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的含义与分类

研究产业经济首先要了解产业的形成过程,产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历史含义,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产业的形成和含义以及分类,这是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产业的形成

(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人类过着群居生活,他们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他们全部的生产活动都包含在狩猎和采集当中,没有社会分工,不存在任何生产部门,产业便无从谈起。“……到了野蛮的中级阶段,游牧民族已有牲畜作为财产,这种财产累积到成为相当数量的畜群的时候,就可以经常提供超出满足自身消费的若干剩余;同时出现游牧民族和没有畜群的部落之间的分工,从而产生两个并列的不同的生产阶段,也就存在经常交换的条件。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农业和手工业之间发生了进一步的分工,从而发生了直接作为交换的、日益增加的一部分劳动产品的生产,这就促使不同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变成了社会的迫切需要。文明时代巩固并加强了所有这些在它以前发生的各次分工……此外它又加上了一个前三次、它所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的分工: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恩格斯,1894)这也就是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便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特殊分工成为主导形式。例如,工业可以细分为基础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产业,这些大类下的产业种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又不断出现新兴产业,特殊分工的主导形式不断复杂化。这种特殊分工进一步细化,直至不能再细分下去为止。

(二)产业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石器时代之前,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的天然工具,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相当落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还没有社会分工。在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经过加工和制作的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的工种开始出现,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产业部门。在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金属制成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金属冶炼、工具制作成了新的生产部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业部门又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生产部门。同时,手工业部门也出现了分工不断深化的现象,制盐、制酒、丝绸、棉纺等手工业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新的产业部门不断发展。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部门。20世纪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产业内部分工进一步细化,新的产业部门大量涌现出来。

(三)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充实及扩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历史阶段,社会分工以一般分工为主导形式,这种分工只是将人类的生产活动分成比较简单的大类,如农业、工业等。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特殊的分工成为主导形式,这种特殊的分工表现在进一步的细分上。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以后,工业的发展对每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的内涵不断扩大。到了近代,内涵更是扩展到了现在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各产业;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产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也包括流通领域的活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也包括非物质资料部门(服务、信息、知识等)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也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甚至是文化教育等部门。

二 产业的含义

“产业”一词有多种含义,它泛指行业、部门、实业、工业、不动产业、动产业。在英文中,“产业”、“工业”、“行业”都可以被称为“Indus-try”。目前,比较普遍的产业的定义有以下几种:

1.产业是现在经济生活中从事生产或作业的各行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和私人服务单位的集合,或者说产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产品或者劳务的组织或部门的总称。

2.产业是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服务及类似服务的经营单位的集合,产业的外延是各种行业及相似行业的国民经济部门。

3.产业是存在并发展与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技术、物质和资金等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或者说产业是社会劳动的基本组织体系。

4.广义的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性质相同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的综合。

5.狭义的产业是指从事同类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的总和。

从上述产业概念的表达中,可以看到有些是就产业的外延而言的,有些是就产业的内涵而言的,有些是从广义的产业来表述的,有些则是从狭义的产业来表述的。由此可见,产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庞大的概念。通常认为,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方面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简单地说,产业是指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某些共同特性是将企业划分为不同产业的基准,同一企业有许多不同特征,用不同视角审视企业的各类共同特征,可将同一企业划归于不同的产业。

然而,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产业是基于以下两个经济分析的需要:一是为了满足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分析的需要,将企业划归于不同的产业,这样就便于分析同一产业市场上企业间的垄断和竞争态势。二是为了满足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均衡状态的分析的需要。

三 产业的分类

产业的分类是为了对产业进行研究和管理,是人类主观意志的产物,产业分类水平标志着人类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认知能力,其目的是对产业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和对产业的有效管理。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划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

同一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系统。如人体,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看成是由分子、原子、电子构成的系统;从生物学的角度可以看成是由细胞构成的系统;从心理学的角度又可以看成是由性格、气质构成的系统。产业系统也是如此,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划分。作为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产业及其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产业的状况和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由于客观对象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分析主体的研究目的、研究角度、依据的标准也不同,因而产业分类的方法很多。

(一)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而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剖析所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两大部类分类法是对以产品的最终用途的不同作为分类标准,目的是为了分析不同物质生产部类的相互关系,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马克思根据产品是作为生产资料用于生产消费,还是作为生活资料用于生活消费,把社会生产部门分成两大部类。

1.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部类(第Ⅰ部类):主要指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部门,包括生产各种生产工具、设备、原料、材料的生产部门,其产品用于生产消费。

