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原崛起重大意义研究从2010年3月下旬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为组长的中原崛起发展战略课题组,课题组研究工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研究设立中原经济区问题;第二步,研究设立中原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问题;第三步,修改完善已有的中原城市群“三化”协调示范区方案。中原经济区研究分为5个小组,笔者负责第三小组,重点研究设立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笔者主持的第三小组研究成果。

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是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河南这一中原核心区域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报告侧重分析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河南省)的优势条件以及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的重大意义。

一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域(河南省)的比较优势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河南的区域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大、根、粮、位、群。

(一)大省优势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河南地处中原,地缘优势突出,历史文化灿烂,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总量居中西部地区之首。做好河南的工作,十分重要。”平萍、万川明:《体察民情谈改革发展——胡锦涛河南考察纪行》,《河南日报》2008年9月12日。

1.人口总量大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至2009年为9967万人,占全国的7.5%,占中部6省的26.6%。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超过700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量的72%左右,位居全国第1位。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人力资源,在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2.经济规模大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至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接近2亿元,居全国第5位,中西部第1位,分别占全国和中部地区的5.8%和27.6%。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中部第1位。是全国新兴工业大省,200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9858.4亿元,位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全国粮食第一大省,至2009年河南粮食总产量已连续4年超千亿斤,连续10年居全国第1位,每年调出300亿斤原粮及加工制成品;河南油料产量居全国第1位,肉类产量居全国第2位,棉花产量居全国第3位,为保障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3.文化资源丰度大

河南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河南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第1位;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省有17项,全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以夏商周文化、汉魏文化、唐宋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历史文化,以老子、庄子、张衡、许慎、张仲景、吴道子、杜甫、韩愈、岳飞、朱载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博大精深。以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和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嵩山、南太行、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为代表的山水景观,以汴绣、钧瓷、汝瓷、官瓷、唐三彩、南阳玉雕、朱仙镇木版年画、汤阴剪纸、浚县泥塑、淮阳泥泥狗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宝丰民间演艺、濮阳和周口杂技、豫西社火、豫南民间歌舞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作为全国戏曲大省,豫剧享誉海内外,曲剧、越调等地方剧种,魅力独特。

4.发展潜力大

河南经济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和快速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一是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大。作为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二是市场潜力大。河南有近亿人口的消费和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内需市场;另外,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大。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民营经济规模总量偏小,总体实力不强,只要营造良好环境,破除发展障碍,民营经济就能快速发展。四是外贸增长潜力大。多年来,河南的出口额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始终不到1%,出口依存度不及全国水平的1/10,不仅与沿海省市差距十分明显,即使与中西部的部分省份也存在差距,因此将出口培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动力,潜力巨大。

(二)民族血脉之根

中华民族血脉之根因黄河冲积形成的中原沃土而发端,因中原的引领而前进,因中原的勃兴而昌盛,因中原的先进而远播,因中原的坚韧而绵延。中原文明的发展轨迹是华夏文明的完美体现和浓缩。

1.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华民族有伏羲、神农、黄帝、颛顼、帝喾等十二人文始祖,他们大都出自河南或主要活动于河南。由中华人文始祖衍生出了数以千计的姓氏,以中原沃土为家,流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据考证,在以人口多少而排序的前100个中华大姓中,有78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可以说,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南,中华姓氏由此发源,众多民族在中原融合,中原后裔遍布世界各地。河南被全球华人公认为追思先祖懿德的祖根之地、传承中华文明的心灵故乡,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寻根谒祖圣地。

2.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长河的源头和主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根脉之所在。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正是在这里诞生;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学文化,都发生在河南。夏、商、周三代,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根源,同样发端于河南。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时代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也是在研究总结三代文明的基础上而生成于河南。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正是从这里向世界传播;连接东西、享誉世界的丝绸之路,正是从这里起步。就连来自远方的宗教——佛教,也首先在这里安家落户。古往今来,在河南孕育和产生的众多思想学说,交相辉映,积淀升华,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3.河南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

