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布告教育宗旨

正德十三年(1518)四月,阳明四十七岁

赣州民风鄙野,又多和盗贼相通,那时可算得没有文化。阳明因为盗贼稍平,民困渐息,急急把增进社会文化,看作根本上第一件大事。要增进文化,全仗兴学;兴学有效,全仗教育;教育得法,全仗教师懂得儿童心理,这是一定的顺序。明朝的小学,叫作“社学”。当下阳明班师回赣,即告论所属各县父老子弟,兴立“社学”,延师教练。阳明规定“教条”颁行各处,又做了一篇训蒙大意,布告教读刘伯颂等道: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若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这一篇“训蒙大意”,倘把他细细演示出来,可以成一部“阳明教育”的专书。他所以能够发现这极有价值的“儿童心理学”,和这极有价值的“教学科目”,都从他的“良知哲理”里面化生出来的。而且他的根本教育,完全注重小学,是中国从前教育家中有数的主张。他既然注重小学,所以对于小学教师,看待极重,督责也就极严。阳明一面兴立“社学”,一面举行“乡约”,常常劝谕,时时查察,出入街市,遇着人民叉手拱立,表示敬意,立刻赞赏训诱。经过这一番倡导,居然赣州市民往来街市,都冠服整齐,仪态雍雍,里巷村麓,到处有“歌诗”、“读书”之耳。从前鄙野之风,就此大变。

那时确有两件事,不但引起当时学者的争论,还惹动后世学者的许多考证。第一件是刻《古本大学》,第二件是刻《朱子晚年定论》。这两件事,读者须另行研究,不再细表。还有表章陆象山的后代,和修濂溪书院两件事,也与学风很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