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处处都离不开需求与供给

一位沃顿学子在网上讲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快上课了,他匆匆忙忙地往教学楼19楼赶,偏偏这个时候电梯十分紧张。意外地,他发现本院教授、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也在一楼等电梯上楼。但是,接连几部电梯都是开往地下室的。

这位学生无奈地低声抱怨道:“真是的,为什么每一个地下室的人偏偏要在这个时候上楼凑热闹?”站在他身旁的阿罗立即严肃地纠正他道:“这位同学,你将供给与需求给弄混了。”


这虽然只是发生在沃顿校园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却向我们说明了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家独有的思考问题方式。可以说,站在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也是经济学家常常用的分析范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你只需要掌握两件事情,一件是需求,一件是供给。

在经济学领域中,供给指的是生产者们在一定时期内于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产品的数量;这种供给往往是指有效供给,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意与供应的能力。

相比之下,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于各种可能的价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下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并不是自然与主观的愿意,而是有效的需要,它也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购买的欲望与购买的能力。

有关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了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所以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经济学领域中的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作用,并认为需求会自动地适应供给。

用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说,一位小学生每周都需要一定数量的零花钱,但自己没有挣钱的能力,因此,他向家人索要。在索要的过程中:


小学生每周向妈妈要50元,但妈妈只肯给他30元——这叫供不应求;

小学生因此而嫌妈妈小气,转而向姥姥要,姥姥疼他,给他了100元——这叫供大于求;

但长此以往,姥姥渐渐有些吃不消了,不愿意再给小学生100元钱,小学生通过向她撒娇、讨价还价,最后,小学生要60元,姥姥便给他60元——这叫供需平衡。


其实,有关“供需关系”的例子在历史上早有出现:西晋左思写下《三都赋》后,人们争相传抄,一时间洛阳纸贵,这一故事用经济学的道理来说,其实就是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供给却跟不上,导致了纸的价格不断上涨。

一般来说:

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即正常价格;

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

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

洛阳纸贵恰恰说明了供不应求,所以纸的市场价格才会成倍增长;而当《三都赋》处处可见以后,纸的价格自然回落至正常价位。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往往与价格呈反比关系,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比如,在你对冰淇淋与冷冻酸奶的需求一样的前提下,若每个冰淇淋的价格上涨了1元钱,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你将会形成“减少购买冰淇淋次数、增加购买冷冻酸奶次数”的购买习惯。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的大部分物品都是通用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定律:在前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价格若上涨的话,其物品需求量也将减少。

此外,价格的变化也往往与市场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比如,在有传染性疾病发生时,全国范围内消毒液、医用口罩等价格都会明显上涨,在疫情严重的地区,一些日用品也会成为普通消费者的抢购对象,而这种抢购主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病毒造成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需求量的剧增。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都可观察到此种经济规律:在欧洲,每年夏天当英格兰地区的天气变暖后,加勒比海地区的饭店房间价格便会直线下降——常居地的气温正常的情况下,到旅游区游玩的人将会大大减少。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汽油价格便会上涨,而二手汽车的价格便会下降。这些都表现出了市场对供给与需求的影响,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可以说,需求与供给间的这种变动反比关系对投资理财影响极为重大:了解自身所投资领域的需求与供给变化,往往可以更好地辅助个人作出理财决定。值得一提的是,在少数情况下,需求与供给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会越小。这种商品往往是社会上拥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比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往往会因为价格的提升而使需求量反而增加——可以说,这些领域中的需求、供给关系与常理有悖,因此,在这些领域中投资,往往需要更多的智慧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