厚重的根源文化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首先,它是激励华夏儿女的精神源泉。一方面历史的辉煌凝结着华夏儿女的伟大创造,是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历史的沧桑铸就了华夏儿女的奋斗精神,是增强进取心的强大动力。其次,它是凝聚华夏儿女情感的精神支撑。厚重的根文化具有广泛的凝聚力,让人认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让人亲近;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让人共鸣。最后,它是推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中原根源文化蕴含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以处众、内和外顺等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

(三)粮食优势

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总产量大

2009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达1078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10。特别是从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30年粮食产量的变化看,河南粮食在全国所占的地位更加重要(见表1)。

表1 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情况

2.增产潜力大

目前,全省还有6000多万亩的中低产田,玉米、水稻等秋季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单产还有望进一步扩大和提高,随着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的稳步推进,粮食增产潜能将进一步释放。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河南粮食生产能力要新增260亿斤,占全国新增加1000亿斤的1/4多,稳定达到1300亿斤,占全国粮食生产能力11000亿斤的1/9以上,调出原粮和粮食加工制成品550亿斤以上。

3.转化能力强

作为全国第一粮食大省,河南粮食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1位,粮食加工能力、肉类总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成为全国畜牧养殖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全省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624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速冻食品、方便面、味精等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1位。河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饼干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食品工业销售收入从1994年的全国第7位到2005年超越江苏升至第3位,2006年一举超越广东排名第2位。

(四)区位优势

河南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物流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全国重要的物质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东中西互动的战略平台。

1.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河南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是中国多方向跨区域运输的交通要冲和多种交通运输网络交会的枢纽地区,承担着全国跨区域客货运输的重要任务,在全国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物流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至2009年年底,河南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000多公里,居全国第1位;河南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60公里,居全国第1位。高等级公路密度在中西部处于明显优势(见图1)。中原地区的交通线路路网密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运输周转量在全国的比重也远高于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2009年实现客运量14.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645.2亿人公里。

图1 河南与相关省份公路密度比较

2.全国货物集散中心

作为综合交通枢纽,郑州通过公路、铁路和航空线路到全国各地平均运输成本与武汉、西安、重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见图2)。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大大降低了河南对外交流的成本,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物质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2009年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34.8亿元,在中西部省会城市中位于前列,以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华中棉花交易市场为代表的期货和现货市场功能不断增强,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不断壮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正在形成。郑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图2 郑州与相关城市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成本平均比较

注:平均运输成本指郑州、武汉、西安和重庆到全国各主要城市按该目标城市所代表区域生产总值加权的运输成本。

3.东、中、西互动战略平台

地处中部地区的中心地位,区位、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决定了河南在东、中、西互动中的战略平台作用。一方面河南将承接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延伸和放大东部的辐射效应,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同时通过引进资金、技术、人才,进一步调整河南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另一方面河南可以为西部地区原材料、产品以及资源、劳动力等向东部乃至海外输出发挥通道作用。同时,通过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可以为河南经济发展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余地。

(五)城市群优势

中原城市群在经济密度、可达性、辐射带动等方面都优于中部其他城市群,是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战略支点。

1.经济密度高

2008年,中原城市群经济密度为1799.3万元/平方公里,在全国七大城市群中仅次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2743.5万元/平方公里(见图3);人口密度为679.9万人,在七个城市群中位居第一,是最低的沈阳经济区人口密度的2倍多(见图4)。

图3 七大城市群经济密度比较(2008年)

图4 七大城市群人口密度比较(2008年)

2.可达性强

中原城市群郑州到其余8个城市的交通总里程为896公里,是中原城市群内所有城市可达性最强的城市,此外,其他8个城市可达性总里程多在1000~1500公里之间。随着城际铁路、城际公路等快速交通的发展,有望率先形成半小时经济圈,进而有利于产业整合、资源整合和经济协作区的较快形成。相比较而言,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济南到其他7个城市的交通总里程为1994公里,青岛到其他7个城市的交通距离超过2000公里。武汉城市群中,虽然武汉与其他8个城市的交通往来比较方便,但这8个城市之间的互相往来线路却不是很方便。成渝城市群中重庆与成都之间交通联系较为发达,但是重庆与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交通联系较弱。