2.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部类(第Ⅱ部类):主要是指生产各种个人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其产品用于个人生活消费。

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均衡发展的分析,揭示了社会再生产运动的规律,论证了要使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就必须要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进行追加,而且这两个补偿和追加之间还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来源之一,是投入产出经济理论创始者华西里·里昂惕夫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基础。其优点在于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比例平衡关系,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

任何经济学家都无法超越经济史和理论史的局限。两大部类分类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覆盖面窄,导致实际应用困难。首先,该分类方法未能将非物质生产领域包括进去。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已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部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非物质生产部门都已经分化成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一系统服务于物质生产部门,提高其生产效率,并创造了巨大的国民财富。因而,建立在两大部类分析法上的产业分析很难真正反映产业结构升级和转换的内容。再者,如果对现实的产业再进行细分,会发现其中包含着多种产业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两大部类分析法难以描述产业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其他产业关联关系。

(二)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是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为标准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源于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曾被广泛应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曾长期使用它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产业分类工具。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划分成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

1.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2.轻工业: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印刷、家具、制革等工业部门。

3.重工业:包括冶炼、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

但是,这种分类方法也表现出一定局限性。例如:首先,它仍然是针对物质生产领域的,没有涵盖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利于对产业经济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轻重界线越来越模糊,相当多的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难以归类到哪一部门;第三,农轻重分类法也不够细分,一方面很难从深层次揭示农轻重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难于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这都给产业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带来困难。

(三)生产结构产业分类

这是指以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为目的的产业分类法。由于在这种分类法中,以产业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所以没有统一的规范。在这种产业分类中,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有三种:

1.霍夫曼产业分类法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为了研究工业化及其阶段的需要,在其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将产业划分为三大类,霍夫曼分类的主要目的在于区分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

(1)消费资料产业:消费资料作为生活品主要用于生活消费,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家具工业等。

(2)资本资料产业:资本资料是形成固定资产的生产资料,包括冶金及金属材料、运输机械工业、一般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

(3)其他产业:包括橡胶、木材、造纸、印刷工业等。

霍夫曼产业分类法的基本原则: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消费资料,则归属于消费资料产业;75%以上是资本资料,则归属于资本资料产业;难以用上述原则确定归属的产业,就列入其他产业部分。

这一划分的缺点是,他确定以75%为划分界限在实际生活中是难以划分和量度的,因而这一分类方法在特定条件下才有实际应用价值。

2.“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生产结构分类法

生产结构分类法把产业分为七大类:(1)基础材料产业,包括矿业、化学工业(不含化纤和化纤原料)、石油及煤炭加工业、水泥、玻璃、建筑用陶瓷、石料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金属材料工业等;(2)加工组装产业,包括一般机械、电气机械、运输工具、精密仪器等工业;(3)生活消费品和其他制造业;(4)建筑;(5)商业;(6)服务业;(7)不动产业、运输、通讯等。

3.日本经济企划厅的产业分类法

1987年,日本经济企划厅综合计划局在《走向21世纪的基本战略》一书中,采用了新的产业分类法。他们认为由于产业结构成熟化进展的结果,第一产业的比例已经变得极其微小;另外,一直被概括为第三产业的广义的劳务产业部门却在不断扩大,在经济中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劳务业中也开始出现成熟化的领域。因此,像过去那样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分类,已经难以把握产业结构的变化,也难以把握随之而来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和成长产业的态势。

为此他们取代过去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分类,将第一、第二产业合并为物质生产部门,将第三产业分割为网络部门和知识、服务生产部门。

物质生产部门是从事商品(货物)生产(包括建筑)的部门。由农林水产业、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组成。

网络部门是为了对物(商品、能源)、人(旅客、人才)、钱(资金)、信息进行流通和中介,并以构成网络为业的部门。由运输、通信、商业(饮食店除外)、金融、保险、不动产、电力、煤气、自来水等产业组成。

知识、服务生产部门是以生产知识、服务为业的部门。由与广义的管理有关的经营管理服务(中间投入服务),医疗、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娱乐关联服务(最终消费服务),家务服务,公务服务组成。

(四)三次产业分类法

所谓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将全部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最初是由费希尔于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并由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名字命名。因此它又被称为“克拉克大分类法”。

费希尔的划分以社会生产发展阶段为依据,以资本流向为主要标准。他把初级阶段生产称为第一次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把第二阶段的生产称为第二次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电力和采矿业等;把第三阶段的生产称为第三次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业、饮食业以及科学、卫生、文化教育、政府等公共行政事务等。

