显示,韩国在东亚区域内的畜牧产品与加工食品的贸易表现为顺差。但是,对大米与其他谷物将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水稻生产将减少7.6%(约11亿美元),其他谷物生产将减少12.1%(约5亿美元)。对林业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对渔业会有积极影响。

东亚FTA会对中国农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在大米、畜牧、水果蔬菜等所有领域的生产都将增加。其他谷物与大米等粮食的生产将明显增加。其中,其他谷物的生产将增加5.2%(约16亿美元),大米的生产将增加0.8%(约5亿美元)。东亚FTA对中国畜牧产业将会产生积极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对林业会有消极影响,但对渔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东亚FTA对ASEAN的影响,除了其他谷物和林业之外,对其他农业领域的影响都是积极的。生产增加的产品为:大米0.3%(约1亿美元),畜牧1.3%(约5亿美元),蔬菜水果0.6%(约1亿美元),其他农产品2.1%(约16亿美元)等。(见表6)

表6 东亚FTA对区域内各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资料来源:韩国贸易协会(http://stat.kita.net)。

由于东亚FTA对农业部门的消极影响,韩国和日本的土地使用费将会有所下降,而将会受到积极影响的中国、ASEAN的土地费用将会有所上涨。韩国将下降19.1%,日本下降10.1%,韩国受到的消极影响将会更大。中国与ASEAN的土地使用费将分别上涨4.4%和2.0%。东亚各国的劳动力费用与资本使用费都会有所上涨。

由于东亚FTA,韩国对中国大米的进口将增长6500万美元,对ASEAN大米的进口将增长1700万美元。根据模型的预测,由于中国与ASEAN的大米价格较低,增加这些大米进口数量将会对韩国的大米价格带来冲击,韩国的大米价格大约会下降8.7%。畜牧产品的进口将增加1.8亿美元,而这些进口的增加主要来自中国与ASEAN。其他谷物方面,来自中国的进口将增加17亿美元,但是由于ASEAN的进口有所减少,因此,净增长为15亿美元。水果蔬菜的进口将增加1.2亿美元。包含加工食品的其他农产品,进出与出口都会增加7亿美元以上。(见表7)

表7 基于东亚FTA的韩国农产品贸易分析

资料来源:韩国贸易协会(http://stat.kita.net)。

由于东亚FTA的缔结,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增加将大于进口。大米的出口增加2.9亿美元,其他谷物将增加19亿美元。中国对日本的大米出口将增加2亿美元,对韩国的出口将增加6500万美元。其他谷物方面,对韩国的出口将会增加17亿美元,韩国将成为进口增长最大的国家。畜牧产品的出口将增加8亿美元,主要是对日本出口的增加。蔬菜水果的出口将增加4.5亿美元。其他农产品(包括加工食品)的出口将增加15亿美元。(见表8)

表8 基于东亚FTA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变化

资料来源:韩国贸易协会(http://stat.kita.net)。

随着东亚FTA的缔结,日本各种农产品的进口都会有所增加,尤其其他农产品与畜牧产品的进口增加幅度会比较大。中国、ASEAN、韩国等区域内所有国家对日本的大米出口都将会增加,达到3.7亿美元。畜牧产品的进口将增加11亿美元,主要来自中国与ASEAN。日本与韩国不同,在其他谷物的贸易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目前,日本饲料粮食的进口主要来自亚洲以外的地区。日本的饲料谷物的关税率很低,因此,不会因为FTA的缔结,将进口来源地转到中国。虽然,蔬菜水果的进口增加仅为4亿美元,但是,其他农产品的进口将达到31亿美元。(见表9)

表9 基于东亚FTA的日本农产品贸易变化

资料来源:韩国贸易协会(http://stat.kita.net)。

五 结论

应该阶段性地推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以及一体化。东亚经济一体化将始于韩中日三国,并扩展到ASEAN、印度、澳洲、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一体化可以达到国家联合、共同体、联邦国家等深度,并采取从低级别到高级别的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必要确定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欧洲达成的共识是实现联邦国家级别的区域一体化。共同体必须要有一定的广度,以创造附加值,但是也不应该影响其深度。共同体作为超越利益关系的共同社会,并不是谋求暂时利害关系的战略同盟,而是有共同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永久性文化共同体。

区分经济、安保、社会文化等领域,根据各领域设定不同的一体化的速度和程度是比较现实的。经济部门有必要构建类似自由贸易区等紧密的合作体系,以促进商品、服务、投资、资本等的自由流动及公平的经济发展,并缩小经济差距。在这一过程中,成员国之间在某些领域会出现利益冲突。农业部门有可能成为导致利益冲突的典型部门。如果不能找到将矛盾降到最低的方法,那么,区域一体化将无法实现。

