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译者序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布局严谨,语言十分个性化。全书在不长的篇幅里安排了葛朗台家、侄儿查理、欧也妮与求婚者三条线索,但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开始就把三者扭在一起描写,至家庭纠纷后立即推向高潮,又突然收尾,在多条线索中显得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令人叫绝。该书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出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被称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小说将心理分析、风俗描绘、细节刻画、哲学议论融为一体,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是当之无愧的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更令理论家百谈不厌。

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

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他精明狡猾,他搞投机买卖,预计得“像天文学家一样准确”。他认得字,能写会算,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葛朗台已经是个富裕的箍桶匠了。40岁时娶了木板商的女儿为妻,买下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他向革命军承包葡萄酒,狠捞了些钱。1806年,他又从丈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在收成好的年景,可以出产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还有13处分种田,127亩草地。他由原来只有2000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1700万法郎的大富翁。论起他的发财本领,“葛朗台先生就好像是猛虎、大蟒一样,他会暗暗潜伏在一处,长时间地满是耐心地观察猎物,只要时机一成熟,他便会猛然扑上去,打开血盆大口一样的钱袋,把那些成堆的金币往里面装,接着就会安静地躺下,像一条填饱肚子的蛇,不动声色地、冷静地、按部就班地消化那些吞下的食物”。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装口吃,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结果他让别人吃亏了,自己讨得了便宜。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然而,读者千万别以为他只是个老式地主和吝啬鬼,作者塑造的是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形象。他比旧式地主精明,也更凶狠,聚财方式更充斥着血腥味。他的得势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土地、金融资产阶级主宰一切的社会现实和19世纪初的法国外省生活,主要描写资产阶级发家史和当时的人情关系。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作品还围绕着欧也妮的婚事,对金钱腐蚀人心,侵害人际关系做了深刻揭示。克罗旭和戈朗森家为娶欧也妮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葛朗台心里明白,他们是为他的财产来的,他便利用他们“钓鱼”,最后欧也妮答应了朋弗先生的求婚,他激动得哆嗦着连连表示愿做她的“奴隶”。这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已无情地揭去了美丽而神秘的爱情面纱。

葛朗台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来自巴尔扎克对于19世纪资产阶级生活的深刻认识,是生活造就了他注定比别人看得更加深远。而来自细节的造诣,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巴尔扎克先生在葛朗台的描写中,大量地抓住了葛朗台的各种动作,尤其是说话和眼睛。

提到说话,就不可能不想到葛朗台特有的、只有在有求于人时的口吃。这是葛朗台最自以为豪的“发明”。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装口吃,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这种怪异的举止,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为了金子而疯狂的精神世界。

而眼睛,是人体五官之一,是人物肖像的组成部分。巴尔扎克紧紧抓住葛朗台这一双小小的眼睛及其情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生动刻画。当葛朗台接近死亡时,他的吝啬作风、对金钱的贪婪癖性,丝毫没有改变。他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他仅有的一点生命力,都蜷缩在眼睛里了,而这仅有的一点生命力,又通过眼睛而全部倾注到那些金钱上。他看着密室的门,他让女儿看着金子,来说明他唯恐金钱丢失;他让女儿把金子放在面前,盯着几小时,显示他对金子占有的陶醉和安慰;镀金镶银的法器一出现,他那仿佛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又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又表现了他对金子的极端贪婪;为了占有更多的金子,他在即将寿终正寝的时候还竭尽全力去抓那些法器,结果断送了他的生命,这又恰恰反映了他的贪婪,对金钱几近变态的追求和迷恋,这种变态的想法,至死不变。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使葛朗台等这些典型的文学形象有了质感和立体感,终使全书成为得意之作和一代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