3.带动作用大

中原城市群由于享有区位、资源、交通、文化等优势,在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核心和领先地位。2009年中原城市群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6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78%。建设与发展中原城市群,将其各自原有的种种优势在实现更大范围内优化整合成整体优势,以乘数的方式增强其集聚与辐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的支撑作用,对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二 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的重大意义

充分发挥中原的比较优势,加快实现中原崛起,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对落实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的特殊意义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中原的优势,建设中原经济区,对落实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步伐有着特殊的意义。

1.有利于中部崛起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部地区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6800万吨,城镇化率达到48%,人均GDP达到36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拥有人口1.65亿,占中部地区的47%; 2008年,该区域粮食总产量9000多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占中部地区的55%。但人均经济水平、民生水平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呈现出明显的“塌陷”现象。2008年,中原经济区人均GDP只有17000元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000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300多元,城镇化率为30%左右,都低于中部平均水平。如不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将影响到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总目标的实现。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深化、细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的各项要求,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将中部地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简称“三个基地、一个枢纽”),这既是国家从宏观层面对中部地区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中部地区实现崛起的有效途径。相对中部其他区域,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在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目标中,有利条件最多,基础条件最好。中原经济区的主要省份河南省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10,连续4年超千亿斤,稳居全国第1位,连续6年创新高,连续10年居首位;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2009年,全省电力装机达4680万千瓦、钢铁产量为5211万吨、原铝产量为317.7万吨、水泥产量为1.17亿吨,均居中部第1位;中原电气谷、洛阳动力谷、郑州百万辆汽车城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在超硬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初步建立。中原经济区是全国的陆路交通中心,多条贯穿全国的公路和铁路大动脉在该区域纵横交叉形成交通枢纽,郑州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综合交通中心枢纽之一。至2009年年底,河南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2万公里,高速公路达4860公里,均居全国第1位,郑西客运专线建成通车,石武等一批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或即将开工建设,郑州新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人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利于继续发挥该区域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强化“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巩固和提升中原经济区在中部地区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3.有利于实现重点地区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重点地区发展,率先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也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依托综合运输主通道,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为开发重点,加快形成“两横两纵”经济带,培育六大集聚人口和产业的城市群。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位于沿京广、陇海、京九“两纵一横”经济带的交会地带,是中部人口最密集、经济总量最大、交通区位优势最突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中原城市群是中部六大城市群之一,近年来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成为中部地区内具有较强支撑力的区域性增长极,2009年其人口、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均居中部其他城市群之首,生产总值分别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的1.2倍、1.51倍、1.81倍、2.67倍和3.21倍。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可以在中部地区构筑具有强大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的核心增长极,促进中部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

4.有利于中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地处淮河、汉江、海河、黄河等重要河流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源头,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区,“三农”问题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压力大。从2005年起,已连续5年每年办一批顺民意、解民忧、谋民利、得民心的实事,推动了科学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成效巨大、影响深远。2007年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垃圾处理厂(场)。目前,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9%,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109.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9.5%;病床床位达23.8万张,居全国第2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省农村;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6.9%,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城市低保实现动态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制度在全省建立;解决了近千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530多万农村人口实现脱贫。但河南由于起点低、底子薄,在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很多方面与中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8年,河南省农村初中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2414元,居全国倒数第3位,农村小学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605元,居全国倒数第1位;每500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数量5个,居全国倒数第1位;人均文化事业费为8.25元,居全国倒数第2位;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仅有2.55张,居全国倒数第8位;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350元,居全国倒数第7位。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参保人数仅占城镇人口的27%、23.1%和20.2%;贫困人口还有近60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10;全省单位生产总值、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6%、40.7%,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8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居全国第5位,二氧化硫排放居全国第2位,亩均化肥施用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0%。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不仅将制约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影响中部地区的发展。发挥河南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利于推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占中部近1/2人口的福利水平,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对形成我国内外需兼顾增长模式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内需不足,国内最终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97.6%下降到目前的92.1%;其中,国内最终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62.3%下降到目前的48.6%。随着出口持续大于进口,外贸顺差不断攀升,内外需失衡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2001年,我国净出口需求占GDP比重仅有2.1%,此后这一比重大幅上升,2008年已达7.9%;外贸顺差由2001年的226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2954亿美元。由于出口持续大于进口,国际贸易争端日益增多,外汇储备不断扩大,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

