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那只“看不见的手”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他的作品《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一命题。最初,“看不见的手”这一概念是指,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受到“看不见的手”驱使,即通过分工与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促进国家富裕的目的。

后来,“看不见的手”被经济学家广泛运用,它成为表示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即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须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在这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往往是小规模的,一切企业都由企业主经营,单独的生产者对于产品的市场价格并不会造成影响,而消费者则用自己手中的金钱作为“选票”:哪家的产品更优质、价格更低廉,他们便购买哪家的产品——多数人购买的产品,其生产企业则会得到巨大的利润与生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则追求效用最大化。价格自由地反映着供求的变化,它一方面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另一方面则进行劳务与商品的分配。通过看不见的手,企业家获得了利润,工人获得了与自身价值、能力水平相当的工资。

在个人理财领域中,了解“看不见的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0年前,刘师傅省吃俭用积累了一点资金,想要做点小生意,但苦于投资无门。一天晚上,他在看新闻时发现,送鲜花成了眼下年轻人表达情感的首选。随后,他经过多番了解发现,当地的花店非常少,于是,他立即着手,开了一家花店,生意非常红火且利润丰厚,没几年,刘师傅便富裕了起来。


“看不见的手”:刘师傅在开花店时,当地花店很少,证明市场广阔,鲜花供不应求,因此价格上涨,刘师傅有较大利润空间,所以很快致富。


刘师傅的邻居老李发现花店生意这么好,非常羡慕,于是也跟着开起了一家鲜花店。当地一些农民看到鲜花店越来越多,身边的年轻人都将各种各样的花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于是便想着,合伙种花或许可以赚钱。

他们将家中的田地改成花圃,正式改行种花。鲜花生意在这个小小的城市立即红火起来:开花店的人越来越多,种花的农民也逐渐增多。短短一年间,种花者、卖花者都赢得了不少的利润。


“看不见的手”:由于种花与卖花有利可图,市场供求关系还未达到供过于求,许多经营者便会被吸引过来,这表明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逐渐地开始流入鲜花店这一行业。


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当地的鲜花店已经多达十几家,竞争者多了,为了卖出鲜花,花店经营者争相降价,但此举未能挽救越来越清淡的生意。随后,许多鲜花店开始停业,店主转向了其他行业,种花者则只能将花圃改回田地,重新种上粮食。大家在这一轮竞争中,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将原来赚的钱赔了进去。老李的鲜花店也被迫停业,并且还亏损了一大笔钱。


“看不见的手”:社会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流入鲜花这一行业,必然会导致鲜花的供求状况发生改变,就如同老李那般,在刚开业时,当地的鲜花市场还未达到饱和,但随着花店的增多,鲜花的供应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鲜花的价格就会下降——这便是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导致价格下跌、利润减少,投资者纷纷撤出该市场。

“看不见的手”是一种市场调节,目的是保证双方从自愿交易中获得利益——一旦从某个市场中得利不足,交易双方便会展开自动调节,以保证自我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依据于“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作出购买的决策,而生产者则依据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作出销售决策。这背后的逻辑是:唯有自愿,双方才满意;凡是他人强加的,至少会有一方不满足。

比如,在自由市场中,政府突然对石油额外增加销售税额,加油站若不提价的话,便会造成利润减少,甚至是亏本。经过“看不见的手”推动后,得到的结果是:加油站的石油零售价上升。

一般情况下,加油站并不会完全将这部分增加的销售税额转给消费者,而是会选择与广大的车主共同承担增加的税费。

在这个过程中,吃亏的一方去寻找新的交易过程,这种情况下,就不再有任何一方吃亏——没有人去计划、去安排这个市场调节的过程,而是人的自利之心促进了新的自愿交易的达成。

就在供给与需求之间,市场根据价格的自然变动,引导着资源向着最有效率的方面展开配置。此时,市场中“看不见的手”,便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作出各自的决策。

对于投资理财者来说,个人能否意识到“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否清楚地从投资机会中了解“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往往能够决定个人投资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