全球范围的地区主义趋势,增强了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必要性,东北亚国家也都在积极推进本地区FTA的缔结。正确认识东北亚地区FTA的覆盖范围及水平是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基础,应基于这一认识,构思高水平的FTA。涵盖范围是商品、服务、投资、技术及经济合作等多元化领域,将市场开放的例外项目减到最少,消除形成单一市场的障碍。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农业部门的问题将成为重要课题。

区域内国家在促进东北亚FTA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农业部门的敏感性并发挥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能够事先打好合作基础,那么,形成东北亚经济共同体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东北亚区域中,韩国与日本的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弱势产业。韩日两国在市场开放的协议中,始终将农业部门作为敏感问题。相反,中国在市场开放过程中,试图将非农业部门的劣势在农业部门得到补偿。虽然,这种补偿能为开放市场带来好处,但是,这也很可能成为加大合作难度的因素。如何协调农产品进口国的敏感性与农产品出口国所关心的问题,不仅会影响非农业部门的合作,还将影响到整体合作。

为了不使农业阻碍东北亚经济一体化,需要积极进行农业合作。为促进农业部门的东亚经济一体化,区域内国家应该在以下领域形成合作。

为了使韩—中、韩—日、韩—中—日等东北亚地区的FTA和由此产生的贸易效应达到最优化,有必要在国家间进行基于贸易便利化的合作。在FTA缔结并取消关税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满足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Agree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SPS)条件的新鲜农产品也很可能无法进行贸易。尤其是新鲜肉类、水果蔬菜等产品,将因疾病、虫害、卫生条件等被限制进口。

因此,大米等敏感农产品的市场开放将成为例外。虽然,由于动植物检疫等非关税措施引起的贸易限制被认可,但是,为使区域内市场一体化的利益最大化,有必要寻求农产品贸易灵活性和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多元化方案,这将比完全开放市场更为重要和现实。为了促进区域一体化,这些措施应该在FTA等市场一体化实现之前,以核心领域为中心提前被推广。

为促进贸易增长,应该优先考虑满足贸易灵活性的基本条件。即需要统一非关税壁垒的技术标准并共享信息,统一东亚国家之间的动植物检疫、海关程序、规格、标识、标准等,同时促进信息交流,以增加该地区的贸易比重并加强合作。

东北亚地区的双边或三国间的FTA必然会促进农产品的贸易,但是,也有可能增加不健康食品及有害生物的引进。为防止这些国家引进威胁国民健康的有害生物以及市场被扰乱等问题,并消除人们的顾虑,需要推出地区食品安全体系的管理方案。为促进市场开放与贸易增长,在国家之间进行肉类及牲畜贸易,有必要探讨生产追溯系统的标准及信息交流方案。

此外,有必要进行符合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SPS)、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标准的农产品、食品生产及贸易等合作。为了建立起从生产到消费阶段的控制食品安全的相关体系,要求在生产、储存、加工、流通等各阶段进行技术开发及投资合作。如果没有区域内国家间的积极合作与标识、规格、认证等的统一,很难实现贸易的便利化,而且,将会增加对食品安全及动植物卫生的顾虑。

随着东北亚FTA的缔结,如果各国能在互补关系中继续加强农产品的贸易,那么,各国之间的矛盾将会最小化。因此,为了能够维持互补关系并加强开放市场的经济合作,需要努力维持并发展各国农业领域的互补关系。东北亚各国的经济特别是农业发展差距较大,生产要素的赋存程度、技术发展程度、农业的发展阶段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农产品生产与贸易中,有品种特殊化及发展互补关系的可能性。

发展农业领域的合作,是农产品市场开放合作的补充及增进相互理解并增加利益不可缺少的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合作,人员往来,流转资源的交换,储存、加工、流通设施的投资等在市场自由化中的效果,并展开多元化领域的农业合作。区域内国家对有用的流转资源的交换和利用,对环保型农业技术、加工技术、产品流通的交流,会减少农产品贸易中的阻碍因素,并为便利型的贸易经济一体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韩〕金世元等:《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成功条件:制度性接近》,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2006。

〔韩〕于明根等:《基于韩中日FTA的农业结构分析》,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2003。

〔韩〕于明根、〔韩〕崔世均等:《东北亚农业结构与区域内农产品贸易结构》,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2003。

〔韩〕崔世均、〔韩〕于明根等:《韩中自由贸易协定缔结之时农业领域的应对方案》,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2002。

〔韩〕崔世均、〔韩〕许周宁等:《韩日FTA中农业部门合作战略建立的相关研究》, 2004。

〔韩〕崔世均、〔韩〕申佑善:《基于东亚FTA的农业部门研究》,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2008。

韩国贸易协会(www.kita.net)。

FAO STAT(http://faostat.fa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