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总量的7.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6.1%,河南省消费总量与投资总量很大,河南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能否扩大对我国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发展,河南经济已经具有了较为雄厚的基础,市场需求总量已经达到很大规模。2008年,河南省最终消费支出总量达7759亿元,居中部6省第1位,全国第5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0490.6亿元,位居中部地区第1位,全国第4位。由此来看,河南省在拉动全国内需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河南省人均消费支出额和人均投资额不仅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中部地区也处在较后位置。2008年,河南省人均最终消费支出只有全国的73%、湖北的80%、湖南的85%和山西的9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有全国的72%、湖北的79%、湖南的82%、安徽的92%和山西的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有全国的78%、湖北的90%、湖南的92%和安徽的9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只有全国的86%、湖北的83%、湖南的82%、安徽的93%和山西的98%。从投资来看,河南在人均投资指标方面也比较靠后,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河南省全社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125.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17位;其中,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只有924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4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在第21位。

2007年,最终消费需求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3.98个百分点,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7.26%;投资需求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10.65个百分点,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2.97%;净出口需求拉动河南省经济增长-0.03个百分点,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0.24%。由于消费水平和出口水平都很低,河南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拉动。但是,主要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稳定性很差。2008年和2009年,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降幅较大,所以经济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4.6%很快地分别落到了12.1%和10.7%,在中部6省也由2007年正数第1位的位次落到了倒数第2位。

与河南省不同,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拉动。2003年以来,最终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5%~45%,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8%~64%,净出口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24%。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稳定性更差。2008~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出口急剧下降,虽然国家加大了投资,固定投资速度没有下降,但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还是由2007年的13.3%下降到2008年的8.9%和2009年的8.0%。

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须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河南是发展水平较低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人均消费、投资水平不高,而潜在的投资需求尤其是潜在的消费需求很大。加快河南发展和中原崛起,河南省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增速将高于全国增速,河南省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水平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河南位于祖国腹地,河南内需的迅速扩大必将拉动全国内需持续快速增长,并且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向三大需求协调拉动转变。

(三)对我国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示范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进程已经达到74.6%,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仅为48.2%。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区,实际拥有人口1.7亿人左右,其中农业人口达1.2亿多人,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15.4%以上。由于长期以农业这个弱势产业为主,这一区域的“三农”问题比全国其他地方都显得更加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比全国其他任何地方也要大得多。其中,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部分,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人多地少、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三农”问题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有利于为我国统筹解决“三农”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1.有利于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积累经验

在我国“三农”问题中,农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农业比重大,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农民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问题。这些问题,中原地区都具有典型性。从农业问题看,以河南为例,2009年,农业增加值居全国第2位,所占比重达14.3%;粮食产量达1078亿斤,占全国1/10多,居全国第1位;油料产量居全国第1位,肉类产量居全国第3位,棉花产量居全国第4位,奶类产量居全国第4位。初步形成了一批以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以黄河滩区绿色奶业、中原肉牛肉羊、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以及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为主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以洛阳牡丹、开封菊花、许昌花木、信阳茶叶、焦作怀药、南阳柞蚕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基地。但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耕地面积仅为3.8亩,全省还有6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55%以上;旱涝保收田和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4.3%和68.3%,农业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脆弱。从农村问题看,河南有158个县(市、区)1892个乡镇4.75万个行政村。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2008年,河南农村初中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全国倒数第3位,农村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全国倒数第1位。全省农村自来水受益村仅占行政村总数的47%。从农民问题看,以河南为例,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0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6元;2000~2009年,河南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由2780元扩大到9525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4∶1扩大到3∶1。为解决“三农”中的突出矛盾,河南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编制了花卉苗木、林业、现代水产、现代畜牧业、特色经济作物、林业、现代水产、水利设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流通等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为主,连续几年为人民群众办十大实事;开展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等等。建设中原经济区,支持中原地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为中西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矛盾提供示范。