克拉克的划分标准有三:①产业距离消费者的远近程度。距离消费者远的为第一次产业,近的为第三次产业,介于两者之间的为第二次产业;②产品是否有形。产品有形的分为第一次或第二次产业,无形的分为第三次产业;③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可分离。可分离的划入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不可分离的划入第三次产业。据此,划入第一次产业的有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第二次产业有制造业和矿业;第三次产业有建筑业、运输与通讯业、商业、金融业、专业性服务和个人生活服务、政府行政和律师事务、军队等。显然,克拉克与费希尔的主要区别在于:运输、通讯、建筑、煤气、电力等是划入第二次产业还是第三次产业,军队是否算第三次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在应用中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分别从本国实际出发来划分具体范围。为了统一各国的划分范围,由美、英、法、意、德、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自己的划分方法:农业为第一次产业,其生产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工业为第二次产业,其生产活动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主要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公共事业、煤气、电力、水等;服务业为第三次产业,其活动是为了满足人们高于物质需要的需要,主要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教育、广播电视、公共行政和国防以及社会事务、娱乐和个人服务等。目前,欧美多数国家都采取这种划分法,联合国的标准产业分类也与此密切相关。

我国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根据产业发展的层次和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定义分别为:

1.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第一产业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界的生物体,无论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动植物(狩猎、捕捞和采集)还是进行人工饲养、栽培出动植物(种植或饲养)都属于第一产业。

2.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以及煤气、电力等供水部门。

凡是从获得非生命物质(如采掘)或制造各种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制成各种机械或用品(制造),或用各种材料建成各种建筑物(房屋、道路和桥梁建造),或对生命体进行加工(纺织、皮革、食品加工等)都属于第二产业。

3.第三产业: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所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旅游业、公务业(科学、教育、卫生、政府等公共行政事业)以及其他公共事业等。

第三产业生产的是服务,而非具体的物品。

三次产业分类法从产业的劳动对象和产品的基本属性出发,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了分类,对从宏观上阐明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状态;另一方面可以用来考察产业间的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这种分类法的缺陷就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首先,有些产业的归类尚存争议。例如第二产业的采掘业和矿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是直接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进行的生产活动,并且在自然资源所在地进行,按理应该归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煤气、电力、供水等产业归入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似乎均有道理。其次,第三产业的内容过于繁杂,难于科学地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第三产业的不同行业差别悬殊,可以包括最简单的修鞋、衬衫到复杂的航天、科研;也可以包括从技术要求最为简单的劳动密集产业如理发业、餐饮业等,到技术要求最为繁杂的高知识密集型产业如信息业、生物工程等;也可以包括从企业商贸部门到公共行政事业单位和国防部门。这种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实用性,三次产业分类法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五)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必须具备三个特征:其一,权威性。即这种分类应由权威机构编制和颁布;其二,完整性。即这种分类应尽量详尽,无遗漏之处;其三,广泛的适应性。即这种分类应便于进行比较分析。

标准产业分类法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政府为了统一该国(或该地区)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的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根据该国(或该地区)的实际编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一种标准。标准产业分类法在划分产业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①社会产品和服务的种类;②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相似性;③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国家标准产业分类法,比如,美国于1972年编制和颁布了国家标准产业分类法。美国的分类法设有7位数字编码,第一位数字编码代表产业部门,后两位数字代表产品类,共有99种主要类,然后再层层细分,一直细分到7位数字,共分为7500种不同的产品类型。英国编制的国家标准产业分类法有27个主要产业大种类,细分为181个产业亚类。中国产业分类的国家标准《国家经济分类与代码》把中国全部的国民经济依次划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中类和更多的小类。这16个门类如下:

A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含5个大类)

B采掘业(含7个大类)

C制造业(含30个大类)

D电气、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含3个大类)

E建筑业(含3个大类)

F地质勘探业和水利管理业(含2个大类)

G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含9个大类)

H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含6个大类)

I金融、保险业(含2个大类)

J房地产业(含3个大类)

K社会服务业(含9个大类)

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含3个大类)

M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含3个大类)

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含2个大类)

O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含4个大类)

P其他行业(含1个大类)

(六)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任何种类的经济活动都要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知识等。由于不同种类的产品其原料构成不同、技术要求不同、特征不同、性能不同,其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重也不同。因此,不同产品种类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也不同。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和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

1.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或者是资本有机构成水平较低,在其生产的产品中活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比如,传统种植业、纺织、制革、服装、食品、零售、餐饮业等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本的需求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或者是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在其生产的产品中物化即投入资本量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比如,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都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3.知识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知识含量高及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比如,航天、生物、高分子材料、信息、电子计算机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产业。

