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描述个体行为的人格特质论

人格指的是人的个性,原意为演员在舞台表演时用来遮盖真实面目的面具,后来被用作心理学的术语,意指人生原本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站在舞台上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不同社会角色来戴上不同的面具。这些面具展示的就是我们人格的外在表现,而面具后面被掩饰住的那个真我,就是我们的真实人格。而真实人格和外在表现的人格,常常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当一个人在各种情境下都表现出同一个特点时,这个特点就是他的人格特质。越是稳定的特质,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高,在我们描述一个人的个体行为时就越重要。

一、概述

20世纪40年代,以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和雷蒙德·卡特尔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中充满了对弗洛伊德主义中对于人的潜意识过度强调的怀疑和不满。奥尔波特认为,人格以特质为基础,但是弗洛伊德对于人格结构的看法太过虚幻。他认为人格特质是基于人的生理基础产生的、具有持久性的性格特征。

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

(一)奥尔波特对人格的界定

奥尔波特经过对人格这个词汇的词源的考证之后,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性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人格并不是单纯的心理方面的内容,也并非仅属于神经方面的词汇,这两方面难以被区分开来。虽然,一个人从一种经验中获取另外一种经验,在获取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相似性,但是并不会一模一样。

人并不仅仅会根据环境产生消极反应,所以人格也不是一种抽象的或者随便虚构出来的东西。而“行为思想的独特性”包含着两层含义,即不论行为思想是否顺应环境或者满足生物性需求,它都是人的全部行为和思想;人的全部行为和思想存在个体性。

(二)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

奥尔波特认为,想要获得完备的人格理论,就需要以能够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为依据,这种单元就是人格的特质。他对特质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后,进一步阐释了人格特质的理论,他认为特质是将每个人都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一般化。人格特质能够指挥个体行为,使许多刺激在机能反应上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即不同刺激能导致相似的行为。

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

在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即共同特质。这种特质需要共同的生活方式才能产生,所以在每个人身上都普遍存在。针对这种共同特质,奥尔波特提出了14种分类方式:支配、顺从,外向、内向,自信、自卑,合群、孤独,理论兴趣高、理论兴趣低等。

2.个人特质

这是个人所具有的独属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认为个人特质虽然为个人所独有,但是却并不会对不同人的人格产生相同的影响和作用。个人特质对人格的影响和作用常常会以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出现: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A.首要特质

一个人最具有概括性的、最典型的特质被称为首要特质。就像小说中的中心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常常被以各种夸张的手法将其首要特质突出出来,比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孙悟空的豪放不羁等。

B.中心特质

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项重要特质就是中心特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有5-10个不等的中心特质。比如清高、聪明、敏感、活泼等,都属于中心特质。

C.次要特质

那些常常在特殊情境下才能被表现出来的特质,被称为次要特质,在个体中占据着不太重要的位置。比如有些人在陌生人面前常常会表现得有些沉默寡言,而有些人则喜欢高谈阔论。

(三)动机的机能自主

奥尔波特将特质视作人的特点,认为人格是可以策动的、增长的系统,针对人格的动机性,他提出了理想的四点理论要求:

1.必须承认动机的现实性:动机只是存在于现在的动机,而过去的动机的现实性在于还对现在产生着影响。

2.必须承认几种动机的同时存在:奥尔波特反对将动机归类为同一种类型。

3.必须承认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与前人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强调动机与认知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4.必须承认每一个人具有独特的动机模式。

三、人格特质论的社会影响

奥尔波特堪称人格心理学理论的先驱者,他对人格的个体性尤为重视,以个体的本身行为特点为出发点来进行特质理论的研究。这样的出发点,有助于心理学家们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限制在操作程序之内,由此便让研究更深入,而不仅限于描述和讲解。

在运用客观观察和主观问卷等方式后,直接从量上对个体本身的行为特点进行了解和分析,将人格差异做出详细区分。奥尔波特用于测试人格的方式至今仍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