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渗透各个领域的精神分析观

精神分析学又被称为精神动力学,指的是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这门学科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诞生之后,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兰克、赖希、安娜·弗洛伊德、克莱茵、温尼科特、拉康、霍妮、弗洛姆、德里达等学者在心理学史上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精神分析学的基本介绍

精神分析在最初诞生的时候只是一种临床实验,是由被分析者躺在躺椅上,然后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或者始终都进行自由联想。而坐在他身边的分析者根据被分析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或者是干预。在这个过程中,针对神经症的临床实践就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关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所以说精神分析是对人的精神状况进行细致的考察和全面的分析。

精神分析从表面上看能够解决人的病症,实际上是通过对人的整个精神历史进行梳理,达到重构人生的自我更新。这种精神重构是有合理性的,因为人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人不仅应该注重自己的物质世界,更应该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了解,人应该了解自己的内心冲突、实现自己的精神价值,并且在这种过程中不断得到进步。这虽然是一个相对漫长和痛苦的过程,但是人能够通过这样的努力不断达到更好的精神状态。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讲,精神分析使人们对人类本身更加了解,也使得人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进化。

从此之后,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再也离不开精神分析了,精神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渗透在人文学科的各个方面。

二、精神分析的发展历程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这本书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诞生,在书中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观点: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通的心理情绪;儿童是有性爱意识和动机的。这本书中的很多分析都是来源于文学作品,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性学三论》一书,在书中他主要研究了心理性欲,并且对个体的发展进程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

1914年弗洛伊德发现自恋的心理现象,认为能够用人的爱力来解释人的行为,人们通过爱力获得生命的支撑,这种能量是人的一种本能,对内表现为自我爱恋,对外表现为爱情等各种感情。

1920年弗洛伊德修正了关于本能驱动的理论,提出死的本能作为补充。

1923年他出版了《自我与本我》一书,详细阐述了他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弗洛伊德的一生都在从事精神分析的临床治疗和著述。他的思想极为深刻,在探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经常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用这些方法,深刻地揭示出人们的心灵底层,使精神分析的内容不断丰富。

三、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早期理论和后期理论

早期理论指的是弗洛伊德在1920年之前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的理论有意识和无意识、压抑和抵抗、泛性论、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解释的是人的精神性活动,包括我们日常所见的思维、幻想、情感、欲望、冲动等。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在不同的意识层次当中发生,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人类有些精神活动是能够被自己察觉到的,当人类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有许多的观点和情感,这就叫意识;还有一些本能的冲动或者是被压抑的欲望却不知不觉在发生作用,这些可能大多是不符合社会道德和人的理智的,所以不容易被人察觉,这就叫做无意识。

弗洛伊德还提出,在很多情况下,人的很多本能欲望是不能够被这个世界所容纳的,受到了社会风俗、习惯、道德和法律的各种约束,所以人的本能欲望就会受到压抑。这种压抑会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这种欲望会和各种约束产生斗争。患者会产生一些隐晦的想法,这种想法就是抵抗或抗拒。

此外,弗洛伊德还支持泛性论。他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历程虽然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一切行为的动机,其实都包含着性的色彩,都是受到了性本能的支配。在人的性的深层,有一种更加根本的力量促使人们去追求快感,这就是力比多,根据力比多侧重的方面,可以将人的精神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及生殖期。人的精神症状的产生,就是因为人的性本能冲动受到了压制没有办法满足。

弗洛伊德在早期比较注重的原则是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他认为人的行为既受到本能的支配,也受到现实的限制,看起来是非常复杂的,其实人的心理只有两种系统:第一种系统是受到快乐原则的支配,形成于婴儿期;第二种系统是受到现实原则的支配,在婴儿期之后。

1920年以后,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作了一些比较大的修正,形成了他的后期理论。主要包括本能的学说和人格结构的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分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指的是很多事情都是朝着推动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方向发展的,所以这些本能都是能够促进人的生存的。其中性本能的目的也是如此,所以它是包括在生存本能当中的。死亡本能并不是求死的欲望,而是有不同的表现:外在表现为一种破坏、征服、侵略的倾向;内在表现为受到外在的挫折时,往往会退回到自己的状态当中,出现一种自杀的倾向。这种自杀的倾向也是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不仅仅是表面的自杀,还包括自我谴责、自我惩罚、敌手之间的嫉妒以及对权威的反抗等。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就是最原始的自己,是所有心理能量的根源,包括生存需要的基本欲望和冲动。如果人按照本我行事,就能够获得快乐、避免痛苦,追求个体的舒适,不理会外在的规范。自我是人类可以意识到的一些思考、判断、记忆、感觉,这些思想都是为了满足“本我”的冲动,同时也要保护整个个体不受伤害。超我是人格结构当中具有理想性质的一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内化的一种道德规范或价值观念,能够用来监督和约束个体的行为。超我是追求完美的,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中的。如果这种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精神方面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