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大,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越大,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

(七)产业地位分类法

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为标准,分为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等类型。这种划分方法又称为产业的功能分类法。

1.基础产业

基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基础产业是其他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般要求先行发展基础产业。基础产业如果得不到先行发展,就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2.瓶颈产业

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发展,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当基础产业得不到先行的充分发展时,它就可能成为“瓶颈”产业。瓶颈产业的存在,会使产业结构体系的综合产出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如果基础产业未得到先行的充分发展,那么它就可能成为瓶颈产业。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综合产出能力,就应该克服产业的瓶颈限制,优先发展瓶颈产业。

3.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占有很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支柱产业具有如下特点:

(1)其产值占经济总产值较大份额,上交财政利税多达10%以上;

(2)其在资源配置、技术装备、社会需求等方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是经济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经济运行模式相互融合的产物。

一般来说,支柱产业往往由先导产业发展壮大,达到产业规模后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进而又成为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

4.主导产业

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够带动其他产业一起发展。其特征主要有:

(1)高技术进步率和高增长率。主导产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吸收新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成果,具有高于其他产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率。主导产业的产品技术含量高,技术密集型程度高,在产业体系中,其生产技术居先导地位。与此相对应的,主导产业增长率大大超出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率。

(2)产业的综合性和多层次行。主导产业群在为经济发展目标服务时,其中各产业的作用既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主要取决于产业部门的特性。产业部门特性的差异及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主导产业群的综合性。发展中国家在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要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多重目标,因此,处于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又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

此外,相比于其他产业,主导产业还具有高关联性及序列更替性等特征。

(八)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是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根据技术的先进程度进行产业分类。根据产业技术先进程度的不同进行产业分类,主要目的是确定技术先进程度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分类法有利于研究工业化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比例关系和结构演变状态,对于揭示产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技术演变特征提供了有利条件。

(1)传统产业:产业应用的技术不能代表现代新型技术的发展,这种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增长缓慢,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比如:传统种植业、纺织业、钢铁业、煤炭业、造船业、一般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中存在下降趋势,但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体系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些传统产业还是发展中国的支柱产业。

(2)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应用在技术上代表了全世界技术高水平的新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产业。比如:信息产业、生命工程产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开发产业、环境保护产业、咨询服务产业等。

2.根据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产业分类。其分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把握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了解影响产业变化的因素,制定相关调整政策控制产业的发展。

(1)幼小产业:在开发初期因生产规模过小、成本过高、技术不成熟而不能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并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有些幼小产业经过一定时期的政府保护,能够安全度过幼年生命危险期而成为前途无量的新兴产业,进而成为一国的先导产业或者是主导产业;也有些幼小产业因为技术、成本、需求、原料方面的缺陷或其他原因,即使经过政府一定时期的保护和扶持也不能安全度过其幼小生命危险期而夭折。

(2)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的不同,该产业的产品需求量逐步上升,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增长率且呈上升趋势,在国民经济和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

(3)朝阳产业:朝阳产业是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进入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处在这一发展时期的产业称为朝阳产业。朝阳产业代表市场的新需求,代表产业结构转变的新方向,代表科学技术产业化的新水平,它对产业结构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导向作用。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产业、新兴环保产业、第三次产业都属于朝阳产业。

(4)衰退产业:是指由于技术逐渐老化、需求逐渐萎缩、平均成本不断上升引起规模收益逐渐下降、产业规模逐渐缩小的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的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产业地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类产业往往是由于过了朝阳产业期的产业发展而来的,继续衰退下去就成为夕阳产业,最后成为淘汰产业。

(5)夕阳产业:衰退产业不断继续衰退下去,得不到政府的有关支持,也没有某项技术的重大突破来改变原有的技术条件而将退出市场的产业或产业群。夕阳产业也可以在出现重大技术突破的条件下重新焕发青春,进入另一产业生命周期。否则,政府往往会采取产业转移政策,将此类产业转移到更有成本等竞争优势的产业中去,或在适当时期引导该产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向其他产业转移。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3.根据产品供求情况进行产业分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把握和了解产业的供求状况,了解产业规模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趋于合理。

(1)长线产业:生产规模较大,产品已经满足市场需求甚至过剩的产业。长线产业一般是由重复投资、重复生产形成的,它会造成投资的重大浪费。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要压缩、限制长线产业的发展。

(2)短线产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规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短线产业可能是“瓶颈”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主要支持短线产业的发展。