2.有利于探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当前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面临的发展环境复杂多变,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河南从实际出发,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先进适用工业产品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在因地制宜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逐步推进规模化经营和工厂化管理,扎扎实实地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大力进行科技攻关和推广。针对制约全省粮食持续增产的关键、重大、共性技术难题,组织全省农业科技力量,开展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集成示范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11674个,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00多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66家。全省农产品加工已发展到24个行业23个门类。目前河南成为全国最大的“厨房”,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产值居全国第2位,粮食加工能力居全国第1位,食品工业成为全省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三是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通过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等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四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平原地区、山区及丘陵地带、城市郊区和城镇推广不同模式的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河南同全国一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仍很艰巨,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比较粗放,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任务艰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知名品牌少,竞争力和带动能力不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平衡,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总结推广河南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经验,支持中原地区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农民,有利于为全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典型和示范。

3.有利于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新路子

统筹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跳出“三农”解决“三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力度,“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面对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双重任务,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坚持工业、农业两篇文章一起做,城市、农村两幅画卷一起绘,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千亿斤,连续6年创新高;工业经济总量由全国第7位上升到第5位,成为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有色工业基地;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左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三化”相互支撑、共同顶托中原崛起的良好局面。2008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同时,围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引导产业向城镇集中布局,实现产城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协调,明确提出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形成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中原崛起,探索走出一条以不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有利于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也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份加快现代化进程探索路子;有利于构筑新型城乡关系,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仅对中原的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对在全国范围内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四)对推进区域合作,强化区域经济功能的典型意义

构建中原经济区,探索省际边缘区协调发展的机制和对策,推进中原地区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是适应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原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全国推进市场化进程,推进区域合作,强化区域经济功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1.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淡化行政区域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中原地区作为我国的内陆腹地,强势的行政区划观念已经对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统一性的原则形成严重冲击,成为制约中原区域经济共同繁荣的重要因素。一是市场分割加剧。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和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以行政区为依托,构筑贸易壁垒,实行市场封锁,阻碍经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比如,对外埠商品流入的阻碍,对本埠项目、资金、人才、企业的流出设置有形的或无形的关卡,等等。二是产业同构严重。各行政区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之间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和协作难以寻觅,经济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更令人忧虑的是,区域内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又呈现惊人的相似,这势必会使产业同构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不可避免地形成新的产业恶性竞争。三是城际软、硬件设施衔接乏力。经济区内各城市在制度与政策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理应通力合作,从制度和空间上促进内部一体化,与外部竞争时用一个声音说话。但是,在行政区划观念的牵引下,城市管理者缺乏整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在经营城市中局限于一隅,未能充分认识到只有依托区域整体优势,才能有效壮大自己,往往不顾自身实际情况或区域整体利益,陶醉于“躲进小楼成一统”。行政区经济“重合、重复、重构、重叠”而产生种种弊端,形成了行政区划内“计划性太强”而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市场性太弱”的怪圈。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跨越行政壁垒,促进区域融合,拓宽对内连接通道,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大市场,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建立互利共赢的经济体系,有利于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奋力实现中原崛起。

2.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这两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要顾全这个大局;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20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现在,中央正在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就是贯彻“两个大局”思想的体现。但仅有中央的积极性还不够,还必须有中部的主动性。构建中原经济区,是贯彻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东、中、西部地区互连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

地处中国之中的中原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原区域内既有东部地区的省区,又有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省区。纳入中原经济区范围的周边省份的相邻地区,多处于各主体经济地域的边缘地带,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程度不同的困境。构建中原经济区,可以整合这些地区的力量,加快构建和完善区域市场体系,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改进区域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机制,实现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3.构建中原经济区,可为传统农业区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实践,具有较强示范效应

中原经济区国土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区域人口1.7亿。占全国约1/32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约1/8的人口,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其中,仅农业人口达1.11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15.4%。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区,也是当今中国的粮食核心生产区。由于长期以来农业比重较大,这一区域的“三农”问题比全国其他地方都显得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大。解决好这一区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事关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全国现代化进程。河南作为一个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的传统农业大省,在面对粮食生产连创辉煌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步履却异常沉重的同时,从“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走出了一条在不以牺牲和削弱农业为代价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初步形成了符合新型工业化基本要求、颇具时代特色和创新意义的发展模式。这对传统农业区又好又快地推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构建中原经济区,河南将发挥主体作用,以一个经济大省的责任和义务,与周边地区形成和谐发展的邻里关系,缩小地区差距,共同顶托中原崛起。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率先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实践行动。这是走一条特色鲜明的传统农区合作发展道路,为全省乃至全国传统农业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

(五)对提高中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

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有利于稳定提高中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探索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很大变化,沿海发达地区的粮食产量不断减少,已经从过去“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运”,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现在能够调出粮食的仅有6个,许多过去的粮食调出省份,已经成为产销平衡省份,甚至有些已转为粮食净调入省份,保持全国粮食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国际粮价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上涨不断突破历史高位,已进入高粮价时期。就国内来看,在连续6年取得粮食好收成的基础上,继续实现高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加工用途不断拓展,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年全国粮食需求总量达到10500亿斤,比2007年增加近250亿斤;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11450亿斤,比2007年增加1200亿斤,年均增加100亿斤;在未来12年内,全国只有再新增1000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确保届时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

中原地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举足轻重,但粮食稳定增长仍有很多制约因素。中原经济区是我国有着悠久传统的农业大区,也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全区耕地面积约1.9亿亩,占全国耕地资源的1/10以上,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农副产品供给能力最高的地区。2008年,该区域粮食总产量9000多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17%,即1/6强,其中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近1/2。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粮食产量不断跨上新台阶,2009年达1078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10多,不仅用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每年还调出300亿斤原粮及加工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见表2、表3)。但是,中原地区粮食生产仍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以河南为例,大中型水库病险率高,水利骨干工程完好率不足50%;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有效灌溉面积为74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只有63%,还有近40%的耕地“望天收”。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随着气候变暖,重大气象灾害具有“提早、增多、加重”的发生趋势,气象灾害造成粮食产量减产率由正常年景的10%左右将升至20%~30%,从而使粮食增产的限制性因素增大,对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粮食比较效益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获得的收入远低于从事其他行业的收入。由于农业属于财政补贴性弱质产业,农业对地方财政的直接贡献小,粮食主产区“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现状难以得到改变,地方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外流加剧。由于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大,河南省农村出现了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净流出现象,资金外流问题尤为严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

表2 1996~2008年河南粮食生产和消费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粮食产量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河南农村统计年鉴》。粮食消费量1996~2001年数据来自《河南省粮食供求变化趋势及总量平衡问题研究》,中华粮网,http://www.cngrain.com,2002年11月26日;2002~2007年数据来自年度粮食供需平衡测算表。

表3 河南跨省粮食(原粮)调出量现状及预测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河南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通过实施兴利除害水利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河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000亿斤提高到1300亿斤。加快中原崛起,以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为重点,加强中原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有利于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六)对发挥中原“腹地效应”,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意义

“腹地效应”是指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区际经济联系中心部位的经济区域是整个区域经济体系的倍增器。这一区域的加速发展,促进了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对整个区域经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中原地处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腹地。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在于发挥出贯通全国经济格局的“腹地效应”,形成全国经济增长的倍增器。

1.有利于强化内陆经济战略支撑,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

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有利于形成与沿海三大经济区遥相呼应的内陆四大经济区。这四大经济区分别是中原经济区、武汉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关中 -天水经济区。这些经济区共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将不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而居于中部的中原经济区及武汉经济区更是能发挥“腹地效应”。

从全国的生产力布局来看,沿海、沿江、江京广、沿陇海-兰新经济带构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带的主体。中原地区位于京广、陇海-兰新两大经济带主轴的交会区域,也处于沿海经济带沟通西北内陆地区的关键位置。中原地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战略地位,为加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分布于沿海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已经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占得先机。而武汉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则沿长江向我国西南久发达地区延伸,是我国追求相对平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在沿海发达地区向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延伸的陇海-兰新经济带的中段,也应当形成一个具有强力支撑作用的中原经济区。以完善自沿海向西北延伸的经济带,把西南和西北都涵盖于整个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当中。

在沟通东部和西部的国土开发战略中,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是两条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东西经济走廊。武汉城市圈在沿江经济带中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而在陇海-兰新经济带中,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特别是郑州市和洛阳市具有明显的经济发展优势,将会是这一经济带中的关键节点。我国的东西经济走廊上武汉城市圈沟通西南,中原城市群贯通西北,两者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关键支撑点的作用。

2.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经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各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相互竞争更是相互协作的格局。在这一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武汉都市圈等正在迅速崛起,形成了竞相加快发展的格局。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有利于全国各地区,尤其是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相互协作。

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不仅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存在着巨大的资源禀赋差异。人力资源、技术、资本及自然资源方面的差异要求各个区域之间进行相互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要素各自的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才能具有良好的效益。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可以使中部地区成为一个各种要素及资源充分发挥协作作用的载体。

中原地区的产业链特征与周边地区的产业链特征具有强烈的互补性。这些互补性表现为东部及南部地区以加工业为主导,但却缺少初级加工品和能源;西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发达,但在加工业上却存在不足。中原经济区地处两大地区的交会处,一方面初级加工业表现突出,如铝锭和铝材;另一方面能源、重化工工业相对发达。这种产业链特征刚好成为联系东西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中原经济区的崛起,为西部的原材料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为东部地区的加工业提供了供应链。正是产业链的这种联系,使得中原经济区的崛起会发挥出巨大的“腹地效应”,演化成一个促进周边地区发展的倍增器。

3.有利于东、中、西互动,推进中西部工业化进程

中原地区不仅在经济地理层面上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而且在产业发展的层面上也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形成了地区间在产业结构层次上的阶梯状差异。这种产业梯度导致产业在地区间的转移也是依据梯度层次进行的。中原地区交通区位重要、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正处于承接产业转移,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的特点使中原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梯次开发的关键,是东、西部地区经济联系的枢纽。

东部发达地区随着持续的资本形成,资本要素出现了边际生产力递减的现象,最终表现为总资产的贡献率下降。自2003年以后,东部较发达地区的总资产贡献率出现了持续滑落的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分地区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数据显示,北京从8.79%下降到6.22%,上海从12.01%下降到8.8%,浙江从12.44%下降到10.3%。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河南从9.99%上升到22.32%,湖北从7.4%上升到12.64%,黑龙江从19.81%上升到29.18%。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中部和东北地区。而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则是全国各区域中总资产贡献率增长最快的省份。这充分说明了河南省的人力资源等各种要素条件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极为良好的条件。为了更明确地说明问题,我们把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省与全国各地区进行了指标对比分析。

图5分析了河南省与全国各地区总资产贡献率自2006年至2008年间的对比关系。其中,河南和全国的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直接给出,而各地区数据则取地区所属省份的中位数替代。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河南省的总资产贡献率远高于全国水平和各主要地区的水平,显示出河南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独特的优势。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总资产贡献率最低,说明了产业发展和转移要依赖于一定的产业基础。而河南则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工业发展基础及生产要素成本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要选择。

图5 河南及全国各地区总资产贡献率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河南发挥的作用与河南的吸引力尚不匹配。通过对比河南及全国各地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增幅可以大致说明这些年来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态势。

图6的数据以2000年为基准年,计算了2006~2008年河南及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增幅。数据显示,2006~2008年,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增幅在全国各地区中脱颖而出。但河南省的增幅略低于中部地区。显示出河南尽管已经开始承担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任,但其发挥的作用与河南省优越的条件及总资产贡献率的水平不符。这要求在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进程,进一步促进中央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政策的顺利实施。

图6 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增幅

(七)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中西部,难点在农村,焦点在解决人均问题。中原经济区位于内陆腹地,是一个传统农业区,人口总量大,经济欠发达,多项主要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加快中原崛起,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河南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关乎全国小康发展大局

河南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和面临问题的写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未摆脱欠发达地区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的河南在全国的地位,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大体相当: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河南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占全国人口的7.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农业比重达11.3%,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4.3%;河南是中国最大的农业省,农业比重达14.4%,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4.0%;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名列第3位,但人均仅为3234美元,处于全球中下游水平;河南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5位,而人均仅为2789美元,只占全国的第18位;等等,可以说河南是“缩小版的中国”。

在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河南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也与全国基本一样:产业层次低。消耗大、附加值低的产业比重高,技术知识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低;产业集中度偏低,资源利用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水平落后国际水平5~10年。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据研究资料,1991年以来,全国经济发展差距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时期。同样,河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呈扩大趋势。2000~2008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较高的郑州市与最低的周口市之间的差距由3.53倍扩大到4.1倍。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压力大。我国主要资源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人均指标大部分处于世界后列。同样,河南能源、耕地和水资源等总量很大,但人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4/5和1/5。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落后等,导致高投入低产出、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约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必须有效破解这些难题。而河南作为我国的一个缩影,最有条件、最适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试验区,为全国小康社会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河南能否如期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将直接影响全国小康社会进程。河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负担巨大,小康建设总体进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的主要指标中,2008年河南经济发展类指标只有53.2%,低于全国14.6个百分点,尚不及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只有36.0%,落后全国9.7个百分点。同时,研发投入、三产比重、城乡居民收入、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文化教育事业和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都比较靠后。

加快中原崛起,使1亿人口的河南实现全面小康,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1亿人口的大省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将拖住全国的后腿,严重影响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

2.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区全面小康步伐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区。拥有人口1.7亿左右,其中农村人口1.2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15.4%;全区耕地面积约1.9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0以上,是全国土地耕种强度最高的地区。2008年,经济区粮食总产量9000多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7%,其中夏粮产量将近全国夏粮产量的1/2。此外,肉蛋奶产量在全国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2008年中原经济区人均GDP为1682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813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3/4;人均财政收入1267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多一点;城市化率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农业比重大,第一产业占1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见表4)。

表4 中原经济区2008年主要发展指标

特别是在中原经济区的黄淮地区,包括河南的商丘、开封、周口、信阳、驻马店,安徽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的菏泽等地,由于长期以农业这个弱势产业为主,导致这些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大,“三农”问题比全国其他地方都显得突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任务十分艰巨。构建中原经济区,在黄淮地区的传统农业区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给予重点倾斜和政策扶持,支持构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物流贸易中心,逐步提高该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对传统农业区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小康社会进程,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3.中原全面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缩影和标志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期内,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文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且不论汉唐盛世的辉煌,即使到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19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生产仍还占世界份额的29.8%,而整个欧洲也只占34.2%。可以说,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康乾盛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经济发达、科技领先、文化繁荣,走在了同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与扩张,古老的中华文明逐步走向衰落。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主权遭践踏,领土被分割,跌到了文明发展的谷底。从此,中华民族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复兴之路。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门。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新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大幅上升,已经成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中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4个。中国四大发明,全部来自河南。北宋时期,都城开封是当时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是世界中心,商业贸易额占全国一半,人口逾百万,而同时期的英国伦敦人口还不到5万。然而,随着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中原地区同祖国一样积贫积弱而衰落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人民在全面振兴河南,加快中原崛起的征程上,经过艰苦奋斗和探索追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407.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了123.9倍,年均递增8.5%。在全国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5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工业化大幅提升。1950~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高于GDP增速4.1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由1952年的21%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51.8%。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增长18倍,平均每年递增5.1%;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49年增长29.2倍,年均递增5.9%;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30岁左右提高到72.8岁。目前,河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站在了实现加快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

中原是中华民族的集中体现和真实写照,始终与祖国同命运、共兴衰。中原兴,中华兴;没有中原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一个新兴的中原经济区的迅速崛起,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